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史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发展历程,阐明了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中,中国社会经济史承载着最为深刻的文明密码,即从农耕文明迈向近代化,逐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历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试纸”与“显示器”,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的变迁,特别是经济在这种大环境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此可以宏观构建中国经济史知识线索,有效整合教材,从而建立较为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系统。
专题一:从古代到近代的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本专题有三条线索:一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二是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三是近代中国的生活变迁和习俗的变化。本专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区域,如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特点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及社会生活的近代化,都是高频考点。
从命题角度看,多运用史料考查考生获取历史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判断、论证问题的能力。横向上,侧重将近代中国的经济形态与中国古代经济、建国后的经济发展相联系。纵向上,侧重考查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当时政治、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内在联系;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特别是婚俗变迁和家庭伦理观念的演变,多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联系。
本专题内容较多,要从整体上构建知识的网络:采用图表的形式,按时间线索梳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把握每一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分析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复习本专题时,可以结合新史观,联系世界潮流,注意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贯通,适当关注社会热点,以进行历史的借鉴。
如,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明朝中后期,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肌体内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不断侵蚀着自然经济,昭示着农业文明的衰落。
又如,辛亥革命不仅带来了政治上的变革,也带来了服饰上的新变化。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山装曾被称为中国的“国服”。以此为切入点,可考查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再则,可以联系现实热点,认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的经验教训。例如“三农”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人口、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发展交通运输、旅游业、对外贸易与城镇化建设问题等。
专题二:中国现当代的社会经济
本专题要把握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在建国以来,在经济领域,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两次重大转变,即建国初期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变、新时期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另一条线索是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从考查频率和内容看,新中国上个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践,尤其是“左”倾思想影响下出现的失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渐形成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历年考查较多。该部分选择题大多以表格和图片式材料呈现,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观题往往跨度较大,从经济方面切入,考查多方面或多个单元的历史问题。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可能创设新情境考查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结建国后3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提供借鉴是重要的命题思路,尤其是充分结合国情,科学、和谐发展将成为重要的切入点。为此,应着重理清以下概念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规模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这两个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中国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曲折。
运用全球史观,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借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及其利弊影响,以及新时期中国、苏联和西方在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调整及相互借鉴,从而明确结合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然性。
此外,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与现实热点问题相结合,特别是建国64周年和“中国道路”模式探索相联系,以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运用多元史观,可以全方位解读“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1)唯物史观: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根本原因;(2)文明史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西文明(即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碰撞和交汇的结果,是文明进步的过程,体现了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3)现代化史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清晰地反映了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4)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利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加强了中外联系;(5)社会史观:社会生活是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以“男耕女织”、精耕细作为特征的小农经济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中国古代手工业、商业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为主线,体现了近现代中国从贫穷落后到逐步富强、社会经济生活沧桑巨变的特点。
专题一:从古代到近代的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本专题有三条线索:一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二是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三是近代中国的生活变迁和习俗的变化。本专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区域,如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特点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及社会生活的近代化,都是高频考点。
从命题角度看,多运用史料考查考生获取历史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判断、论证问题的能力。横向上,侧重将近代中国的经济形态与中国古代经济、建国后的经济发展相联系。纵向上,侧重考查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当时政治、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内在联系;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特别是婚俗变迁和家庭伦理观念的演变,多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联系。
本专题内容较多,要从整体上构建知识的网络:采用图表的形式,按时间线索梳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把握每一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分析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复习本专题时,可以结合新史观,联系世界潮流,注意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贯通,适当关注社会热点,以进行历史的借鉴。
如,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明朝中后期,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肌体内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不断侵蚀着自然经济,昭示着农业文明的衰落。
又如,辛亥革命不仅带来了政治上的变革,也带来了服饰上的新变化。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山装曾被称为中国的“国服”。以此为切入点,可考查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再则,可以联系现实热点,认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的经验教训。例如“三农”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人口、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发展交通运输、旅游业、对外贸易与城镇化建设问题等。
专题二:中国现当代的社会经济
本专题要把握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在建国以来,在经济领域,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两次重大转变,即建国初期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变、新时期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另一条线索是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从考查频率和内容看,新中国上个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践,尤其是“左”倾思想影响下出现的失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渐形成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历年考查较多。该部分选择题大多以表格和图片式材料呈现,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观题往往跨度较大,从经济方面切入,考查多方面或多个单元的历史问题。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可能创设新情境考查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结建国后3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提供借鉴是重要的命题思路,尤其是充分结合国情,科学、和谐发展将成为重要的切入点。为此,应着重理清以下概念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规模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这两个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中国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曲折。
运用全球史观,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借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及其利弊影响,以及新时期中国、苏联和西方在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调整及相互借鉴,从而明确结合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然性。
此外,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与现实热点问题相结合,特别是建国64周年和“中国道路”模式探索相联系,以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运用多元史观,可以全方位解读“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1)唯物史观: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根本原因;(2)文明史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西文明(即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碰撞和交汇的结果,是文明进步的过程,体现了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3)现代化史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清晰地反映了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4)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利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加强了中外联系;(5)社会史观:社会生活是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以“男耕女织”、精耕细作为特征的小农经济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中国古代手工业、商业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为主线,体现了近现代中国从贫穷落后到逐步富强、社会经济生活沧桑巨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