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与数字化重构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时代降临,数字技术在各种艺术门类中悄然渗透,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首要特征,而由公共性引发的开放性意味着公共艺术总是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创新与发展,数字化本身的科技性和互动性与现代公共艺术的特质有了完美的契合点,带来了更好更新的艺术体验,这种新的体验意味着在公共艺术中发生了艺术与审美的重构。以创新为旗帜,以技术为工具,以进化为目标,现代社会公共艺术的数字化新面貌将充分拓展公共艺术的表现力和可能性。基于公共艺术的交互性和前瞻性等特征,其数字化重构的变革是其他艺术门类不断演化创新的排头兵。
  关键词:公共艺术;数字化;重构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字化语境中城市公共艺术的表现与空间展示创新研究”(2018SJA0510)研究成果。
  数字技术改变了公共艺术的传统表现方式、表现空间和表现路径,但是在琳琅满目的数字公共艺术作品面前,在夺人眼球的新媒体、虚拟现实、声光电刺激之余,我们也会思考其背后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既然改变已然发生,那么这种改变到底意味着什么?数字化对公共艺术的影响是一种全方位的重构,本文将从审美、交互、技术、材料四个角度阐述公共艺术与数字化重构的表现。
  一、数字化公共艺术
  数字化公共艺术是指在作品创作和展示的过程中使用数字化技术的公共艺术作品。随着超级互联、数字化浪潮席卷现代社会,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渗透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在智能交互、新媒体传播、传感与定位、3D打印、虚拟混合现实等多个新兴领域都有创新的表达,通过数字化技术精确控制诸如水、光、声音乃至气味等,或采用影像、多媒体装置、互动感应装置、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从表现形式上充分体现了艺术发展的创新要求。这也说明了城市公共艺术是以城市居民集体审美与需求为指导的特殊艺术作品,因其公共性和开放性等特质,成为数字化艺术表达的急先锋,未来可期。
  二、公共艺术与数字化的重构
  (一)交互的重构
  广义来说传统公共艺术也具有交互性,这种交互往往是隐含的、非确定性的、非主动性的,一般体现在情感和心理层面。交互性并不是传统公共艺术的核心本质,但数字化公共艺术对于交互性的重构是颠覆性的。如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地铁站公共艺术,不但结合了传统的公共艺术手法,而且还采用了数字化的技术手段,通过变换的抽象影像,让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看待周围的世界。随着交互性公共艺术形式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它将逐渐从二维拓展到三维,从平面延伸到立体空间,给乘客提供更大的接触面,实现数字能量的转化。
  数字公共艺术中的相当一部分作品侧重交互性的表现,且因为技术手段的多元化,表现交互的形式非常丰富,注重真实的心理和情感交互。例如台北地铁南港线的某一站,艺术家创作了触摸型公共艺术作品——《旋》,其构思来自童年的美好回忆——旋转木马,主体是由玻璃和不锈钢制作而成的皮影戏造型,内部设置了红外线触发装置和马达、发声器等,当观者靠近作品,触发装置,木马就会随着音乐动起来。观者受到视觉和听觉的触动,引发相关的情感回忆,这种触动是由观者主动开启的,但其引导内容是由作品创作者设定的,因此,这种交互体验是自发的,也是主动的。又如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地铁站的公共艺术,很有趣的是,它将传统公共艺术手法和数字化技术同时呈现,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穿越感让观者耳目一新。不断变换的抽象影像是用数字化技术呈现的动态视觉效果,这种视觉效果通过地面和墙壁包裹式地环绕观者,沉浸感不言而喻,与此同时静止的抽象雕塑仍然以最传统的方式进行呈现,这种设置绝不仅仅是为了设计元素的呼应,更多的是希望观者在动静之间获得感官刺激,激发心灵和审美的交互共鸣。由上述内容可以发现,数字化公共艺术对于交互的重构,多体现在方式和路径上,其激发受众情感和审美共鸣的核心并没有发生改变。
  (二)审美的重构
  数字化公共艺术中蕴含的美学范式较之传统范式有所拓展,一方面仍然保留了以形态样式为核心的美学内涵,另一方面极大地拓展了其在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视知觉等方面的一系列表现。从普通观众的角度也许不能直观地思考美与科学之间的哲学关系,但是数字化技术对体验感精准的刺激、人的感官和意识更加直观地将这种杂揉了各种知觉和感触的审美倾向与科技融合在一起,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更深层次的感知和潜意识对此类公共艺术作品开放。简而言之,数字化技术强烈的刺激性使得受众对美的感知更加直接、全面、开放,这种变化影响着人们欣赏艺术的方式、路径和心理,审美的倾向也会发生剧烈的改变。
  2015年,由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吕品昌创作的互动城市雕塑《鄱湖日出》在江西上饶市创业文化园落成。该雕塑在设计上是一个抽象的椭圆球体,与非常具象的云雾造型类似,造型本身具有当代性。除此之外,雕塑结合数字技术,呈现出美轮美奂的云雾效果,让观者沉浸在如梦似幻的场景之中。作品通过这种包裹式的交互感来引导观者欣赏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使雕塑的审美意义超越了旧的语言范式,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数字化动态的浸染使想象和实际融为一体,拉近了传统审美中知觉与心理反馈的距离。诚然,这种重构不一定是完全正面的,对于传统艺术的发展也具有不确定的影响,但既然数字化的浪潮无可回避,那么更好地适应它或者与之共存,才是公共艺术的创作者们应有的态度。
  (三)技術的重构
  人类历史中对于艺术的表述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技术因素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公共艺术是艺术门类中较为特殊的存在,它长期处于艺术与工匠重合的范畴,对于个人艺术创作而言,公共艺术本身往往也是一种工程类项目,它的最终落成常常是由艺术家的设计和工匠们的施工共同完成的。就其本身特质而言,公共艺术是非常重视施工技术的,数字化公共艺术使得施工技术更复杂、门类更丰富。
  在传统公共艺术的表现中,艺术家的设计和工匠的施工之间往往是半脱离的状态,尤其在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当中。例如传统锻铜浮雕,设计师或艺术家只需要准备符合行业要求的设计稿,锻铜和安装的部分则完全由施工方完成,长期的合作经验使得设计者可以了解什么样的设计符合施工标准,而施工方也完全可以依据图纸和经验完美呈现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效果。   然而这种情况在数字化公共艺术的产业链构成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艺术家或者设计者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由于目前技术的局限性,作品的设计者不太可能凭借概念设计稿或者创意说明就无缝对接后续的施工,往往设计者或设计团队要完成数字化设计的所有内容,其本身既是创造者又是创作者。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所涉及的领域也从传统制造业向科技、媒体、机械等行业不断延伸,行业种类更加丰富,分工也更加明确了。未来,数字化公共艺术产业对于技术的分工要求也会更加集约化、专业化。
  (四)材料的重构
  材料是艺术造型的实体表达,特别是在雕塑、公共艺术等领域尤为突出。传统的公共艺术在材料选择上也是非常注重开拓与创新的,除了常见的石膏、玻璃钢、金属铸件、各类石材等,生态材料、尼龙丝织、树脂和回收材料等都是创作者们发挥创意的可用之材。随着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兴起,传统公共艺术行业的材料清单也在悄然扩充,从这个方面来看,艺术本身永恒的内核无法脱离材料的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公共艺术中广泛使用的声光电等媒体技术使得过去一些比较小众的材料开始发挥独特的作用。2016年在日本德岛完成的公共艺术作品《靛蓝瀑布》可以算得上比较典型的例子。主体结构由灯光光纤组成,安装在一座桥梁的两侧,夜晚,参数化控制的靛蓝色的灯光如同瀑布一般溅入河水,这一刻,现代工业产品与大自然艺术化地融合在一起,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艺术内涵都令人折服。这种通过数字化控制灯光光效的手法非常广泛地运用于多个著名的现代公共艺术作品,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互动性艺术装置Loop、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海洋生物信息亭都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灯光与光纤在传统公共艺术中往往作为比较小众的装饰材料使用,而在数字化公共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参数化和电脑控制使得光的表现力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使得小众的装饰材料一跃成为表现的主题与中心。
  另外,数字化使得科技产品或材料本身的特质被开发和拓展。例如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的竹亭装置设计,看似使用了纯天然材质竹子进行主体创作,似乎没有数字化的痕迹,实际上这个将近四层楼高、覆盖面积约350平方米的大跨度弯曲主导网架结构正是数字化的杰作。竹亭本身的形状独特、复杂,结构性非常强,建造团队研发并结合了精确的参数化设计,充分利用自然材质的弯曲度和强度特点完成了这个设计,将科技与自然效果融合得了无痕迹,相信这是许多艺术家追求的目标。
  三、结语
  数字技术是手段,也是方法,它可以夺人眼球,亦可以引人深思。虽然在交互方式、审美倾向、技术手段、材料使用上,数字化公共艺术较之传统公共艺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但其公共性和艺术性的核心没有变。艺术家们在技术新时代的浪潮中既要勇于创新,也不能偏离艺术对于人的意义,在重构中前进,在前进中再生。
  参考文献:
  [1]李剑.数字时代,公共艺术何为:评《艺术与数字重构》[J].创意与设计,2017(5).
  [2]刘庆慧.徐州地铁空间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6(24).
  [3]舒悦.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探究[J].包裝工程,2016(12).
  [4]王峰,胡军.公共艺术与数字化重构:城市公共艺术的创新研究[J].装饰,2015(9).
  [5]尹智欣.后数字时代的公共艺术特征研究:以数码媒介促进入与城市的交互沟通[J].艺术工作,2019(4).
  作者单位:
  罗伟安,三江学院艺术学院。
  钱丹,南京晓庄学院。
  骆浩,三江学院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南宁新会书院是南宁市迄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会馆建筑。建筑整体布局紧凑,错落有致,庄重古雅,每进屋顶皆铺有碧绿琉璃瓦,脊饰彩塑,各梁、柱等建筑构件上的花鸟人物雕刻栩栩如生,厅堂中高高悬挂着巨幅匾额,是目前南宁市最能体现出岭南建筑艺术特色的一处古建筑。从南宁新会书院建筑的“势”“韵”“意”三个方面详细描述了南宁新会书院所具有的岭南传统建筑之美以及该建筑与书法、音乐和诗词艺术之间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区域规模日益扩大,新区建设兴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而老城区日益衰落,城市更新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历史名城的保定,其历史街区演绎为城市风貌的精华,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反映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地方特色;改造更新;城市复兴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S
期刊
摘 要: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演变和工商业发展的见证者,是每座历史文化名城独有的文化瑰宝与社交名片。在中国城市不断加快的建设进程中,保护与修缮历史街区已迫在眉睫。在更新的过程中,过去所倡导的“先拆后建”的做法已经遭到时代的淘汰,不搞“大拆大建”,以绣花的方式对待城市建设是如今文化遗产保护者和规划设计师的历史使命。文章以“微手术”视角对长沙油铺街及毛家桥巷历史步道进行研究,并且通过实地调研与群众访谈,
期刊
摘 要:如今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在渐渐缩短,农村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然而并非所有村落发展的层次与结构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村落需相对应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在中国,村庄与自然环境是相互协调,彼此依存的。在城市化的进一步高速发展下,传统村落的布局与结构往往因不能承受这种城市更新所带来的冲击从而进入到一个难以适应的发展阶段,村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自然肌理遭受破坏。文章
期刊
摘 要:遗产廊道是一种针对大尺度文化景观的遗产保护方法,文章基于遗产廊道理念,研究大运河常州段历史演变与遗产资源,分析常州运河游憩空间开发现状,提出开发策略,以期擦亮遗产地文化旅游品牌,促进运河游憩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运河常州段;遗产廊道;游憩空间;空间开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运河常州段遗产廊道构成与游憩空间开发研究”(2019SJA117
期刊
摘 要:在民居建筑中,重庆的吊脚楼可谓别具一格,它的建筑形式给人们带来生活便捷与视觉美感。文章从重庆吊脚楼的形成条件、建筑构造、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探究其历史文化意义。  关键词:吊脚楼;因地制宜;悬虚构屋  民居是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我国的民居建筑种类多样,造型各异,在众多民居建筑中,重庆的吊脚楼可谓别具一格。  依山而建,是我们对重庆吊脚楼
期刊
摘 要:文章以鄂西土家族傳统村落建筑景观为研究对象,对土家族的特色建筑进行分类归纳,并从自然、社会和文化三方面研究对建筑景观造成影响的因素,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村落景观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促进传统村落景观文化的保护以及美丽乡村建设。  关键词:土家族;建筑景观;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东湖学院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文化线路视角下鄂西传统村落景观形态研究”(2019dhsk002)研究成果。
期刊
摘 要:《儒林外史》私家住宅设计艺术的第一个特点是实际适用,即根据实际情形恰到好处地拿捏分寸尺度,进行创新发挥,从而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具备实际适用的效果;第二个特点是巧设意境,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营造意境之美,而中国传统私家住宅的设计艺术也讲究“以境为尚”,《儒林外史》中私家住宅的布局巧妙营造出各种意境;第三个特点是彰显个性,从小说的描述可以看出私家住宅环境的营造能够反映出居室主人的个性特点、心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利用科学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产业变革的原动力也不断推动着当代建筑材料的变革。陶瓷材料作为建筑和装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历史悠久。3D打印技术作为这个时代技术创新的代表,依靠其技术的独特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建筑材料模块化设计的预制生产,达到材料质量、生产周期以及本身所具有的工艺美感之间的平衡,为陶瓷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城市体量在不断扩大,人口迁入量不断增加,城市的空间容纳能力与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城市更新迫在眉睫。针对此类情况,很多城市选择发展超大型社区来容纳更多的人口。城市超大型社区辐射范围较广,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城市吸引力,给城市带来有利影响,但不合理的规划带来的交通拥挤、公共设施不足、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应该是我们要去探讨和反思的。文章从社区空间效应、社会效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