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模式改革的四点主导策略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872889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运用等技术逐渐地普及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生了解和接触信息技术的基础性学科,其课程内容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中就加入了WPS、Scratch、物联网、机器人等内容。然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大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汇报展示” 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模式导致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逐步淡化,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创新和改革,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四点主导策略。
  一、巧用五分钟, 铺设自主学习之路
  五分钟虽然短暂,但如果充分利用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觉得在每节课开始新授之前,可以安排五分钟的时间选做以下两件事:(1)前沿科技信息介绍。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往往是我们预料未及的,教师可以利用5分钟时间,自己或委派学生收集最新的科技信息资料,介绍给学生。如:“目前最小的打印机是什么样子的?”“语音输入法有哪些?如何使用?”等等,这些知识的介绍,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如果介绍的内容跟本节课所学知识有关,那就更好了,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细心发现了。(2)抓实基础技能。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内容是持续学习和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如计算机简单构成、计算机基本操作、正确打字姿势、正确指法等。只有将这些基础课程抓实打牢,在学习其他信息技术课程时才能游刃有余,才会终身受益。
  在这些基础课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键盘输入。指法练习相对较枯燥,教师借助打字软件,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打字训练穿插到整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合理分配了枯燥和重复的练习过程。
  二、引导先学,步入终身学习之径
  随着新课改深入到各个学科,孩子们的学习模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他们接触更多的是快速的数字化的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微课”,非常适合信息技术课程,我们可以将知识点、重难点的讲解操作示范录制成“微课”,上传到互联网相关平台提供给学生自学,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反复学习。例如,在学习画曲线时,教师可以把几种曲线的画法制作成“微课”,将学习任务适当前置,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或其他空余时间初步自学,然后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在课堂中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研究解决办法,突破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也可以重复观看“微课”,这样也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合作实践,打开解决问题之窗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利用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该通过教师的组织将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实践活动。教师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后,可以将班级的学生按照其综合特点进行分组,这样在交流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思想的碰撞,能够迅速地将学生的疑点进行解决,并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方法,完善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并很快将问题解决。例如,在学完WPS演示文稿后,教师可以抛出一个主题任务,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由小组长分工,提出创意、收集素材、制作、美化等,学生在交流中解疑,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踊跃展示,开启全面发展之门
  语言是交流的纽带,沟通是相知的桥梁,理解是互信的平台。小学生的表现欲比较强,因此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踊跃展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既有利于课程的教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Scratch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实现需要的功能,并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点、展示设计思路,这样学生就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教材内容上,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同时这样的交流展示也有助于打开其他学生的思路,发挥其想象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及性格特点,然后对症下药,这样就可以既提高课堂的效率,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魅力,让学生愿意学习,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既活跃又高效。
  作者单位 江蘇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编辑 张晓楠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创新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进一步提高德育建设水平,努力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中国音乐与美食常常联系到一起,有时还非常紧密。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白居易在九江湓浦口送客。
文体,它反映的是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不同的文体特点呈现出不同的文本风格。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学生会接触到的文体类型就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当以文体为课堂教学的基点,设计符合该类文体类型的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高课堂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思维基调、语言风格、情感思想、课堂氛围这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  一、思维基调的引导  思维基调指的是学生在研读不同文
五十多年前,什么都是新的,新中国、新青年、新制度、新生活。这些诞生并流行于共和国青春期的红歌,代表了新中国的社会心态和文化符号。唱歌,成了那个年代年轻人茶余饭后的社交活
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转化那些在学科上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学困生的转化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如何看待学困生  学困生普遍都有以下特点:上课听讲不认真,注意力无法集中;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完成作业态度敷衍或者是完全不会;考试成绩不佳,对学科没有兴趣,学习缺乏积极性。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长期以来一直是这样的观念,错误的认为学生的发展在集体当中也是以正态分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里面呈现的小故事、小案例反映的都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有关教育孩子的烦恼问题,所以读起来感觉非常亲切、实用,虽然这被认定为家庭教育的必备之书,但是作为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的诞生,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更加快捷和频繁,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每个现代人适应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能力,甚至成为每一个人
目的 探讨情志护理干预对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
目的 以鼻咽癌个案管理为例探讨开展个案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于本院确诊的20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5年12月的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