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中的“三疑式”教学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是为了不教”,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在地理教学中真正变应试教育为 素质教育,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是急需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地理教学法 设疑 解疑 留疑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空间跨度加大,综合性加强,迷惑度增大,试题的难度无疑在逐渐加大,从而使地理课成了一门难学难教的课程。如何走出地理教学的误区呢?根本的办法是端正教育思想,改变陈腐的传统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实行设疑、解疑和留疑“三疑式”教学法,能使学生将地理知识学懂、学会和熟悉掌握,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从而逐步达到新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的目标。
  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设疑、解疑和留疑呢?
  一、设疑
  设疑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拟问设疑。
  是老师自问自答,宛如和学生进行娓娓动听的谈话,使学生在思考中听课。如讲地球的形状时,老师边讲边问:“地理的形状像什么?”“怎样才能看清地球的形状呢?”待学生回答后,开展讨论式教学。
  2.故事设疑。
  讲故事设疑,学生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加深对相关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布罗陀海峡两岸都在英国军队控制之下,但德国潜艇却能平安地通过海峡而不被英军发现,到底用了什么绝招呢?然后讲解密度流的知识和直布罗陀海峡密度流的特点,最后揭开其中奥秘——德军潜艇潜入浅水中关闭发动机随密度流通过海峡进入地中海。
  3.图像设疑。
  利用课本插图、图表和各种图片中所含各种地理信息进行设疑,不但能增强教学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我将六册教材中的图像系统都设计了各种练习题型,复印后让学生阅图练习,效果很好。
  4.情境设疑。
  通过小品、诗歌、歌曲、录像和实地考察等手段,创设一定的环境氛围,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从雪山中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未来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在《长江之歌》那动人旋律的回荡声中,再向学生提问长江发源在哪里?长江之水流向何方?长江源流有什么特点?
  5.综合设疑。
  在复习时,采用综合设疑的方法,能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左右逢源的境界。如在夏至这一天,我们假设全班同学做了一次周游世界的旅游,要求学生采用日记的形式,把世界各地夏至这一天具有明显特色的地理景观都写出来,从而使学生有效地把握知识脉络,发展思维。
  设疑时要注意:首先,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动脑筋。太玄,高深莫测,学生会失去信心。因此,应力求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其次,设疑的问题要题意明白,有一定情趣。最后,设疑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设计和提问,不可面面俱到。无计划无目的设疑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设疑之后,就要针对设疑进行解疑。
  二、解疑
  古人对教师的作用以“传道”、“授业”、“解惑”来概括。“解惑”也就是解疑。能否熟练地掌握解疑技巧,这是教师基本功扎实与否的具体表现。怎样进行解疑呢?方法很多。下面简介几种供参考。
  1.教师自行设计有关信号、图表,精讲教材的基本原理,间接地进行解疑。
  例如关于“世界洋流的分布”,重点指导学生对照分析“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与“世界洋流模式图”的相关联系。从而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若分析过程采用电教手段,效果就会更好。
  2.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课前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原理寻找解题的方法和步骤。此时教师可穿梭在学生中,既能方便地为优生提供高难度的“跳杆”,又有时间为后进生指点迷津,以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失误。在听、答、问巡视中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迅速处理,以便调控整个教学过程。
  3.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在相互启发中开阔思路,促进正确答案的产生。如对“漂流瓶”是否过赤道逆流,学生中可能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教师对这一分歧的点拨解疑可进一步揭示洋流分布规律与洋流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出现一个高潮,从而达到最佳状态。
  4.通过评析总结,将学习状态推进到更高层次。对于学生的解答,正确的或有独创性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回答欠妥的,甚至错误的要进行耐心细致的分析和讲解,及时纠正,以免干扰听课。这样使学生的输入信息得到强化,把直接感受和强化后的信息转化为理性认识,促进思维的深化。
  解疑时要注意:首先,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找到答案的问题,教师要恰当加以揭示;或将提出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用小步子解决,便于学生各个击破,攻克知识难点。其次,在解疑时,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纠正答案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解疑时,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的遗漏部分及时提出新的设疑,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上完课后或某个问题解疑以后,教师不要把眼光停留在现有知识水平上,而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趣味性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即留给学生疑问,推进学习内容深化。
  三、留疑
  留疑有两种类型,一种留疑是为了让学生消化课堂内容或为下一节课铺垫,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运用书本上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解释和解答一些现象和问题。这类留疑必须紧扣教材。上完北美洲概述的地形部分之后,留给学生北美纵列地形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这一道题既能起到复习的作用,又能引导学生从欧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来推导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作用,从而为下一节课讲述打下基础。
  留疑的另一种类型是激发学生对更为高深的地理知识的探求及到课外读物中去寻找答案的积极性。如讲完《时区和日界线》后,可这样留疑: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回到西班牙时惊奇地发现,航海日记上明明写着这一天是1922年9月6日,而西班牙的日历上却是1922年9月7日,这是为什么?如果船队当时是由西向东航行,环球一周回到出发点时,则航海日记上的日期与当地日期又有何区别?为什么?这样留疑,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大有好处。
  总之,要搞好“三疑式”教学,必须深入改进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不搞无准备无把握的“两无”教学。这样才能实现常教常新。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课应包括引入——深化——高潮——余兴(或回味)几个阶段。如果说“设疑”是教学的“引入”阶段的话,那么“深入—高潮”就是解疑;“余兴”则是留疑。因此,“三疑式”的教学研究和运用,将会明显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水手工艺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师资队伍、实训场所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场所建设和学生安全意识及服从意识培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水手工艺教学效益的对策。  关键词: 《水手工艺》课程教学 问题 对策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全球海员在业务水平上提出了新的更为具体、明确的要求。面对这一新举措,航海院校在加强新公约学习的同时,不断
摘 要: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很多,本文从电工安全文明生产、制作“卡片”,强化过程管理、有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三个方面来描述安全有效地进行“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快速提高训练效益的方法。  关键词: 维修 电工技术训练 学生技能训练 问题研究    职业中学维修电工专业的学生需具备中级工或高级工标准的技能水平,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来实现。技能培训要正常开展,安全生产是必要保
摘 要: 心理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运用心理暗示有助于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作者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将心理暗示运用于政治教学中。  关键词: 心理暗示 政治教学 运用    某日我在小区里看到两个孩子在玩,追赶中不小心摔倒了。一位妈妈“哎呦”一声赶紧跑过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说:“摔哪儿了,摔疼了吧?”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教育性紧密结合的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对学科的要求已由原来单纯的掌握理论知识上升为知识的应用和能力提升.本文以素质教育为视角,树立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全面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课堂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那么,如何让中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自主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一、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中学思想政治课应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制订教学目标,彻底改变过去那种
摘 要: 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调动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是认真组织课堂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政治教学 自主学习 参与意识 国际交流    长期以来,政治课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这种刻板的教学导致学生对政治课厌倦,失去学习兴趣,思想政
计量工作既有技术性,又有服务性,特别是还有保障性,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保障计量系统的正常运转.但面对突发事件时,
新课程改革以来,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大多数的教师已经认识到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从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得”。观念的改变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但是如何让学生摆脱对老师“讲授”的依赖,培养其“自得”的意识,就要让“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活跃起来。  一、根据初中学生特点,突出历史事件的形象与激发学生的情感  初中教师面
摘 要: 创设历史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图片、考古实物、文字史料、语言情感或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历史情境化,再现历史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使学生“触景生情”,充分感知和理解历史,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产生质的飞跃。作者旨在通过研究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究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饮食干预是其治疗的基础,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ow Carbohydrate diet, LCD)为近年来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方案,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