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随着教育新课改的推进,提出核心素养概念,这是对教育界的又一次改革。围绕历史教学从三维目标到学科素养来进行研究,思考应该如何制定核心素养目标,因此,本文从初中历史展开,阐述了如何从三维目标转化到核心素养。
[关键字]初中历史 三维目标 核心素养 改革
[正文]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的目标,两者在价值观和目的上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全面深入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将课程作为依据来进行教学,确立教学目标。
1、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变革
回眸我国历史教学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反映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目标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出现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位目标”的缺点,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继承和发展,是又一次对教学目标的改进。
1.1历史教学目标变革
在20世纪末,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强烈,一方面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和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一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一理念也渗透到教育行业,促使我国开始了第八次改革。在国家出台的政策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将主体放在学生身上,教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等人才。在后来的教案中出现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就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们将这三个维度统称为“三维目标”。
由此三维目标逐渐走进教育中,成为历史教师教学的重要准则,指导教师在教学时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同时还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以往不同的是教师注重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能力。但也有部分教育者认为三维目标太片面,理解有偏差,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
1.2历史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对比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又是一次重大的改革,但是核心素养并没有丢弃三维目标,而是在此基础上对三维目标的继承和深化,它详细阐明了全面发展的内容,对于培养我国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做出回答。
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理念相同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维目标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出的教学设计和理念,具有更多的针对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等,但是并没有明确指出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问题后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解决。相比于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具有深化的意义,将三维目标细化为具有历史学科的特色学科素养。总而言之,历史核心素养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三维目标在三个维度上促进学生发展,而核心素养将“知识、技能和情感”三者综合来培育学生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下教学目标的制定
历史课堂是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场所,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计划都会影响教学的安排,掌握核心素养下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要求。
2.1重视教材分析,确定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师组织利用的教案,教师对教材的深入了解和钻研都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任务,从新课标出发,将课标相关内容的要求和概念、课堂的主题以及作者编写的目的等都纳入考核的层次。比如在初二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中,对于学生的要求是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和意义,如何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并且建立中华民国的。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根据历史的重要性和真实性来决定教师的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应该选择最重要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在课本的基础上也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仅是学习辛亥革命的爆发背景,还应该思考和了解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了?从客观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一步一步培养学生的唯物观和辨证观等。最重要的是了解前辈们的英勇事迹,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2.2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教学安排
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素养水平都不一样,因此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不要一刀切,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教导他们回到正轨,还要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比如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具有的心理特点和身体特征,从而组织适应学生的教学活动,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3关注学生评估,确定最佳教学方案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随时观察学生的状态。 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不仅仅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并且能够尝试背诵该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从中有没有更加深层的收获,是否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不管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史,他们对于这些革命伟人的态度和感情又是怎样?从他们的事迹中能否激励学生保家卫国……对于初中生来说各方面还较不成熟,一些历史思维和逻辑能力都靠教师来培养,因此教师应当定期对学生组织展开谈话,每学完一单元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比如在学完初二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让学生谈谈对象对这些历史的看法,以及在这一时期里出现的各个伟人,对他们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评价等,由教师记录下来学生的情况从而在后续教学中进行调整。
[结束语]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的转化首先需要教师明确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关系,其次还需要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体系。从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作为考试改革的指导,落实重点培养学生德育为先,能力最重和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钟雪芳.整合三维目标,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与实践(9):1.
[2]李稚勇.简论我国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之发展——聚焦”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探讨[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3):10-16.
[关键字]初中历史 三维目标 核心素养 改革
[正文]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的目标,两者在价值观和目的上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全面深入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将课程作为依据来进行教学,确立教学目标。
1、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变革
回眸我国历史教学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反映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目标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出现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位目标”的缺点,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继承和发展,是又一次对教学目标的改进。
1.1历史教学目标变革
在20世纪末,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强烈,一方面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和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一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一理念也渗透到教育行业,促使我国开始了第八次改革。在国家出台的政策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将主体放在学生身上,教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等人才。在后来的教案中出现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就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们将这三个维度统称为“三维目标”。
由此三维目标逐渐走进教育中,成为历史教师教学的重要准则,指导教师在教学时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同时还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以往不同的是教师注重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能力。但也有部分教育者认为三维目标太片面,理解有偏差,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
1.2历史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对比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又是一次重大的改革,但是核心素养并没有丢弃三维目标,而是在此基础上对三维目标的继承和深化,它详细阐明了全面发展的内容,对于培养我国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做出回答。
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理念相同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维目标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出的教学设计和理念,具有更多的针对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等,但是并没有明确指出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问题后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解决。相比于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具有深化的意义,将三维目标细化为具有历史学科的特色学科素养。总而言之,历史核心素养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三维目标在三个维度上促进学生发展,而核心素养将“知识、技能和情感”三者综合来培育学生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下教学目标的制定
历史课堂是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场所,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计划都会影响教学的安排,掌握核心素养下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要求。
2.1重视教材分析,确定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师组织利用的教案,教师对教材的深入了解和钻研都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任务,从新课标出发,将课标相关内容的要求和概念、课堂的主题以及作者编写的目的等都纳入考核的层次。比如在初二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中,对于学生的要求是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和意义,如何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并且建立中华民国的。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根据历史的重要性和真实性来决定教师的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应该选择最重要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在课本的基础上也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仅是学习辛亥革命的爆发背景,还应该思考和了解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了?从客观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一步一步培养学生的唯物观和辨证观等。最重要的是了解前辈们的英勇事迹,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2.2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教学安排
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素养水平都不一样,因此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不要一刀切,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教导他们回到正轨,还要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比如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具有的心理特点和身体特征,从而组织适应学生的教学活动,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3关注学生评估,确定最佳教学方案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随时观察学生的状态。 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不仅仅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并且能够尝试背诵该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从中有没有更加深层的收获,是否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不管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史,他们对于这些革命伟人的态度和感情又是怎样?从他们的事迹中能否激励学生保家卫国……对于初中生来说各方面还较不成熟,一些历史思维和逻辑能力都靠教师来培养,因此教师应当定期对学生组织展开谈话,每学完一单元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比如在学完初二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让学生谈谈对象对这些历史的看法,以及在这一时期里出现的各个伟人,对他们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评价等,由教师记录下来学生的情况从而在后续教学中进行调整。
[结束语]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的转化首先需要教师明确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关系,其次还需要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体系。从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作为考试改革的指导,落实重点培养学生德育为先,能力最重和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钟雪芳.整合三维目标,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与实践(9):1.
[2]李稚勇.简论我国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之发展——聚焦”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探讨[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