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问题的思考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s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与游戏的天然联系是幼儿教育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在新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所开展的幼儿游戏都必须要有教师的介入,才能确保幼儿游戏教育功能的实现。然而,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教师只有准确把握介入的时机,才能确保介入行为本身既能满足幼儿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同时又能满足幼儿游戏教育功能发挥的需要。
  一、教师介入游戏的几个主要阶段
  1.游戏开始阶段。
  在游戏开展阶段,幼儿处于对游戏进行选择和表达游戏意愿的状态。在这一阶段,教师通常会选择介入,以协调幼儿进行游戏选择。例如,在这一阶段,游戏材料的有限性和幼儿人数之间往往会存在冲突。这就需要教师介入,协调幼儿进行游戏选择。由于一部分幼儿在游戏开始阶段对游戏选择无所适从,所以教师的及时介入对引导幼儿顺利选择并进入游戏显得很有必要。
  2.游戏高潮阶段。
  在游戏高潮阶段,由于幼儿已经完全进入到游戏状态,就算没有教师的介入,幼儿同样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将游戏进行完。教师在这一阶段对幼儿游戏的介入则建立在其对幼儿游戏的认识和态度之上。调查显示,教师在这一阶段对幼儿游戏的介入总体表现为介入频率较高的特点,这些介入既有有效介入,也有无效介入。这一阶段教师介入通常要注意在观察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介入时机,这样才能确保教师的介入是有效的。
  3.游戏结束阶段。
  在游戏结束阶段,教师的介入作用主要是催促幼儿结束游戏,并让游戏材料得到整理回收。此时的教师介入是一种非游戏的介入,是扮演提示规则和维持秩序的管理者角色。
  二、影响教师对介入游戏时机进行有效判断的因素
  1.教师的个人经验。
  根据调查显示,在介入游戏时机的判断中,不同教龄教师之间在介入的频率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一般来说,教龄较长的教师在介入游戏的时机上比较能够准确把握。他们对介入时机的判断主要是依靠经验判断加游戏观察的方式来进行。而教龄较短的教师在介入时机判断上则缺少经验,对幼儿游戏中容易出现的情况缺少预判,所以他们在介入游戏方面通常表现为介入频率高,无效介入多的特点。
  2.教师对介入行为的自我效能感。
  通常来说,教师对介入游戏行为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其对介入游戏时机进行有效判断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
  例如,那些对幼儿游戏介入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在介入行为上更加主动,对自己的介入行为更具有信心。他们通常会根据自身行为是否适合游戏这一原则在游戏介入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并且这些教师更加倾向于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其介入游戏工作不易受到个别幼儿的干扰。与之相反,对幼儿游戏介入行为自我效能感较低的老师则对自己的介入行为缺乏主动性和信心,介入行为过程中不能及时进行调整,同时介入游戏时不能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在介入时机的选择上,效能感低的教师缺乏明确充分的选择依据,自信心严重不够。
  总的来说,教师对介入行为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教师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介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影响因素。
  3.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既有关系。
  教师在介入游戏的过程中会与幼儿围绕游戏产生一种临时性的师幼关系,而这种关系除了受到游戏的影响外,还受到教师和幼儿之间既有关系的影响。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这种既有的关系会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的选择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师幼之间的既有关系是一种亲密的关系,那么,在介入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所面临的游戏困难和需要往往就会较为敏感,能够及时地给予幼儿积极的回应。同时,这种师幼关系下的幼儿所具备的对教师介入行为的理解力要比其他种类的师幼关系下的幼儿要高得多,也就是说师生之间在游戏介入这一行为上存在着默契,这种默契对于教师介入游戏时机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如果师幼之间的既有关系属于依赖型,那么,教师会比较主动地帮助幼儿参与游戏,同时教师的介入行为中会出现更多的替代行为。如果师幼之间的既有关系是矛盾型关系,那么,在介入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介入的方式更多是对游戏规则的指正和对幼儿在游戏中违反纪律的批评,同时,在这种师幼关系下,对于幼儿主动发出的寻求教师介入其游戏的需求,教师进行积极回应的概率也相对较低,这会无形中影响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适宜性。
  三、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选择的思考
  1.提高教师观察幼儿游戏的质量。
  学会观察是教师在幼儿游戏介入指导中一个基本素质要求。在实践中教师如何提高观察质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在介入行为发起前为自己的介入行为预留一定的准备时间,在介入前对幼儿游戏状况进行观察了解。其次,教师要学会在众多游戏信息中提取出对介入行为有用的信息。幼儿是游戏行为的主角,是游戏进程的设计者和控制者,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在游戏进程中对幼儿的游戏意愿加以提取,以确保自己的介入行为符合幼儿的游戏意愿,这样,介入行为才能很好地被幼兒所接受,介入行为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此外,在进行幼儿游戏观察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观察幼儿的情绪,如果发现幼儿在游戏中是处于愉悦的状态,那么教师就应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介入幼儿游戏,以免对幼儿游戏情绪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最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观察判断能力。教师在无需进行幼儿游戏指导的日常活动中,也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观察幼儿游戏来对自己介入幼儿游戏的判断力进行训练,在不介入前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和判断,再将观察判断的结果结合幼儿游戏进行实践检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能力。
  2.介入过程中注重师幼之间良好情感氛围的营造。
  研究发现,在介入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反过来幼儿的情感则难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幼儿游戏能够使得幼儿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那么,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过程中也带有一些积极的情感色彩是否可以促使幼儿感受到积极的情感呢?或者说教师带有积极情感的介入行为是不是会增加幼儿游戏的愉悦性呢?再者,教师虽然介入时机欠妥,但是积极的情感倾向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幼儿游戏的负面影响呢?这些有待于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去有意识地加以检验。
  3.教师要学会欣赏幼儿。
  在介入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行为实际上没有好坏之分,如果教师能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行为,不是仅仅局限于幼儿所谓的“不良”行为,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其实很有创造性、很可爱。所以,在介入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抱着对幼儿欣赏的心态,从而更好地体会幼儿的情感,为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这一行为奠定良好的心理感情基础。
  在幼儿游戏中,教师适宜的介入是幼儿游戏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关键所在。而教师的适宜介入首先就是以介入的适时为基础,因此,教师介入游戏时机的把握成为教师在幼儿游戏指导中的关键。在介入行为中教师要正确把握介入时机,提高介入行为的有效性,避免无效介入,真正体现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行为的作用和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易家桥幼儿园)
  (责任编辑 关志强)
其他文献
按常理,进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学术圈之后,我首先应该研究的是冰心。但环境使然,我变成了“吃鲁迅饭”的人,而对冰心却基本上没有研究。为什么按理我应该研究冰心呢?因为在
2009年,北京市国企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市属
所谓股份合作制,是指一种以企业职工为主体的股份占有,财产人人有份,生产合作经营,收益共同分享,风险共同负担的所有制形式。股份合作制企业以本企业内部职工入股为主,股金多少根据
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湖北随州市通用机械厂厂长李汉青的体会是:抓住计量这个基础,质量才有保证,效益才能倍增。这是11月初该厂通过“三级计量”复审
幼儿园的性别教育主要包括对儿童进行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方面的教育。前者主要促进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后者主要促进儿童性别角色认识的发展。前者要求教师注意把握儿童性别概念发展的规律,后者要求教师更新性别角色教育的观念和做法。  了解儿童性别概念发展规律  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性别认同是指儿童能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性别,个体一般在2~3岁时能形成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是指儿
采用现场燃烧调整试验方法,进行了机组负荷、运行氧量、二次风配风方式、磨煤机运行组合方式和煤质等因素对300 MW机组切圆燃烧锅炉NOX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成为责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被推向市场以后,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建立与市场经
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农村幼儿园现实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于农村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水平的差距,本文对农村幼儿园的隐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
当前各企业都在从多方面努力发掘生产力诸要素的潜力,以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长期为人所忽视,那就是领导层内部的协作。大生产产生了协作。所谓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