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青少年的心灵,是宇宙万物最神圣、最神秘、最具活力的对象。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这既是班主任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幸福。高中生处于青少年中期,个性品质更加丰富并逐渐定型。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方向,突出重点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明确努力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要的方向是培养学生个人良好的心理品质。要使学生能够形成对事物和他人以及社会的科学认知,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要重点锤炼学生克服困难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持性,最终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人格,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级管理最终落脚于“心”的工作,而学生心理的变化,是各项班级工作的内在动因,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指向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要使其有利于各项班级工作的开展,而不能相互抵触。这也决定了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能,还需要投入真情真心,要以克服个人职业倦怠感为起点,以形成个性品质促进班级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激活学生潜能提高教育绩效为标准。
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集合,映射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并相互激荡融合,即构成了班级氛围。良好的班级氛围会激活学生们积极发展健康成长的潜能,所有的学生都会从中受益。班主任在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握是否有利于良好班级氛围的营造,因而这项工作应该是渗透式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为此,班主任要注意开展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个别心理辅导入手,开展人格情绪辅导和人际关系辅导,营造积极勤奋的学习风气,创设和谐团结的班级情绪,创设愉悦向上的整体班级氛围。
二、分解目标,整体推进
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更需要避免随意性,突出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可以把教育目标总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
高一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把目标定为适应高中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增强集体感和人际交往能力,掌握自我调适和自我改变的技能。就学生个体而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敞开心扉欣赏别人的交往习惯和科学用脑积极思维的习惯。
高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可以规划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个人创造性。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科学分配时间,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效益观,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友情,学会负责,积极面对各种压力。
高三是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成熟阶段,班主任要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个体的社会价值,关心社会生态和国家命运,从而具有公民使命感和社会奉献精神。使学生能够针对个人实际,选择自己发展前途的人生目标;面对考试压力,娴熟地运用技巧自我调节考前情绪,成功地完成高中阶段的最后冲刺;从细节上把握考试技巧,激活个体潜能,并强化告别母校迈向人生挑战的感恩之情和人生斗志。
三、尊重规律,讲究方法
班主任在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按照规律来实践和探索。这就意味着,班主任除了要懂得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之外,还要重视在日常工作中洞察学生,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并对表现突出的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和归因,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进行有效干预。
一切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基础之上。要平等对待学生,以尊重的态度与学生交往,对学生的引领和疏导以陪伴的形式表现出来。班主任不能轻易下结论,在工作中真正起到预防、引领、促进的作用。
四、重视过程,强调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也是班级管理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最终也反映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这就意味着学生自身的心理体验过程远比成熟结果有意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包括开发班级环境资源,引领学生净化物质环境,美化人文环境;通过班级卫生保持、班级墙报设计、班级风气和风格等各个方面体现班级成员言行倾向和价值取向等心理教育成效。
高中心理成长,有个性也有共性,这就为建立主题教育制度提供了可能,班主任可以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心理教育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班级管理活动,通过学生个性心理体验实现求同存异。期间可以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加以改进,通过反复强化促使学生心理稳定健康地发展。要发挥具有持续约束力的班级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系统地提高学生心理认知水平,也可以以各种学生活动为载体,满足学生共同的心理需要。
班主任在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有高远的追求,与学生共同建设精神家园,要积极发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具有即时感动性和思想性的因素并加以放大,实现师生同步心理成长。要以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度的班级凝聚力和蓬勃的班级活力为导向,引领学生准确定位,健康成长,实现共赢共舞。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方向,突出重点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明确努力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要的方向是培养学生个人良好的心理品质。要使学生能够形成对事物和他人以及社会的科学认知,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要重点锤炼学生克服困难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持性,最终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人格,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级管理最终落脚于“心”的工作,而学生心理的变化,是各项班级工作的内在动因,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指向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要使其有利于各项班级工作的开展,而不能相互抵触。这也决定了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能,还需要投入真情真心,要以克服个人职业倦怠感为起点,以形成个性品质促进班级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激活学生潜能提高教育绩效为标准。
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集合,映射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并相互激荡融合,即构成了班级氛围。良好的班级氛围会激活学生们积极发展健康成长的潜能,所有的学生都会从中受益。班主任在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握是否有利于良好班级氛围的营造,因而这项工作应该是渗透式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为此,班主任要注意开展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个别心理辅导入手,开展人格情绪辅导和人际关系辅导,营造积极勤奋的学习风气,创设和谐团结的班级情绪,创设愉悦向上的整体班级氛围。
二、分解目标,整体推进
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更需要避免随意性,突出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可以把教育目标总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
高一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把目标定为适应高中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增强集体感和人际交往能力,掌握自我调适和自我改变的技能。就学生个体而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敞开心扉欣赏别人的交往习惯和科学用脑积极思维的习惯。
高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可以规划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个人创造性。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科学分配时间,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效益观,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友情,学会负责,积极面对各种压力。
高三是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成熟阶段,班主任要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个体的社会价值,关心社会生态和国家命运,从而具有公民使命感和社会奉献精神。使学生能够针对个人实际,选择自己发展前途的人生目标;面对考试压力,娴熟地运用技巧自我调节考前情绪,成功地完成高中阶段的最后冲刺;从细节上把握考试技巧,激活个体潜能,并强化告别母校迈向人生挑战的感恩之情和人生斗志。
三、尊重规律,讲究方法
班主任在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按照规律来实践和探索。这就意味着,班主任除了要懂得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之外,还要重视在日常工作中洞察学生,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并对表现突出的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和归因,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进行有效干预。
一切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基础之上。要平等对待学生,以尊重的态度与学生交往,对学生的引领和疏导以陪伴的形式表现出来。班主任不能轻易下结论,在工作中真正起到预防、引领、促进的作用。
四、重视过程,强调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也是班级管理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最终也反映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这就意味着学生自身的心理体验过程远比成熟结果有意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包括开发班级环境资源,引领学生净化物质环境,美化人文环境;通过班级卫生保持、班级墙报设计、班级风气和风格等各个方面体现班级成员言行倾向和价值取向等心理教育成效。
高中心理成长,有个性也有共性,这就为建立主题教育制度提供了可能,班主任可以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心理教育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班级管理活动,通过学生个性心理体验实现求同存异。期间可以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加以改进,通过反复强化促使学生心理稳定健康地发展。要发挥具有持续约束力的班级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系统地提高学生心理认知水平,也可以以各种学生活动为载体,满足学生共同的心理需要。
班主任在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有高远的追求,与学生共同建设精神家园,要积极发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具有即时感动性和思想性的因素并加以放大,实现师生同步心理成长。要以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度的班级凝聚力和蓬勃的班级活力为导向,引领学生准确定位,健康成长,实现共赢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