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实行后,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更注重体现和突出人文关怀。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化,有效的将人文观念融合其中,最大程度的将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培养综合在一起。本文重点阐释了高中语文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这具有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探索研究
所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要提高学生“以人为本”的素质和修养。即提高他们自身应有的素质、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放在人的素养的养成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文教育逼退一角,逐渐被人遗忘,语文出现了“文学性”的失落、“个性”的失落、“审美性”的失落、“诗性”的失落和“悟性”的失落等令人担忧的严重问题。特别是教师的分析讲解早已干瘪而枯燥,审美与诗意全无;语文教师那富有诗意的激情与理想化色彩,早在那一轮轮的考试中消失怠尽,学生所患的“人文素养贫血症”也越来越严重。
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崇高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的团队意识、健全的人格魅力等。
1.精心塑造人文素养品行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当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既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正义,又要要求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明辨是非;既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也要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同时要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讲道德,重信誉,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党、热爱祖国,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2.整合课文,激发兴趣
《高中语文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3.充分发挥语文以情动人的学科特点
在教学中“披文以入情”,将文章之情、学生之情和自身的情感结合。
3.1 设置情境,诱发情感。
新教材的选文大都蕴涵了丰富的情感,但这些情感有时需要教师的发挥才能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把自身的情感融入到作品境界,融入到作家的生活体验中,进而在教学中,运用生动的语言,配以恰当的表情、手势,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之进入作品的境界,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其“信其真,正确判断是非,让自己得到改变”。
如《我与地坛》蕴涵着伟大的母爱,讲授时或沉痛,或悲戚,甚至感动的热泪盈眶。这样,当母爱的暖意在教室里弥漫开来,当“我深深的自责”引发学生对自己反思的时候,学生的情感必将得到陶冶而渐趋纯真。
3.2 加强诵读,体验情感。
诵读能使学生进入情境,从而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是其他学科的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如《我心归去》的教学,第二段写“我”在异国他乡的寂寞、孤独、空虚,作者写到“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通过作者非常形象的语言表达,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念家乡的情感。有些作品的语言像醇酒那样甜美浓烈、耐人寻味。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吟诵,像品尝美酒那样去品味,使学生的全部情感融入到作品的世界中去,从而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获得体验。
3.3 与世相连,沟通情感。
在对教材分析时,要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社会的哲理,并联系社会现实、学生实际,沟通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
如《赤壁赋》,苏东坡在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和愤慨中,从佛禅和老庄思想中获得了某种瞬间和永恒的超脱感:任自然而旷达,由一瞬而转为永恒。正是这种超脱,使他在黄州生活于凄苦孤独中没有沉沦,而是“习惯了淡泊和静定”“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承受着多种压力,面临着各种可能的失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赤壁”情结中这种失意与痛苦的超脱,对现代人的心理调整,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从而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深化人文素养的深度
如何将这些语文材料中的人文素养加以深化,除了阅读理解之外,可借助其他艺术手段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增添色彩。如借助音乐(录音)、网络图片、多媒体教学等直观艺术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功能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如《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表现对封建社会的憎恨与小提琴名曲《化蝶》又是多么相近。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本来就是相通的。语文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充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的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加深学生对教材中人文素养的理解和吸收。
总之,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培养人这个目标,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意语把语言知识训练和人文素养教育和谐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 石国利.《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与实践》《中学语文教育》,2008.1.
[2] 文海山.《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8.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探索研究
所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要提高学生“以人为本”的素质和修养。即提高他们自身应有的素质、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放在人的素养的养成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文教育逼退一角,逐渐被人遗忘,语文出现了“文学性”的失落、“个性”的失落、“审美性”的失落、“诗性”的失落和“悟性”的失落等令人担忧的严重问题。特别是教师的分析讲解早已干瘪而枯燥,审美与诗意全无;语文教师那富有诗意的激情与理想化色彩,早在那一轮轮的考试中消失怠尽,学生所患的“人文素养贫血症”也越来越严重。
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崇高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的团队意识、健全的人格魅力等。
1.精心塑造人文素养品行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当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既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正义,又要要求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明辨是非;既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也要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同时要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讲道德,重信誉,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党、热爱祖国,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2.整合课文,激发兴趣
《高中语文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3.充分发挥语文以情动人的学科特点
在教学中“披文以入情”,将文章之情、学生之情和自身的情感结合。
3.1 设置情境,诱发情感。
新教材的选文大都蕴涵了丰富的情感,但这些情感有时需要教师的发挥才能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把自身的情感融入到作品境界,融入到作家的生活体验中,进而在教学中,运用生动的语言,配以恰当的表情、手势,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之进入作品的境界,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其“信其真,正确判断是非,让自己得到改变”。
如《我与地坛》蕴涵着伟大的母爱,讲授时或沉痛,或悲戚,甚至感动的热泪盈眶。这样,当母爱的暖意在教室里弥漫开来,当“我深深的自责”引发学生对自己反思的时候,学生的情感必将得到陶冶而渐趋纯真。
3.2 加强诵读,体验情感。
诵读能使学生进入情境,从而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是其他学科的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如《我心归去》的教学,第二段写“我”在异国他乡的寂寞、孤独、空虚,作者写到“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通过作者非常形象的语言表达,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念家乡的情感。有些作品的语言像醇酒那样甜美浓烈、耐人寻味。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吟诵,像品尝美酒那样去品味,使学生的全部情感融入到作品的世界中去,从而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获得体验。
3.3 与世相连,沟通情感。
在对教材分析时,要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社会的哲理,并联系社会现实、学生实际,沟通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
如《赤壁赋》,苏东坡在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和愤慨中,从佛禅和老庄思想中获得了某种瞬间和永恒的超脱感:任自然而旷达,由一瞬而转为永恒。正是这种超脱,使他在黄州生活于凄苦孤独中没有沉沦,而是“习惯了淡泊和静定”“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承受着多种压力,面临着各种可能的失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赤壁”情结中这种失意与痛苦的超脱,对现代人的心理调整,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从而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深化人文素养的深度
如何将这些语文材料中的人文素养加以深化,除了阅读理解之外,可借助其他艺术手段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增添色彩。如借助音乐(录音)、网络图片、多媒体教学等直观艺术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功能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如《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表现对封建社会的憎恨与小提琴名曲《化蝶》又是多么相近。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本来就是相通的。语文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充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的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加深学生对教材中人文素养的理解和吸收。
总之,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培养人这个目标,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意语把语言知识训练和人文素养教育和谐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 石国利.《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与实践》《中学语文教育》,2008.1.
[2] 文海山.《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