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和教材和教师教材编者之间的对话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也就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现今,有的教师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有的或者唯教参是从,人云亦云;或者钻在故纸堆中一直在寻找一种自认为规范的格局,按部就班。其实生动有趣的课堂,是离不开教师对教材文本正确全面深刻独到的解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文本阅读中,既要有高瞻远瞩的准备,也要有点石成金的功夫,要做到宏观把握与微观解析并举。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引导并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继而引导他们进行广泛深刻且个性的文本解读。
一、对每一个文本而言,标题便是我们解读它的通道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标题就是文本的“眼睛”。我们看一个文本,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标题,它本身涵盖了文本的很多信息,所以我们解读文本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解读标题。看到“烛之武退秦师”这一标题,我们不禁会问:烛之武乃一人之力,秦乃百万雄师,以弱对强,是否是自不量力,以卵击石呢?但是一个“退”字,让我们看到了烛之武形单影只深入敌国的胆识过人;看到了烛之武以智取胜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才华。“烛之武退秦师”这一标题,让我们不由得带着一份崇敬之情走入文本,由此我们就更容易理解文本编排的详略,以及文章的意旨。《故都的秋》,这一文本的标题属于偏正短语,中心语为“秋”,“故都”只是修饰限定。面对此标题,我们又生出疑问:既然“北平”即是“故都”,“故都”就是“北平”,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标题改称为“北平的秋”呢?但仔细解读之后,我们会获取很多的信息:“故”,是旧的,旧有的意思,从时间上来看,和历史有关系;“都”是国都,都城的意思,有“国”的概念在其中,此二者加起来有种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其中;从人的感情上来讲,“故都”又容易让人想到“故乡”、“故土”这一类的词语,所以这里面又有寻根的感情在内。我们从这个简短的标题中,完全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北平是什么样子,作者对这座城市又有着怎样的感情。据此,我们也就很容易想到本文创作的时代背景,也就明容易理解作者笔下的“秋”为什么“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了。
标题解读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很多重要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我们能在文本的解读上或另辟蹊径,或曲径通幽,或旁逸斜出,或入木三分。总之,没有标题的文章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文章,同理,没有标题的解读必然是千疮百孔,漏洞百出的解读,其课堂的教学或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标题只是就单个的文本而言,在我们的教材编排中每一个独立的文本又属于一个完整的单元,在单元中的文本既是独立的,同时又被单元这一种形式统一在了一起,所以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只注重单个文本的解读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注重对同一单元内文本之间的比较,于比较中找出每一个文本所不一样的地方,这样才便于我们更全面深刻的把握每一个文本,继而很好的展开我们的教学。
二、在单元教学中,解读文本须注重文本间的比较阅读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诗歌单元中选择了四首诗歌,第一首即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有两首诗,分别是《雨巷》和《再别康桥》,第三课选了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其中选录毛泽东的词是和新诗构成比较,《雨巷》和《再别康桥》在新诗中属于用意象来表达情思的诗歌,而《大堰河——我的保姆》则是一首叙事性质的诗,作者在浓缩的生活细节中,展现大堰河的悲苦生活和对“我”的深沉的爱,表达我对大堰河的同情,表达对大堰河以及与大堰河和她的儿子们一样的人们的讴歌和赞美,同时又给予黑暗的社会以强有力的批判和抨击。这三首诗都是新诗,在表情达意上却各有千秋。《雨巷》和《再别康桥》也是同中有异,两首诗意象的选用上是不同的,前者象征性意象的选用,和诗朦胧的意境融合到一起,恰到好处;后者基调轻柔舒缓,意象明朗鲜活,作者于淡淡的笔调中抒发出一种浓浓的对康桥的深情;必修二单元有三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这三个文本都是历史著作中的名篇,文质兼美,所以在接触文本时不能粗枝大叶,管窥蠡测,一定要注重文本之间的比较阅读。这三篇文章既有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又有风起云涌的外交风云,还有值得我们欣赏和借鉴的叙事艺术。就人物形象的品评而言,烛之武的塑造集中运用了语言描写,荆轲在表现过程中就多了场面描写和动作描写,而项羽的刻画除了语言动作等等之外,我们就不能不对宴会上的座次安排视而不见。
教师在文本解读之初,要完成与教材编者的初步对话,树立单元意识,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在比较中见出单元中文本与文本中的不同之处,,这样才能胸有成竹的走进每一个文本,挖掘文本给予我们的大量的独特信息。
当然,在实际的教师与教材的对话中,只对教材中的某个文本进行标题解读和把它放在单元中和其他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阅读,继而才能进行对它的全面独到的解读。
三、文本解读中,需要注重细节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艺术起于至微”。真正艺术的文本所描写的每一个人、物或者场面看似毫不经意,但又有着独特的表现力。《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里,为什么要在开头写明“中华民国”四个字呢?为什么作者一直在想写与不想写,想说与不想说中徘徊呢?为什么他多次提到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为什么作者要非常清楚地交代刘和珍、杨德群等人的死的过程?这些细节,不得不让我们关注并思索,如果没有这些细节的引领我们不明白刘和珍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我们不明白当时的政府是个怎么样的政府,我们更无法深刻地了解作者写此文的真正原因和目的;《鸿门宴》一文中,你是否注意到那些玉器的出现呢?范增举玉玦示意项羽杀刘邦,刘邦逃后,张良“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这玉与玉之间有什么学问吗?“玦”与“决”同音,《白虎通》中曰:“君子能决断则佩玦”。《庄子 田子方》中也说:“缓佩玦者,事至而断”,范增佩玦表明范增杀刘的决心,也象征他的权力。这一细节的展现为范增的叱骂项羽埋下了伏笔,也为项羽杀死范增作了铺垫。那么,“璧”和“斗”又代表什么呢?“璧”,《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瑞玉圜也”。段玉裁注:“璧圜象天”。“璧”是玉器中的至高无上者,能佩戴此物的人可比天地,齐日月。可见,刘邦是别有用心的,他借此表示他对项王统治权的绝对认可,对项王的绝对服从,可谓“言行一致,”此处足见其老谋深算。送亚父“玉斗”,即表示请求其“斗”量容人,不要总与他为难,范增的大怒也与此有关。这一系列的细节,或帮助我们了解人物,或引领我们深刻了解主题,或激发我们探究创作的灵感,没有这些细节便没有独到的文本解读,也就没有生动且深刻的课堂教学。
总之,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教师的阅读迥异于普通读者的阅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自主阅读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因此教师不能对文本进行简单的定位和评判,更不能对文本有些许曲解或者误读。由此,有效地展开教师与教材之间,与教材编者之间的对话,便成为我们全面深刻展开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对每一个文本而言,标题便是我们解读它的通道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标题就是文本的“眼睛”。我们看一个文本,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标题,它本身涵盖了文本的很多信息,所以我们解读文本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解读标题。看到“烛之武退秦师”这一标题,我们不禁会问:烛之武乃一人之力,秦乃百万雄师,以弱对强,是否是自不量力,以卵击石呢?但是一个“退”字,让我们看到了烛之武形单影只深入敌国的胆识过人;看到了烛之武以智取胜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才华。“烛之武退秦师”这一标题,让我们不由得带着一份崇敬之情走入文本,由此我们就更容易理解文本编排的详略,以及文章的意旨。《故都的秋》,这一文本的标题属于偏正短语,中心语为“秋”,“故都”只是修饰限定。面对此标题,我们又生出疑问:既然“北平”即是“故都”,“故都”就是“北平”,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标题改称为“北平的秋”呢?但仔细解读之后,我们会获取很多的信息:“故”,是旧的,旧有的意思,从时间上来看,和历史有关系;“都”是国都,都城的意思,有“国”的概念在其中,此二者加起来有种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其中;从人的感情上来讲,“故都”又容易让人想到“故乡”、“故土”这一类的词语,所以这里面又有寻根的感情在内。我们从这个简短的标题中,完全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北平是什么样子,作者对这座城市又有着怎样的感情。据此,我们也就很容易想到本文创作的时代背景,也就明容易理解作者笔下的“秋”为什么“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了。
标题解读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很多重要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我们能在文本的解读上或另辟蹊径,或曲径通幽,或旁逸斜出,或入木三分。总之,没有标题的文章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文章,同理,没有标题的解读必然是千疮百孔,漏洞百出的解读,其课堂的教学或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标题只是就单个的文本而言,在我们的教材编排中每一个独立的文本又属于一个完整的单元,在单元中的文本既是独立的,同时又被单元这一种形式统一在了一起,所以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只注重单个文本的解读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注重对同一单元内文本之间的比较,于比较中找出每一个文本所不一样的地方,这样才便于我们更全面深刻的把握每一个文本,继而很好的展开我们的教学。
二、在单元教学中,解读文本须注重文本间的比较阅读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诗歌单元中选择了四首诗歌,第一首即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有两首诗,分别是《雨巷》和《再别康桥》,第三课选了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其中选录毛泽东的词是和新诗构成比较,《雨巷》和《再别康桥》在新诗中属于用意象来表达情思的诗歌,而《大堰河——我的保姆》则是一首叙事性质的诗,作者在浓缩的生活细节中,展现大堰河的悲苦生活和对“我”的深沉的爱,表达我对大堰河的同情,表达对大堰河以及与大堰河和她的儿子们一样的人们的讴歌和赞美,同时又给予黑暗的社会以强有力的批判和抨击。这三首诗都是新诗,在表情达意上却各有千秋。《雨巷》和《再别康桥》也是同中有异,两首诗意象的选用上是不同的,前者象征性意象的选用,和诗朦胧的意境融合到一起,恰到好处;后者基调轻柔舒缓,意象明朗鲜活,作者于淡淡的笔调中抒发出一种浓浓的对康桥的深情;必修二单元有三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这三个文本都是历史著作中的名篇,文质兼美,所以在接触文本时不能粗枝大叶,管窥蠡测,一定要注重文本之间的比较阅读。这三篇文章既有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又有风起云涌的外交风云,还有值得我们欣赏和借鉴的叙事艺术。就人物形象的品评而言,烛之武的塑造集中运用了语言描写,荆轲在表现过程中就多了场面描写和动作描写,而项羽的刻画除了语言动作等等之外,我们就不能不对宴会上的座次安排视而不见。
教师在文本解读之初,要完成与教材编者的初步对话,树立单元意识,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在比较中见出单元中文本与文本中的不同之处,,这样才能胸有成竹的走进每一个文本,挖掘文本给予我们的大量的独特信息。
当然,在实际的教师与教材的对话中,只对教材中的某个文本进行标题解读和把它放在单元中和其他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阅读,继而才能进行对它的全面独到的解读。
三、文本解读中,需要注重细节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艺术起于至微”。真正艺术的文本所描写的每一个人、物或者场面看似毫不经意,但又有着独特的表现力。《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里,为什么要在开头写明“中华民国”四个字呢?为什么作者一直在想写与不想写,想说与不想说中徘徊呢?为什么他多次提到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为什么作者要非常清楚地交代刘和珍、杨德群等人的死的过程?这些细节,不得不让我们关注并思索,如果没有这些细节的引领我们不明白刘和珍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我们不明白当时的政府是个怎么样的政府,我们更无法深刻地了解作者写此文的真正原因和目的;《鸿门宴》一文中,你是否注意到那些玉器的出现呢?范增举玉玦示意项羽杀刘邦,刘邦逃后,张良“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这玉与玉之间有什么学问吗?“玦”与“决”同音,《白虎通》中曰:“君子能决断则佩玦”。《庄子 田子方》中也说:“缓佩玦者,事至而断”,范增佩玦表明范增杀刘的决心,也象征他的权力。这一细节的展现为范增的叱骂项羽埋下了伏笔,也为项羽杀死范增作了铺垫。那么,“璧”和“斗”又代表什么呢?“璧”,《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瑞玉圜也”。段玉裁注:“璧圜象天”。“璧”是玉器中的至高无上者,能佩戴此物的人可比天地,齐日月。可见,刘邦是别有用心的,他借此表示他对项王统治权的绝对认可,对项王的绝对服从,可谓“言行一致,”此处足见其老谋深算。送亚父“玉斗”,即表示请求其“斗”量容人,不要总与他为难,范增的大怒也与此有关。这一系列的细节,或帮助我们了解人物,或引领我们深刻了解主题,或激发我们探究创作的灵感,没有这些细节便没有独到的文本解读,也就没有生动且深刻的课堂教学。
总之,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教师的阅读迥异于普通读者的阅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自主阅读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因此教师不能对文本进行简单的定位和评判,更不能对文本有些许曲解或者误读。由此,有效地展开教师与教材之间,与教材编者之间的对话,便成为我们全面深刻展开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