弘扬爱国精神?摇学习习作方法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n78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说过:“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一些勿忘国耻,热爱祖国的文章,在体现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的同时能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懂得只有国家繁荣富强,人们才能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以题析文学方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许多文章的题目都是经过作者逐字逐句,三番五次琢磨、推敲而定的。在描写爱国的文本中,作者巧用“六拟题”来做到文题结合。1.以人名为题。如以赞美人物(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为题目的《詹天佑》;2.以时间为题。如以时间为标准,描写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最后一分钟》;3.以花卉名为题。如以作者的外祖父所爱的中国最有名的梅花为题目的《梅花魂》;4.以难忘的一节课为题。如作者以在台湾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一堂课为题目的《难忘的一课》;5.以勿忘国耻为题。如以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为题目的《圆明园的毁灭》;6.以赞美英雄壮举为题。如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最后英勇跳下山崖的壮举为题目的《狼牙山五壮士》等。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三质疑”来学习课文:1.从时间进行质疑。为什么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最后一分钟这么重要?2.从镜头来质疑。作者是通過哪些镜头来描述特殊场面的?3.从作者的感情来质疑。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质疑,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以题析文,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达成共识,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巧妙拟题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水平。
  二、围绕主题赞人物
  我国有许多杰出的爱国人士,他们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作者围绕“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总起句,突出了詹天佑“爱国”的主题。1.担负重任,彰显强烈的爱国之心。当时,京张铁路工程十分艰巨,帝国主义国家百般阻挠、要挟和嘲笑,詹天佑毅然地担负起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重任,体现了他的勇气和强烈的爱国之心。2.严谨踏实,体现身先士卒的爱国行动。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极端负责,身先士卒,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勘测、绘图、计算,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勤于调查研究。因为他心中总想着 “一定要把它修好”,爱国之心溢于言表。3.杰出的才华。詹天佑采取“中部凿井法”,设计了“人”字形的线路,解决了火车爬坡的问题,显示出他杰出的才华和科学的创新精神。4.提前竣工,赞美爱国之情。詹天佑修筑的京张铁路提前竣工,比原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不仅给当时“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而且“在今天,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都赞叹不已”。结尾围绕开头总起句,进一步赞颂了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欣赏、感悟詹天佑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三、弘扬壮举树榜样
  冰心说:“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个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地上涌现出许多为了祖国、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生动地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英勇跳山崖的故事。充分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描写五壮士的“壮举”来学习课文。1.接受任务,体现英雄壮举。第一自然段写五个战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表现了他们爱祖国、爱人民、仇恨敌人,准备英勇牺牲的伟大壮举。2.诱敌上山,体现英雄壮志。第二自然段,用“狠狠地打”“大吼一声”“满腔怒火”“浑身的力气”“全神贯注”等词语生动地描写了五个战士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赞美他们英勇无畏的壮志精神;3.引敌人上绝路,体现英雄“壮言”。第三自然段,用“斩钉截铁”“走”的英雄“壮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地表现了五壮士崇高的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4.引敌人上顶峰,体现英雄壮心。第四自然段写了五壮士“居高临下”的剧烈战斗,当班长马宝玉身负伤,子弹都打完了,他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敌人被打得纷纷滚落深谷。充分表现了他们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5.英勇跳下悬崖,体现英雄的“壮歌”。第六自然段用“屹立”“眺望着”“露出”等词语来体现五壮士面对着悬崖峭壁毫不畏惧,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用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与“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气壮山河!”谱写了一曲英雄的“壮歌”。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情感得到激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小练笔,写“可敬的一个人”的短文。让学生通过小练笔,学习作者描写人物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写作方法。
  四、不忘国耻激情感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辉煌,许多文物举世闻名。然而,由于遭受帝国主义侵略者掠夺、抢劫、烧毁,许多文物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过程。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五巧用”来学习课文的写作艺术。1.巧用对比简写“毁灭”与详写“辉煌”。“毁灭”是题目中的重点词,文章却仅用了最后一段概括地介绍英法联军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过程;而第二-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宏伟壮观。文章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2.巧用重点词语描写“辉煌的过去”。文章用“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魂宝、精华”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文物的珍贵三个方面描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激起了人们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3.巧用修辞手法描写宏伟壮观。用“众星拱月”来比喻圆明园中的三园及周围的小园,说明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壮观;在“圆明园中……山乡村野。”这里巧用排比句说明圆明园的设计、建筑布置,结构非常合理、壮观。4.巧用列举,突出景物形态各异。作者巧用列举仿照全国各地不同风格的建筑,还有世界的景观形态各异。还用“不仅……还……”的关联词点明了圆明园不仅有中国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同时用“中外风景名胜”和“幻想的境界里”突出圆明园的景物格外美丽迷人。5.巧用首尾照应,深化主题。开头用两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与结尾“化成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从而激发人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比热爱,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教育学生要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感悟情怀写美文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读美文,悟明理,抒感情,表真心。”由此可见,读一篇好文章或一本书,都会让你受益匪浅。教师在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写人物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结合教材让学生做到:1.认真阅读,做好笔记。读后感,“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延伸、发展。首先要认真读书,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次是对文章的重点句、段、名人警句要记下来,做好读书笔记。2.抓住重点,写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读文章受到教育、启发是多方面的,读后感要把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内容写出来,要把对自己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写出来,做到中心明确,内容集中。例如,有位同学写的“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一文:“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后,我了解到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经过,激发了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了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不忘国耻,热爱祖国。只有让国家繁荣富强,才不会受人侵略……”这样写做到了重点突出,印象深刻。3.联系实际,有感而发。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或自己的思想实际,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一个同学写的读后感:“我在电视里看到国家花费昂贵的高价,从国外市场上买回了圆明园里十二生肖喷水池里的‘牛头、猴头和虎头’这三件国宝。这本来是中国人的东西,我们理应拿回来,现在我们却用高价买回来,这都是侵略者的罪恶……”这样写合情合理,感人至深。4.观点鲜明,叙议结合。读后感常用的手法是夹叙夹议,把自己的想法、收获写具体、写深刻。如上面那位同学的文章结尾中这样写道:“如今的圆明园已经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辉煌,想到这些,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比的惋惜”可见,读后感叙议结合,才能生动感人,抒发出作者爱国主义的真实感情。
  ◇责任编辑:王天杰◇
  1308340432@qq.com
其他文献
在人类发展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坚持不懈,潜心钻研,探求真理,造福人类。他们的卓越成就辉煌灿烂,他们的科学精神光彩照人。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有效地对学生渗透爱科学的教育。  一、淡泊名利,绽放美丽人生  爱因斯坦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伟大的人格,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以“美丽”为主线,赞
期刊
周子房教授在《功能性学习》一文中这样定义:“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写作一定是功能性的,是为了特定的读者,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由此可见,功能性写作是为了读者的写作,是一种交际写作活动。那么,在小学生的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功能性写作呢?  一、做写结合——创设写作任务情境  情境认知理论研究认为:知识从根本上是处于实践之中的,学习不是“获得”,而是“参与”。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根据学情
期刊
今年夏天一个明媚的清晨,记者来到海贝中英文(国际)学校,采访了海贝中英文学校总校长黄海燕。走进校长办公室,大气的棕色书柜排满整面墙,一袭酒红色落地窗帘,浅黄色镂空蕾丝窗纱,投射出女主人独特的喜好和品味。說起海贝的风雨历程,黄海燕觉得沉甸甸的,因为里面太多的光阴故事,会让人百感交集,思绪万千。短短几个小时,她与我们谈生活、谈梦想、谈教育、谈未来……  2002年海贝(国际)教育诞生,立志成为中国基础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背诵课文既是积累语言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训练学生记忆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  一、理解背诵  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常言道:“若要记得,先要懂得。”如果对背诵的课文内容理解得比较深刻,就容易背诵,而且不容易忘记。反之,如果“不求甚解”,或是“一知半解”,即使花费九牛二虎
期刊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细细数来,我踏上教师这个岗位已整整34年了。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份事业,便选择了做平凡的人,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份事业,也就选择了朝迎晨曦、暮浴晚霞。正如一句广告词所说:“我选择,我喜欢!”正因如此,我的育人之道是:“让爱做主,以宽容之心,照亮学生心灵之灯;以赏识之情,开启学生智慧之窗;以聆听之智,呵护学生童真之趣;以微笑是福,放飞学生理想之翅……”  一、爱是灵魂  “爱心最是有情物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过渡语言承上启下,才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段落大意,又有利于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下面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云房子》一文,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过渡语的做法。  一、激趣类过渡语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云房子》一文第一自然段段尾的
期刊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25课《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儿童诗。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从“太阳普照全球”这一自然现象中提炼出诗意,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带去了快乐和希望。“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诗歌描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鲜花上撒满了
期刊
教材内容: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乐于与别人交流,能把热门话题的过程说清楚,理由说明白;能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抓住要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评价。  2.通过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交际习惯。  3.教育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真诚地夸奖别人。  教学重点:  能把热门话题的过程说清楚,理由说明白,提高学生的口
期刊
“金刚”是我们班的一个回族学生。一张略显苍白的瓜子脸,额头突出,下巴尖尖,一双细小的眼睛在五官中最有代表性,眸子晶亮,黝黑的眼珠里无时不透出聪颖。  这孩子原名叫金德刚,家里人都亲昵地叫他“小金刚”,五年来,没少给我出“难题”,没少给我“惹祸”。  刚接手教这个班级的第二天,他就回家跟妈妈要60元钱,说是要交给我,结果来上学时拿去商店“消费”一空,三天后家长打电话给我才“东窗事发”;他家开餐馆,周
期刊
班上有个别学生的书写潦草马虎,数字的书写也很随意,如:数字“0”总会时不时长出一条小尾巴写成“6”,数字“1”稍微一带笔就变成了数字“7”,而其他数字的书写随意性也比较大,都不够整齐规范。针对这部分同学,我采取了单独谈话、对比书写、提醒纠正的方法,但效果都不太理想。这部分同学的书写仍然我行我素,毫无改变。这让我苦恼不已,可又束手无策。  这天上午第二节课是我的数学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千米的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