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涵盖北京市9个区的城乡结合部重点村改造,至2013年年底已经获得阶段性进展:竣工31个村,计676万平方米,在施405万平方米。
作为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北京也在依靠这次巨大的改造工程推进自己的城镇化进程。事实上,这一系列改造始自上世纪50年代,并成为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注脚。
就重点村改造的若干重要问题,《瞭望东方周刊》日前专访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北京市城乡办”)相关负责人。这个机构是北京市为推进重点村改造专门成立的协调机构。
“绿化带”与“重点村”
《瞭望东方周刊》:该如何正确描述这50个“重点村”?
北京市城乡办相关负责人:首先要明确,“重点村”不是“城中村”的概念。城中村是城市开发剩下的区域,是被城区包围的农村区域。而我们将“重点村”确定为城乡结合部,它有城、有乡,在城和乡交界的地方,比较特殊。
在规划中,这些重点村区域肯定要建成城区的,但现状还是农村。其中还包括不在中心城区的,不过它在大型新城的范畴里,也算城区。这些“农村”需要进行城镇化建设,落实城市总体规划。
长期以来,北京一直在逐渐扩展,城乡结合部慢慢变成城市。上世纪50年代开始,北京在规划中设计了“分散集团”的模式,即“中间城”加“卫星城”的形式,当时叫边缘集团。根据规划,通过绿化隔离带,将中心城区隔离开,保障以后中心城不会无限扩张,但当初只是一个设想。
到1986年,北京开始真正建设绿化隔离带。新世纪初,北京市开始大规模建设绿化隔离带,即第一道绿化带,我们简称“一绿”。2003年,绿化地带已经逐步推进到一些居住区,所谓重点村的改造也就逐步提上了日程。当时又规划了第二道绿化带。
但上述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仅要拆房子,还要种树,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北京申奥成功,绿化工作也加快了进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重点村改造有两个试点:北坞与大望京。它们的模式也不一样,北坞属于第一道“绿隔”,离香山近、影响也大,是典型的需要改造的地区,属于很明显的城区规划区域。
之所以选它做试点,是因为它具有“重点村”很明显的特征---属于“一绿”涉及的典型村庄,拆迁后原地的主要功能就是绿化。村民们将按照规划“上楼”。大望京村与此同样,距离机场高速近,有很多人,所以也在2009年做了一个试点。
两个村试点之后,觉得效果还可以,于是在2010年选出了50个村,做集中改造。当时要为这50个村统一命名。从地图上看它们呈星辰状分布,所以就叫重点村。
这些重点村地理位置好,农民能够靠区域位置获得好的收入---这决定了这些地方改造难度相对较大。
具体而言,这50个重点村分布在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房山、顺义、大兴、通州、昌平9个区34个乡镇(街道),涉及61个行政村127个自然村。其中,位于中心城区38个、规划新城地区12个。从“绿隔”划分,位于“绿隔”地区34个,非“绿隔”地区16个。村域总面积约85.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1.4万,流动人口超过100万。
城乡结合部人口过度聚集,就业不充分,公共服务缺失,安全隐患突出,社会环境紊乱,这些都是既有发展方式决定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转变发展方式。
按照“先难后易”原则选择出来的50个重点村,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更加紧迫、更加关键。重点村建设不是简单拆旧村和盖回迁楼,也不是政府拿地搞建设,更不是搞房地产开发,而是要在这一地区大胆探索,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社会建设同步、体制深刻变革,彻底转变发展方式。
特别是要按照“安居、乐业、一体化”的目标,通过“调、拆、建、转、管”工作时序,优化升级不受法律保护的、不可持续的、低效的“瓦片经济”,同步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转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改变这一地区的生产、生活、生存方式,探索城市化新途径。
三分之一的人确实回去了
《瞭望东方周刊》:不少声音认为,如此大范围、大面积的改造,也有人口调控方面的考虑,是否是这样?
北京市城乡办相关负责人:城市化是一个方向,我们肯定要朝着这个方向走。这些重点村肯定住了很多人,住人就会涉及拆迁等一系列的过程,但是这个改造不是要把外地人赶走,这不是我们的决策。
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比较大,特别是重点村的压力更大。但重点村实际上还在城区的范围里面。这些地方人口流动性特别大、交通压力也很大。唐家岭是最有名的,它有19个公交线。但唐家岭如今已经全部绿化,现在叫中关村森林公园。
我们就是要缓解这个地方的人口资源压力,主要是落实城市的总体规划。关于人口变化,举例来说,丰台区有8个重点村,当时的流动人口大概是17万。改造后,大概还有三分之一多一点还在丰台区域,三分之一多一点到其他地方去了,还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确实回去了。
至于这个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可以想象一下,楼盖好后,肯定会有人不断入住,会有流动,这个区域的人肯定会少一些。但总体来说,调控人口总量,我们不针对某个特定的人群。
用好“三天的钱”
《瞭望东方周刊》:重点村改造需要的资金是如何解决的?
北京市城乡办相关负责人:现在重点村全部启动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6.9万农民成为股东,量化总资产80.6亿元、净资产39.1亿元。10个村10824人已完成整建制农转居,还有19个村36793人正在进行。集体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新型社区建设等工作同步推进。
目前重点村改造已筹措资金1859亿元,其中自筹资金559亿元,银行贷款1300亿元,保障了建设资金需求。到现在为止,已累计投入资金约1465亿元,其中市级投入59亿元,区、乡、村三级投入1406亿元。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化解建设成本的经验,重点村建设是“用自己的水,和自己的面”,用好“三天的钱”,有效化解了建设成本。
所谓“三天的钱”,一是用“昨天的钱”平衡资金。城乡结合部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土地,凝聚了以往的建设投入,级差地租高,属于“昨天的钱”。二是用“明天的钱”启动资金。利用信贷等融资手段启动土地开发利用,变现土地价值,以未来产生的现金流归还。加强政银企合作,创新金融服务,破解了融资瓶颈,落实了融资渠道。所融资金就是“明天的钱”。三是用“今天的钱”激活资金。项目自有资金和财政投入都属于“今天的钱”。
由于首都中心城区功能不断增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加快、亦庄开发区与大兴区深度整合、聚焦通州战略深入实施、永定河水岸经济带全面启动、城南发展计划等适时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推动了城乡结合部快速发展。
通过土地储备、产业园区带动、重点工程带动、宅基地腾退换房、“一村一策”建设、新农村自主建设等模式,多主体推进,形成了不同的城乡结合部建设发展路径。特别是“一绿”建设自1986年启动以来,经过1994年7号文试点推进、2000年12号文全面开展、2008年17号文深化提升、2010年50个重点村建设重点突破几个阶段,已取得了重大成绩,为北京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北京也在依靠这次巨大的改造工程推进自己的城镇化进程。事实上,这一系列改造始自上世纪50年代,并成为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注脚。
就重点村改造的若干重要问题,《瞭望东方周刊》日前专访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北京市城乡办”)相关负责人。这个机构是北京市为推进重点村改造专门成立的协调机构。
“绿化带”与“重点村”
《瞭望东方周刊》:该如何正确描述这50个“重点村”?
北京市城乡办相关负责人:首先要明确,“重点村”不是“城中村”的概念。城中村是城市开发剩下的区域,是被城区包围的农村区域。而我们将“重点村”确定为城乡结合部,它有城、有乡,在城和乡交界的地方,比较特殊。
在规划中,这些重点村区域肯定要建成城区的,但现状还是农村。其中还包括不在中心城区的,不过它在大型新城的范畴里,也算城区。这些“农村”需要进行城镇化建设,落实城市总体规划。
长期以来,北京一直在逐渐扩展,城乡结合部慢慢变成城市。上世纪50年代开始,北京在规划中设计了“分散集团”的模式,即“中间城”加“卫星城”的形式,当时叫边缘集团。根据规划,通过绿化隔离带,将中心城区隔离开,保障以后中心城不会无限扩张,但当初只是一个设想。
到1986年,北京开始真正建设绿化隔离带。新世纪初,北京市开始大规模建设绿化隔离带,即第一道绿化带,我们简称“一绿”。2003年,绿化地带已经逐步推进到一些居住区,所谓重点村的改造也就逐步提上了日程。当时又规划了第二道绿化带。
但上述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仅要拆房子,还要种树,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北京申奥成功,绿化工作也加快了进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重点村改造有两个试点:北坞与大望京。它们的模式也不一样,北坞属于第一道“绿隔”,离香山近、影响也大,是典型的需要改造的地区,属于很明显的城区规划区域。
之所以选它做试点,是因为它具有“重点村”很明显的特征---属于“一绿”涉及的典型村庄,拆迁后原地的主要功能就是绿化。村民们将按照规划“上楼”。大望京村与此同样,距离机场高速近,有很多人,所以也在2009年做了一个试点。
两个村试点之后,觉得效果还可以,于是在2010年选出了50个村,做集中改造。当时要为这50个村统一命名。从地图上看它们呈星辰状分布,所以就叫重点村。
这些重点村地理位置好,农民能够靠区域位置获得好的收入---这决定了这些地方改造难度相对较大。
具体而言,这50个重点村分布在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房山、顺义、大兴、通州、昌平9个区34个乡镇(街道),涉及61个行政村127个自然村。其中,位于中心城区38个、规划新城地区12个。从“绿隔”划分,位于“绿隔”地区34个,非“绿隔”地区16个。村域总面积约85.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1.4万,流动人口超过100万。
城乡结合部人口过度聚集,就业不充分,公共服务缺失,安全隐患突出,社会环境紊乱,这些都是既有发展方式决定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转变发展方式。
按照“先难后易”原则选择出来的50个重点村,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更加紧迫、更加关键。重点村建设不是简单拆旧村和盖回迁楼,也不是政府拿地搞建设,更不是搞房地产开发,而是要在这一地区大胆探索,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社会建设同步、体制深刻变革,彻底转变发展方式。
特别是要按照“安居、乐业、一体化”的目标,通过“调、拆、建、转、管”工作时序,优化升级不受法律保护的、不可持续的、低效的“瓦片经济”,同步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转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改变这一地区的生产、生活、生存方式,探索城市化新途径。
三分之一的人确实回去了
《瞭望东方周刊》:不少声音认为,如此大范围、大面积的改造,也有人口调控方面的考虑,是否是这样?
北京市城乡办相关负责人:城市化是一个方向,我们肯定要朝着这个方向走。这些重点村肯定住了很多人,住人就会涉及拆迁等一系列的过程,但是这个改造不是要把外地人赶走,这不是我们的决策。
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比较大,特别是重点村的压力更大。但重点村实际上还在城区的范围里面。这些地方人口流动性特别大、交通压力也很大。唐家岭是最有名的,它有19个公交线。但唐家岭如今已经全部绿化,现在叫中关村森林公园。
我们就是要缓解这个地方的人口资源压力,主要是落实城市的总体规划。关于人口变化,举例来说,丰台区有8个重点村,当时的流动人口大概是17万。改造后,大概还有三分之一多一点还在丰台区域,三分之一多一点到其他地方去了,还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确实回去了。
至于这个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可以想象一下,楼盖好后,肯定会有人不断入住,会有流动,这个区域的人肯定会少一些。但总体来说,调控人口总量,我们不针对某个特定的人群。
用好“三天的钱”
《瞭望东方周刊》:重点村改造需要的资金是如何解决的?
北京市城乡办相关负责人:现在重点村全部启动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6.9万农民成为股东,量化总资产80.6亿元、净资产39.1亿元。10个村10824人已完成整建制农转居,还有19个村36793人正在进行。集体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新型社区建设等工作同步推进。
目前重点村改造已筹措资金1859亿元,其中自筹资金559亿元,银行贷款1300亿元,保障了建设资金需求。到现在为止,已累计投入资金约1465亿元,其中市级投入59亿元,区、乡、村三级投入1406亿元。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化解建设成本的经验,重点村建设是“用自己的水,和自己的面”,用好“三天的钱”,有效化解了建设成本。
所谓“三天的钱”,一是用“昨天的钱”平衡资金。城乡结合部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土地,凝聚了以往的建设投入,级差地租高,属于“昨天的钱”。二是用“明天的钱”启动资金。利用信贷等融资手段启动土地开发利用,变现土地价值,以未来产生的现金流归还。加强政银企合作,创新金融服务,破解了融资瓶颈,落实了融资渠道。所融资金就是“明天的钱”。三是用“今天的钱”激活资金。项目自有资金和财政投入都属于“今天的钱”。
由于首都中心城区功能不断增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加快、亦庄开发区与大兴区深度整合、聚焦通州战略深入实施、永定河水岸经济带全面启动、城南发展计划等适时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推动了城乡结合部快速发展。
通过土地储备、产业园区带动、重点工程带动、宅基地腾退换房、“一村一策”建设、新农村自主建设等模式,多主体推进,形成了不同的城乡结合部建设发展路径。特别是“一绿”建设自1986年启动以来,经过1994年7号文试点推进、2000年12号文全面开展、2008年17号文深化提升、2010年50个重点村建设重点突破几个阶段,已取得了重大成绩,为北京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