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支柱。目前,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不足、人才匮乏、技术水平较低、经营管理薄弱、政策环境不平等、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其中,尤以资金匮乏、融资难的问题尤为严重,融资难已成为县域中小企业摆脱困境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现状分析
根据对目前松滋市113家规模企业的调查:89%的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或严重不足,其中44%的企业因资金问题短期开工不足;90%的企业认为向银行贷款很难,68%的企业认为自身资信不高,从没有向银行申请贷款。元至六月份,松滋市规模工业经济实现销售收入30.32亿,利税总额2.53亿,企业资产合计47.21亿,负债合计30.85亿。而松滋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金额为96.11亿,各项贷款金额为22.42亿元,存贷差高达73.69亿元;各项贷款金额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荆州商业银行及信用联社等六家金融机构今年元至六月份共向法人企业投入的信贷资金总计5.4亿元(中国银行无新增贷款),且以农业银行和农信联社居多,分别为2.14亿元和1.66亿元,从投向上看,投入到28家工业规模企业的资金总额为3.6亿元,其中白云边股份公司一家1.6亿元,粮油米业加工企业8家0.8亿元,其它机械、水泥、能源、轻纺等19家企业1.2亿元。今年初,松滋市金财担保公司对113家规模企业进行了资金摸底,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缺口合计5.3亿元。以上各项数据表明,县市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即银行“难贷款”和企业“贷款难”的现象同时存在,呈现出县域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组织和吸收企业内外部闲散资金,并使之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企业融资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形式,内源融资是企业不断从自身内部取得资金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对企业资本形式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的特点,具体有留存利润、折旧和内部集资三种形式。外源融资是企业组织和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并使之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和集中性特点。外源融资根据资金来源又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证券形式直接获得资金,间接融资是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获得资金。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中小企业的自身因素,也有金融机构、市场、制度等一系列外部因素,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分析
(1)融资能力不足
在企业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中,外源融资能力由偿债能力和抵押担保能力组成,松滋市中小企业的财务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偿债能力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为“一高一低”:资产负债比率高,自有资本比率低、长期偿债能力不足;资产流动比率低,流动资产中存货占比偏高,资产变现能力差,短期偿债能力不足。
中小企业贷款方式主要有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但随着商业银行对金融风险防范力度的加强,中小企业贷款95%以上是抵押贷款,因此资产信用尤为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县域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可供抵押的财产,一方面,虽然中小企业资产总额较大,但由于负债比率高,企业拥有处置权利的自有资产总量较少;另一方面,企业拥有的资产往往不符合银行对变现能力、保值能力的偏好,抵押率不高。目前,土地、房地产的抵押率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30%,专用设备为10%,设平均抵押率为40%,那么,一家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负债率为70%的企业,只有120万元的抵押能力(1000×30%×40%)。可见,经过负债率和抵押率的双折扣,企业真正能依靠资产信用取得的贷款数额是非常有限的。
(2)效益不佳,管理不善,技术落后
截止4月底止,松滋市113家规模企业就有56家企业亏损,亏损面达50%,且不说这些企业有“逃税”嫌疑,企业亏损银行肯定一票否决。深层次分析,低下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落后的技术装备水平是导致中小企业效益不佳的直接原因,一是大部分企业起点低,经营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尤其一部分企业起源家庭式作坊而习惯了家族式管理,在生产管理上惯于模仿假冒,缺乏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没有产品质量意识;在财务管理上没有规范的财务制度,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资料信息都在经营者的头脑里,更谈不上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二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方式传统落后、技术陈旧、设备老化,产品技术含量低、专业化程度低,集中于一般劳动密集加工工业的狭小范围内,导致其生产效益低下、成本高昂、产品生命周期短、低水平价格竞争激烈,在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有销路、企业有效益、资信度高的优质中小企业已成为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金融机构纷纷实行客户经理制度和“黄金客户”制度,建立绿色通道对其加大授信额度、改善服务质量甚至降低利率争相放贷,比如白云边股份公司和三盟机械公司。而对于效益差的中小企业,即使对银行提出了贷款申请,也会因不符合条件而被拒绝,这就从侧面揭示了经济效益与企业融资的关系,出现效益好的企业银行主动上门,效益差的企业贷款无门,强弱两级分化的局面。
(3)信用不良和信息不对称
信用不良是指企业在有偿还能力的条件下,不积极、不主动偿还债务,由此来谋求一时一己之利,损害资金供给方利益的状况。具体表现为:有的企业无钱拖欠、有钱也拖欠;有的企业借款有需求,还款无计划,导致借款到期无钱偿还;甚至有的借款之初就没打算还款,甚至依靠拖欠来增加效益或者钻法律空子,借转制之机恶意逃废债务等。据统计,松滋113家规模企业中,通过金融部门评级授信的企业仅有14家,其中属工业制造的仅有白云边、望春花、三盟、金津等4家企业。信息不对称是指企业和银行拥有不同的信息。由于管理落后、形式多变,中小企业通常不能建立正规财务制度,许多企业缺乏相关信息的资料,财务管理水平低、报表帐册不全、内控制度不严;甚至有许多企业出于某种目的,一企业多套报表、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信息披露意识较差。事实上,对中小企业而言,能否获取贷款人的信任对其融资尤其重要,其信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融资活动的正常进行。
现实中,许多中小企业由于主要经营者信用观念淡薄,拖债、逃债、赖债等“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且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这就加大了信用风险,造成中小企业整体上信用不良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资金供给人即使有对中小企业放款的想法,也会因风险太大而被迫放弃,致使中小企业失去宝贵的投资机会。
(4)融资理念不强和融资人才缺乏
中小企业的融资,关键是信用关系,而对信用关系的理解上,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者片面理解本企业既无外债,也无内债就是信用度高,诸不知“信用”就经济学范畴而言就是“有借有还”,企业有借有还就是信用,没有借贷和有借不还就是没有信用,因此,企业没有向企业贷款,你的信用记录就是零,企业只有向银行贷款后才能建立企业的信用度。
在企业的经营层中,财务负责人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分配决策三项,同时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是三个,即以收抵支保生存、筹集资金求发展和用好资金获效益,而往往现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却忽视了其中的筹资工作,没有研究本企业的财务与银行的信息和条件对接,也暴露出中小企业缺乏融资人才,也是导致有些招商引资企业如新阳光动物药业、天缘纸业、菱角铸钢等因资金链条断裂而处于半停产状态的根本原因。
2、间接融资因素分析
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系统中的功能主要是: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提供有效资金供给,建立信贷选择和分配机制,将有效资金供给分配出去。但目前的商业银行信贷选择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市场性原因和制度性原因。
(1)市场性因素分析
一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银行对中小企业业务的经营费用比对大企业业务的费用高,但收益却相差无几。银行的信贷成本包括资金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与风险补偿费用等,经费费用按业务发生的笔数来核算,每笔业务不管数额大小,业务流程和相关手续是一定的;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有“急、频、少”的特点,每笔贷款业务数额不大,但发生的频率高,经营费用与业务量的比率高,因此中小企业业务与大企业相比成本费用率更高,而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贷款收益差别不大。所以,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收益比是不利于其扩大银行融资的。
二是从风险——收益的角度来衡量,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称,不能满足商业银行的安全性需要。由于在信用分析的“五C”内容上,即品德、资本、能力、担保、环境条件中,中小企业表现出高于大企业的信用风险,所以从安全性和盈利性原则出发,商业银行在信贷分配时必须会倾向于大企业而绕过中小企业。
(2)制度性因素分析
一是工、农、建、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存在体制性歧视,重国有轻私营、重大轻小、重抵押担保轻信用、重短期轻长期的问题比较严重。在机构设置上,县市一级的银行基层机构,基本没有贷款审批权,实际已变成单纯吸收存款的部门,在考核任务指标上重存款而轻贷款,对地方经济而言,不但起不到“输血”作用,相反体现了“抽血”功能,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二是风险控制愈来愈严,门槛愈来愈高。引入终身责任制度,实行谁签字谁负责,对行长、信贷员包括审贷员都强化了风险意识,淡化了冒险精神;运用“熟桃子”理论,严格了信贷准入条件,要求贷款企业必须是正常经营二年以上的有经营业绩的企业,也就是等“桃子”熟了才去摘,不利于新生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发展。
3、直接融资因素分析
松滋无上市企业,现阶段靠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起可供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门的正规资本市场,而地方性、非正式的资本市场由于存在许多弊端、隐藏着极大的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对策思考
由前述分析可知,造成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微观层面的原因;既有观念上的原因,又有政策上的原因。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归结一点,便是体制和制度的缺陷,尤其是产权制度和金融制度缺陷。现阶段,各县市应立足市情,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探索建立一套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1、提高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
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中小企业要提高内源融资能力,必须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加强管理、转变经营观念、注重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努力降低成本,强化营销力度,从而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松滋市三盟机械制造公司近几年的发展历史就是成功的范例。
2、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
(1)政府财政出资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技术创新基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创业资助、技术创新支持等,从政策上予以导向和扶持。
(2)鼓励建立以民间投资等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完善风险投资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组建民间投资公司和职工互助投资基金。比如由工商联发起成立商会。
(3)培育优势企业上市,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培育白云边、三盟等优势企业尽早上市。
3、做实做强县域融资担保机构,使之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突破口
近几年,各县市依法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虽然为本县市中小企业融资做出了一定努力,也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收效不大,多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突破性解决,究其原因融资难的最大障碍还是担保难,要解决担保难必须做实做强担保公司,为此建议:
(1)增强担保公司资本金实力,达到银行授信条件。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设立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不低于5000万元,并要求三年内逐步到位。根据湖北省担保协会的统计数据分析,县市级担保公司的平均注册资本金仅2300万元,因资本实力不够,合作银行不多,放大比例不够,影响担保效果。为此,建议各县市担保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增资扩股到5000万元以上,并按照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坚持“整合资源、放大倍数、反馈基层、良性互助”的原则,抓好各县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的建设。
(2)提高担保公司市场化运作程度,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对象。公司目前的运作基本属政策性运作,担保对象或担保项目一律由政府领导审查批准,排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质上将信用担保的经济行为变成了政府行为,不利于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议县市政府对县市担保机构实行目标管理或授权经营方式,既能使担保机构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较好地解决出资人与代理人问题,又能使政府意志的贯彻建立在市场行为的基础上,有效地发挥担保机构的功能作用。同时,担保公司的经营范围不应局限于贷款担保上,服务对象也不应局限于工业企业。应把融资担保与招商引资企业的配套流动资金和税源培植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3)改善服务环境,降低担保融资成本。在担保业务中,被担保企业必须向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即由贷款企业用资产向担保公司办理抵押,在办理资产抵押手续中,涉及土地、房产、工商等相关部门及中介机构出具评估报告、办理他项权证,企业需交纳较高的费用,按照现行综合4%的收费标准,企业申请100万元的贷款担保业务,需承担4万元的中间费用,再加上担保手续费1.5%,企业将承担很高的资金成本,这样,企业即使急需贷款,但较高的财务费用也会使企业望而止步,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在担保贷款办理资产抵押手续收费中严格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实行减半或按1/3标准收费。
4、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建立社会化信用服务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市政府要夯实信用基础,规范经济主体信用行为,具体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二是建立信用服务体系。该体系是包括信用记录、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价、信用担保在内的,面向社会、跨部门的信息发布、查询、交流和共享的信用管理体系。县市政府成立金融办,并由其牵头,组织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经济局、工商、税务、劳动等部门建立联系会议制度,收集整理企业收入、经济活动、信用等记录,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评估信用等级,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同时为发放贷款,进行担保等经济活动提供权威依据,以此推动县域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
(作者系松滋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一、现状分析
根据对目前松滋市113家规模企业的调查:89%的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或严重不足,其中44%的企业因资金问题短期开工不足;90%的企业认为向银行贷款很难,68%的企业认为自身资信不高,从没有向银行申请贷款。元至六月份,松滋市规模工业经济实现销售收入30.32亿,利税总额2.53亿,企业资产合计47.21亿,负债合计30.85亿。而松滋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金额为96.11亿,各项贷款金额为22.42亿元,存贷差高达73.69亿元;各项贷款金额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荆州商业银行及信用联社等六家金融机构今年元至六月份共向法人企业投入的信贷资金总计5.4亿元(中国银行无新增贷款),且以农业银行和农信联社居多,分别为2.14亿元和1.66亿元,从投向上看,投入到28家工业规模企业的资金总额为3.6亿元,其中白云边股份公司一家1.6亿元,粮油米业加工企业8家0.8亿元,其它机械、水泥、能源、轻纺等19家企业1.2亿元。今年初,松滋市金财担保公司对113家规模企业进行了资金摸底,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缺口合计5.3亿元。以上各项数据表明,县市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即银行“难贷款”和企业“贷款难”的现象同时存在,呈现出县域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组织和吸收企业内外部闲散资金,并使之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企业融资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形式,内源融资是企业不断从自身内部取得资金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对企业资本形式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的特点,具体有留存利润、折旧和内部集资三种形式。外源融资是企业组织和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并使之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和集中性特点。外源融资根据资金来源又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证券形式直接获得资金,间接融资是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获得资金。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中小企业的自身因素,也有金融机构、市场、制度等一系列外部因素,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分析
(1)融资能力不足
在企业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中,外源融资能力由偿债能力和抵押担保能力组成,松滋市中小企业的财务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偿债能力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为“一高一低”:资产负债比率高,自有资本比率低、长期偿债能力不足;资产流动比率低,流动资产中存货占比偏高,资产变现能力差,短期偿债能力不足。
中小企业贷款方式主要有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但随着商业银行对金融风险防范力度的加强,中小企业贷款95%以上是抵押贷款,因此资产信用尤为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县域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可供抵押的财产,一方面,虽然中小企业资产总额较大,但由于负债比率高,企业拥有处置权利的自有资产总量较少;另一方面,企业拥有的资产往往不符合银行对变现能力、保值能力的偏好,抵押率不高。目前,土地、房地产的抵押率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30%,专用设备为10%,设平均抵押率为40%,那么,一家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负债率为70%的企业,只有120万元的抵押能力(1000×30%×40%)。可见,经过负债率和抵押率的双折扣,企业真正能依靠资产信用取得的贷款数额是非常有限的。
(2)效益不佳,管理不善,技术落后
截止4月底止,松滋市113家规模企业就有56家企业亏损,亏损面达50%,且不说这些企业有“逃税”嫌疑,企业亏损银行肯定一票否决。深层次分析,低下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落后的技术装备水平是导致中小企业效益不佳的直接原因,一是大部分企业起点低,经营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尤其一部分企业起源家庭式作坊而习惯了家族式管理,在生产管理上惯于模仿假冒,缺乏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没有产品质量意识;在财务管理上没有规范的财务制度,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资料信息都在经营者的头脑里,更谈不上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二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方式传统落后、技术陈旧、设备老化,产品技术含量低、专业化程度低,集中于一般劳动密集加工工业的狭小范围内,导致其生产效益低下、成本高昂、产品生命周期短、低水平价格竞争激烈,在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有销路、企业有效益、资信度高的优质中小企业已成为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金融机构纷纷实行客户经理制度和“黄金客户”制度,建立绿色通道对其加大授信额度、改善服务质量甚至降低利率争相放贷,比如白云边股份公司和三盟机械公司。而对于效益差的中小企业,即使对银行提出了贷款申请,也会因不符合条件而被拒绝,这就从侧面揭示了经济效益与企业融资的关系,出现效益好的企业银行主动上门,效益差的企业贷款无门,强弱两级分化的局面。
(3)信用不良和信息不对称
信用不良是指企业在有偿还能力的条件下,不积极、不主动偿还债务,由此来谋求一时一己之利,损害资金供给方利益的状况。具体表现为:有的企业无钱拖欠、有钱也拖欠;有的企业借款有需求,还款无计划,导致借款到期无钱偿还;甚至有的借款之初就没打算还款,甚至依靠拖欠来增加效益或者钻法律空子,借转制之机恶意逃废债务等。据统计,松滋113家规模企业中,通过金融部门评级授信的企业仅有14家,其中属工业制造的仅有白云边、望春花、三盟、金津等4家企业。信息不对称是指企业和银行拥有不同的信息。由于管理落后、形式多变,中小企业通常不能建立正规财务制度,许多企业缺乏相关信息的资料,财务管理水平低、报表帐册不全、内控制度不严;甚至有许多企业出于某种目的,一企业多套报表、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信息披露意识较差。事实上,对中小企业而言,能否获取贷款人的信任对其融资尤其重要,其信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融资活动的正常进行。
现实中,许多中小企业由于主要经营者信用观念淡薄,拖债、逃债、赖债等“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且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这就加大了信用风险,造成中小企业整体上信用不良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资金供给人即使有对中小企业放款的想法,也会因风险太大而被迫放弃,致使中小企业失去宝贵的投资机会。
(4)融资理念不强和融资人才缺乏
中小企业的融资,关键是信用关系,而对信用关系的理解上,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者片面理解本企业既无外债,也无内债就是信用度高,诸不知“信用”就经济学范畴而言就是“有借有还”,企业有借有还就是信用,没有借贷和有借不还就是没有信用,因此,企业没有向企业贷款,你的信用记录就是零,企业只有向银行贷款后才能建立企业的信用度。
在企业的经营层中,财务负责人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分配决策三项,同时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是三个,即以收抵支保生存、筹集资金求发展和用好资金获效益,而往往现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却忽视了其中的筹资工作,没有研究本企业的财务与银行的信息和条件对接,也暴露出中小企业缺乏融资人才,也是导致有些招商引资企业如新阳光动物药业、天缘纸业、菱角铸钢等因资金链条断裂而处于半停产状态的根本原因。
2、间接融资因素分析
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系统中的功能主要是: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提供有效资金供给,建立信贷选择和分配机制,将有效资金供给分配出去。但目前的商业银行信贷选择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市场性原因和制度性原因。
(1)市场性因素分析
一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银行对中小企业业务的经营费用比对大企业业务的费用高,但收益却相差无几。银行的信贷成本包括资金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与风险补偿费用等,经费费用按业务发生的笔数来核算,每笔业务不管数额大小,业务流程和相关手续是一定的;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有“急、频、少”的特点,每笔贷款业务数额不大,但发生的频率高,经营费用与业务量的比率高,因此中小企业业务与大企业相比成本费用率更高,而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贷款收益差别不大。所以,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收益比是不利于其扩大银行融资的。
二是从风险——收益的角度来衡量,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称,不能满足商业银行的安全性需要。由于在信用分析的“五C”内容上,即品德、资本、能力、担保、环境条件中,中小企业表现出高于大企业的信用风险,所以从安全性和盈利性原则出发,商业银行在信贷分配时必须会倾向于大企业而绕过中小企业。
(2)制度性因素分析
一是工、农、建、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存在体制性歧视,重国有轻私营、重大轻小、重抵押担保轻信用、重短期轻长期的问题比较严重。在机构设置上,县市一级的银行基层机构,基本没有贷款审批权,实际已变成单纯吸收存款的部门,在考核任务指标上重存款而轻贷款,对地方经济而言,不但起不到“输血”作用,相反体现了“抽血”功能,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二是风险控制愈来愈严,门槛愈来愈高。引入终身责任制度,实行谁签字谁负责,对行长、信贷员包括审贷员都强化了风险意识,淡化了冒险精神;运用“熟桃子”理论,严格了信贷准入条件,要求贷款企业必须是正常经营二年以上的有经营业绩的企业,也就是等“桃子”熟了才去摘,不利于新生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发展。
3、直接融资因素分析
松滋无上市企业,现阶段靠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起可供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门的正规资本市场,而地方性、非正式的资本市场由于存在许多弊端、隐藏着极大的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对策思考
由前述分析可知,造成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微观层面的原因;既有观念上的原因,又有政策上的原因。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归结一点,便是体制和制度的缺陷,尤其是产权制度和金融制度缺陷。现阶段,各县市应立足市情,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探索建立一套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1、提高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
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中小企业要提高内源融资能力,必须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加强管理、转变经营观念、注重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努力降低成本,强化营销力度,从而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松滋市三盟机械制造公司近几年的发展历史就是成功的范例。
2、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
(1)政府财政出资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技术创新基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创业资助、技术创新支持等,从政策上予以导向和扶持。
(2)鼓励建立以民间投资等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完善风险投资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组建民间投资公司和职工互助投资基金。比如由工商联发起成立商会。
(3)培育优势企业上市,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培育白云边、三盟等优势企业尽早上市。
3、做实做强县域融资担保机构,使之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突破口
近几年,各县市依法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虽然为本县市中小企业融资做出了一定努力,也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收效不大,多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突破性解决,究其原因融资难的最大障碍还是担保难,要解决担保难必须做实做强担保公司,为此建议:
(1)增强担保公司资本金实力,达到银行授信条件。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设立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不低于5000万元,并要求三年内逐步到位。根据湖北省担保协会的统计数据分析,县市级担保公司的平均注册资本金仅2300万元,因资本实力不够,合作银行不多,放大比例不够,影响担保效果。为此,建议各县市担保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增资扩股到5000万元以上,并按照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坚持“整合资源、放大倍数、反馈基层、良性互助”的原则,抓好各县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的建设。
(2)提高担保公司市场化运作程度,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对象。公司目前的运作基本属政策性运作,担保对象或担保项目一律由政府领导审查批准,排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质上将信用担保的经济行为变成了政府行为,不利于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议县市政府对县市担保机构实行目标管理或授权经营方式,既能使担保机构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较好地解决出资人与代理人问题,又能使政府意志的贯彻建立在市场行为的基础上,有效地发挥担保机构的功能作用。同时,担保公司的经营范围不应局限于贷款担保上,服务对象也不应局限于工业企业。应把融资担保与招商引资企业的配套流动资金和税源培植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3)改善服务环境,降低担保融资成本。在担保业务中,被担保企业必须向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即由贷款企业用资产向担保公司办理抵押,在办理资产抵押手续中,涉及土地、房产、工商等相关部门及中介机构出具评估报告、办理他项权证,企业需交纳较高的费用,按照现行综合4%的收费标准,企业申请100万元的贷款担保业务,需承担4万元的中间费用,再加上担保手续费1.5%,企业将承担很高的资金成本,这样,企业即使急需贷款,但较高的财务费用也会使企业望而止步,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在担保贷款办理资产抵押手续收费中严格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实行减半或按1/3标准收费。
4、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建立社会化信用服务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市政府要夯实信用基础,规范经济主体信用行为,具体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二是建立信用服务体系。该体系是包括信用记录、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价、信用担保在内的,面向社会、跨部门的信息发布、查询、交流和共享的信用管理体系。县市政府成立金融办,并由其牵头,组织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经济局、工商、税务、劳动等部门建立联系会议制度,收集整理企业收入、经济活动、信用等记录,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评估信用等级,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同时为发放贷款,进行担保等经济活动提供权威依据,以此推动县域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
(作者系松滋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