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生态环境战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人类战争发展史,任何一种新技术运用到军事领域都会导致战争概念的更新和变革。现代战争,由于现代高技术成果不断在军事领域得到应用,使得作战样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今天,随着生态环境武器的研制和发展,一些军事专家已经预言:“在未来战争中,一种不再有人员直接参加对抗和武器不直接毁伤对方兵力兵器,而是围绕着破坏对方的生态环境,使敌方失去生存和抵抗的物质基础,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新的作战样式——生态环境战将会出现。”
  
  环境武器:生态环境战的杀手锏
  
  环境武器的研制发展和应用,为高技术条件下全面实现生态环境战提供了扎实的物质是础和多种作战手段。环境武器这个概念是在近一二年才明确提出来的,它是指为了军事目的,在特定的环境中,人为地施加一定的能量,改变自然环境,诱发巨大的自然力,创造出有利于己方而不利于敌方的作战条件,或对敌人造成严重破坏,加速作战进程。环境武器的种类繁多,按其作用性能可分为气象型环境武器,地震作用型环境武器和生化型环境武器3种。
  1946年,美国青年工程师谢非尔和冯尼格分别作人工降雨试验成功,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耕云播雨的愿望变为现实。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很快注意到这一发现的巨大车事价值,立即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着手其军事应用方面的研究。自此,揭开了世界各发达国家竟先秘密研制气象环境武器的序幕。目前,随着大气科学的发展,人类已掌握了20多种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其中可以起到战术武器作用的主要有:利用云和大气中微粒的微观不稳定性,通过向云中、潮湿的空气中撒播碘化银、干冰、气溶胶或燃烧红磷等物质,人为地造出降雨、降雪、暴洪、干旱、闪电、冰雹和大雾;利用大气中垂直不稳定性,通过采用向风中撒播大量碘化银或核爆炸等方法,人工引导台风、飓风、龙卷风;利用热带地区属季风型气候,且有着辽阔的茂密林区的特点,通过人工闪电诱发火灾。气象武器不仅可以直接用于进攻,以破坏敌方交通、杀伤敌方人员、破坏生态平衡、削弱敌国经济,而且还可以用来掩护自己的军事行动,给各种武器的使用提供有利的气象条件。
  地球自身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聚集体,在地下沸腾的溶岩中贮存着巨大能量。地震作用型环境武器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采用人工方法施加一定的能量,人为地诱发或制造地震、海浪、海啸、山崩、雪崩等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从而达到一定的军事目的。早在本世纪60年代初期,前苏联的地震专家发现地下核爆炸可引发地震时,就开始了对地震作用型环境武器的研制。而美国也投资近千亿美元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在内华达州进行了一系列地下核爆炸实验。地震作用型环境武器主要包括:利用强大的超音速波单独或同时在某个地点向着地底的岩层目标发射,击碎该处的岩石,将蕴藏在地底的能量在需要时释放,向四周扩散制造人为地震;通过海底核爆炸,导致海底地震或火山爆发而形成海啸;利用风能、潮汐能和海底聚合的能量,在海面或海底产生海浪和暗涌;利用动能导致山崩、雪崩或泥石流。
  生化型环境武器主要包括:通过向敌方地区撒播能阻止地球表面散发热量的化学物质使敌国的大地变成干燥的沙漠,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利用导弹或航天器运载工具把大量的氟利昂或氮的氧化物送入到离地面25—30公里高度的臭氧浓度最大的臭氧层,使臭氧浓度减小,造成一个臭氧“洞穴”,让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到敌国地面,导致各种生物和生命受到致命的影响,致使敌国遭受饥荒;通过向敌方上空发射并引爆装有大量吸收氧气的化合物,使敌方区域内的氧气在一定时间内被全部抽光,形成接近真空状态,继而使整个空间完全瘫痪;通过人工降雨、雪、冰雹中附加化学药剂,以腐蚀对方武器装备,甚至杀伤敌方人员、破坏生态环境。
  环境武器有着普通武器所无法比拟的优点:环境武器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其所造成的危害可达到甚至超过任何一次大型核爆炸所造成的破坏;环境武器不直接产生杀伤力,同其它杀伤武器相比,具有极高的战斗效率;环境武器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武器,它的杀伤力是由其诱发而产生的自然灾害来实现的,所造成的后果与自然环境变化混合在一起,难以分辨,而在某时、某地对环境所施加的人工影响效果,可能在几小时、几天以后,甚至在作业区以外很远的地区才能表现出来,人们很难辨认这种后果与人工影响作业之间的联系,使受攻击者受害于不知不觉中,难以及时侦察掌握确凿证据,而攻击者很容易逃避战争责任。
  
  生态环境战: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以往的局部战争和菲军事行动中,生态环境战武器已初露端倪。1970年,美军在古巴使用人造干旱的武器,使古巴气候反常,天气燥热,数日内不出现降雨天气,致使糖类作物大量减产;1974年10月美国用人工影响的方法将一台风引向洪都拉斯,造成中美洲国家损失达千万美元,人员伤亡达万人。美军在越南战场上使用的气象武器则更是让人怵目惊心。60年代中期,美军已陷入越战的泥潭面不能自拔。当时由于越南北方沿胡志明小道的后勤十分活跃,使南方战线得到充足的军火,给养供应不缺,美军每推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代价。在这种情况下,美军利用飞机在越南战场上进行了秘密的大规模的惨无人道的气象战。通过在该地区云层中播撒大量碘化银烟弹,导致了大规模、持久的人工降雨,使越南北方暴雨成灾、洪水泛滥、桥断坝毁、道路泥泞,对越南的战场运输和民众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据美军统计,1971年4月初未进行人工降雨时,胡志明小道每星期通过运输物资的车辆达9000余辆,6月份,美军投放了1391颗人工降雨催化弹,使这一时期每周通过的车辆不到900辆。而据1971年9月越南南方的电视报道,仅1971年6月至9月内的洪水泛滥,就使100万人死亡。
  
  未来战争:生态环境的控制与反控制
  
  未来战争,由于环境武器的大量运用,必将导致生态环境战的白热化。敌对双方将围绕着生态环境的控制与反控制而展开激烈的对抗。一个方面是对“气象权”的争夺,敌对双方将以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作为武器,造成对敌不利,对己有利的气象条件,进而展开激烈的气象控制战。其采用的战法是利用人工降雨,造成洪水泛滥和交通阻塞,给敌方的军事行动制造困难;利用人工造雾影响制导武器的命中率,阻挡敌方激光、红外探测仪、热像仪、电子设备等先进技术对重要军事目标的侦察;利用人造冰雹对暴露的军事装备和设施进行破坏,并对人员进行一定的杀伤;利用人造台风或控制台风风向对敌方造成杀伤和破坏;利用人工诱发闪电伤害敌机,干扰敌方通信,在敌区造成森林火灾,以及通过人工消雾、人工抑制闪电、人工削弱台风强度等等手段,减少自然损伤,为己方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另一个方面将是围绕着“地震权”的争夺。事实上,冒险的军事家早已设想把人造地震作为未来的致命武器。战争中,通过人造地震使敌方的首都、枢纽、指挥中心完全瘫痪,从而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人们观察到,在任何一次地下核试验后,两个月的时间以内爆炸中心周围20至30公里范围内通常发生多次的地面颤动。这是因为,核试验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能引起地壳能量的连锁反应。地下核爆炸实际上就是人造地震。战争中,通过人为诱发“人造地震”,地震带内的国家便成了天然的攻击目标,而海洋地震带内的“人造地震”则可以将有极大破坏性的海浪、海啸等引导到大西洋沿岸国家的海港,对海军军事基地给以毁灭性的打击。此外,对“生态权”的争夺也是不可少的,敌对双方将通过在实施人工降雨和雾中播撒化学药剂,使降下的雨和烟雾腐蚀地面雷达、坦克等技术设备,刺激人的眼睛、皮肤,损伤人的呼吸器官。甚至使其中毒死亡;通过控制闪电产生的超声波以及在高空电离层中人为地产生低频电磁波,杀伤敌方有生力量;通过使敌方大气层中的臭氧浓度大大增加造成人员中毒以及在大气中放入某些吸热或吸光物质,使预定地区气温急剧变化;在高空电离区制造干扰区,建立稳定辐射带,影响天电;改变一定范围内的气体组成,加大空气中某些原子的成份,使氧分子减少和通过人造“紫外窗口”等方法,达到损伤敌方人员和作物的生长等,进而展开激烈的生态破坏战。总之,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环境武器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呼风唤雨的生态环境战必将变为现实。
  (责任编辑/孙开颜)
其他文献
清代的“满汉全席”,集中华美肴佳馔之大成,是我国最豪华的超级筵席,代表着我国烹饪的最高水平。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即在唐初,就已出现了一种足以与“满汉全席”相媲美的“烧尾宴”。  何谓“烧尾宴”?据记载,初唐时期,凡知识分子刚做官,或做官得到升迁,亲友部属前往祝贺,主人必须准备丰盛的酒席和音乐招待客人,同庆欢乐。那么,以做官升迁为名的宴席,为何要叫“烧尾”这个名称呢?相传,有两种说法:
期刊
漫话诗谜  安广禄    诗谜,是以诗为谜面的一种谜语。诗谜大都采用拟人、夸张等手法,具有诙谐幽默、情趣盎然等特点。如宋代苏轼的诗谜:“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谜底花影)。明代于谦的诗谜:“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谜底为石灰)。这些诗谜都以物喻人、咏物言志,寄托了作者的情志和抱负,不失为诗谜中的上乘佳作。  与
期刊
陈信凌 主持    主持人:陈信凌,南昌大学新闻系副主任、副教授,本刊特约主持人。讨论者:本刊部分读者    主持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正因为如此,“望子成龙”成为越来越多的父母心中的愿望。去年温州一位个体企业老板悬赏15万元为孩子请家庭教师,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然而望子成龙必须讲究方法才能实现,下面是部分读者对此发表的看法。    “望子成龙”走出误区    孙振懿(山
期刊
佛教节日,主要有佛诞节、涅槃节、成道节和盂兰盆会。  佛诞节又名花节、泼水节、浴佛节,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而设。在中国,汉族定为四月初八日,傣族定在清明节后十天。佛寺常在此日诵经,并用香水灌浇佛像,取法神话中“龙王以香水灌洗太子”的故事,以纪念佛的降生。  涅槃节,是纪念释迦牟尼去世之日,届时寺院皆举行涅槃法会,以追念佛祖经过长期“修行”而达到“最高境界”,能“寂灭”一切烦恼和“圆满”一切“清净
期刊
历史上诸多统治者为了死后永享荣华富贵,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精心营造自己百年之后的“栖身之所”。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仅从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陪葬坑就可见一斑。散布在关中地区的汉唐诸陵,座落在河南巩县的宋陵、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河北易县的清西陵,也都是名闻遐迩的皇家陵园。  秦汉唐宋辽金明清,历代王朝都有皇陵,唯独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未建皇陵,考古界也从没有发现过蒙古
期刊
在中国历代封建皇帝中,清朝的康熙帝不失为一位文治武功都很出色的英明之主。和平收复台湾,实现国家统一,是这位皇帝立下的卓越功勋之一。    排众议,降旨收复台湾    1662年(康熙元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同年,郑成功不幸逝世,其长子郑经继位治理台湾,与大陆上的清政府分庭抗礼。1681年,郑经暴死,其长子郑克(臧土)继位,但诸弟不服,同室操戈,爆发内讧。最终是侍卫大将冯锡范
期刊
斗蟀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游戏,至今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  蟋蟀是一种普通的昆虫。西方人将它描写为浪漫的缔造者,它能奏出美妙的歌声。蟋蟀生性好斗,加上它们有离群的习性,雄蟀喜欢独自生活在土穴或石缝中,除交配期和一只雌蟀同居一起外,绝不和同性雄蟀住在一起。由于天生的孤僻特性,所以一旦有别的雄蟀接近,则视若仇敌,必有一场恶斗,人们利用蟋蟀这一“相斥”习性,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其斗个你死我活。  澳门的斗
期刊
蜘蛛这东西,如果在放大镜下观察,准会吓人一跳。全身细细的毛,头和胸连在一起。6只鼓起的眼睛不断地转动着,4只在前2只在两边窥视着前后左右。4对肢脚,前面一对是螫刺,有些蜘蛛的螫刺能刺穿小孩子的指甲。嘴巴像两口利刀,随时准备噬食猎物。后面是超过头部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大肚子。    毒蜘蛛一族    世界上大约有4万种蜘蛛,有些蜘蛛还真有毒素。据载,英国和法国的几家大珠宝店,在珠宝柜子里放养了几只毒蜘蛛
期刊
1997年10月15日,美国的“卡西尼”(CASSINI)无人驾驶探测飞船,满载着50多亿地球人的切切深情,踏上了飞向土星的35亿公里的漫漫宇宙长路。这是本世纪最宏伟的一次太空考察,耗资高达34亿美元,相当于“探路者号”无人飞船登陆火星费用的12倍。    探索“泰坦人”之谜    “卡西尼”无人飞船此次土星之行的考察目标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美丽的土星环的来历;其二,是土星的最大的天然卫星——土卫
期刊
1981年4月16日,《华盛顿邮报》刊登了该报记者大卫·马纳利斯一则消息:“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昨天宣布取消《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的获奖资格。这个决定,是在该记者承认她的获奖作品纯属捏造后宣布的。”  消息一出,众人皆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吉米的世界》引起的轰动    1981年4月13日,在文艺界享有盛誉的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公布了该年度各项奖金获得者名单。“新闻特写奖”的获得者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