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干预实验研究

来源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3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积极心理品质是当今积极心理学积极人格研究取向之一。研究通过运用修订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上海市TX中学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实验的TX中学与未干预的ZY中学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存在明显差异:TX中学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实验干预前与干预后也存在显著差异,其表现除创造力外,在团队精神、感恩、宽容、社会智慧等心理品质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研究验证干预实验对提升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行之有效。
  关键词: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干预实验
  一、问题提出
  自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等提出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以来,心理学家们开始涉足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健康心理学,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心理学研究的目标也不再满足于应对心理障碍和问题,而是从积极心理学出发,而是致力于研究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生活更加美好。因此,了解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和特点,进一步研究和促进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成为当今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点。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或者转折期,面临各种心理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为了掌握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以便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和成长,本研究利用修订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上海市金山区TX中学初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实验干预研究。
  二、积极心理品质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积极心理品质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皮特森(Peterson,C.)在研究个人心理品质中提出:“个人品质是一种优秀的个性特质,它与具体的美德相结合,同时也体现在价值——行为分类体系中。”其中,伦理学家所提倡的核心特征价值就是美德,主要包括勇气、智慧,人道、节制、公正和卓越六大类。这些美德都是具有积极力量的良好品德,所以积极心理学也将其作为积极人格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24个积极心理品质,比如好奇心、创造力、坚持、感恩、团队精神、宽容、社会智慧、自控和希望等。
  我国学者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是指比较持久的、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包括高兴、兴趣、自豪和爱等积极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另一种观点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人格的分析来唤起心理学对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并以这种积极力量来帮助所有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就是一种积极的人格观”。
  本研究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成长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持久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它具有一种在结构上和动力上向自我实现发展的特征。
  2.开展初中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性
  以往我国30多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大多数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障碍检测和矫治,普遍忽视积极心理健康发展和品质培养。进入21世纪,随着西方积极心理学思想和我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近10年来主张从积极心理品质入手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学者越来越多,如2008年我国学者孟万金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许多学者也都呼吁,应当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变化的转折期,这一时期在个体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位置。此阶段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初中生会面临种种心理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解决,就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提倡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和方法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以改变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尤为重要。因而,了解当前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和特点,探索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有助于开发学生的积极潜能,为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和今后的幸福生活奠定重要的基礎。
  三、干预实验设计
  1.干预目的和假设
  干预目的:本研究运用《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测试和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形式,以TX中学初中生为干预对象,旨在为提高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探索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实证依据。
  研究假设:TX中学和对照中学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实验干预前与干预后存在显著差异:TX中学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实验干预前和干预后存在显著差异。
  2.研究工具和实施
  (1)对象选取
  本研究选取TX中学的699名初中生和对照中学(ZY中学)221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TX中学初中生为实验干预组,以ZY中学初中生为对照组。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帕克和皮特森积极人格特质问卷(少儿版),笔者对此问卷重新翻译,结合中国的文化特点和语言习惯做初步修订,并对修订的问卷进行试测,形成中文版的《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该量表经过测定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积极心理品质的测量和干预研究的有效工具。
  (3)干预实施
  本研究在前期对Tx中学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需求和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优先发展和弥补弱项的情况,选取积极心理品质中的创造力、坚持、团队精神、感恩、宽容、社会智慧六个品质进行实验干预,主要以团体辅导的活动形式进行干预。每个品质的干预时间为两个学期,跨度为一学年,共进行6次不同主题的实验干预活动,每次干预时间为45分钟。
  被试为Tx中学六、七、八年级的初中生。其中,六年级学生接受创造力和坚持两项品质的干预;七年级全体学生接受团队精神和感恩品质的干预;八年级学生接受宽容和社会智慧两项品质的干预。   为了验证干预效果,被试在实验干预前以及实验干预后进行了两次测验,用以比较前后测验结果的差异。同时,为了更为全面地检验实验干预的效果,本研究还选取了zY中学作为对比,并且在相同的时间进行了前后测试,进行实验学校和对照学校平行比较。
  四、对照中学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前后测六种特质差异比较
  本研究选取zY中学作为Tx中学的对照学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zY中学初测年级有六、七、八年级的初中生,参加后测的有相应的六、七、八年级。根据实验需要,分别检验六、七、八年级学生前后测试得分差异,其前后测试数据在六种品质上得分差异检验结果如下所示:
  1.创造力和坚持品质前后测比较
  根据实验,应检验zY中学六年级参加实验学生在创造力和坚持品质上得分的前后差异,由于某些实际原因,测试前后人数不相等。初测人数为60人,后测人数为52人,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数据统计结果可知,经检验,zY中学的创造力和坚持品质前后测数据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说明zY中学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六年级学生创造力和坚持品质前后测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即没有相应的实际变化。
  2.团队精神和感恩品质前后测比较
  根据实验,应检验zY中学七年级参加实验学生在团队精神和感恩品质上得分的前后差异。初测人数为64人,后测人数为53人,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数据统计结果可知,经检验,ZY中学的团队精神和感恩品质前后测数据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说明ZY中学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七年级学生团队精神和感恩品质前后测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即没有相应的实际变化。
  3.宽容和社会智慧品质前后测比较
  根据实验,应检验ZY中学八年级参加实验学生在宽容和社会智慧品质上得分的前后差异。初测人数为64人,后测人数为53人,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数據统计结果可知,经检验,ZY中学的宽容和社会智慧品质前后测数据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说明ZY中学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七年级学生宽容和社会智慧品质前后测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即没有相应的实际变化。
  综上,ZY中学跨度为一年的前测和后测数据在统计学意义上,差异不显著,说明ZY中学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初中生六个品质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变化。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差异均不显著情况,ZY中学可以作为TX中学干预实验的对照组。
  五、TX中学与对照中学后测数据差异比较
  TX中学经过一年的实验干预后,针对参与干预的初中生又进行了后测。同时,没有进行实验干预的ZY中学也进行了同样的测试,以便横向检验TX中学一年的实验干预效果。以下是TX中学和ZY中学后测各品质数据差异比较。
  1.创造力品质被试后测对比
  TX中学六年级1、3、5、7班学生作为被试,参加创造力品质的实验干预,共106名参加后测。ZY中学六年级共52名学生参加后测,两校六年级学生在创造力品质上后测得分情况:TX中学平均数为16.73,对比中学平均数为15.42,P值为0.097,接近0.05,差异虽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但是差异也较大。说明两校六年级相应班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实验后,创造力品质得分有较大差异,且TX中学得分高于ZY中学。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2.坚持品质被试后测对比
  TX中学六年级2、4、6、8班学生作为被试,参加坚持品质的实验干预,共121名参加后测。对照中学六年级共52名学生参加后测,两校六年级学生在坚持品质上后测得分情况:TX中学平均数为10.85,对照中学平均数为7.52,P值为0.000,小于0.05,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两校六年级相应班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实验后,坚持品质得分差异完全显著,且TX中学显著高于对照中学。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3.团队精神品质被试后测对比
  TX中学七年级全体学生接受了团队精神这一品质的实验干预,共227名学生参加后测,ZY中学七年级有53名学生参加后测。两校七年级学生在团队精神品质后测的分数情况:TX中学平均数为17.62,对比中学平均数为10.21,P值为0.000,小于0.05,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两校七年级相应班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实验后,团队精神品质得分差异完全显著,且TX中学显著高于对照中学。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4.感恩品质被试后测对比
  TX中学七年级全体学生接受了感恩这一品质的实验干预,共227名学生参加后测,对照中学七年级有53名学生参加后测。两校七年级学生在感恩品质后测的分数情况:TX中学平均数为29.44,对比中学平均数为20.08,P值为0.000,小于0.05,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两校七年级相应班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实验后,团队精神品质得分差异完全显著,且TX中学显著高于对照中学。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5.宽容品质被试后测对比
  TX中学八年级1、2、6班学生接受了宽容这一品质的实验干预,共73名学生参加后测,对照中学八年级相应地有40名学生参加后测。两校八年级学生在宽容品质上后测得分情况:TX中学平均数为17.71,ZY中学平均数为14.05,P值为0.000,小于0.05,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两校八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实验后,宽容品质得分差异完全显著,且TX中学显著高于对照中学。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6.社会智慧品质被试后测对比
  TX中学八年级3、4、5班学生接受了社会智慧这一品质的实验干预,共74名同学参加后测,对照中学七年级有40名学生参加初测。两校八年级学生在社会智慧后测得分情况:TX中学平均数为26.80,对比中学平均数为23.38,P值为0.000,小于0.05,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两校八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实验后,社会智慧品质得分差异完全显著,且TX中学显著高于对照中学。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   综上,TX中学和对照中学在经过一年的实验之后,六个品质当中“坚持、团队精神、感恩、宽容、社会智慧”五个品质的差异非常显著,且TX中学得分均高于对照中学;创造力品质在两校后测得分上差异虽未达显著性水平,但是两校相应得分差异也较大。以上说明TX中学这六个品质经实验干预后,在横向比较方面有实际意义上的提升效果。
  六、TX中学各干预积极心理品质前后测差异比较分析
  1.创造力品质干预及前后测差异比较
  本次创造力实验干预包括六次心理活动课,六次活动主题分别为:“认识创造力”“展开想象的翅膀”“突破无极限”“创意大挑战”“时装设计创意show”“创意玩具设计”。
  六年级1、3、5、7四个班级的学生接受了创造力这一品质的干预,在一年的干预后,前后测试数据对比情况如表10所示:
  由表10可知,经过一年的创造力相关方案干预后,TX中学六年级1、3、5、7四个班级的学生创造力前后测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前测平均分为15.12,后测平均分为16.73,说明经过干预,四个班级的学生创造力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干预方案及活动实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2.坚持品质干预及前后测差异比较
  本次坚持实验干预主题包括“认识坚持”“我的梦我坚持”“坚持一小步,成功一大步”“相信自己,坚持到底”“珍惜时间,高校坚持”“坚持!加油!”等。六次实验干预让被试从认识坚持、领悟坚持,到慢慢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梦想、学习生活小目标进行真实的坚持;从提升自信、增加坚持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到认识时间、有效地管理分配坚持的任务;从个人的坚持到团体的坚持,全面提升被试“坚持”这一品质。
  六年级2、4、6、8四个班级的学生接受了坚持这一品质的干预,在一年的干预后,前后测试数据对比情况如表11所示:
  由表11可知,经过一年的坚持相关方案干预后,TX中学六年级2、4、6、8四个班级的学生创造力前后测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前测平均分为7.76,后测平均分为10.85,说明经过干预,四个班级的学生坚持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干预方案及活动实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3.团队精神品质干预及前后测差异比较
  七年级全体学生接受了团队精神品质的六项干预主题活动分别为:“造房子”“承担责任”“你说我画”“人体拷贝”“五官争功、火海求生”“广告设计”。在一年的干预后,团队精神和感恩品质前后测试数据对比情况如表12所示:
  由表12可知,经过一年的相关方案干预后,TX中学七年级学生的团队精神、感恩两个品质前后测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团队精神前测平均分为11.94,后测平均分为17.62;感恩前测平均分为19.74,后測平均分为29.44,后测分数均远远高于前测分数,说明经过干预,八个班级的学生团队精神、感恩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干预方案及活动实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4.感恩品质干预及前后测差异比较
  七年级全体学生接受了感恩心理品质的六次干预,主题分别为:“幸福账本”“闪光的星星”“感恩父母”“成长的代价”“感谢校园生活”“感恩社会”。在一年的干预后,感恩品质前后测试数据对比情况如表12所示,可知,经过一年的相关方案干预后,TX中学七年级学生的感恩两个品质前后测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感恩前测平均分为19.74,后测平均分为29.44,后测分数均远远高于前测,说明经过干预,八个班级的学生感恩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干预方案及活动实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5.宽容品质干预及前后测差异比较
  八年级1、2、6班学生接受了宽容这一品质的六次干预主题,分别为:“理解何为宽容”“宽容有度”“去自我中心,学会理解”“学会吃亏,才不会亏”“学会赞赏”“多元价值观的培养”。在一年的干预后,前后测试数据对比情况如表13所示:
  由表13可知,经过一年的相关方案干预后,TX中学八年级1、2、6班级的学生宽容这一品质前后测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前测平均分为14.53,后测平均分为17.71,后测分数均远远高于前测分数,说明经过干预,八年级1、2、6班级的学生宽容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干预方案及活动实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6.社会智慧品质干预及前后测差异比较
  八年级3、4、5班学生接受了社会智慧这一品质的干预,干预的主题分别为:“促进交流和沟通”“学会交往技巧,学会表达、倾听和接纳”“我的人际关系”“正确认识自己”“主动了解他人”“让友谊住我家”。六次实验干预分别让初中生了解交往现状,学会主动交往,掌握交往的技巧和策略。
  在一年的干预后,前后测试数据对比情况如表14所示:
  由表14可知,经过一年的相关方案干预后,TX中学八年级3、4、5班学生的社会智慧这一品质前后测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前测平均分为23.95,后测平均分为26.80,后测分数均远远高于前测,说明经过干预,八年级3、4、5班的学生社会智慧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干预方案及活动实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七、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本研究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实验干预和量表调查研究方法,对初中生的创造力、坚持、团队精神、感恩、宽容、社会智慧六项积极心理品质实施干预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假设大部分得到了支持,同时也验证了本研究所选取的团体辅导的主题内容和活动过程是积极有效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学校组织积极的干预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水平,研究结果也弥补了积极心理学在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实验研究领域的不足。本研究统计检验发现:
  (1)TX中学和对照中学初中生各项积极心理品质存在明显差异
  本研究显示,干预实验的TX中学和未干预的中学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坚持、团队精神、感恩、宽容、社会智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尽管创造力品质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但得分也明显提高。这表明对TX中学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验干预产生了效果。另外,在六项积极心理品质干预实验统计分析中,团队精神和感恩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各项品质,这两项品质实施干预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体现了七年级学生的干预效果要高于其他年级。这说明不同的年级之间干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2)TX中学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除创造力外,其余各项品质存在显著差异
  干预实验研究表明,通过近一年干预实验研究,TX中学六、七、八年级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创造力、坚持、团队精神、感恩、宽容、社会智慧六个方面的得分均有明显的提高。除创造力外,其余五项积极心理品质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创造力实验前后水平也有一定提高,处于临界显著水平。这证明实验干预所采取的一系列团体辅导活动对提高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是非常有效的。从年级具体得分差来看,七年级得分差高于八年级,八年级得分差又高于六年级,干预实验存在年级差异,表现出六年级创造力和坚持性相对比较弱。
  2.研究建议
  (1)依据初中生不同年龄段心理发展特点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本研究显示,尽管实验干预对初中生各项积极心理品质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不同年级学生在各项品质的得分也都存在一定差异,这表明初中生在年级上,尤其是七年级与其他年级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存在不平衡,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积极心理品质干预,如加强创造性、坚持和社会智慧等进行干预,尤其要关注“初二现象”,注重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并加强引导和干预。
  (2)重视学校课堂各学科教学渗透
  调查研究表明,学业成绩高低与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课堂是初中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各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3)积极提倡开展丰富多样团体辅导活动,引导初中生积极体验
  实验干预研究显示,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活动,初中生的各项积极心理品质有明显的提高。初中阶段学生需要丰富而具体的直观体验来支持,所以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团队辅导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文体、班会等活动,以引导初中生发展友善、正直、宽容、合作、创造、审美、希望和信念等积极心理品质。
其他文献
【人物名片】  卢勤,高级编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著名的“知心姐姐”;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并获“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所著《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获“五个一工程奖”,《写给世纪父母》获“中国图书奖”。  赛场上搶跑,只是违规;而学习上抢跑,造成的后果不是竞争中跑得快一点或者跑得慢一点的问题,严重的是跑偏方向甚
期刊
上海市川沙中学以提高学生科技素养、促进素质教育为目的,搭建学习平台,丰富科技课程,拓展学习空间,推进科技创新教育。经过10多年的积累沉淀,形成了科技教育特色,收获了丰硕的科技教育成果。  ★丰富科技课程  学校根据科技发展和学生需求,设置了四大科技主题系列课程。包括工程创新类课程11门,生物创新类课程9门,计算机创新类课程8门,环保创新类课程6门。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校在开设科技创新类课
期刊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作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女子高中”为办学目标,以培养“独立、能干、关爱、优雅”的女生为育人目标。学校以其广泛的国际交流、女校特色的多元课程设置、一流的英语教学、出色的艺术教育,形成了言行优雅、学识博雅、情志高雅的校园“雅”文化。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构建特色课程,特色课程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以英语学科为基础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理解多元
期刊
一个草根演员为了让儿子远离手机、电视,陪儿子玩起了打仗游戏。结果,不仅儿子变活泼开朗了,他也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他10岁的儿子说——  飞机轰炸,坦克突进,敌我交火……用玩具模拟战争是很多男孩儿喜欢做的事,10岁的寇宇航也不例外,而且经常玩,因为他有个愿意陪他一起玩的爸爸。可就在一年多以前,航航的爸爸寇顺心不是在工作,就是在联系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父子俩见面都无话可说,更甭提一起玩耍了。可
期刊
近年来,上海市罗陽中学深化体育教学改革,通过体育课堂、体育竞赛、趣味活动、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发展“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在原有篮球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校园冰雪运动,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上海市冰雪项目特色学校、闵行区体育传统项目(冰壶、篮球)学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罗阳校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壶项目引入学校  北京获得了2022年冬奥会
期刊
【人物名片】  王殿军,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清华附中校长。  当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家长往往有困惑:应该管什么,不应该管什么?怎样把握家庭教育的“度”,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带着这些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采访了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教授。  我们过分强调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注重知识积
期刊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是一所人文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高中。在“双新”背景下,语文组尝试用“微项目探究”来点睛、打通、引领、主导,落实新课标理念。  ★用微项目点睛整本书阅读  语文组尝试用“微项目探究”来启动并推进整本书阅读,使学生进入较深层面的阅读,并由此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如《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学生的微项目探究是完成一份乡野调查报告。为了完成报告,学生必须主动阅读书中各章节,
期刊
摘要:基于教师与课程材料互动关系模型,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提出研究化学教师使用课程材料的基本框架,包含“常规使用”“宏微结合”“教师学习”等七个维度,并编制了一份具有良好效度和信度的量表。通过对四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共642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师整体表现出较好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但未处于很高水平,“宏微结合”“变化平衡”“社会责任”三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四个维度。不同地
期刊
摘要:“社会一情绪能力”是“社会一情绪学习”的共生概念,具体指个体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和心态。“社会一情绪能力”概念发展大体遵循“社会智力一多元智力一情绪智力一‘社会一情绪能力”’的演变路径。“社会一情绪能力”内含“内省一人际”和“意识一能力”两个分析维度,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三个相互关联且相互影响的子机制:认知调节、情绪处理和社会互动。个体品格和心态是“社会一情绪能力”运作的
期刊
摘要:统整课程的持续发展需要学校各个层面的资源进行配合与创新。该研究以深圳、香港两所学校为例,在三级课程体系的框架下,从校级设计、学科整合和教师实施层面探讨统整课程的实践。研究发现:校级层面,以合作文化和创新的教师团队为基点,课程运作机制是保障;学科层面,呈现主题序列性,进行自主反思的评价;教师层面,引导弹性化学习,构建广域知识。启示包括:发挥智力资本的合力,设计校本化的统整课程;确定学科融通的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