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铁壶分为南部壶与京都壶两派,其中南部壶是寻常人家的日用品,配以铁盖子。而京都壶则属于收藏品的范畴,工艺精致,以龟文堂、龙文堂、金寿堂、光玉堂四大堂号为代表。
谈及日本老铁壶的缘起,是绝对不可脱离茶道的,日本茶道史载应溯源于中国的唐朝,当时日本国家派往大唐的僧侣将中国的佛教与茶文化带回本国的同时也将中国的茶种遍全岛,及至中国的宋代更有日本禅僧荣西大力弘扬中国茶道礼仪,并撰写著名茶书《吃茶养生记》宣传茶之养生益处与功效,以致饮茶习惯从日本的寺院扩及民间,茶道文化油然兴盛。
铁壶在起初的日本茶道中称之为铁釜,铁釜是没有提梁和壶嘴的,煮沸的水要用小竹勺舀出来,就像我们今天从汤盆里往外舀汤。由于这样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就有聪明人把铁釜的一面造出了一个向外倒水的壶嘴,俗称为“流”,又在釜的上面按了一个能将釜提起来的提梁,这样再用这种铁器皿煮水、倒水、清理釜底就大大便利了,这样的铁容器就是铁瓶,也就是现在的铁壶。?
“堂号”的由来
据文献记载,铁瓶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的江户时代天明期(1780年代),也就是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由此可见日本铁壶大约形成的时期就在此间。据《铁壶之最》书中所载,日本第一个发明铁壶的人应该是“三世清水家族的小泉仁左卫门,当时他将汤釜的体积缩小并将其使用在茶道上,将把手与壶嘴加在汤釜上,也因为这样的改良,让他成为第一个发明铁壶的人,开始铁壶的制作”。
又有《日本铁壶全集》书载:“当时最早用腊形铸造法来制造铁瓶的是京都的初代龙文堂主安之助。”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词就是“龙文堂主安之助”,收藏铁壶的朋友都知道,要了解日本铁壶就离不开日本老铁壶的“堂号”和堂口里的釜师,特别是名釜师,所谓“堂”号就是相当于今天作坊或是公司,堂主相当于今天公司的董事长,名釜师也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紫砂壶的名家。?
说及铁壶的堂号,就不能不提及“龙文堂”,龙文堂的创始人四方安之助(1780-1840年),是龙文堂创办人龙文的儿子。龙文(1732-1798年)是丹波龟山市的一个陆军将校,他于1770年来到了京都做铸物师,他的儿子四方安之助继承他的名字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坊,即初代龙文堂。由于龙文堂是日本铁壶史上第一家采用脱腊法精铸铁壶的,这使得它在日本老铁壶的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名望影响日本及欧洲长达百余年。龙文堂的老铁壶不仅在日本民间及国家和县立博物馆有所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和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东宫博物馆笔者也有所见。在龙文堂鼎盛时期,一年所造铁壶也不超过150把,其稀有性由此可见。?
自初代龙文堂的四方安之助继承父业,与此同时,有两个对日本铁壶制造技和文化起到极大影响的著名釜师跟从了安之助学徒,成为了安之助的得意门徒,这两个就是日本铁壶史上大名鼎鼎的波多野正平和初代秦米藏(也称秦藏六或藏六)。有史书记载正平和藏六是亲兄弟,两人在师从安之助后造化各有不同,波多野正平(1812-1892年)学艺大成,尤以脱蜡制造而出名,满徒离开龙文堂后,他自立门户自许为龟文,创建了自己的堂号“龟文堂”。相当于我们现在人开办了自己的公司。而秦藏六(1823-1890年)在掌握了腊铸法后对中国青铜器文化极感兴趣,以致在后来他所制作的铁壶等茶道用器中多次将中国西周时期许多青铜器上的图腾纹样铸在自己的壶身和器件上,形成独特风格。藏六釜师没有创建自己的铁壶堂号,后来所见到他造的壶体上一般有“藏六居造”、“藏六二世”、“三世”、“四世”、“藏六造”等章款,这可能与他被天皇召为宫廷御用釜师有关。藏六的壶虽无堂号,但其壶身落款“藏六”也是一直代代相传,亦可等同于藏六堂也。藏六系所造茶器除铁壶外还有诸多方面的器具种类,如铜器、银器、茶器、文房四宝、香道用具等,特别是茶道用具例如釜、炉、水指、建水、盖置、水竹、茶五德、茶壶、罐、茶托、茶入、茶碗、茶刀、茶则香炉、花插等等,每一器件都精美至极,实为追崇者收藏之佳品。
在京都著名的釜师中,正平釜师是一位极具创新意识的著名大师,他创建的龟文堂曾因创新进取一度超越了师傅安之助的龙文堂的日本铁壶界的声望。龟文堂的很多名釜师以及龙文堂系的铁壶都为当今收藏者追崇。龟文堂系的主流作品,除名釜师自成一格的壶风外,就是龟文堂波千鸟系列的以山水、鸟、虫、兽、舟、桥、花、草、木为题材的铁壶。但壶的提梁却一律都是采用了龟文堂特殊发明的“S”形可拆卸式的提梁,这种提梁在出门论茶道的时候可将壶提梁拆下并可作为置壶的坐架,既便于携带又具有其功能,还不占地方,被广泛认同。
“堂号 ”谱系
金寿堂的创办人雨宫宗兵和龙文堂的安之助为一时瑜亮,现在的欧洲的亚洲民艺馆还收藏着金寿堂雨宫的作品,可看出金寿堂的历史地位。就像紫砂有花货和光货,花货就是龙文堂系统,光货(又叫素壶)多出自金寿堂系统。
龙文堂系统的堂号很多,如金龙堂就是龙文堂针对高端客户产生的。其他和龙文堂有关的堂号有:青龙堂、光龙堂、旭龙堂、万龙堂、信龙堂、山龙堂、地龙堂、龙善堂、龙虎堂、龙方堂、晴寿堂、瑞云堂、龙云堂、金祥堂等。
还有祥云堂和大西家有关,正寿堂是京铁壶中风格横跨京铁壶、南部铁壶、地方系三个风格。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堂号很稀有,如凤字辈的堂口。
金寿堂(素壶系统)有金青堂、金观堂、金玉堂、金荣堂、金龟堂等。云色堂、光玉堂、省铸堂、松荣堂、三德堂是金寿堂系统五大支柱。
光玉堂是素壶中的精品堂号(能做金工的堂号很少,名师也就是那么几个,光玉堂是其中之一)。光宝堂、永宝堂、菊光堂、山玄堂也是金工大家。
在日本江户(1615-1868年)末期到昭和(1926-1989年)末期的二百多年中,仅日本京都地区就出现了百余家铁壶堂号,近千位釜师,而其中比较著名的铁壶堂号也有五十多家,这些著名堂号旗下的名釜师也不下五百人之多。在日本的铁壶名师中还必须要提及到如下三人,他们是被日本国家授予“无形文化财”,也就是人间国宝的工业技术类的金工类釜师长野垤志、角谷一圭、高桥敬典,以上三人的造壶技艺已属炉火纯青,其中角谷一圭更是上乘高手。
收藏日本老铁壶要了解老铁壶的年代堂号、釜师、器形名称、材质、工艺等等。前面说过,日本老铁壶的堂号百余个,其中尤以京都地区的老堂号为主流。例如龙文堂、龟文堂、金龙堂、金寿堂、光玉堂、祥云堂、晴寿堂、精金堂、湖严堂、松荣堂、雲色堂、保寿堂等等。在日本铁壶三四百年的发展历史中,这些老铁壶堂号及堂下的釜师们不懈努力,打造出数万款的经典铁壶,为当今铁壶收藏爱好者留下了一大笔珍品宝物。
近两年来,铁壶收藏爱好者与日俱长,而老铁壶的不可再造性和它的稀有性又使它的未来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间。三年前大约一把人民币三四万元的壶,而今起码得价值八九万甚至十几万元。越是精品极品壶升值空间越大。但目前普品铁壶的价格相对稳定,一般在人民币3000元至2万元之间。目前一把安之介、藏六、波多野正平、梅泉的精品壶身价都要高达十几万元以上。铃木光重的壶由于传世仅有数把,以致价格近百万元;高木治良兵卫、明越唱晴、大国寿朗、中川净益、角谷一圭、长野垤志、上田照房、雨宫宗、雨宫宗兵卫等釜师的精品壶也需人民币五六万元以上方可得到。一些镶金嵌银的高档老铁壶身价已达数以几十万元计,甚至,一些著名釜师的极品铁壶甚至身价已过百万。去年嘉德等拍卖行的铁壶拍卖更是为铁壶身价的飙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谈及日本老铁壶的缘起,是绝对不可脱离茶道的,日本茶道史载应溯源于中国的唐朝,当时日本国家派往大唐的僧侣将中国的佛教与茶文化带回本国的同时也将中国的茶种遍全岛,及至中国的宋代更有日本禅僧荣西大力弘扬中国茶道礼仪,并撰写著名茶书《吃茶养生记》宣传茶之养生益处与功效,以致饮茶习惯从日本的寺院扩及民间,茶道文化油然兴盛。
铁壶在起初的日本茶道中称之为铁釜,铁釜是没有提梁和壶嘴的,煮沸的水要用小竹勺舀出来,就像我们今天从汤盆里往外舀汤。由于这样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就有聪明人把铁釜的一面造出了一个向外倒水的壶嘴,俗称为“流”,又在釜的上面按了一个能将釜提起来的提梁,这样再用这种铁器皿煮水、倒水、清理釜底就大大便利了,这样的铁容器就是铁瓶,也就是现在的铁壶。?
“堂号”的由来
据文献记载,铁瓶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的江户时代天明期(1780年代),也就是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由此可见日本铁壶大约形成的时期就在此间。据《铁壶之最》书中所载,日本第一个发明铁壶的人应该是“三世清水家族的小泉仁左卫门,当时他将汤釜的体积缩小并将其使用在茶道上,将把手与壶嘴加在汤釜上,也因为这样的改良,让他成为第一个发明铁壶的人,开始铁壶的制作”。
又有《日本铁壶全集》书载:“当时最早用腊形铸造法来制造铁瓶的是京都的初代龙文堂主安之助。”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词就是“龙文堂主安之助”,收藏铁壶的朋友都知道,要了解日本铁壶就离不开日本老铁壶的“堂号”和堂口里的釜师,特别是名釜师,所谓“堂”号就是相当于今天作坊或是公司,堂主相当于今天公司的董事长,名釜师也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紫砂壶的名家。?
说及铁壶的堂号,就不能不提及“龙文堂”,龙文堂的创始人四方安之助(1780-1840年),是龙文堂创办人龙文的儿子。龙文(1732-1798年)是丹波龟山市的一个陆军将校,他于1770年来到了京都做铸物师,他的儿子四方安之助继承他的名字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坊,即初代龙文堂。由于龙文堂是日本铁壶史上第一家采用脱腊法精铸铁壶的,这使得它在日本老铁壶的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名望影响日本及欧洲长达百余年。龙文堂的老铁壶不仅在日本民间及国家和县立博物馆有所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和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东宫博物馆笔者也有所见。在龙文堂鼎盛时期,一年所造铁壶也不超过150把,其稀有性由此可见。?
自初代龙文堂的四方安之助继承父业,与此同时,有两个对日本铁壶制造技和文化起到极大影响的著名釜师跟从了安之助学徒,成为了安之助的得意门徒,这两个就是日本铁壶史上大名鼎鼎的波多野正平和初代秦米藏(也称秦藏六或藏六)。有史书记载正平和藏六是亲兄弟,两人在师从安之助后造化各有不同,波多野正平(1812-1892年)学艺大成,尤以脱蜡制造而出名,满徒离开龙文堂后,他自立门户自许为龟文,创建了自己的堂号“龟文堂”。相当于我们现在人开办了自己的公司。而秦藏六(1823-1890年)在掌握了腊铸法后对中国青铜器文化极感兴趣,以致在后来他所制作的铁壶等茶道用器中多次将中国西周时期许多青铜器上的图腾纹样铸在自己的壶身和器件上,形成独特风格。藏六釜师没有创建自己的铁壶堂号,后来所见到他造的壶体上一般有“藏六居造”、“藏六二世”、“三世”、“四世”、“藏六造”等章款,这可能与他被天皇召为宫廷御用釜师有关。藏六的壶虽无堂号,但其壶身落款“藏六”也是一直代代相传,亦可等同于藏六堂也。藏六系所造茶器除铁壶外还有诸多方面的器具种类,如铜器、银器、茶器、文房四宝、香道用具等,特别是茶道用具例如釜、炉、水指、建水、盖置、水竹、茶五德、茶壶、罐、茶托、茶入、茶碗、茶刀、茶则香炉、花插等等,每一器件都精美至极,实为追崇者收藏之佳品。
在京都著名的釜师中,正平釜师是一位极具创新意识的著名大师,他创建的龟文堂曾因创新进取一度超越了师傅安之助的龙文堂的日本铁壶界的声望。龟文堂的很多名釜师以及龙文堂系的铁壶都为当今收藏者追崇。龟文堂系的主流作品,除名釜师自成一格的壶风外,就是龟文堂波千鸟系列的以山水、鸟、虫、兽、舟、桥、花、草、木为题材的铁壶。但壶的提梁却一律都是采用了龟文堂特殊发明的“S”形可拆卸式的提梁,这种提梁在出门论茶道的时候可将壶提梁拆下并可作为置壶的坐架,既便于携带又具有其功能,还不占地方,被广泛认同。
“堂号 ”谱系
金寿堂的创办人雨宫宗兵和龙文堂的安之助为一时瑜亮,现在的欧洲的亚洲民艺馆还收藏着金寿堂雨宫的作品,可看出金寿堂的历史地位。就像紫砂有花货和光货,花货就是龙文堂系统,光货(又叫素壶)多出自金寿堂系统。
龙文堂系统的堂号很多,如金龙堂就是龙文堂针对高端客户产生的。其他和龙文堂有关的堂号有:青龙堂、光龙堂、旭龙堂、万龙堂、信龙堂、山龙堂、地龙堂、龙善堂、龙虎堂、龙方堂、晴寿堂、瑞云堂、龙云堂、金祥堂等。
还有祥云堂和大西家有关,正寿堂是京铁壶中风格横跨京铁壶、南部铁壶、地方系三个风格。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堂号很稀有,如凤字辈的堂口。
金寿堂(素壶系统)有金青堂、金观堂、金玉堂、金荣堂、金龟堂等。云色堂、光玉堂、省铸堂、松荣堂、三德堂是金寿堂系统五大支柱。
光玉堂是素壶中的精品堂号(能做金工的堂号很少,名师也就是那么几个,光玉堂是其中之一)。光宝堂、永宝堂、菊光堂、山玄堂也是金工大家。
在日本江户(1615-1868年)末期到昭和(1926-1989年)末期的二百多年中,仅日本京都地区就出现了百余家铁壶堂号,近千位釜师,而其中比较著名的铁壶堂号也有五十多家,这些著名堂号旗下的名釜师也不下五百人之多。在日本的铁壶名师中还必须要提及到如下三人,他们是被日本国家授予“无形文化财”,也就是人间国宝的工业技术类的金工类釜师长野垤志、角谷一圭、高桥敬典,以上三人的造壶技艺已属炉火纯青,其中角谷一圭更是上乘高手。
收藏日本老铁壶要了解老铁壶的年代堂号、釜师、器形名称、材质、工艺等等。前面说过,日本老铁壶的堂号百余个,其中尤以京都地区的老堂号为主流。例如龙文堂、龟文堂、金龙堂、金寿堂、光玉堂、祥云堂、晴寿堂、精金堂、湖严堂、松荣堂、雲色堂、保寿堂等等。在日本铁壶三四百年的发展历史中,这些老铁壶堂号及堂下的釜师们不懈努力,打造出数万款的经典铁壶,为当今铁壶收藏爱好者留下了一大笔珍品宝物。
近两年来,铁壶收藏爱好者与日俱长,而老铁壶的不可再造性和它的稀有性又使它的未来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间。三年前大约一把人民币三四万元的壶,而今起码得价值八九万甚至十几万元。越是精品极品壶升值空间越大。但目前普品铁壶的价格相对稳定,一般在人民币3000元至2万元之间。目前一把安之介、藏六、波多野正平、梅泉的精品壶身价都要高达十几万元以上。铃木光重的壶由于传世仅有数把,以致价格近百万元;高木治良兵卫、明越唱晴、大国寿朗、中川净益、角谷一圭、长野垤志、上田照房、雨宫宗、雨宫宗兵卫等釜师的精品壶也需人民币五六万元以上方可得到。一些镶金嵌银的高档老铁壶身价已达数以几十万元计,甚至,一些著名釜师的极品铁壶甚至身价已过百万。去年嘉德等拍卖行的铁壶拍卖更是为铁壶身价的飙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