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朗读训练教学之我见

来源 :教育大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_h0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标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抓好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是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训练方式,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感受语言本身、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要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全民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进一步抓好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关键词】民族地区;语文;朗读;训练
  
  The language read aloud to train teaching me to see
  Ding gui-zhen
  【Abstract】The language new lesson mark at reading of process and method, special emphasize and strengthen to read aloud, grasp good read aloud of language teaching train, is a student to particularly be student in the national minority region study language most importance of train way, is help student comprehension text, development language, shap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importance means, is also a student feeling language, train language of basic way.Want to be further exaltation race region all the people character, overall exaltation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have to further grasp good language teaching in of read aloud train.
  【Key words】Race region;Language;Read aloud;Train
  
  语文新课标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要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把课文中由书面语言和标点符号所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的瞬息变化,用语音的高低轻重,用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语句的说话口气朗读出来,并辅以朗读的神态、表情、手势等,让听的人能够听得出课文表达的全部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路程的推进,朗读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突出,无论教学进行怎样的改革,朗读自古以来,就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训练方式,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感受语言本身、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因此,抓好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搞好学生的朗读训练呢?
  1.重视朗读教学
  突出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朗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与朗读者自己的对话等,这些都是学生个体为朗读提供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朗读,真正把学生摆在对教学内容理解的主体地位上来,让学生通过对朗读内容音、形、义的熟悉、掌握和理解,大胆质疑,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读出朗读内容的轻重、强弱与感情色彩,因为朗读内容的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它们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朗读就是使作者的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复原的过程。借助朗读,可以使作者在文章中蕴藏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出于口,入于耳,再理解于心。使学生受到感染,情不自禁地跟随作者的思路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意境与内心深处,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实努力现教学把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起来,再造或创新思维。
  2.通过多种朗读形式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朗读内容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朗读而言,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学生个体朗读,有学生集体朗读(分组),有分角色朗读,还有分段落朗读,有泛读有精读,还有诵读、默读、指名读等。作为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甚至是反复朗读,学生才能较准确的掌握和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才能把握文中的句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因为,朗读不仅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措施。
  3.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认真理解内容把握感情。表示欢快的、赞美的、喜爱的要读得高昂、激动;表示悲壮凄凉的、具有沧桑感的要读得缓慢沉重。
  认真分析特色把握速度。表示高兴、激动的句子,一般情况下都读得较快;表示悲愤、忧伤的句子,一般都读得较慢。
  正确处理修辞把握重读。表示动态的动词,用来修饰语言的形容词、比喻词,具有强烈对比反差的对比词,以及表达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中心词组都应当重读。
  古人云:“句读之不知,或知不解”就要求我们只有处理好文章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才能充分体现朗读的节奏美与和谐美。同时,在朗读中还要让学生注意朗读经验的积累,把握好朗读的语调的强弱,句读正确,发音清楚,字音准确,正确处理儿化韵等都是提高朗读水平的重要条件。
  例如:在散文《春》的朗读教学中,读小草一段时应为用热情柔和,抒情优美的基调朗读,给人以美感。“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用稍高的语调,平和的语气读“偷偷地”;“钻”用重语音和带有形象的表情读;“来”用稍重稍和稍长的尾间之后较长的停顿,让人们回味小草长出来的形象);“嫩嫩的,绿绿的”(平稳的语调,平和的语气,稍慢的语速,让人们感受形象美)。“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语调低而平稳,语气柔和,语速稍快,让人有迫不及待地饱览园子里田野风光的感觉,“满”字重读,尾音延长,突出小草蓬勃生长,到处都是的特点)。“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属对偶、排比句式,语调渐高,间歇均匀,有如数家珍一样复述在草坪上活动情况,给人以轻松,愉快,幽闲,自得的美感)。“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平稳的语调,柔美的语气,稍慢的语速,让人有正在用听觉、触觉感知风和草的情趣。“风”和“草”重读,尾音稍长,突出听和触的对象)。学生注入情感朗读课文时,眼看,心理,口到等多种器官并用,可以切实做到心领神会,开启思维。许多好的课文,好的片断,多次反复朗读,就可以充分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创设朗读情景,培养学生强烈的朗读感情
  比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时候,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电教媒体进行渲染,创设情景,介绍总理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明白周总理当时在亿万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他为什么深受人民的爱戴,人们为什么不忍离他而去以及他的逝世为什么是一生惊雷震撼着人民的心,让世人如此的悲痛欲绝等。让学生在教师有意的引导中,渐渐进入其境,领会周总理的高尚的人格魅力,从内心深处发出感叹:周总理啊周总理,你真是我们的好总理!同时对这个千古风流人物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情感。只有这样做,朗读课文才会使学生真情流露,更使听者受到感染,学生热爱、敬佩总理的思想感情才能表达出来。
  5.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朗读、诵读、默读;集体读、分组读、指名读以及分角色朗读。这些常见的朗读方式在提高学生个人的朗读能力和群体的朗读水平时尤其显得重要。特别是在学习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课文中,采用分角色朗读与表演相结合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培养有创意的朗读能力。比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寓言故事时,让学生分别扮演“作者”、“狐狸”、“乌鸦”的角色进行朗读训练。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角色性格的了解,知道“乌鸦”的性格特点是虚荣心很强,爱听奉承话;“狐狸”的性格特点是狡猾、虚伪。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感悟寓意: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从而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鼓励学生用适当的动作配合朗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比如诗歌《四季的脚步》,作者在写这首诗时,运用了拟人、比喻等表达方式,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描写得格外美丽,使这首诗富有很浓的儿童情趣。教学这首诗时,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做与词语、句子相关的动作,更能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使孩子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对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使朗读更具有感染力。
  抓好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训练方式,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感受语言本身、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全民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进一步抓好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收稿日期:2009-04-08
其他文献
【摘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独特差异,只有看到学生的学习差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差异;困境;方法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作为初中文科教师,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基础教育中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围绕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的内容、方法。提出了在数学教学解题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让学生自我发现、自主探索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数学所特有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达到使自觉将这些基本原理运用到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这一基础教育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基础
期刊
从教十几年了,上过成千上万节语文课,但是默默想来,真正符合我心固中的语文课却为数不多,十几年来,我探索,我努力地追寻着心国中的语文课,我思考如何将语文课自身的无穷魅力展示给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祖国语言文字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一一呢?让学生在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但是,果把音乐、美术、表演、辩论等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效果将会迥然不同,那将会是充满活力和情趣的。竟还是
期刊
【摘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和保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当代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科教兴国及可持续战略的前提。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面向二十一世纪发放通行证的神圣任务。围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理念、核心目标,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已成为必然。加大教改力度,开展探究式教学,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着力点,核心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成为可能。   【关键词】民主教学;探究教学;成
期刊
在我上学的时候,曾多次听老师对我们说:“学习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数学课更是如此,因为它不像语文那样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而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但是我认为只要学生具有了学习的热情,明确了学习的方向,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体验到了创新与成功的喜悦时,他就会爱上数学课。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中体验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课程的整合,正是在这一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强调用信息技术构建一种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以实现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目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要鼓励教师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的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学习
期刊
【摘要】重视听说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有促进作用的,对提高语文素质至关重要。高素质人才,就要求其有较高的语文素质,驾驭语言的能力。“读”要读的准确、动听、出色;“写”要文笔生辉;“听”要听到要义“说”更是人最常用的本领,培养学生能说会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加强口语训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素,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从思想上就要高度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口语能力的培养。训练
期刊
【摘要】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张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班主任在很大程度上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和潜能,充分展现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力军作用,班主任才会感到得心应手。。学生自我管理,班主任不越俎代包,而是放心大胆地让他们干,给他们一个发展自我 ,展示自我的空间,让他们既通力合作,又各司其职,在他们充分展示才智的同时,更高层次实现自我教育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精心调选
期刊
【摘要】要想让课堂教学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备课时,预先设计有效性课堂提问,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老师注意把握住课堂瞬间评价,用富有人性化的语言,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与感染。  课堂上,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体态、表情细微变化,就能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
期刊
【摘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训练,是搜集处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以读为本,放手让学生自己到文章里去摸、爬、滚、打,在这个前提下,去选择运用与读书相关的讲解、提问、议论、练习等方法,使阅读教材走上返璞归真之路。舍此一切方法都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Language rea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