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改理念的基本要求,各级教师需要充分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以便通过有效引导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辅助提升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身为一名现代的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使用“学案导学”来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自主、自发地学习中收获知识,进而不断增强其学习效果。对此,本文结合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详细探究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学
一、 引言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依托,以导学为手段,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为目的,以提高课堂互动性、增强教学有效性为追求的新型授课模式。此时,高中历史教师利用“学案导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凭借自身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灵活思维,引导他们在主动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将教材中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素质,使其在自主性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 课前应用——提高学生的预习成效
要想提高学生预习新课的成效,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学案为学生指明预习的方向,使他们在完成相关任务的过程中初步把握教材要点,并及时总结个人在预习中存在的疑問,以便在正式上课时可以据此进行针对性学习,还可以通过反馈自己的预习成果来帮助教师完善授课方案,有助于其实提高教学成效。例如,历史老师可以提前设计一份电子导学案,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给学生,要求他们在课前自主预习《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一课,以此指引他们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具体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苏联工业化成就和农业集体化内容,并在学案中设计对应的练习题,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练习中更加高效地完成预习任务,进而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课中应用——增强历史教学效果
(一)实现分层异步教学目的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各自的历史学习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学案导学”模式来组织分层异步教学活动,以便使全体学生都能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机会,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历史教师在讲解《两次鸦片战争》一课时,就可以提前针对班级内的不同学生设计分层的导学方案,要求学生学习程度不好的学生着重探究一些概念性的内容,如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与地点以及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两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条约名称及其对于我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同时在学案中为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多设计一些内容,要求他们根据教材内容思考两次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并从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军事力量、对外政策、中贸易综合国力方面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刻背景,从而以此为指导辅助学生们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学习,有助于突出“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优势,促进教学成效稳定提升。
(二)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历史教师还可以使用“学案导学”模式辅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探究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来设计导学案,在课上展示出来,要求学生们调动学过的知识,发挥个人主体作用来进行研讨和分析,有利于促使他们在合作中不断发散思维,并借鉴他人的观点和意见来完善自己的学习思路,最后再在组内整合所得信息,顺利把握本节课的要点内容,然后在班级中分享小组学习成果,通过深入、详细地分析了解英、美、法等国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革命,有助于完善其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导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四、 课后应用——辅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课后复习是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拓展的有效途径,还能够辅助学生将学过的内容整合起来,形成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进而不断增强其历史素养。此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应用“学案导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开展课后复习活动,以便帮助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同时促使他们将各种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理解和记忆,最终不断提高教学成效。
(一)复习课上所学,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高中历史老师可以专门设计一份复习要点知识的学案,在指导学生回顾知识的同时穿插必要的练习题,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其学习成果。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设计视频形式的复习导学案,也可以设计文档形式的导学案,然后传输给学生,引导他们在课后进行有效复习。例如,历史教师可以结合《人民解放战争》一课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复习学案,通过还原课堂教学的要点带领他们再次记忆所学内容,然后要求其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在学与练中提高复习的质量。
(二)梳理新旧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利用“学案导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份梳理新旧知识的学案,以便在帮助他们复习知识的基础上,促使其将学过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理解,有助于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切实增强其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联系《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课的主要内容为学生设计复习导学案,在其中融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知识点,由此引导学生复习过程中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断强化其整体意识,继而促进学生复习成效的不断提升。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也符合当前的教学改革要求,能够突出学生的地位,使之在开放的平台上不断发展能力、巩固知识,进而推动其良性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创新,联系各个教学模块来融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积极探索、总结研究来挖掘知识内涵,同时能够将所学化为所用,在长期的坚持中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顺利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俊威.“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7(34).
[2]张静宜.论学案导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1).
[3]苏晓亮.“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2019(9).
作者简介:
陈春艳,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
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学
一、 引言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依托,以导学为手段,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为目的,以提高课堂互动性、增强教学有效性为追求的新型授课模式。此时,高中历史教师利用“学案导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凭借自身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灵活思维,引导他们在主动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将教材中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素质,使其在自主性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 课前应用——提高学生的预习成效
要想提高学生预习新课的成效,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学案为学生指明预习的方向,使他们在完成相关任务的过程中初步把握教材要点,并及时总结个人在预习中存在的疑問,以便在正式上课时可以据此进行针对性学习,还可以通过反馈自己的预习成果来帮助教师完善授课方案,有助于其实提高教学成效。例如,历史老师可以提前设计一份电子导学案,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给学生,要求他们在课前自主预习《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一课,以此指引他们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具体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苏联工业化成就和农业集体化内容,并在学案中设计对应的练习题,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练习中更加高效地完成预习任务,进而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课中应用——增强历史教学效果
(一)实现分层异步教学目的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各自的历史学习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学案导学”模式来组织分层异步教学活动,以便使全体学生都能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机会,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历史教师在讲解《两次鸦片战争》一课时,就可以提前针对班级内的不同学生设计分层的导学方案,要求学生学习程度不好的学生着重探究一些概念性的内容,如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与地点以及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两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条约名称及其对于我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同时在学案中为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多设计一些内容,要求他们根据教材内容思考两次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并从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军事力量、对外政策、中贸易综合国力方面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刻背景,从而以此为指导辅助学生们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学习,有助于突出“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优势,促进教学成效稳定提升。
(二)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历史教师还可以使用“学案导学”模式辅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探究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来设计导学案,在课上展示出来,要求学生们调动学过的知识,发挥个人主体作用来进行研讨和分析,有利于促使他们在合作中不断发散思维,并借鉴他人的观点和意见来完善自己的学习思路,最后再在组内整合所得信息,顺利把握本节课的要点内容,然后在班级中分享小组学习成果,通过深入、详细地分析了解英、美、法等国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革命,有助于完善其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导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四、 课后应用——辅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课后复习是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拓展的有效途径,还能够辅助学生将学过的内容整合起来,形成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进而不断增强其历史素养。此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应用“学案导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开展课后复习活动,以便帮助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同时促使他们将各种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理解和记忆,最终不断提高教学成效。
(一)复习课上所学,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高中历史老师可以专门设计一份复习要点知识的学案,在指导学生回顾知识的同时穿插必要的练习题,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其学习成果。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设计视频形式的复习导学案,也可以设计文档形式的导学案,然后传输给学生,引导他们在课后进行有效复习。例如,历史教师可以结合《人民解放战争》一课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复习学案,通过还原课堂教学的要点带领他们再次记忆所学内容,然后要求其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在学与练中提高复习的质量。
(二)梳理新旧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利用“学案导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份梳理新旧知识的学案,以便在帮助他们复习知识的基础上,促使其将学过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理解,有助于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切实增强其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联系《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课的主要内容为学生设计复习导学案,在其中融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知识点,由此引导学生复习过程中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断强化其整体意识,继而促进学生复习成效的不断提升。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也符合当前的教学改革要求,能够突出学生的地位,使之在开放的平台上不断发展能力、巩固知识,进而推动其良性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创新,联系各个教学模块来融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积极探索、总结研究来挖掘知识内涵,同时能够将所学化为所用,在长期的坚持中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顺利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俊威.“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7(34).
[2]张静宜.论学案导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1).
[3]苏晓亮.“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2019(9).
作者简介:
陈春艳,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