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识字教学长期以来却割裂了汉字与汉文化的联系,忽视了汉字中凝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忽视了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那么,识字教学该如何追根溯源,浸润文化的气息呢?
一、在识记字形时应该有表意文化的渗透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识字课堂中看到这样一种误解:简单地想办法记住字音和字形,而对汉字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却只字不提。
案例一:生字“照”的教学片段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照”字的?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日”加“刀”加“口”加四点底组成“照”。
生:我编了一个口诀:一轮红日照(召)着大地,农民伯伯热得流下了四点汗珠。
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拐弯抹角都是一段美丽的故事。”《趣味汉字字典》前言中说:“一个个汉字,就是一幅幅生动展现古人生活的风俗画,在这画卷里脉脉流淌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心理潜流”。可见我们汉字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肩负文化传承的识字教学必须要让学生的头脑烙上文化的印记。上述案例中的“照”字的字理是“日”表示太阳,四点底表示火,“召”是其声符,太阳和火正是古人造“照”字的构形依据。可惜的是我们许多的识字教学如同上述案例,还没有站在文化的平台上追根溯源,还没有将汉字文化融入识字过程之中,淡化了汉字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底蕴,忽视了汉字蕴含的丰富内涵,丧失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良机。因此,识字教学在追求识记的效率中,还应该有汉字表意文化的渗透。
二、在分析形义时应该有字理字源的探究
案例二:生字“高”的教学片段
师:(出示“高”字卡片学习字音后)谁来分析字形?
生:“高”是上中下结构,上面是“六”字头,中间是“口”,下面框里一个“口”。
师: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个字呢?
生: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框张着嘴,小口藏里面。
师:这个口诀真好,既通顺又形象。
上述的教学片段如果单单是从“高”的字形识记的角度看无疑是成功的,学生分析字形又编口诀。但如果从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掌握汉字规律,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的角度看无疑又是不足的,它既没有引导学生理解“高”字的意义,也没有引导学生发现以“高”为声符的其他字的规律,教学无疑是低效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据此,教学时,可以先出示“高”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高”像二层小楼。上面是楼顶,两个“口”代表窗户,下面的框代表房间。然后利用这个基本字作声符,添加不同的义符,引导学生认识“稿、搞、篙”等字,最后告诉学生不同的形旁表达不同的意义,去思考一下这些字的意思。这样的教学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把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运用溯源——对照的的模式,找到“高”所像的物体和所指的事物,然后了解其字形的演变,明白不同的形旁表达的不同意义,既可以给学生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又揭示汉字的造字内涵。这不仅仅是教识几个字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长期坚持下去,在潜移默化之中,在学生的头脑里可以建立一种科学的汉字体系,于日积月累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熏陶了汉字文化。
三、在教学偏旁部首时应有造字规律的揭示
案例三:生字“祝”的教学片段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祝”?
生:我用就“加一加”的办法记,示字旁加个“兄”就是“祝”。
生:我用“换一换”的办法,“况”的偏旁换成示字旁。
师:谁还知道“示”字旁的字?
生:祝福的“福”。
生:我知道神仙的“神”。
生:礼貌的“礼”也是。
师:你们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字。
生:我还知道祠堂的“祠”也是,为什么这些字不是衣字旁呢?
师:这些字我们认识就行了,不需要知道这么多。
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引导真令人大跌眼镜,一句“认识就行,不需要知道这么多”,不仅摒弃了揭示造字规律的良机,也泯灭了学生的求知热情。从这个教学细节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两个信息,一是教师没有强化偏旁教学的字理意识,不知道“教一个得一串”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好方法。二是教师本身没有过硬的文化底蕴,不知也不会揭示一些造字规律。这不能不说是识字教学的悲哀。其实,部件“衣”原为“示”,意为竖立的墓碑之形,是神仙灵魂托居之所。“祝、福、神、礼、社”等字都表示与祭祀、求神、祈福有关。教学时如果教师知道了这一偏旁的意义,再加以引导,那学生就可以轻轻松松掌握这一类字,再也不会问为什么了。
众所周知,汉字的形体是因其意义构建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如果学生掌握了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做形旁时用于表意的特点,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我们在汉字教学中如果把这样的高频部件稍加归纳分析,造字规律就会立刻显现。
四、在创新识字方法时应有主流价值的引导
教识字不光是教给孩子一种工具,还要激发孩子热爱本民族语言热情,更要尊崇社会的主流价值,遵守社会公德。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由于学生个人认知能力的局限,发表观点时往往会出现价值取向背离社会公德,有悖于时代、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的独特创新体验,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案例四:生字“魏”的教学
师:谁能说说你在哪里见过“魏”?怎样记住这个字呢?
生:我家隔壁的老头就姓“魏”,不讲卫生,我们都不喜欢他。
师:你爱观察,爱动脑,会在生活中学习识字。
生:我发现“禾”加“女”加“鬼”就成了“魏”。
生:我是这样记的:一个女孩鬼头鬼脑地站在禾苗旁。
生:我编的口诀是:千字头,八字尾,养个女儿嫁给鬼。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
其实,这种牵强附会、格调低俗的记字歌诀还很多:“照”——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杀死一口人,流下四点血;“妒”——左边女右边户,女人天生爱嫉妒。
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能在生活中识字,有的按字的结构,有的按字的组成,有的利用歌诀来识记,可以说学生是动了脑筋的。这些都是学生主动建构、个体体验的结晶,从方法上来说是可取的,老师提倡多元体验、有创意的表达,其立足点也是对的。不过从歌诀的内容来看,这些歌诀仅仅是解决认清字形的问题,如果老师还把它作为最富有创见的独特体验大加赞扬,并让其他学生效仿学习,而不加以引导,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严重地把汉字庸俗化了,严重地把教学的价值引领淡漠化了,缺乏了认识的价值和教育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
一、在识记字形时应该有表意文化的渗透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识字课堂中看到这样一种误解:简单地想办法记住字音和字形,而对汉字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却只字不提。
案例一:生字“照”的教学片段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照”字的?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日”加“刀”加“口”加四点底组成“照”。
生:我编了一个口诀:一轮红日照(召)着大地,农民伯伯热得流下了四点汗珠。
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拐弯抹角都是一段美丽的故事。”《趣味汉字字典》前言中说:“一个个汉字,就是一幅幅生动展现古人生活的风俗画,在这画卷里脉脉流淌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心理潜流”。可见我们汉字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肩负文化传承的识字教学必须要让学生的头脑烙上文化的印记。上述案例中的“照”字的字理是“日”表示太阳,四点底表示火,“召”是其声符,太阳和火正是古人造“照”字的构形依据。可惜的是我们许多的识字教学如同上述案例,还没有站在文化的平台上追根溯源,还没有将汉字文化融入识字过程之中,淡化了汉字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底蕴,忽视了汉字蕴含的丰富内涵,丧失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良机。因此,识字教学在追求识记的效率中,还应该有汉字表意文化的渗透。
二、在分析形义时应该有字理字源的探究
案例二:生字“高”的教学片段
师:(出示“高”字卡片学习字音后)谁来分析字形?
生:“高”是上中下结构,上面是“六”字头,中间是“口”,下面框里一个“口”。
师: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个字呢?
生: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框张着嘴,小口藏里面。
师:这个口诀真好,既通顺又形象。
上述的教学片段如果单单是从“高”的字形识记的角度看无疑是成功的,学生分析字形又编口诀。但如果从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掌握汉字规律,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的角度看无疑又是不足的,它既没有引导学生理解“高”字的意义,也没有引导学生发现以“高”为声符的其他字的规律,教学无疑是低效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据此,教学时,可以先出示“高”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高”像二层小楼。上面是楼顶,两个“口”代表窗户,下面的框代表房间。然后利用这个基本字作声符,添加不同的义符,引导学生认识“稿、搞、篙”等字,最后告诉学生不同的形旁表达不同的意义,去思考一下这些字的意思。这样的教学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把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运用溯源——对照的的模式,找到“高”所像的物体和所指的事物,然后了解其字形的演变,明白不同的形旁表达的不同意义,既可以给学生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又揭示汉字的造字内涵。这不仅仅是教识几个字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长期坚持下去,在潜移默化之中,在学生的头脑里可以建立一种科学的汉字体系,于日积月累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熏陶了汉字文化。
三、在教学偏旁部首时应有造字规律的揭示
案例三:生字“祝”的教学片段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祝”?
生:我用就“加一加”的办法记,示字旁加个“兄”就是“祝”。
生:我用“换一换”的办法,“况”的偏旁换成示字旁。
师:谁还知道“示”字旁的字?
生:祝福的“福”。
生:我知道神仙的“神”。
生:礼貌的“礼”也是。
师:你们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字。
生:我还知道祠堂的“祠”也是,为什么这些字不是衣字旁呢?
师:这些字我们认识就行了,不需要知道这么多。
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引导真令人大跌眼镜,一句“认识就行,不需要知道这么多”,不仅摒弃了揭示造字规律的良机,也泯灭了学生的求知热情。从这个教学细节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两个信息,一是教师没有强化偏旁教学的字理意识,不知道“教一个得一串”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好方法。二是教师本身没有过硬的文化底蕴,不知也不会揭示一些造字规律。这不能不说是识字教学的悲哀。其实,部件“衣”原为“示”,意为竖立的墓碑之形,是神仙灵魂托居之所。“祝、福、神、礼、社”等字都表示与祭祀、求神、祈福有关。教学时如果教师知道了这一偏旁的意义,再加以引导,那学生就可以轻轻松松掌握这一类字,再也不会问为什么了。
众所周知,汉字的形体是因其意义构建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如果学生掌握了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做形旁时用于表意的特点,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我们在汉字教学中如果把这样的高频部件稍加归纳分析,造字规律就会立刻显现。
四、在创新识字方法时应有主流价值的引导
教识字不光是教给孩子一种工具,还要激发孩子热爱本民族语言热情,更要尊崇社会的主流价值,遵守社会公德。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由于学生个人认知能力的局限,发表观点时往往会出现价值取向背离社会公德,有悖于时代、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的独特创新体验,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案例四:生字“魏”的教学
师:谁能说说你在哪里见过“魏”?怎样记住这个字呢?
生:我家隔壁的老头就姓“魏”,不讲卫生,我们都不喜欢他。
师:你爱观察,爱动脑,会在生活中学习识字。
生:我发现“禾”加“女”加“鬼”就成了“魏”。
生:我是这样记的:一个女孩鬼头鬼脑地站在禾苗旁。
生:我编的口诀是:千字头,八字尾,养个女儿嫁给鬼。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
其实,这种牵强附会、格调低俗的记字歌诀还很多:“照”——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杀死一口人,流下四点血;“妒”——左边女右边户,女人天生爱嫉妒。
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能在生活中识字,有的按字的结构,有的按字的组成,有的利用歌诀来识记,可以说学生是动了脑筋的。这些都是学生主动建构、个体体验的结晶,从方法上来说是可取的,老师提倡多元体验、有创意的表达,其立足点也是对的。不过从歌诀的内容来看,这些歌诀仅仅是解决认清字形的问题,如果老师还把它作为最富有创见的独特体验大加赞扬,并让其他学生效仿学习,而不加以引导,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严重地把汉字庸俗化了,严重地把教学的价值引领淡漠化了,缺乏了认识的价值和教育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