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手法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生态设计,生态园林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景观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当前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做法存在不足,因此,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已成为必然趋势。
2关于生态、生态设计、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生态设计:生态学家瑞恩和考恩在1996年提出的定义是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利用,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园林:2006年程绪珂和胡运骅在出版的《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生态园林的概念为“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以经济学为指导,强调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并重,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
3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手法
在“生态”“生态园林”成为当今社会时尚口号的今天,生态理论很多但生态设计实践却很少。如何把这些生态理论应用于实践,是每一个景观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体会,总结归纳了一些可行的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手法。
3.1场地分析法
植物景观设计,既是一门艺术,又不仅仅是艺术,它肩负着改善环境的任务。科学性、生态性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首要要求。对场地进行详尽、科学的分析必然是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手法之一。
纽约高架铁路(Higeline)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是运用这个方法的一个典型。High Line是曼哈顿西边一条1.45英里长的高架铁路线,1980年以后,这条铁路线废弃。纽约高架铁路(Higeline)公园的规划目标是为市民提供一处安静的绿色休闲环境,为游客提供远眺hudson河流景观和曼哈顿城市天际线,感受和缅怀纽约特有的工业文明的游憩场所。
奥多夫负责本项目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他首先进行的工作是深入调查分析目前在铁路废弃25年后,通过自播繁衍的植物种类和自然植物的空间构成。在此基础上,根据总体规划提出的5种不同空间模式,提出相应的植物景观种植模式,如平缓区种植模式采用抗旱性强的高牧场景观主题;桥区的种植模式以湿地景观为主题;以牧草和多年生花卉混合的植物景观作为坡道的种植模式,形成草本和多年生花卉组合的景观效果等。
高架铁路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带给人们的最大启示是它的设计方法,奥多夫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在对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调查包括现状立地条件和现状植物构成两个层面,通过现状植物的调查来确定乡土植物的分布种类、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符合场所自身的特点。
3.2动态景观设计法
植物是有生命的,随着其生长变化所形成的景观会变化,在一年内随着季节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季相变化。因此,现代植物景观设计应提倡科学的、动态的设计方法,它不同于建筑设计,不能用建筑设计中“一次成型”的观念来对待。
Hellennikon公园位于雅典以西20 km,原为废弃的雅典国内机场,总面积为530 hm2。在2004年,由风景园林师David Serero等负责规划设计。在对原地形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总体规划方案构建了6条200 m~300 m宽的绿色廊道,将城市与海滨区域连接为一个整体。根据立地条件中水分状况的不同,植物规划为湿生和旱生两种类型的多种生态栽植模式。植物景观体系的形成是通过自然植被演替过程来实现的。从2004年以乡土灌木为先锋树种的群落逐渐转化到2024年的松、栎混交的顶级群落模式。植物的自然生长过程充分展现了植物景观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同时这个变化的过程也不失为一种景观。
法国风景园林大师吉尔·克莱芒在雪铁龙公园设计的一个命名为“动态花园”的主题花园和米歇尔·高哈汝夫妇设计的苏塞公园都运用了这种动态的景观设计方法。
3.3乡土植物的运用
乡土植物是经过自然选择的适应本地自然环境的土生物种。现代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乡土植物的运用,既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节约大量养护成本,又能体现地域特色。可惜在我国目前由于受到一些认知的偏见,所谓的“经典植物”被偏爱,而乡土植物被冷落。
巴西风景园林师布雷·马科斯是地域乡土植物景观设计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中对巴西热带乡土植物的运用使其作品具有了浓重的巴西地域景观特色。他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上,从抽象绘画风格中吸取灵感,以自由的有机曲线和大片不同色相的乡土植物搭配,形成富有韵律感和对比强烈的效果,创造出许多风格鲜明的作品。
在柏林索尼中心,Peter Walker运用了玻璃、金属不锈钢材料、石材等与建筑呼应,体现办公环境的简洁风格和高雅档次。但在植物选择上,却种植了椴树、白桦、杨树等,这些都是当地非常普遍的乡土树种。可这似乎一点也没影响整个环境的高雅氛围,反而更增加了作品的特色,这点值得景观设计师深刻反思。
3.4自然植物群落的模拟
植物群落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是结构合理、功能健全、过程完整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现代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向自然学习,顺应自然。在植物群落设计时,不能违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其内在要求,人为随意搭配,最好的方法就是模拟自然植物群落。
清华城市规划院在做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时,首先调研了北京当地的自然植物群落类型和树种搭配方式,并加以提炼。在奥运森林公园中,以总体规划布局为基础,按照种植方式、高度、土壤水分等分成不同生态区域。对应模拟相应的自然植物群落,通过这种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的方法,创造出了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实现了城市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的过渡,达到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的作用,体现了“綠色、科技、人文”的奥运理念。
3.5植物生态功能的运用
在自然界中,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如一些植物可以吸收环境中尤其是土壤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蜈蚣草和大叶井口边草能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砷(As),鸭跖草能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铜(Cu),而遏蓝菜属植物能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锌(Zn)。利用植物的这些特点,在生态学原理的支持下,通过植物景观设计来改善环境污染的状况,这也是现代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的一个方法。1970年景观设计师哈格在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设计中,对土壤污染的处理是先分析土壤中的污染物,然后通过生物和化学的作用逐渐清除污染,其做法就是在土壤中掺进腐殖质和草籽,来增加土壤肥力,以此培植微生物和植物来“吃掉”这些污染物质,从而净化被污染的土壤。这种生态设计不仅使公园建造成本降低,而且用于维护、管理的费用也很少,对环境产生了积极效益。
4结语
“艺术和科学始终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两大支柱(roots)”(George P.Thompson&Frederick Steiner,1996年),生态设计也不例外。如何使设计既具艺术的感染力又具科学的合理性,一直是生态设计的核心任务,而其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以实现,这需要每个有责任感的设计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向荣,林菁.欧洲新景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任京燕.巴西风景园林大师———布雷·马科斯的设计及影响[J].中国园林,2005(5):123-124.
[4]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张瑞利.植物景观的节水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12):344-345.
[6]朱建宁.法国风景园林大师米歇尔·高哈汝及其苏塞公园[J].中国园林,2000(6):67-68.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生态设计,生态园林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景观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当前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做法存在不足,因此,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已成为必然趋势。
2关于生态、生态设计、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生态设计:生态学家瑞恩和考恩在1996年提出的定义是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利用,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园林:2006年程绪珂和胡运骅在出版的《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生态园林的概念为“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以经济学为指导,强调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并重,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
3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手法
在“生态”“生态园林”成为当今社会时尚口号的今天,生态理论很多但生态设计实践却很少。如何把这些生态理论应用于实践,是每一个景观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体会,总结归纳了一些可行的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手法。
3.1场地分析法
植物景观设计,既是一门艺术,又不仅仅是艺术,它肩负着改善环境的任务。科学性、生态性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首要要求。对场地进行详尽、科学的分析必然是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手法之一。
纽约高架铁路(Higeline)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是运用这个方法的一个典型。High Line是曼哈顿西边一条1.45英里长的高架铁路线,1980年以后,这条铁路线废弃。纽约高架铁路(Higeline)公园的规划目标是为市民提供一处安静的绿色休闲环境,为游客提供远眺hudson河流景观和曼哈顿城市天际线,感受和缅怀纽约特有的工业文明的游憩场所。
奥多夫负责本项目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他首先进行的工作是深入调查分析目前在铁路废弃25年后,通过自播繁衍的植物种类和自然植物的空间构成。在此基础上,根据总体规划提出的5种不同空间模式,提出相应的植物景观种植模式,如平缓区种植模式采用抗旱性强的高牧场景观主题;桥区的种植模式以湿地景观为主题;以牧草和多年生花卉混合的植物景观作为坡道的种植模式,形成草本和多年生花卉组合的景观效果等。
高架铁路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带给人们的最大启示是它的设计方法,奥多夫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在对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调查包括现状立地条件和现状植物构成两个层面,通过现状植物的调查来确定乡土植物的分布种类、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符合场所自身的特点。
3.2动态景观设计法
植物是有生命的,随着其生长变化所形成的景观会变化,在一年内随着季节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季相变化。因此,现代植物景观设计应提倡科学的、动态的设计方法,它不同于建筑设计,不能用建筑设计中“一次成型”的观念来对待。
Hellennikon公园位于雅典以西20 km,原为废弃的雅典国内机场,总面积为530 hm2。在2004年,由风景园林师David Serero等负责规划设计。在对原地形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总体规划方案构建了6条200 m~300 m宽的绿色廊道,将城市与海滨区域连接为一个整体。根据立地条件中水分状况的不同,植物规划为湿生和旱生两种类型的多种生态栽植模式。植物景观体系的形成是通过自然植被演替过程来实现的。从2004年以乡土灌木为先锋树种的群落逐渐转化到2024年的松、栎混交的顶级群落模式。植物的自然生长过程充分展现了植物景观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同时这个变化的过程也不失为一种景观。
法国风景园林大师吉尔·克莱芒在雪铁龙公园设计的一个命名为“动态花园”的主题花园和米歇尔·高哈汝夫妇设计的苏塞公园都运用了这种动态的景观设计方法。
3.3乡土植物的运用
乡土植物是经过自然选择的适应本地自然环境的土生物种。现代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乡土植物的运用,既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节约大量养护成本,又能体现地域特色。可惜在我国目前由于受到一些认知的偏见,所谓的“经典植物”被偏爱,而乡土植物被冷落。
巴西风景园林师布雷·马科斯是地域乡土植物景观设计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中对巴西热带乡土植物的运用使其作品具有了浓重的巴西地域景观特色。他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上,从抽象绘画风格中吸取灵感,以自由的有机曲线和大片不同色相的乡土植物搭配,形成富有韵律感和对比强烈的效果,创造出许多风格鲜明的作品。
在柏林索尼中心,Peter Walker运用了玻璃、金属不锈钢材料、石材等与建筑呼应,体现办公环境的简洁风格和高雅档次。但在植物选择上,却种植了椴树、白桦、杨树等,这些都是当地非常普遍的乡土树种。可这似乎一点也没影响整个环境的高雅氛围,反而更增加了作品的特色,这点值得景观设计师深刻反思。
3.4自然植物群落的模拟
植物群落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是结构合理、功能健全、过程完整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现代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向自然学习,顺应自然。在植物群落设计时,不能违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其内在要求,人为随意搭配,最好的方法就是模拟自然植物群落。
清华城市规划院在做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时,首先调研了北京当地的自然植物群落类型和树种搭配方式,并加以提炼。在奥运森林公园中,以总体规划布局为基础,按照种植方式、高度、土壤水分等分成不同生态区域。对应模拟相应的自然植物群落,通过这种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的方法,创造出了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实现了城市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的过渡,达到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的作用,体现了“綠色、科技、人文”的奥运理念。
3.5植物生态功能的运用
在自然界中,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如一些植物可以吸收环境中尤其是土壤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蜈蚣草和大叶井口边草能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砷(As),鸭跖草能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铜(Cu),而遏蓝菜属植物能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锌(Zn)。利用植物的这些特点,在生态学原理的支持下,通过植物景观设计来改善环境污染的状况,这也是现代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的一个方法。1970年景观设计师哈格在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设计中,对土壤污染的处理是先分析土壤中的污染物,然后通过生物和化学的作用逐渐清除污染,其做法就是在土壤中掺进腐殖质和草籽,来增加土壤肥力,以此培植微生物和植物来“吃掉”这些污染物质,从而净化被污染的土壤。这种生态设计不仅使公园建造成本降低,而且用于维护、管理的费用也很少,对环境产生了积极效益。
4结语
“艺术和科学始终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两大支柱(roots)”(George P.Thompson&Frederick Steiner,1996年),生态设计也不例外。如何使设计既具艺术的感染力又具科学的合理性,一直是生态设计的核心任务,而其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以实现,这需要每个有责任感的设计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向荣,林菁.欧洲新景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任京燕.巴西风景园林大师———布雷·马科斯的设计及影响[J].中国园林,2005(5):123-124.
[4]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张瑞利.植物景观的节水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12):344-345.
[6]朱建宁.法国风景园林大师米歇尔·高哈汝及其苏塞公园[J].中国园林,2000(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