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习作的惰性心理成因及对策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715203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惰性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乏责任感,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表现。简单说来,就是不愿动脑,不愿动手。学生习作普遍存在不主动、不求真实的惰性心理。很多习作受命题局限,是“奉命”而作,所以,习作中难有情感的反映。再加上学生平时积累少,表达有困难,因此,学生怕写作。
  长期的这种循环,学生的习作兴趣被抑制,教师的教学心理变成消极应付。因此,笔者力求通过 “寻找儿童习作惰性的成因”和“寻找解决儿童习作惰性的对策”来展开研讨活动。
  一、多途径多角度开展现状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笔者发现儿童习作的惰性心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思想方面。依赖思想严重,不积极,不主动,怕动脑,安于现状,不求进取。
  小学生习作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依赖教师的指导。学生期待着教师的指导,离开了教师的指导,似乎就不知道写什么或怎么写。
  第二,依赖家长的辅导。据调查表明,有35%的学生喜欢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习作。
  第三,依赖“作文选”。抄袭、移植作文选中习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2)行为方面。缺少上进心,贪于玩乐,懒于写作。
  二、根据调查分析探究惰性心理的成因
  根据儿童在习作中惰性心理的表现,分析出他们形成惰性的原因:
  1、过高的习作要求,使学生力不从心,缺乏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拔高”习作要求,学生达不到要求,缺乏自信。
  2、缺少童心的命题设计,传统的教学、写作模式,导致儿童对习作课没有兴趣。
  3、由于平时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缺乏生活的积累,没有生活的素材,所以无话可写。再加上平时书读得少,语言积累得少,更谈不上将积累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所以不会表达。
  4、教师的评价缺乏激励化,学生体验不到进步的乐趣。
  三、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针对儿童习作惰性形成的原因,提出以下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1、学会积累,激发兴趣。生活中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素材的眼睛。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我们首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观察,然后指导他们去观察什么,让他们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平凡事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情,从而解决儿童习作中因素材的缺乏所带来的困惑。
  2、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我们在教学的内容上,力图体现习作体裁的多样化、童心化:想象作文,童话故事,续写故事等,让学生永远保持对习作的新鲜感;在教学形式上,力图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在教学模式上,我们则“先写后导”,即让学生先写,先自由地表达,教师后指导。传统的作文教学则是指导在前,写作在后,教师的讲解和提示就会使学生受到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习作也会出现雷同的现象,学生的思维也会产生惰性和依赖性。
  3、改变评改的方式和评价的机制。
  (1)针对学生厌倦“打草稿—修改—誊写”的过程,我们改变这一传统的模式,让学生直接在习作本上写作文,再用不同颜色的笔在习作本上直接修改,这样避免了重复抄写,节省了时间。
  (2)学生习作教师批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习作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习作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习作的惰性和依赖性。在评改习作时,我们改变“教师批改,学生看分数”的做法,采取教师面批、集体批、学生互批互改、“小老师”批改等多种形式进行批改。通过习作评改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让学生懂得“文章不厌百回改”,“好作文往往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3)在评语的设计上,要有针对性,有个性化。有针对性的个性评价,能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促使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取。也就是说,当学生的习作中一旦发现有进步、有价值的发展点,教师就在习作本上通过画个笑脸,竖个大拇指进行表扬和激励。尤其注重对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思维创新能力特别棒的学生,要特别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习作成功的喜悦。
  4、成果激励。学生的习作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成果,要让学生品味到成功的喜悦。我们挑选优秀习作,有的在班级学习园地、黑板报和学校橱窗里展示,有的在红领巾广播里播出,还有的投寄有关少儿报刊杂志社,文章发表后大力宣传、表扬。
  四、运用对策进行习作教学
  我们的对策和方法是否有效呢?那只有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进行检验。
  1、为了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去搜集写作的素材,我们首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调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来观察生活,其次,让他们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例如,在写《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时,我们发现学生大多写得是自己生病了,正巧又是下雨或下雪天,又都是晚上,爸爸或妈妈是怎么带自己去医院看病的。文章千篇一律,全是套话,一看就是假的。可见学生平时并没有仔细观察过父母的言行,没有东西可写。于是,我们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并坚持写了一个星期。让学生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了解父母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会到他们工作负责、孝敬长辈、关爱子女的好品质。这时再写作,何愁没有素材?由此可见,坚持写观察日记是解决素材的最佳途径。
  2、通过大量阅读,我们发现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好词好句。在写作时,能自觉地运用,并能从仿写慢慢地到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观点了。
  3、学生们逐步养成“推敲”作文的习惯,引导他们掌握修改习作稿的基本方法。只有教师切实有效的教会学生下水游泳的本领,教师才能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作文练习。
  研究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后,笔者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的习作能力确实有了提高,审题准确严谨了、词语丰富通顺了、体例层次清晰了、书写工整美观了、情感表达真实了。学生的习作在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多篇习作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的喜悦。学生从怕写作文到喜欢写作文,把写作当作一种乐趣,一种倾吐心里话的方式。
  作者单位: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这种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大量而广泛的阅读和识记背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好学生的指路人与“营养师”,致力于将阅读的重点还原到兴趣、诵读、感悟、积累这基本的能力增长点上,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还给学生一种朴素而又简单的阅读过程。  一、实现生活化阅读,
期刊
生性活泼好动的中学生,稍不留神就会给你“惊喜”,可能随时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这些干扰有可能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形成尴尬局面。然而,意外事件不一定都会对教学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巧妙和灵活地处理,意外事件反而能够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和增效的作用。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无疑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挑战,它需要教师从容应对,急中生智,幽默含蓄地扭转尴尬局面,从而使教学课堂少一些尴尬,多几分乐趣。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无位、科目繁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这就是课程综合化的问题,亦称课程整合的问题。就历史课程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性。我们常说文史相通,史地结合,就是这个道理。  一、综合化是历史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强调历史课程的综合化,既是学生身心能否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也是知识创新与发展整合化
期刊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看来,阅读对知识的获取和智力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没有好的阅读能力,就无法使知识越来越丰富,视野越来越扩大。而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要通过阅读教学来达成。语文阅读教学一直以来就是倍受关注的话题,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
期刊
自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各地方在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的同时,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了地方校本教材。补充地方文化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的发展,更新教学观念,使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兴化有着2300多年的文明史。以介绍兴化历史为校本教材就是挖掘与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一部教科书。在兴化历史教学中实施美德教育,既是从学科
期刊
在日本每年大约会有4万名新人穿着她设计的婚纱举行婚礼,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人们也会把她设计的品牌和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时装品牌相提并论,她就是桂由美,她说自己天生就是来设计婚纱的,她说只要你眼中有爱的感觉就可以成为桂由美的模特。
期刊
目前,有不少的中学生厌学语文已成为事实。语文,本应该是最有趣味的课程,如今却变得枯燥乏味而令人昏昏欲睡。不少学生面对清新动人、含蓄隽永的文学作品,或迷惘茫然,不知所云;或囫囵吞枣,无动于衷;或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即使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才能有所体会,但仍难以言传,久而久之,致使学生厌学语文。对此,我认为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改变这一状况,恰当地处理课文的艺术性,进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
期刊
被誉为中国模特之母的汪桂花见证了中国模特界20多年的风云变幻,她与新丝路团队一起先后培养了叶继红、陈娟红、瞿颖、马艳丽、谢东娜、岳梅、姜培林、王海珍、杜鹃、肖青等诸多位享誉海内外的超级名模。她丰富的模特经纪生涯,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珍视的经验。
期刊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有机部分,科学课程除了要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所以,科学课程又属于人文学科。新课程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小学《科学》课程的人文素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以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