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克服形式主义,追求有效的朗读指导:朗读能力的培养应有清晰的目标;朗读指导要具体,有明确的针对性;朗读指导要富有层次感,体现过程性;朗读指导既要关注共性,又要关注个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朗读能力 指导策略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堂如果缺失了琅琅的读书声,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特色。然而,课堂上学生读书次数多了,朗读方式多了,未必就能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只有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
一、朗读能力的培养应有清晰的目标
关于朗读能力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学生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一条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句话在教材中出现次数最多。“正确朗读”中的“正确”蕴含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语文教育专家对这一要求早已进行了细化,认为正确应达到读书时“不丢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一线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体现这一要求。关于“流利”朗读的细化要求,应体现在“句读分明、停顿恰当、不唱读”等基本功训练上,然而,处理不好停顿、喜欢唱读是很多学生经常犯的毛病。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在阅读训练环节中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进行指导和训练,以期达到朗读目标的基本要求。但是,据笔者观察了解,低段的朗读要求常常被无形拔高,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尚未达到,就急匆匆地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到了中高年级,朗读指导要求表现出模糊性和笼统化。面对内涵丰富、富有情感的语段或句子,教师总会提出模糊性的要求,如“你能带着敬佩的感情读一读这段话吗”,至于“敬佩”这种感情学生是不是真的体验到了?学生朗读的语气、语调和节奏是不是表达出了这样一种情感?不得而知。其实,这是一种“穿靴戴帽”式的朗读指导,教师以自己的朗读体验取代学生的朗读体验,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学生头上。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低年级有时候要“领读”,要求小朋友读得流畅、自然,像说话一样。初读课文时,读得正确、流利是主要目的,有时候可以相机处理一些字、词,还要根据学生读中出现的毛病,随机纠正。总之,这一环节要扎实,不惜花费时间。如果教师在所有阅读课上都坚持这么做,则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会立竿见影。
二、朗读指导要具体,有明确的针对性
朗读是一种语文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体现出一定的层次,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如果朗读指导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就会停留在为“读”而读的层面,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读,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飞跃。缺少针对性、导向性,还表现为:教师的指导走向极端,一是评价不足,二是评价过火。所谓“评价不足”,指学生读后,教师要么没有评价,要么漫不经心地应一个“嗯”字。其实,仔细思量,这样一个简单的“嗯”字是不能给予学生切实指导的,这是一种“蜻蜓点水”式的指导。而“评价过火”则指教师指导、评价语言“言过其实”,分寸掌握得不好,不是那么恰如其分。如“你朗读得真好”、“大家都应该向你学习”之类的溢美之词。对于一些教师来说,这已形成一种程式化的朗读评价,看似鼓励有加,实则会使学生觉得“朗读如此轻而易举”,甚至陷入云里雾里、沾沾自喜。究竟“好”在哪里,“大家应学习”什么,朗读者和“大家”也是一头雾水。
泛泛而评是无效的指导,缺少针对性和指向性,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朗读流于形式、浮光掠影,不能有的放矢,给学生指出改进方向。为此,教师的朗读指导要追求具体,有明确的针对性,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具体字词感悟,让学生在感悟中练习朗读,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实践中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三、朗读指导要富有层次感,体现过程性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有两个层次,即“读而得意”和“读而得言”,只有这两个层次完美融合,才能提高朗读能力。“读”是感性的,“思”是理性的,感性的读与理性的思和谐结合,才能步入“朗读”的理想境界。有些教师仅仅关注读的“感性”,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一些思想感情,停留在“读”而得“意”的层面,不能向理性思考深入推进。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听惯了课堂上的琅琅书声,不想让课堂因为学生的静思默想变得沉闷、冷场。事实上无法潜心静思,就无法进入更高层次的“读”的境界。有时在朗读训练中,学生的读只是结合自己初步的、肤浅的理解着意突出了某个词语。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鼓励学生通过富有个性的朗读传达自己的深层体验,这样的“读”才具有深度和张力。
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在朗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对过程的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学生学习怎样用朗读表达的过程,就是朗读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指导跨越了朗读的“过程”,直接迈向了“结果”,造成学生朗读时没有得到实质性训练,能力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
四、朗读指导既要关注共性,又要关注个性
教语文要教出魅力,读课文要读出个性。不同的学生在个性、阅历、知识背景等方面各不相同,语感能力各有强弱……这些因素使朗读活动染上了个性化色彩。因此,在朗读指导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共性,又要关注个性。例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执教者指导学生品读文中描写彭德怀喜爱大黑骡子的句子,学生读后,教师评价道:“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一个字——‘爱’。”教师听后感受到了“爱”字,是否代表所有学生都感受到了?即便感受到了一个“爱”字,是否所有同学都必须像他一样读呢?其实,不同的学生心中蕴藏着不同的“爱”,不同的学生表达“爱”的方式各不相同。在朗读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用个性化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应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独特体验,鼓励学生通过朗读张扬个性,读出水平。那种重共性、轻个性的朗读指导只能泯灭学生的个性,将学生引入鹦鹉学舌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1]于永正.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1(第1版).
[2]戴字兰.略谈朗读教学的层级训练[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05).
[3]金焱淼.发展学生朗读能力之我见[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8(19).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朗读能力 指导策略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堂如果缺失了琅琅的读书声,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特色。然而,课堂上学生读书次数多了,朗读方式多了,未必就能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只有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
一、朗读能力的培养应有清晰的目标
关于朗读能力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学生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一条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句话在教材中出现次数最多。“正确朗读”中的“正确”蕴含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语文教育专家对这一要求早已进行了细化,认为正确应达到读书时“不丢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一线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体现这一要求。关于“流利”朗读的细化要求,应体现在“句读分明、停顿恰当、不唱读”等基本功训练上,然而,处理不好停顿、喜欢唱读是很多学生经常犯的毛病。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在阅读训练环节中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进行指导和训练,以期达到朗读目标的基本要求。但是,据笔者观察了解,低段的朗读要求常常被无形拔高,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尚未达到,就急匆匆地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到了中高年级,朗读指导要求表现出模糊性和笼统化。面对内涵丰富、富有情感的语段或句子,教师总会提出模糊性的要求,如“你能带着敬佩的感情读一读这段话吗”,至于“敬佩”这种感情学生是不是真的体验到了?学生朗读的语气、语调和节奏是不是表达出了这样一种情感?不得而知。其实,这是一种“穿靴戴帽”式的朗读指导,教师以自己的朗读体验取代学生的朗读体验,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学生头上。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低年级有时候要“领读”,要求小朋友读得流畅、自然,像说话一样。初读课文时,读得正确、流利是主要目的,有时候可以相机处理一些字、词,还要根据学生读中出现的毛病,随机纠正。总之,这一环节要扎实,不惜花费时间。如果教师在所有阅读课上都坚持这么做,则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会立竿见影。
二、朗读指导要具体,有明确的针对性
朗读是一种语文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体现出一定的层次,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如果朗读指导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就会停留在为“读”而读的层面,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读,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飞跃。缺少针对性、导向性,还表现为:教师的指导走向极端,一是评价不足,二是评价过火。所谓“评价不足”,指学生读后,教师要么没有评价,要么漫不经心地应一个“嗯”字。其实,仔细思量,这样一个简单的“嗯”字是不能给予学生切实指导的,这是一种“蜻蜓点水”式的指导。而“评价过火”则指教师指导、评价语言“言过其实”,分寸掌握得不好,不是那么恰如其分。如“你朗读得真好”、“大家都应该向你学习”之类的溢美之词。对于一些教师来说,这已形成一种程式化的朗读评价,看似鼓励有加,实则会使学生觉得“朗读如此轻而易举”,甚至陷入云里雾里、沾沾自喜。究竟“好”在哪里,“大家应学习”什么,朗读者和“大家”也是一头雾水。
泛泛而评是无效的指导,缺少针对性和指向性,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朗读流于形式、浮光掠影,不能有的放矢,给学生指出改进方向。为此,教师的朗读指导要追求具体,有明确的针对性,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具体字词感悟,让学生在感悟中练习朗读,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实践中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三、朗读指导要富有层次感,体现过程性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有两个层次,即“读而得意”和“读而得言”,只有这两个层次完美融合,才能提高朗读能力。“读”是感性的,“思”是理性的,感性的读与理性的思和谐结合,才能步入“朗读”的理想境界。有些教师仅仅关注读的“感性”,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一些思想感情,停留在“读”而得“意”的层面,不能向理性思考深入推进。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听惯了课堂上的琅琅书声,不想让课堂因为学生的静思默想变得沉闷、冷场。事实上无法潜心静思,就无法进入更高层次的“读”的境界。有时在朗读训练中,学生的读只是结合自己初步的、肤浅的理解着意突出了某个词语。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鼓励学生通过富有个性的朗读传达自己的深层体验,这样的“读”才具有深度和张力。
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在朗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对过程的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学生学习怎样用朗读表达的过程,就是朗读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指导跨越了朗读的“过程”,直接迈向了“结果”,造成学生朗读时没有得到实质性训练,能力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
四、朗读指导既要关注共性,又要关注个性
教语文要教出魅力,读课文要读出个性。不同的学生在个性、阅历、知识背景等方面各不相同,语感能力各有强弱……这些因素使朗读活动染上了个性化色彩。因此,在朗读指导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共性,又要关注个性。例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执教者指导学生品读文中描写彭德怀喜爱大黑骡子的句子,学生读后,教师评价道:“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一个字——‘爱’。”教师听后感受到了“爱”字,是否代表所有学生都感受到了?即便感受到了一个“爱”字,是否所有同学都必须像他一样读呢?其实,不同的学生心中蕴藏着不同的“爱”,不同的学生表达“爱”的方式各不相同。在朗读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用个性化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应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独特体验,鼓励学生通过朗读张扬个性,读出水平。那种重共性、轻个性的朗读指导只能泯灭学生的个性,将学生引入鹦鹉学舌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1]于永正.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1(第1版).
[2]戴字兰.略谈朗读教学的层级训练[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05).
[3]金焱淼.发展学生朗读能力之我见[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