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wy2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地位更是日益上升。随着古诗入选教材的增多,古诗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生机勃发,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新面貌。可见,古诗词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让学生学习古诗,既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更是积累与感悟的需要。下面,本人就小学古诗词教学谈一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古诗词
  一、课前预习,熟读成诵
  古诗词,无论是语言的表述,还是所写的内容,都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而且,古诗词寄予的是古人的思想与情感,与当今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相当大的距离。课堂上40分钟,学生是来不及把整首诗所包含的知识点全部掌握的。因此,课前预习、搜集资料、了解古诗的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1.解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能够捕捉到很多信息。古诗的题目较为凝练,必须花一番功夫才能真正理解。如《春日偶成》是诗人程颢春日郊游,触景生情,意兴所至写下来的。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同时又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对诗歌整体感情基调的把握。
  2.知人
  一要了解作者,即诗人。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图书馆、网络等,进行查找、探寻诗人的生平、经历、主要成就,以此来了解诗人。二要了解诗中的其他人物。如《别董大》这首诗中,“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里的君就是指董大。那么董大是谁呢?他和高适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需要学生“知人”。
  3.熟读
  朗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会读的生字,拼一拼,再多读几遍,争取熟读成诵,为后面的古诗学习做好铺垫。
  4.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古诗也是如此。在指导学生预习的时候,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圈圈点点。对于难以理解的词语,学生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参考资料等加以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加以整理,课堂上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这样的学习过程,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又更好地提高了听课效率。
  二、品词析句,体味诗情
  1.抓重点词语
  都说诗是语言的精华,一字一句都是诗人经过斟酌得来的,有的甚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如果我们一字一句地逐一讲解,反而会让古诗失去原本的魅力。新课标指出,古诗的学习,重点在于考查“是否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解,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应当鼓励学生多点个性化的理解,把握中心,體味诗情。如学习陆游的《示儿》,诗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就是诗眼,陆游悲的是什么?透过一个“悲”字,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学生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明白了陆游悲的是祖国还没有统一。透过“悲”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卧在床上,双手紧紧地握住儿子的手,告诉儿子,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等到收复失地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失地的消息告诉他。这“悲”中有遗憾、有悲伤、有痛心,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善用想象
  古诗是用凝练的词句创造意境,勾画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循着诗所创造的意境及勾勒的形象去想象,这样才能融入诗境,才能品悟诗情。比如在学习古诗《春日偶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绘春游时看到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读诗,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画面: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诗人闲来无事,于中午前后出去春游。一路上,只见鲜花翠柳,河水长流,心旷神怡。这样一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自己也成了诗人,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朗读诗句,就更能感受诗人那种愉悦的心情。
  三、以一带多,拓展延伸
  每一首古诗词几乎都有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个浓缩的生活场景。大部分教师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了默写、背诵等常用的方式。这固然是正确的,但也要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拓展练习,增加学生的积累,培养他们对古诗文的兴趣。
  1.以诗带诗
  学习了一首诗,看看与之相关的诗有哪些,或者是相同题材的,或者是相同思想的。一个诗人,他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从一位诗人的一首诗延伸到其他的诗,拓展学生诵读面,扩大储存量。如学习了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再把张志和的《渔歌子》与之比较阅读。两首同样是写渔者的诗,可通过让学生找找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了解两位文人的不同心境,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以诗作文
  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往往会让学生用画笔画下诗歌的画面。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与其说把情境画下来,不如让学生用文字把所想到的画面写下来。如在学习《小儿垂钓》后,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利用想象把小儿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加深了对古诗和诗人情感的理解,文本也因此灵动而富有生命的活力。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在教学时,通过课前预习、品词析句、课外延伸这三部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丰富他们的文化积累。
  参考文献:
  [1]黄红华.古诗词诵读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思考[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09).
  [2]余忠淑.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探讨[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03).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课作为中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起到了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好地理至关重要,在地理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众所周知,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理教师主动的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开展一系列地理教学学习活
在新课改大力实施的今天,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中学阶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校的一切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首先,要唤醒学生对自己的希望,给学生一个梦想。有希望,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同样是学习,不同的人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心中有目标的人,为实现目标而学习,为自己而学习。学习的主动性高,有效性高,学习是幸福的。心中没有目标的人,学习是无奈之举,就是家长要他学,教师要他学,不仅学
期刊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引导者,在生活学习中的监护者,是当今大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熟的人生导师.如何用“心”做好辅导员的工作将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品质.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的课程目标。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本文探讨了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文明理;课堂体验;实践活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 要: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发挥自学能力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知识创新的必由之路,是走向社会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自学能力;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广大教师议论的中心,研究的课题。这里所说的能力是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病在番茄生产中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这是一种由烟粉虱传播的病害,其发生危害程度与烟粉虱的发生有关。自从2007年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
摘 要: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要充分贯彻目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要应用新的教学策略。主体性教学思想就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其在小学思想品德中的应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对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出现的教学问题也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主体性;思想品德课;小学教学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其身心成长才刚刚开始,更需要通过一步步的教育来促使他们茁壮成长。思
本文将从党建工作与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存在的异同点出发,提出以党建工作为方向促进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旨在科学把握煤矿企业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企
摘 要: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进一步为教育事业注入全新的血液,带来一定生机。而新课程要求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并且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等,由此可以看出德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實施德育教育,不仅作为思品课以及语文课上的事,同时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同样不可忽视这方面教育,所以数学教育工作人员也
摘 要:语感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并用之于新的言语活动的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语感的层次。“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在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用感等训练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在学习中获得理性知识,在练习中取得理性经验。  关键词:浅谈;语感;阅读教学;语言实践  课文的阅读教学的根本着眼点应该是使学生增强阅读内容和阅读形式的感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