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号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表明了我们党持之以恒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美丽中国”构想,一个“美”字,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定在了一个更高的境地。到本世纪中叶,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中国,不仅富裕、强盛,而且美轮美奂,让人赏心悦目。
笔者以为,建设“美丽中国”,首要的是培养全体国民正确认识美、感知美的正确的审美观。一个人的审美观和对美的鉴赏能力直接影响着他对美丽的认可和对美丽的创造。“美丽中国”是全国人民通过宏大的社会活动而追求的社会成果。由此,它与社会的主体——每个个体的人,息息相关。而正确审美观的培养,要从小培养,从基础美学教育抓起,充分发挥中小学美学教育对人的审美观的积极引导作用。
一、“美”需要人的认可和创造
美的本质是使人产生“愉悦”心理的认可,它既是一个抽象概念,又是很实在的表象。由于是心理认可,所以往往同一事物,由于各人的认知不同而给出不同的诠释,因而“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成为千百年来的哲学命题。中央电视台独具匠心的外型,有人视为大气,有人鄙为俗气;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的“鸟巢”,有人看到的是力量,也有人感之为杂乱。反差如此大的认知是审美个体的审美观的差异造成的。一般来讲,“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对美的认识层次也会越高,从而对美的鉴赏能力也会越强。如果把“美丽中国”看成是由青山绿水与繁荣昌盛,以及和谐社会组合而成的美丽图画,那么,社会的审美的标准也须获得广泛认同。譬如,古之中国式审美,对于女子之美,先是奉行“颀长”为美,庄姜出嫁时“硕人其颀”,“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汉魏以“体轻”为美,赵飞燕“娇躯翩转”,“踽步而行”;唐则一改之前的审美观,择人之法曰“体貌丰腴”杨贵妃,“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认同了的审美观才是实实在在的审美观,才具有代表性。
二、“美”需要人去构建
我们每一个个体民众既是“美丽中国”这幅图画的认同者、欣赏者,更是这幅图画的绘制者和保护者。这幅图画是壮美的又是具体的。大到如雄安新区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设计、长江流域泽被后世的生态保护,小到一座座城市建筑、一个个村庄发展、一座座桥梁建设、一个个历史遗迹的保存,都离不开习总书记“宁要绿山青水,不要金山银山”的尊重自然、保护人文的理念的具体指导。
建国初期,民众温饱尚未解决,“美”确实还不是生活必需品,因此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们普遍缺乏艺术审美意识,而如今这一群体已处于社会中坚力量,引领社会审美风气,构建者的弊端就表现出来了。例如,城市建设有绿化,没有山水;有建筑,没有栖居;有规划,没有特色;有指标,没有记忆……英国学者汤姆·米勒在《中国十亿城民》里提出中国城市难看之现状,千篇一律,方块形建筑物包裹水泥或瓷砖,既不美观,也缺乏人情味和历史文化。“难看”意味着审美力低下。笔者认为,提高国民审美水平补上一堂“美术课”很有必要,審美要与时俱进。“美丽中国”理念下的新城市建设应该具备空间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国家住建部提出的打造中国一千个特色小镇,也表明“美”就是协调,宜居、舒适、持续和特色,所以审美能力强才能构建真正美丽的中国,为之添彩,反之,则为涂鸦而已。
三、“美”需要教育去“浇灌”,去提高
今天的中小学生就是明天的劳动者,他们将是“美丽中国”的绘制者,他们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美丽中国”的建设。美有肩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必须精通琴棋书画。回首我们这一代人读书时,美术课经常被语数外取代,缺乏艺术的熏陶。于今,二十一世纪孩子们的美术课堂依然没有改变,没有艺术课的孩子们也表示“习以为常”。而由于在孩童时期没有建立起美好的美感,长大即使做了设计师,设计的产品也必然缺少美感;做了领导,也难选择好的方案;做了工人,同样缺少对产品质量的追求。正是如此的累积,才使得我们的产品,无论是设计的精巧、制造的精良,还是感官的质感,总达不到最好。华东师大的李政涛教授曾讲,到了2030年,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们更重要的素养不再是科学技术素养,而是艺术素养。艺术、美学、文学、哲学等学科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试想谁还记得在历史长河中唐宋的GDP总值是多少?但是人们记得李白、杜甫和《清明上河图》,记得宋瓷多精品,“平淡中原”、“质材天成”,崇尚审美的风气提高了劳动者的智慧,使其不俗的气韵通过器皿保存下来,历经千年而不衰。
笔者认为,抓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学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和感知、鉴赏美的能力,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审美观的启蒙和导向,是打造“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之一。这个基础打好了,审美和创造美的主体就处在了较高的层次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战略投资,意识形态范畴的审美作用到社会实践中,必然催生出璀灿的花朵。因此,加强中小学美育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和水平,对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奠基作用,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湖北省监利县监利中学)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美丽中国”构想,一个“美”字,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定在了一个更高的境地。到本世纪中叶,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中国,不仅富裕、强盛,而且美轮美奂,让人赏心悦目。
笔者以为,建设“美丽中国”,首要的是培养全体国民正确认识美、感知美的正确的审美观。一个人的审美观和对美的鉴赏能力直接影响着他对美丽的认可和对美丽的创造。“美丽中国”是全国人民通过宏大的社会活动而追求的社会成果。由此,它与社会的主体——每个个体的人,息息相关。而正确审美观的培养,要从小培养,从基础美学教育抓起,充分发挥中小学美学教育对人的审美观的积极引导作用。
一、“美”需要人的认可和创造
美的本质是使人产生“愉悦”心理的认可,它既是一个抽象概念,又是很实在的表象。由于是心理认可,所以往往同一事物,由于各人的认知不同而给出不同的诠释,因而“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成为千百年来的哲学命题。中央电视台独具匠心的外型,有人视为大气,有人鄙为俗气;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的“鸟巢”,有人看到的是力量,也有人感之为杂乱。反差如此大的认知是审美个体的审美观的差异造成的。一般来讲,“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对美的认识层次也会越高,从而对美的鉴赏能力也会越强。如果把“美丽中国”看成是由青山绿水与繁荣昌盛,以及和谐社会组合而成的美丽图画,那么,社会的审美的标准也须获得广泛认同。譬如,古之中国式审美,对于女子之美,先是奉行“颀长”为美,庄姜出嫁时“硕人其颀”,“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汉魏以“体轻”为美,赵飞燕“娇躯翩转”,“踽步而行”;唐则一改之前的审美观,择人之法曰“体貌丰腴”杨贵妃,“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认同了的审美观才是实实在在的审美观,才具有代表性。
二、“美”需要人去构建
我们每一个个体民众既是“美丽中国”这幅图画的认同者、欣赏者,更是这幅图画的绘制者和保护者。这幅图画是壮美的又是具体的。大到如雄安新区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设计、长江流域泽被后世的生态保护,小到一座座城市建筑、一个个村庄发展、一座座桥梁建设、一个个历史遗迹的保存,都离不开习总书记“宁要绿山青水,不要金山银山”的尊重自然、保护人文的理念的具体指导。
建国初期,民众温饱尚未解决,“美”确实还不是生活必需品,因此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们普遍缺乏艺术审美意识,而如今这一群体已处于社会中坚力量,引领社会审美风气,构建者的弊端就表现出来了。例如,城市建设有绿化,没有山水;有建筑,没有栖居;有规划,没有特色;有指标,没有记忆……英国学者汤姆·米勒在《中国十亿城民》里提出中国城市难看之现状,千篇一律,方块形建筑物包裹水泥或瓷砖,既不美观,也缺乏人情味和历史文化。“难看”意味着审美力低下。笔者认为,提高国民审美水平补上一堂“美术课”很有必要,審美要与时俱进。“美丽中国”理念下的新城市建设应该具备空间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国家住建部提出的打造中国一千个特色小镇,也表明“美”就是协调,宜居、舒适、持续和特色,所以审美能力强才能构建真正美丽的中国,为之添彩,反之,则为涂鸦而已。
三、“美”需要教育去“浇灌”,去提高
今天的中小学生就是明天的劳动者,他们将是“美丽中国”的绘制者,他们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美丽中国”的建设。美有肩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必须精通琴棋书画。回首我们这一代人读书时,美术课经常被语数外取代,缺乏艺术的熏陶。于今,二十一世纪孩子们的美术课堂依然没有改变,没有艺术课的孩子们也表示“习以为常”。而由于在孩童时期没有建立起美好的美感,长大即使做了设计师,设计的产品也必然缺少美感;做了领导,也难选择好的方案;做了工人,同样缺少对产品质量的追求。正是如此的累积,才使得我们的产品,无论是设计的精巧、制造的精良,还是感官的质感,总达不到最好。华东师大的李政涛教授曾讲,到了2030年,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们更重要的素养不再是科学技术素养,而是艺术素养。艺术、美学、文学、哲学等学科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试想谁还记得在历史长河中唐宋的GDP总值是多少?但是人们记得李白、杜甫和《清明上河图》,记得宋瓷多精品,“平淡中原”、“质材天成”,崇尚审美的风气提高了劳动者的智慧,使其不俗的气韵通过器皿保存下来,历经千年而不衰。
笔者认为,抓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学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和感知、鉴赏美的能力,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审美观的启蒙和导向,是打造“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之一。这个基础打好了,审美和创造美的主体就处在了较高的层次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战略投资,意识形态范畴的审美作用到社会实践中,必然催生出璀灿的花朵。因此,加强中小学美育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和水平,对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奠基作用,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湖北省监利县监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