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兰花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平村张圈老汉媳妇死的早,没有儿子,只有一个独生女叫兰花。
  兰花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美人,个子苗条,皮肤白的惊人,身上该凸的凸,该凹的凹,一张俏脸恰似盛开的兰花。
  因为兰花出奇的漂亮,上门提亲的就蹬破了张圈老汉的门槛。不知道为什么,尽管上门的媒人象走马灯似的来回不断,兰花就是不松口。
  西马村的头号大财主邢大肚子托媒人说合,想让兰花做他的三儿媳妇。媒人说,只要兰花同意,主家就会给张圈老汉二十亩好地,外带二百块现大洋。媒人说破了嘴皮子,兰花就是不同意。张圈老汉生气了,说:你这个丫头片子咋不知道好歹,咱一个穷庄户人家有啥了不起,你要是跟了人家,穿金戴银,吃香的喝辣的,这一辈子享不完的福!
  兰花说:不同意就是不同意,你再逼我我就跳井!知女莫若父,自己的闺女啥脾气自己最清楚,张圈老汉深知兰花说到做到。尽管二十亩好地和二百块现大洋十分诱人,张圈老汉还是没敢再说啥。
  麦子黄稍的时候,鬼子来了。鬼子抓了一些村民,让村民给他们修岗楼。没多久,在和平村的村头就赫然出现了一座岗楼。
  岗楼里住着二十多个鬼子,鬼子头目嘴上长着两撇胡子,和平村的村民背地里给他起了一个绰号:两撇胡。
  两撇胡带着鬼子到处抓壮丁,说是将壮丁送往日本做工。一时间,和平村人心惶惶。和平村的人知道,等到邻村的壮丁抓完了,就轮到和平村了。
  这天,两撇胡带着鬼子进了和平村。村维持会会长张鼓捣敲锣,将和平村的全体男女老少集合到了村前的场院里。
  两撇胡嘴里呜哩哇啦地一通,到底说了啥,谁也不知道。旁边的一个高鼻子翻译说:太君说了,凡是三十岁以下的,统统的站出来,否则死啦死啦的有!
  等了五分钟,人群中不见动静。两撇胡又是一通呜哩哇啦,然后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我数……数到三,快快地站出来,要不……死啦死啦的有!
  一、二、三……
  两撇胡数完了,人群还是没有动静。两撇胡的眼睛瞪圆了,嘴上的两撇小胡子突突地跳个不停。
  两撇胡朝旁边的一个胖墩墩的鬼子努了努嘴。胖墩墩的鬼子点点头,随后抽出了腰刀,走到四十多岁的老光棍汉赵狗子跟前。
  一道弧光闪过,胖墩墩的鬼子手起刀落。只见血光飞溅,赵狗子的一只胳膊掉在地上。赵狗子惨叫一声昏倒在地。
  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叫。
  都说鬼子祸害人,和平村的人只是听说,至于怎样祸害人,人们今天还是第一次看到。站在鬼子旁边的张鼓捣双腿开始打哆嗦,声音颤抖者了:快…快…快站出来吧,我求求你们了,快站出来吧,我求求你们了!
  于是张二站出来了,刘三站出来了……
  很快,和平村的人们分成了两部分。两撇胡笑了,继续冲着人们呜哩哇啦。高鼻子翻译说:太君说了,明天来卡车,将你们这些年轻人先送往沧州城,然后送往日本做工,听明白了吗?
  村人沉默不语。
  死也不能去日本做工!忽然,村里的鲍根跳了出来。
  鲍根挥舞着拳头说:和平村的兄弟爷们,我听别人说了,去日本做工,说到底是卖苦力,不是啥好事情,最后连国也回不了,死在日本算完,叫我说,宁可死在家门口也比死在他乡好,死在日本可就是孤魂野鬼了!
  村人开始骚动。
  高鼻子翻译狠狠地看了鲍根一眼,然后凑近两撇胡,呜哩哇啦地说了一通
  八嘎!两撇胡咬牙切齿,冲上前双手左右开弓,狠狠地打了鲍根两个响亮的耳光。鲜血从鲍根的嘴角淌下来。
  我操你亲娘!鲍根横眉怒目,一点也不示弱。
  两撇胡歪歪脑袋,好像听不懂鲍根说的是啥,但他好像来了兴趣,还腾出一只手和鲍根比比划划,并示意旁边的高鼻子翻译,好像就是要得到这句话的真义。高鼻子翻译稍做犹豫,还是和两撇胡呜哩哇啦地一通。
  你……你的良心……大大的坏啦,死啦死啦的有!两撇胡气的暴跳如雷,抽出了腰刀。
  两撇胡双手握刀,狞笑着向横眉怒目的鲍根逼来。
  住手!一个女人的声音突然响起,随后一个女人不顾一切地冲了出来。众人惊愕,却见是村里出了名的漂亮闺女兰花。
  兰花走到两撇胡面前,露出洁白的牙齿,柔柔地冲两撇胡一笑。然后,兰花用纤纤玉手指了一下鲍根,又指了一下两撇胡,对高鼻子翻译说:你和他说,只要放过鲍根,放过和平村的人,不祸害和平村,我张兰花可以长期伺候他!
  兰花的声音很美,像灌了蜜。
  高鼻子翻译愣住了,好大一会才回过神来。
  两撇胡也愣了,瞅着兰花眼睛都直了。两撇胡瞅着瞅着,手里的腰刀不由自主地“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
  高鼻子翻译连续翻译了三遍,两撇胡好象才听明白。两撇胡眨巴眨巴眼睛,摸摸两撇胡子,咧开嘴笑了。只见两撇胡伸出了毛茸茸的右手,就要拧兰花嫩白的脸蛋。兰花!鲍根声嘶力竭地大吼一声,一个箭步冲上前,挡在了两撇胡的面前。
  鲍根哥,我的事情你不用管!兰花凄然地冲鲍根笑笑,猛地从怀中拽出一把剪刀,对准了自己的咽喉。
  两撇胡惊呆了。兰花两只漂亮的眼睛瞪的圆圆的,用手指着两撇胡说:你别强迫我,只要答应我的条件,我就会好好地伺候你,不要忘了,中国有句俗话,强扭的瓜不甜,否则,我今天就死在这!高鼻子翻译连忙将兰花的话翻翻译过去。
  两撇胡怔怔地地想了好一会,和高鼻子翻译呜哩哇啦地一通。高鼻子翻译听了笑眯眯地和兰花说:太君说了,他是菩萨心肠,慈悲为怀,你的这种行为他很佩服,因此,你的要求他可以答应。不过,等一会你必须和太君回岗楼去。
  兰花说:我答应他,不过他也得说话算数,不能反悔!
  高鼻子翻译将兰花的话翻译了过去。两撇胡乐了,嘴里又是呜哩哇啦地一通。翻译说:太君说了,只要你好好地伺候他,他说话绝对是算数的。
  就这样,兰花跟着鬼子回了炮楼。
  从此,和平村出现了难得的平静。
  人们再看见兰花时,发现兰花憔悴了,目光有时候痴痴的。
  兰花大部分时间在岗楼里呆着不出来,隔半月二十天才出岗楼回家看望张圈老汉。一看见兰花,张圈老汉就抱着脑袋叹气,一声接一声。   一日,兰花进了鲍根的家。第二天,鲍根在和平村消失了。
  渐渐地,村人发现兰花的肚子大起来了。接下来,兰花怀里多出了一个吃奶的男婴。
  两撇胡显然很喜欢兰花怀中的男婴,时常抱着婴儿和表情麻木的兰花在和平村边散步。两撇胡一边抱着婴儿一边亲婴儿的脸蛋,一边亲一边乐,乐的两撇胡子直打颤。村人看到这情景,就在心里一个劲儿地叹气。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
  一日,岗楼里的鬼子突然撤走了。兰花领着已经四五岁的小男孩回到了村里。等了好几天,村人才听说,原来是日本鬼子投降了。
  村人彻底放了心。
  村人看兰花,眼睛里全是鄙夷。有的在村里看见张圈老汉,就说:行啊,张老圈,你福分不浅呀,这下行了,有管你叫姥爷的了,还是个日本外甥!于是张圈老汉无言以对,面红耳赤,本来驼背的腰就变的更驼。
  兰花走在街上,就有村人冲她吐唾沫,有的指着兰花骂:浪逼,骚货,还活着干啥!这时,兰花总是羞耻满面,低下头一声不吭。跟在兰花身后的小男孩就吓的哇哇大哭。
  时间一长,面对村人的唾沫和嘲讽,兰花无所谓了。于是村人骂她是天生的婊子破烂货,无耻。
  一天黄昏,兰花和张圈老汉在院子里吵起来了。
  张圈老汉暴跳如雷,跺着脚说:我就要掐死他,一个日本杂种,掐死他不犯法!兰花不言语,只是哭。张圈老汉说:你这个不要脸的,我的老脸都让你丢尽了,你快滚吧,快去死吧!兰花不哭了,梗着脖子说:你让我滚我就滚吗,你让我死我就死吗?我就是不滚,我就是不死!张圈老汉气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一个劲儿地喘粗气。
  再后来,一个军官模样的人骑着一匹快马进了村子。有眼尖的村人认出,骑马的人是鲍根。穿军装的鲍根在兰花家门口下了马,将马栓在木头桩上,走进了兰花家的院子。
  一会儿,鲍根和兰花在院子里吵起来了。
  兰花用手指着鲍根的鼻子大骂鲍根:鲍根,你还是人吗?你发的誓让狗吃了!鲍根火了:你这个破货,我就是不娶你了,你以为你还是当初的兰花吗?!兰花于是顺手抄起一把扫帚扑打鲍根,鲍根连忙躲闪,兰花扑了个空。躲过扫帚的鲍根狠狠地瞥了兰花一眼,然后扭头大步出了院子。兰花追出了家门。看着鲍根的背影,兰花泪流满面。
  第二天一大早,和平村的村口出现了一个赤身裸体、披头散发的疯女人。疯女人一边用手拍着私处一边大喊大叫:大伙快来呀,大伙快来呀,这儿可是个好地方呀,不来白不来呀,再不来我就缝上了啊!
  疯女人的身后是一个哇哇大哭的小男孩。
其他文献
老家的人常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还说:东北有三怪——窗户纸贴在外,妇女叼着大烟袋,老公公穿上儿媳妇的鞋。  东北是个啥地方?过去我曾经想过,那里既是个诱人之处,也是个忧人之地。一旦我有机会光顾的话,非要弄它个水落石出不可。岂料,这一机会,倒被我的大妹妹赵殿芳抓住,她捷足先登——独自去“闯关东”。  那倒不是因为她对东北有特别的好感,而完全是出于体谅父母的身心健康,以分担家庭生活的困
期刊
今夜,头痛不堪,人生几何?  唐李太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余知岁月更迭,白驹过隙。遂读书以勤,惟书可消一昧也。日间书店购得国学书:唐陆羽之《茶经》、宋窦苹之《酒谱》、宋朱长文之《琴史》、清朱象贤《印典》类共计八册。长期累积,吾藏书已逾千册矣,无有闲置,皆为所用也。学贵陶染,未访名师,书可雅人,学自增也。  读书伊始,社会
期刊
浪迹的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的炊烟,很想回家。  炊烟在我厌倦都市浮华的孤寂时悄然袭入心间,给我韵致与兴奋;炊烟在我独享乡情的笑靥时轻轻飘入心空,给我充实与欢欣;它像不染杂尘的清泉,不断地净化着我的灵魂;又像一首又绵又长的诗,萦绕于我的梦中,伴随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在乡下的日子,每天早晨都是在炊烟袅绕中醒来的,睁开眼就看到母亲在灶边忙碌的身影,从母亲第一把柴火点燃后,家里就飘洒起浓浓的米饭
期刊
夜半曲径,乱枝疏影,一勾残月斜挂。鸟啾虫鸣,落叶飘零,两声犬吠随风。早过了仲秋时节,阵阵凉意袭来,更凭添闲愁难解。凝神空思量,回首人踪灭。  独立寒秋,花园一偶,来回踱着,茫然心无主。细思量人生迅忽,哪容得片刻踯躅。若待蹉跎徘徊无定数,转眼间,早过了青丝满头。一日晚霞落,来日待何如?  枉,少年豪气干云,志向踌躇,而立之年无所就。不惑之际空叹息,双鬓染霜雪,前路在何处?  看够了,世态炎凉百丑图;
期刊
有一个瘦削的男孩,因为母亲早亡,唯一的父爱也因为N个继母的出现而变的断断续续。时间一天天过去,男孩也渐渐地长大,柔弱的双肩渐渐被生活磨砺出茧子,还包括同样坚强起来的心。一天,在被父亲一顿披头盖脸的训斥之后,他感觉自己与其留在这个缺乏温暖还叫做家的地方混日子,不如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于是,在下定决心的当天下午就扛着塞进蛇皮袋子的铺盖卷,搭着三叔的旧三轮,赶上了开往城里的最后一班车。  那一年,他刚满
期刊
中秋的一天上午,我乘着凉爽的微风,在风香、花香、草香、水香、秋香的引导下,来到北运河东岸的小路上散步。  到了中秋,一切才真的有了远意,才真的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那些在酷暑的时候笼罩着人们,驱不走赶不散的令人憋闷的阴霾已经逃得无影无踪,就连令人烦躁的此起彼伏的蝉声也已经销声匿迹了。  岸边长满了高高矮矮的,顾盼生辉,盈盈冉冉的花,有红的、粉的、黄的、紫的、蓝的、彩色的,从来不知疲惫的蜜蜂在花丛里,
期刊
与养猪相比,村里养羊更为普遍。羊性情温顺,个头矮小,食量不大,田野的青草干草、树木的绿叶落叶及作物的秸杆等,不用粉碎就可直接作为饲料,不像喂猪一样需要大量汤汤水水等稀食流食,因而也就干净许多。而更重要的是,猪不可无圈,羊却可无牢。尤其在冬天,村里的羊都是散养的。  每年春天时地里的野草多了,就买一只小羊羔拉拉着,到过年不管它大小肥瘦,都要宰了过年。灾荒年月,人尚且吃不饱饭,更没有专门饲料喂羊,甚至
期刊
我的人生可谓传奇不断,经常演绎出绚丽多彩、拍案叫绝的一幕幕。有些事情连做梦都难以遇到的,却突兀地降临到面前。真的令人颇感怪异,匪夷所思。这不,又来了一桩,竟从天外飞出了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亲姥娘。她还给我连上个只闻其名、不知有亲的大哥、当代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真乃是:连天春雷闯耳进,成串浪花扑目来。  记得那是一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我们家里突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一老一小。老的是一位穿着长
期刊
2008年12月26日,娘平静地走完了78岁的人生历程,我跪在娘的遗体旁发誓要给娘写一本78页的书,不料写到第15页时,我的视线常常被汹涌的泪水打湿了稿纸,使我的写作不得不一次又一次中断,最后再也无法写下去了,因为我越来越感觉到母爱是永远也写不完,道不尽的……  第1页  娘,我刚刚离开您半个月,您怎么就病危了?而且这么快?以前怎么就没有发作过呢?  带着对您无限的牵挂,我租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了市
期刊
那年三十夜,从时钟指向零点开始,接二连三的鞭炮声便在这沙洲上的渔场里噼里啪啦地响个不断,这意味着人们开始迎春纳福了。  五十多岁的王阿姨小屋里当然也不例外。  她依依不舍地放弃荧屏上十分精彩的头年春晚节目后,便从小房里走出来焚香烧纸,放鞭鸣炮,进行叩拜。以此求得新一年养殖业更加兴旺。  然后,她在屋后的猪圈里烧了香;再进正屋的角落处焚了纸,预祝六畜兴旺。外面正下着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她不便去稍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