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长一段时间,于正本人和他的电视剧美誉度,用“低”来形容似乎都不够,但最近他借着热播的《延禧攻略》翻盘了。
让我们结合《延禧攻略》的成功,来研究一下全行业应该向于正学习些什么。
首先是得“脸大”。于正的名声陷入低谷,不是因为他作品中那些大红大绿的配色,或者让人笑掉大牙的情节,而是和琼瑶的官司。
2015年12月25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宫锁连城》侵犯了《梅花烙》的改编权,于正被要求向琼瑶公开赔礼道歉,共计赔偿500万元。2018年5月,因为于正迟迟不向琼瑶道歉,三中院依据判决在《法制日报》刊登案件内容作为公告。该公告费用33.6万元全数由于正承担,于正全数交付后,案件才告一段落。
这个案子影响力大,又具典型性,还被最高人民法院当成指导案例,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形式将于正作品定在了耻辱柱上。此后所有影视剧涉及抄袭问题,于正和琼瑶的官司都要被翻出来看一看。换个人可能会就此隐退江湖,但于正没有。败诉后,被打上“抄袭”烙印的于正,仍旧以每年两到三部戏的速度巩固他在市场里的地位,虽然都没有大红大紫,但也不是全无水花。
观众对于正的期待值并不高,如果做得不是太差且有一两点亮眼之处,就容易获得满足。《延禧攻略》前期宣传大张旗鼓地捆绑中国传统文化,又是昆曲,又是刺绣的,表现出一副诚恳的样子,结合影视市场资金流散之后对浮躁风气的反扑,大有一种“浪子回头”的架势,剧未播先得势,第一步就赢了。
其次要“跑得快”。2011年,帮助于正奠定江湖地位的那部《宫》赶在同题材的《步步惊心》前面播出,先声夺人。今年,《如懿传》迟迟无法定档,同题材的《延禧攻略》又抢先一步。
而且这一次,《延禧攻略》里完全没有以往鲜艳的“于妈色”,这又是一个惊喜。且播出时间段掐得刚刚好,躲过了世界杯的热点,同期没有同类型竞争对手,本身质量没有重大缺陷,又赢一步。
再次得“学得像”。为什么抄的总比原创的成绩好?这个千古难题至今无解。创作者沉浸在自我表达中时很难意识到自身的亮点,但旁观者可以看到在创作上,于正或许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但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者。从抄袭《梅花烙》一事就能得知,他精准地抓住了琼瑶故事中的核心,琼瑶剧的主角或许喜欢沉浸在小情小爱中不能自拔,但剧集在情节铺陈和情感张力上都有不俗之处。于正就这样拿过来用了,且效果很好。
《延禧攻略》也是于正学习的结果。2011年的《后宫·甄嬛传》(以下简称《甄嬛传》)讲述了封建体制下女性群体的悲剧,《延禧攻略》抓住了这一点,整个后宫看上去比《甄嬛传》还“缺爱”。
从《琅琊榜》之后,宫廷古装剧开始走“性冷淡”色调,《延禧攻略》的配色也转向“淡雅”。剧中的乾隆皇帝表现出一种“性冷淡”,剧中很大一部分喜剧元素,都来自于皇帝对后宫妃嫔的评价和回应上,嫌棄正是青春好年华的姑娘胖瘦黑白,戳穿御花园里歌声中的小心机……谁能想到如此挑剔的皇帝,最中意的款式竟然是铜唇铁舌的“奇葩说辩手”魏璎珞,这位皇帝,请问您很喜欢看综艺吗?
如今网络文学“爽文”当道,原来前半段憋屈、后半段解气的复仇形态,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受众,现代人对糖和安全感的需求永不餍足,一点虐都受不起,女主角魏璎珞平均两集干掉一个对手,君子报仇当场动手,主线上步步为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青云直上,一次次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
于正电视剧一直是行活儿,没什么灵魂和营养。但他与时俱进,眼疾手快,紧跟潮流,稍微抖两下新学来的皮毛,就很容易唬人。人际关系一向是国民生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人际关系的故事最容易收获观众,好勇斗狠直来直去不费心神,适合这个快消时代的精神主题。
(赵静荐自澎湃有戏)
让我们结合《延禧攻略》的成功,来研究一下全行业应该向于正学习些什么。
脸大
首先是得“脸大”。于正的名声陷入低谷,不是因为他作品中那些大红大绿的配色,或者让人笑掉大牙的情节,而是和琼瑶的官司。
2015年12月25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宫锁连城》侵犯了《梅花烙》的改编权,于正被要求向琼瑶公开赔礼道歉,共计赔偿500万元。2018年5月,因为于正迟迟不向琼瑶道歉,三中院依据判决在《法制日报》刊登案件内容作为公告。该公告费用33.6万元全数由于正承担,于正全数交付后,案件才告一段落。
这个案子影响力大,又具典型性,还被最高人民法院当成指导案例,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形式将于正作品定在了耻辱柱上。此后所有影视剧涉及抄袭问题,于正和琼瑶的官司都要被翻出来看一看。换个人可能会就此隐退江湖,但于正没有。败诉后,被打上“抄袭”烙印的于正,仍旧以每年两到三部戏的速度巩固他在市场里的地位,虽然都没有大红大紫,但也不是全无水花。
观众对于正的期待值并不高,如果做得不是太差且有一两点亮眼之处,就容易获得满足。《延禧攻略》前期宣传大张旗鼓地捆绑中国传统文化,又是昆曲,又是刺绣的,表现出一副诚恳的样子,结合影视市场资金流散之后对浮躁风气的反扑,大有一种“浪子回头”的架势,剧未播先得势,第一步就赢了。
跑得快
其次要“跑得快”。2011年,帮助于正奠定江湖地位的那部《宫》赶在同题材的《步步惊心》前面播出,先声夺人。今年,《如懿传》迟迟无法定档,同题材的《延禧攻略》又抢先一步。
而且这一次,《延禧攻略》里完全没有以往鲜艳的“于妈色”,这又是一个惊喜。且播出时间段掐得刚刚好,躲过了世界杯的热点,同期没有同类型竞争对手,本身质量没有重大缺陷,又赢一步。
学得像
再次得“学得像”。为什么抄的总比原创的成绩好?这个千古难题至今无解。创作者沉浸在自我表达中时很难意识到自身的亮点,但旁观者可以看到在创作上,于正或许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但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者。从抄袭《梅花烙》一事就能得知,他精准地抓住了琼瑶故事中的核心,琼瑶剧的主角或许喜欢沉浸在小情小爱中不能自拔,但剧集在情节铺陈和情感张力上都有不俗之处。于正就这样拿过来用了,且效果很好。
《延禧攻略》也是于正学习的结果。2011年的《后宫·甄嬛传》(以下简称《甄嬛传》)讲述了封建体制下女性群体的悲剧,《延禧攻略》抓住了这一点,整个后宫看上去比《甄嬛传》还“缺爱”。
从《琅琊榜》之后,宫廷古装剧开始走“性冷淡”色调,《延禧攻略》的配色也转向“淡雅”。剧中的乾隆皇帝表现出一种“性冷淡”,剧中很大一部分喜剧元素,都来自于皇帝对后宫妃嫔的评价和回应上,嫌棄正是青春好年华的姑娘胖瘦黑白,戳穿御花园里歌声中的小心机……谁能想到如此挑剔的皇帝,最中意的款式竟然是铜唇铁舌的“奇葩说辩手”魏璎珞,这位皇帝,请问您很喜欢看综艺吗?
“爽”字当道
如今网络文学“爽文”当道,原来前半段憋屈、后半段解气的复仇形态,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受众,现代人对糖和安全感的需求永不餍足,一点虐都受不起,女主角魏璎珞平均两集干掉一个对手,君子报仇当场动手,主线上步步为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青云直上,一次次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
于正电视剧一直是行活儿,没什么灵魂和营养。但他与时俱进,眼疾手快,紧跟潮流,稍微抖两下新学来的皮毛,就很容易唬人。人际关系一向是国民生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人际关系的故事最容易收获观众,好勇斗狠直来直去不费心神,适合这个快消时代的精神主题。
(赵静荐自澎湃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