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鲁迅小说中的独特叙事功能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e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笔下,酒在篇章中的出场频率可谓极高,许多较为受人关注的篇目,也都对酒、或者酒店有着不同程度的描写,鲁迅作为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始祖与奠基人,将酒在其笔下中的叙事功能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
  【关键词】:鲁迅;小说;酒;叙事功能
  在鲁迅的声名远扬中,可能与酒的关系不大。但是鲁迅及作品与酒确有一定联系。统观《鲁迅全集》,对于“酒”这个字的出现算稀松平常,其中《呐喊》与《彷徨》,共计22篇,《呐喊》中,就有五篇写到“酒”,分别是《阿Q正传》《孔乙己》《风波》《端午节》与《明天》,《彷徨》中,有《在酒楼上》《离婚》。钱理群提到:“每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总是有自己惯用的、几乎已经成为不自觉的心理习惯的、反复出现的观念(包括范畴)、意象;正是在这些观念、意象里,凝聚着作家对于生活独特的观察。感受和认识,表现着作家独特的精神世界与艺术世界”[1],由此可见,“酒”在鲁迅的小说中,正是符合这种观念的。鲁迅利用“酒”,为场景、人物与情节服务,缔造出一篇篇振聋发聩的利器。所以对于酒在鲁迅笔下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进一步进行探寻。
  一、提供场所渲染气氛
  鲁镇的咸亨酒店,我们都不陌生,鲁迅在《孔乙己》、《明天》和《风波中》,都有描写这个酒店的文字。特别是《孔乙己》,咸亨酒店担任了故事产生与开展的场地功能。咸亨酒店具有特有的格局:当街上有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在酒楼上》的“一石居”酒楼,是“我”与吕纬甫偶遇叙旧的场所,还有《阿Q正传》里的未庄酒店,赵七爷开的“茂源酒店”。鲁迅为何频频在酒店上下笔墨功夫呢?追溯到那个时代,当时的酒店可谓是一个重要场所之一,往来人群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会在酒店坐上一坐,或会客或歇脚或找乐。社会风貌、特征在这里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虽然在酒店的格局小,但生活气息足,有助于读者进入场景,感受人物的特质与环境的特征。
  小说《在酒楼上》,“我”与吕纬甫在“一石居”酒楼相遇,故事由此展开,使读者一目了然故事的环境与大体情节——饮酒。自己毫无滋味的饮罢几杯后,吕纬甫登场了,“我”既惊奇又欣喜,虽已点了一斤绍酒,可那怎能够,立马又添了二斤绍酒与四样小菜,有了酒的注入,老友也逐渐有了熟悉的模样,“我忽而看见他眼圈红了,但立即知道是有了酒意。”在酒楼上,饮酒会友,怎能不产生些故事呢,吕纬甫渐渐道来,此行目的,近况,心境,让读者跟着一杯一杯的黄酒,深入到故事中去,深入到小说中去。由此可见,鲁迅塑造了一个以咸亨酒店为典型的“酒店文化”,他为小说和情节服务,为故事的产生发展提供场所,在这里,每个人都是酒客,但是本质却又各不同,读者读到了酒店,也就走入了酒店,来体会其间发生的形形色色。
  二、串联情节并引入新情节
  叙事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但在叙述文本中,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内容,都离不开事件。事件所指的就是一件所做或所发生的事,它引起状况发生变化。当变化是由行为者所引起时,事件可以是一个行动,对于事件来说,有一个与之相关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即俄国学者普洛普所使用的"功能"概念,即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对情节发展有意义的行动,作为故事的基本因素。[2]鲁迅每每写下“酒”,随之产生的就是与酒有关的情节,而这就可以算是一个事件,从而引导故事的不断前进,并且使人物性格进一步发展。
  《明天》里面,“酒”并不是主题,但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暗示。开篇,鲁镇的深夜里,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还在咸亨酒店里喝酒,不怀好意的谈论着寡妇单四嫂子,寥寥几笔,就把红鼻子老拱与蓝皮阿五那种无赖酒徒的形象引了出来。到行文中段,单四嫂子的宝儿因病夭折,单四嫂子悲伤不能自持,约定阿五明日抬棺材。所有人都忙着时,老拱和阿五,依然靠着咸亨的柜台喝闲酒。翌日,看到无利可图,蓝皮阿五整日都没有到,这时,好吃懒做,虚伪关心的本质暴露无疑。文章最后,单四嫂子似接受似不接受宝儿夭折、恍惚,终进入梦中时,老拱踉踉跄跄的出了咸亨,嘴里唱着酸曲。老拱与阿五由喝酒引入,又由喝酒结束了故事,让人不禁感到无可救药的酒徒们,身上已经没有一点美好的品质了。自私冷漠,对于别人的事从来都是有趣儿了才抛下一点好奇,无聊了就立马走开。在这里,“酒”带来了阿五与老拱,又让他们沉浸在“酒”里,还是不要再出来叨扰人了。
  在《孤独者》中,酒意象出现的较迟,但是一经出现,就推进了对于魏连殳现实与心理的解析以及精神上的冲突。小说第三节出现:"于是我便决意访问连殳去,顺便在街上买了一瓶烧酒,两包花生米,两个熏鱼头。"由于酒在中国的传统意象里,有着“一醉解千愁”的象征或隐喻,意味着人在悲剧的时刻是最需要酒的,象征着精神上的冲突,当打开了连殳的心灵世界后,一个孤独者的形象才开始慢慢展现。而每一次孤独的深化都伴随着饮酒。最有意味的便是酒会中的猜拳行令,这样喧器活跃的场合在魏连殳看来,不过是自己对世界的一种复仇,为自己的孤独向世界复仇。在这篇小说中,酒意象在全文中出现多次,成为贯穿全文、展示鲁迅精神创伤,承载了孤独、落魄等负面情绪。
  三、绘出人物形象 凸显人物性格
  细细品读鲁迅的小说,可以看到小说里处处都有身上弥漫酒香的人物,孔乙己乞讨般的饮酒生活,红鼻子老拱与蓝皮阿五无赖酒徒形象,阿Q得意归来在酒店里的作为……是酒,让鲁迅笔下的人物更加丰满,也让其性格更为直白的袒露在读者面前。
  孔乙己,可谓是潦倒知识分子的典型,在他的时代里,科举考试已经穷途末路,知识分子已经没有了最好的出路,但饱读诗书的他们又自诩与他人不同,到咸亨酒店喝酒的孔乙己,虽吃不起好菜,只能由一小碟茴香豆下酒,但仍長衫在身,不愿意脱下标志身份的象征,他虽不能出人头地,只能偶尔饮酒取乐,暂时忘却所处的境遇,但酒礼可以满足他们的知书达理与众不同的审美心理与情趣,通过写孔乙己与在酒店里的饮酒的所作所为,深入的刻画出了一个自恃清高但又潦倒不堪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再看阿Q,一个落后不自知的具有病态的农民形象,阿Q在不同的时代,都能适合于某些人和事,被我们进行不同的阐释。阿Q与酒的关系,可以说酒让我们更加看清了阿Q,让阿Q能更为深入的展现自己的劣根性。细看阿Q,遇事前后或有何转折时,都会与酒产生联系:为与赵太爷扯上关系,挨打后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了事;与闲人打斗挨了欺负,自己合理了一切得到精神上的胜利后喝了酒又开心了起来;在酒店里像小丑一样的调戏小尼姑来引人注目;向吴妈求爱后遭打,当完东西仅剩的几文钱也要喝酒;在未庄没了出路,出去混了一遭,回来便走到酒店,用现钱打了酒,似乎是发达了;喝了空肚酒飘飘然,小偷之事败露,当了革命替罪羊,一切的一切,都有酒的影子存在。饮酒使阿Q变得麻木,变得懦弱,在飘飘然中超越痛苦的活着,自己麻醉着自己,在被侮辱与打骂后的痛苦后又快乐起来,在醉酒后的兴奋与刺激激发情感,对抗苦难。
  由此可见,酒在鲁迅小说塑造人物中起到了很大作用,酒作为为刻画人物的工具,其人物的饮酒行为体现的性格特征和人物精神追求与酒文化精神之间有一种深刻的契合,并且帮助塑造人物,丰满人物。
  总之,对于鲁迅笔下的酒,为鲁迅的描写与叙述奉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帮助我们进行文本的理解和解读,伴随着我们去感受。我们同样也须陪主人公一同进入酒馆,一同拿着酒碗,再仰头饮下,唯有这样,我们才算是打通了我们与文字之间的隔阂,去理解那个我们不曾见过的时空,而对于鲁迅,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战士,是一个孤独的俯视着我们的战士,希望今时今日,我们能有些许的进步,并且对他有更进一步的靠近。
  注释:
  [1]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页
  [2]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第13页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2]夏征农:《鲁迅研究》[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
  [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9
  作者简介:李研佳,女,汉族,1994年,山東临沂,青岛大学在读,201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非文学文本中电影片名的翻译不但应注重信息传递更应该具有吸引眼球的强烈的商业价值,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是各界讨论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非文学文本中电影片名这一具体的实例探讨影片名称翻译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电影片名特点;翻译方法  一、非文学翻译  非文学翻译可以笼统地称为文件翻译,实用性翻译或应用型翻译。文学和非文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文学是虚构的,虽然可能有事实基础,而非
期刊
【摘要】:《骆驼祥子》是一部描写祥子个人奋斗史的悲剧小说。全篇以祥子的个人奋斗为主,随着祥子的起起落落,我们如上帝目睹了祥子的一步步沉沦,可这部小说并不仅仅表现了我们所普遍认为的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等,也体现了个体的自卑情结。可以说祥子的悲剧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警示着我们要直面现实,认清自己。本文将从祥子的自卑情结对其的影响来解读其悲剧内涵。  【关键词】:祥子;自卑情结;悲剧内涵  《骆驼祥子》作为
期刊
【摘要】:在信息化的新时代下,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现今品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能够抢先占领新时代下的品牌传播资源。但是处于互联网之中的品牌多种多样,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还需要使品牌的设计与传播符合新时代发展的特征,才能更好的将品牌优势体现出来。本文就主要研究在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使品牌与时代特征相完美结合,达到时代的要求,能够更加与时俱进。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创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以严歌苓为代表。本文以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为例,以新世纪海外华文创作为研究对象,从边缘人书写入手,分析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的独特书写方式。其中,海外移民作家迁徙他乡,游离于本土之外,又没有完全融入异乡的边缘人生活状态使得她们笔下主人公多为边缘人。展示了边缘人“活着”的生存哲学与原始的人性之美。  一、边缘人书写  边缘指人的一种存在状态,这种概念源
期刊
【摘要】:戏曲舞台美术设计是提高戏曲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条件的提高。人们对艺术表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戏曲舞台美术设计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它融合了多种艺术于一身,本文首先探讨了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内涵,然后提出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词】:舞台;戏曲;美术设计  在戏曲艺术创作与表演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创作与表演效果,独特的戏曲舞台设计是提高戏曲艺术表现力,
期刊
【摘要】:小说《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作品,一经发表广受好评。小说中“风筝”贯穿全文,成为小说的线索,贯穿始末,同时作者卡勒德·胡塞尼也赋予它了丰富的象征意。对于阿富汗民族、阿米尔、哈桑、阿米尔的父亲、塔赫里将军以及索拉博,“风筝”承载多元的隐喻,具有不同的含义。  【关键词】:风筝;意象;象征;《追风筝的人》  一、引言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座,并广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环境艺术室内设计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室内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包括的内容,尔后细致入微地解读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一纸管窥,商榷同仁,并期待对自己形成有力地促进。  【關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室内;建筑;以人为本  环境艺术乃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是创造和谐与持久的艺术与科学。近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空前地加速加大。城市建设、住宅区的建
期刊
【摘要】:错觉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感觉或知觉。最常见的是视错觉方面的错觉。随着近几年视觉设计的飞速发展,视错觉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笔者将以3D立体画为例从人眼的立体感知能力;人眼立体视觉与立体画;3D立体画在人眼中的原理;3D立体画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等一系列进行视错觉分析。  【关键词】:视错觉;3D立体画;立体视觉  一、人眼的立体感知能力——立体视觉与3维立体画概念  人眼平时看到的
期刊
陶瓷在我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经过历代陶工们辛辛苦苦不多创造,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陶瓷装饰纹样。现代建筑同传统的陶瓷艺术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为适应现代人们所追求的简单、舒适的生活带来了建筑视觉上的享受。  陶瓷艺术是火与土凝结的艺术,如中国皇宫建筑和九龙壁已是千古之作,北京故宫博物院更是堪称琉璃博物馆。每个历史时期的审美和制作工艺都有差异,那么从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陶瓷装饰形式。在建筑装饰工程中,陶瓷是最古
期刊
【摘要】:家居装饰中的色彩表现艺术直接体现着人们的情感和敏感度,从某种角度而言,色彩是家居装饰的灵魂。色彩是家居装饰的创新元素,多种色彩的融合运用能够为家居空间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和风格。因此,本文将详细阐述色彩表现在家居装饰中的重要性,探讨了色彩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色彩;家居装饰;艺术表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家居装饰的设计理念和人们的品味有了很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