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riving_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名学前教育的学生,在长期的专业课学习以及实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如今影响学前教育有效性的最根本因素已经不仅仅是幼儿自身,而是上升到了幼儿所在原生家庭。所以为了综合提高学前教育的有效性,本人将围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处理对策展开探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学前教育本身与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影响一个幼儿最大的往往是家庭教育,所以为了综合提高学前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当针对现如今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展开深度探究,并且根据这些情况适当改变个人的教学策略。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干预过多
  经过长期的教学工作实践,笔者发现,有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处于干预过多的状态的。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回家以后家长有作为第二教育者,对学生提出了另外一个完全相反的概念,。使得幼儿在接受知识维护认知的过程中出现了矛盾,既无法完全理解教师教学的内容,又对家长教育的知识产生了怀疑,使得幼儿的思想观念长期在家长和教师之间来回摇摆,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二)家庭教育干预缺失
  对于学前阶段的儿童来说,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比较系统的,而在家庭中接受到的教育是偏向日常的,更加注重的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完全是处于失语的状态,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一部分重点内容,要求孩子回家之后将课堂之上所学的内容和家长复述一遍。然而,一部分家長不愿意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使得幼儿的学习任务无法按时完成,整体的教学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
  二、积极组织家长会,和家长进行育儿交流
  对于学前阶段的教师而言,培养幼儿的个人能力可能要比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要有难度得多,所以日常的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教师除了要针对个人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展开深度探索之外,还要积极寻求求和家长的有效沟通机会,将正确的育儿理念和符合孩子学习特点的育儿方法传授给家长。尽可能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保持驾校一致,更好地培养新时代幼儿。
  例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就是围绕幼儿的个人习惯以及劳动观念等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然而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却给孩子灌输了“小小年纪不应该做家务”的理念。这种教育观念显然和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冲突,所以为了综合提高幼儿园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当在家长会上将最近一段时间幼儿园的主要教学工作传达给家长,提醒家长要注意转变个人的教育观念,让孩子在家中尝试多做一些小家务,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生活中的各个小细节上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自立能力。为了达到理想中的沟通效果,教师还可以在家长会上将培养幼儿独立意识的重要性传达给家长,让家长明确这一阶段给孩子一些锻炼自己的机会并不是坏事,而是从教育的目的出发,综合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经过和家长的有效沟通,学校和家庭之间可以搭建起一道沟通的桥梁,教师定期组织家长会将最近一段时间教学的重点内容和主要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家长,可以有效预防家庭教育过程中因为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不同而出现的问题。
  三、做好社群运营,密切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召开家长会,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庭教育的专业性,但是真正要让家长发自内心配合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还需要教师做好日常的家校维系工作。利用微信群等网络聊天工具和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将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成长进步都发送在群里,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个人成长,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
  例如: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每天幼儿在学校中的表现告知家长,让家长注意孩子的变化,学前阶段幼儿的变化和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可能上一个月幼儿还不能自己吃饭,这一个月幼儿已经可以自己动手洗碗了。所以时常和家长沟通联系,将幼儿这一整天在学校中的进步,以拍照的形式发送到班级群中,是和家长产生联系的有效沟通方式之一。
  除此之外,学前阶段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往往会组织很多手工活动,而提醒家长帮孩子准备好手工材料,也是社群的功能之一。比如明天教师要带领全班小朋友一起做太空泥手工,教师就可以提前一天在群里和家长说好,明天上午送孩子来上学的时候,在小书包里放一小盒太空泥。通过这样简单的日常沟通,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会更加亲密,而教师未来在提醒家长参与更加大型的幼儿园活动时,家长也会更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从而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体化。
  总结: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巨大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尤其不能忽视。文章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最后从多个方面阐述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教育,强调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尊重孩子,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陶素丹.学前儿童视角下的家庭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2020(42):145.
  [2]樊佳美.学前儿童家庭劳动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0(56):1-2.
其他文献
摘要:美术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最为基础的课程之一,不但能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陶冶其情操,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进而提高其美术综合能力与素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互动教学模式已被逐渐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本文针对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运用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动教学;小学美术;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玉溪第二职业高級中学 653100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致力于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该文则是对聚焦核心素养,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堂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待提升,这一时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所以老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当中
期刊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小学数学学具盒恰好是联系一年级学生手和脑的重要媒介。所以教师如何有效使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具盒,使学具盒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让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智慧鲜花开放在手指尖上,从而帮助一年级学生适应小学数学学习,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值得每一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思考和探索的。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出现,需要老师在教学时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本文主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探究,提出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从而更好推动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动手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可以调
期刊
摘要:针对学校普遍缺失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认知及盲目选课的事实,学校需要在关注生涯规划教育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特色化的同时,坚定“立德树人,为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教育理念。基于此,本文就将探讨新高考视域下实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
期刊
摘要:知识是从生活经验中获取的,在开展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和新课改的要求,作为教学的目标和思想指导,要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分的结合起来,运用生活教学理论进行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样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到的知识也可以运用到数学学习中,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本文通过基于生活教育理论下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小学生数学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升效率。
期刊
摘要:语法向来是英语知识的重难点,也是让学生"头疼"的内容,对于语法教学,难免枯燥晦涩,不采用恰当的方式,学生会掌握的不全面,在理解的过程中也会有困难。在倡导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思维导图对于开展语法教学有良好的效果,它是凭借"图"来培养"思",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日益提升,并可以具备发散思维,能在大脑中将相关知识点形成联系,加深学生记忆。本文将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并探究思维导图在
期刊
摘要:时代的发展使得我们逐步遗忘中华传统文化,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现阶段的教育中应该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与日常教学的相互融合。随着国画艺术的兴起,我们可以以此为路径参考复苏我国的其他传统文化。地方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地方民俗与国画教学相互融合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对国画艺术和地方民俗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笔者以温州少儿国画教
期刊
摘要:为保证高中地理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相关教师应该结合时代发展形势,合理借助信息技术优势辅助授课。微课因此出现,现已被地理教师应用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本文以高中地理教育工作为中心展开探讨,对微课在该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教育;发展前景;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微课主要以短视频的形式出现在学生、教师面前。经实践发现,地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