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领导人成长路径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i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解和挖掘合作社领导人的成长路径及规律对于提升农民合作社的经营质量、加快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学术界缺少对领导人成长阶段转变因素及其行为策略的研究。文章以成都五家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导人为例,运用扎根理论,梳理出合作社领导人驱动因素及行为策略,并将合作社领导人成长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而形成合作社领导人驱动因素及行为策略匹配模型,找出三个阶段的主要差异与转变原因。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领导人;成长路径;驱动因素;行为策略
   一、引言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种实现农民互助的经济组织。合作社领导人在合作社诞生之初便应运而生,是合作社发起成立的首要动力;主要负责掌握本社发展目标及方向,主持生产经营工作,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坚强支柱;通过集体经营,帮助农户节约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风险,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使合作社社员福利最大化,其领导人的成长对合作社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但是,农业属于弱势产业,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生活质量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比较利益的低下导致农业不能成为吸引人才就业的领域,合作社因此也很难获得发展所需的人才。从现阶段来看,农民合作社有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但领导人培养体系存在系统性不足。造成培养效果不理想的核心障碍是缺乏对合作社领导人成长过程的深入了解。因此,为了逐步建立高效率、多层次、可持续,多方力量参与的合作社领导人培养体系,应首先详细了解合作社领导人的成长路径及规律。
   当前学术界对合作社领导人成长路径的研究还处于探索期。一些学者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种类及市场规模为依据,对合作社成长阶段进行了划分,但没能将研究视角引入合作社领导人身上;还有一些学者从职业身份来源的不同情形以及领导者胜任力的角度对合作社领导人进行了探究;另外,部分学者从广泛的企业家范围出发,肯定了创新意识、管理技能等作为企业家的成长特征,将企业家划分为五个成长时期;指出建立企业家能力素质模型并分析其与成长周期的匹配关系,有助于找到培养和建设优秀企业家队伍的方法。遗憾的是,较少有研究将成长阶段划分引入合作社领导人研究,更缺乏对合作社领导人成长阶段与成长特质的匹配的系统研究。
   基于以上理论缺口,本文提出研究问题:合作社领导人是如何成长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具有什么精神特质、能力特质,采取了哪些利于合作社發展的行为?每个阶段是如何转变的,转变的原因又是什么?本研究具有以下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基于扎根理论分析识别出了合作社领导人成长阶段的特质与行为;其次,探索出合作社领导人不同阶段驱动因素与行为策略的逻辑传导机制,构建合作社领导人成长阶段驱动因素与行为策略匹配模型;最后,根据每个阶段的成长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合作社领导人成长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合作社领导人来源及其特质相关研究
   我国在200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把合作社领导人表述为企业性质的理事长角色,合作社领导人对合作社具有重要作用。人才来源对合作社领导人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合作社领导人来源于乡村能人、拥有丰富农业生产销售技术和经验的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下岗职工、返乡创业大学生、离职的政府工作人员。这类人合作理念、管理营销能力强、从业经验丰富,谋求经济效能感的同时也兼具社会效能感。合作社领导人成长与其特质密切相关,特质是指承担领导人的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合作社领导人的管理能力、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合作社绩效的重要因素。相较企业管理者, 合作社领导人的特质有较强的特殊性,专业技能是衡量合作社领导人胜任特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能力也是合作社领导人绩效提高的重要保障。
   (二)企业领导人成长阶段特质与行为驱动关系的相关研究
   早期研究发现,CEO在岗位的连续任期内,他们的成长会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并指出在不同的任期阶段,企业家的注意力、行为、绩效会有不同的变化。国内学者王志平认为企业家的成长如同产品生命阶段与企业生命阶段一样,经历了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败期四个时期。崔晓峰等将企业成长分为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得出基于成长阶段视角的企业家精神特质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在企业成长期间,企业家会进行有效的社会资本积累,只是在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企业家社会资本积累的侧重有所不同。赵洪莉等人认为企业发展期, 是国有企业家通过运用各种资源条件, 实现由中层到中高层转变的时期, 是达到生命周期最高点的重要过渡阶段。企业家不同成长阶段的工作动力与能力素质存在差异,不同成长阶段的核心工作动力和重要能力素质不同。合作社领导人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家,领导的合作社是一种兼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于一身的特殊组织形式,可借鉴企业家成长阶段划分依据,依据合作社领导人特殊情况,对合作社领导人成长阶段进行划分。
   (三)述评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合作社领导人进行研究的文献明显增多,通过分析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本文发现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针对研究方法,多数学者通常用问卷调查法归纳总结合作社领导人胜任素质,提出领导人在能力方面的缺陷、对领导人的培养机制上的不足,但问卷调查法需要提前预设,容易与实际出现偏差。
   第二,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合作社领导人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多,而对合作社领导人成长路径研究较少,未深入分析其成长的相关事件和影响,更缺乏对合作社领导人转变因素明确的分析和总结。
   第三,目前,部分学者对企业家成长阶段及能力素质对成长阶段的影响有所研究,以定量分析得出企业家成长周期与能力素质的匹配关系,但对于合作社领导人成长阶段与特质、行为的匹配关系研究较少。
   因此,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对5家合作社领导人的特质与行为进行充分挖掘,发现合作社领导人成长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按照其重要转变因素将合作社领导人成长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以期提炼出合作社领导人驱动因素及行为策略匹配关系,进而构建合作社领导人成长过程中阶段性转变的驱动因素与行动策略的匹配模型。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合作社领导人的现有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社领导人成长研究近乎空白。这一类新型组织有别于一般的商业企业,缺乏可直接借鉴的理论成果。这就要求研究者要尽量减少受文献演绎模式和实证研究方法的影响,利用归纳法从现象中提炼该领域的基本理论,从而逐渐构建和完善相应的理论体系。为深入了解合作社领导人成长这一社会现象,挖掘相应规律,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
   (二)案例选择
   不同身份来源的合作社领导人在精神与能力特质等方面可能存在异质性。而根据一些统计结果,合作社领导人任职前,48.7%曾有外出务工经历,29.6%曾从事个体经营,36.5%曾是生产大户或运销大户,19.1%曾是或仍是村镇干部,剩下的一部分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或一般农民,任职前的身份呈多元化。因此,为使样本具有代表性,课题组经过对成都市周边的合作社进行预调研和比对后,选取了大学教师、高校毕业生、政府退休干部、农资经营者5位典型合作社领导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大学教师、高校毕业生返乡创办合作社的比例逐步增大。这两类人群进入农业创业往往具有很高的农业创业热情和自我激励水平。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对于接受新鲜事物,利用互联网,将农业与其他产业结合的能力普遍较高。这两类人群通常处于兼业状态,能从其他产业中获取收益弥补农业的亏损,克服合作社成立初期融资不足的困难。
   政府退休干部一方面具有深厚的农业情怀,他们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信息积累丰富,有较强的社会资本,提高了合作社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这类群体具有较强的社会创业意向,国家给予的退休金为他们创业失败提供了“退路”,增强了他们创业的能动性,且农户对他们成立合作社有强大的支持。这类群体通常了解政策走向,能够申报合理的政策项目,对合作社的长期发展有较好的驱动作用。
   农资经营者在做农资工作过程中,农资经营者下到生产一线,指导农户生产经营,自身形成了扎实的农业生产技能,与农户沟通交流广泛,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农资经营者销售农资产品,保证售后服务,与农户间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农民需要社會化服务机构指导,而农资经营者深度参与了农业生产过程,其长期的经验积累构成优势,从而由农资站引领农资经营者成立农民合作社满足了双方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在信度方面,本文选取了成都周边5家种植业合作社领导人作为访谈对象,分别对其命名为FC1、FC2……FC5,进行了一对一访谈。在研究设计与信息收集阶段,制定详细研究计划,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并依据核心概念进行归类,确保研究的可复制性。具体案例合作社资料收集情况如表1所示。
   在效度方面,首先,强调团队成员对一手数据收集与分析,并结合在公开媒体上搜集的二手资料,建立以“搜集资料——资料分析(开放性译码、主轴性译码、历程译码)——归纳综合(选择性译码、理论抽样)——构建理论”为逻辑的证据链,确保研究构念效度。其次,对开放性编码形成的概念进行界定,建立多层维度,设计访谈提纲进行指导;同时,将案例材料、理论框架和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匹配,保障研究内容效度。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升华,在理论分析框架下指导发展研究对象,实现从案例到一般的跨越。
   (三)编码过程
   对收集到的数据根据Strauss的扎根理论,借助Nvivo11将数据自底向上进行3种编码过程: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主轴编码(axial coding)和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开放式编码应用于分析的最初阶段,调研人员对数据回顾并找到反复出现的词语、主题或概念,是对数据进行初步的范畴化。主轴编码是对最初的开放式编码进行编码,是将被分解的原始资料重新进行整合的过程。选择性编码指的是选择核心范畴,联系其他范畴并验证其间关系。
   1. 开放性编码:在课题组成员各自独立编码的基础上,组内经过辩论式的讨论不断修正和调整原有的概念,以保证编码的合理性。研究最终发展出210个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删减和抽象。研究团队最终归纳形成了58个范畴,具体如表2所示。
   2. 主轴编码:基于开放性编码形成的210个概念及其基础上所归纳和抽象所生成的58个副范畴,深入分析各副范畴之间的关系,将开放性编码中分裂的数据重新规整起来,建立类属。最终确立了19个主范畴,具体类属关系如表3所示。
   3. 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即对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处理,综合并进一步挖掘核心范畴,进而构建出理论框架。通过对主轴编码所抽象出来的生存动机等19个范畴的继续考察,依据对合作社领导人特质、企业领导人成长阶段特质与行为驱动关系的文献研究,提出合作社领导人“精神特质、能力特质”两大驱动因素及“外部交互、内部治理”两大行为策略,驱动因素及行为策略的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
   四、研究结果分析
   合作社领导人处于不同阶段有其匹配的精神、能力特质,从而产生不同的行动策略。本文对于不同阶段所有的主范畴,假设前一阶段已经体现出的特质与行为,后一阶段不会消失,只表示出新增加的特质与行为,但在主范畴所属的副范畴有所改变时,在该阶段仍把该主范畴表示出来。
   根据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前述三重译码分析,围绕核心范畴、主副范畴以及所有范畴和概念而构建的立体网络关系,可以将合作社领导人成长阶段分为:一是创业积累期,合作社领导人成立合作社之前及成立初期的自身积累期。二是成长发展期,运用各种资源和条件,提高综合把握和协调能力,到达生命周期最高点的过渡期。三是持续稳定期,平稳成长和发展的时期。如图2所示,立足于合作社领导人成长特点,建立合作社领导人成长阶段驱动因素与行动策略的匹配模型,为领导人寻求一条生存发展之路。    三个阶段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一是创业积累期。合作社领导人创业发展之初,除了资金、专业生产知识、人员等基础需求之外,制度制定、成本控制、政府的大力扶持等也尤为重要,此阶段初始积累薄弱,发展较为缓慢。二是成长发展期。随着领导人发展逐步步入正轨,合作社领导人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建立消费者信任、延伸产业链和扩大规模,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对全局的掌控能力和多方位统筹协调能力,发展呈突变式成长。三是持续稳定期。农业品牌是持续稳定的基础,此时,合作社领导人提升自我价值,培养接班人,有效根据市场变化制定规划,投入更多资源打造和维护农产品品牌。
   (一)创业积累期
   合作社领导人通常为了争取政府扶持和获取财富成立合作社,体现了合作社领导人奋斗的直接动机源泉。在成立合作社之前,领导人通过主动学习植保、化肥等专业知识与亲身实践积累农业生产能力,利用国家对合作社的资金、政策等支持,根据资源禀赋成立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初期,领导人对发展方向、未来状况并不明确。此时,领导人会从合作社内部开始进行治理。下乡宣传吸引更多的社员进入,确定社员、申报土地面积后,逐步制定合作社的组织制度、掌握合作社经营流程、管理方式,积累信息、社会关系、财富、能力等各种有利资源。对外交互方面,合作社领导人牵头其他合作社与种植大户共同发展,建立良好的协同发展关系。此阶段,生存动机、农业生产能力等特质驱动着合作社领导人争取政府扶持、财务管理等行为。
   (二)成长发展期
   合作社领导人配置内外部可得资源并建立与之匹配的制度设计后,通过提升自身特质与能力,探索一条能够支撑合作社生存发展的稳定营收途径,由此进入到合作社领导人的成长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合作社领导人更关注合作社的外部治理,核心是适应并立足于市场,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领导人通过拓宽自身社会网络,建立更深入且稳定的关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善合作社管理制度,注重农产品质量提升,从而建立消费者信任,发展品牌。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绝非一帆风顺。事实上,合作社领导人往往要通过不断地进行这一内外治理循环,通过反复试错识别市场的价值需求点,准确发现合作社与自身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进行变革,进而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正因如此,此时合作社内部多发生剧烈的震荡,合作社领导人也可能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缺乏人才等发展瓶颈,并在此过程中迅速加强自身对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才能。此阶段,忧患意识、政策洞察力等特质驱动着合作社领导人市场营销、创新等行为。
   (三)持续稳定期
   在合作社形成了一条具有长期潜力的营收途径后,合作社领导人试图为合作社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但这个过程充满困难,领导人需要寻求突破,进而进入稳定期。合作社领导人面临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拓展产业链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合作社领导人通过建立合作关系、结盟、兼并等措施横向或纵向延伸合作社的价值网,建立和维护品牌凝聚价值网,以实现更优化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另一方面,合作社领导人带领农户创业,保证农户持续增收,进一步加强城乡互动,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这一阶段社会责任的履行,部分是出于政府及社会的更高要求,还有部分是源于合作社领导人自身的成就感和使命感。在此阶段,领导人的大局觀、决策能力以及政策洞察力等素质被逐渐发掘和培养,合作社领导人在经验、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是最好的状态,拥有稳固多样的关系网络,自身能力素质能很好地运用到工作中,熟练配置资源,准确识别内部与外部行为短板、及时弥补。此阶段,成就动机、战略规划能力等特质驱动着合作社领导人带动农户发展、培养人才等行为。
   (四)总结分析
   合作社领导人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变化,如表3所示。一是从政府角色而言,在创业积累期,政府主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对合作社领导人的培训,加强合作社领导人组织与协调能力;在成长发展期,政府主要充当服务者的角色,加大对合作社的政策力度,配合合作社领导人完成规模扩张等任务,提高合作社的知名度,帮助合作社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在持续稳定期,帮助合作社领导人拓宽渠道、协调各方利益,增加支农项目,推动合作社领导人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从资源需求而言,在创业积累期,合作社领导人主要需要专业生产知识、拥有土地或劳动力的社员、资金等基础资源;在成长发展期,合作社领导人需要与各方建立关系,获取市场信息以及营销渠道,对于外部交互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在持续稳定期,合作社领导人往往需要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来谋求进一步发展,建立一个更为广大的平台。三是从个人品质而言,在创业积累期,合作社领导人具备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等基本企业家才能;在成长发展期,合作社领导人善于挖掘市场潜力,洞察政策趋势;在成长稳定期,随着合作社的发展,领导人会更多的考虑个人荣誉、自我奉献等,此时核心能力集中在自我管理和面向未来。
   基于合作社领导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治理重点的差异,提出三个阶段的重要转变原因:一是在组建合作社的初期,领导人考虑最多的是经济利益,体现了合作社领导人奋斗的直接动机源泉。但是随着合作社的发展,领导人会更多的考虑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乡村经济转型进程。二是从创业积累期转为成长发展期,注意力从合作社内部导向转为外部导向,根据市场大环境进行商业模式的变化。合作社领导人首先注重组织制度的设计从而对可获取的所有潜在资源进行配置,转变后则倾向形成最高效率盈利的模式;对于市场变化不断进行模式创新,不断试错,减少冗杂降低成本,为合作社创造新价值;三是从成长发展期转为持续稳定期,合作社领导人在突破一系列瓶颈后会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内部与外部良好循环的发展模式,合作社领导人通过对接项目、合作团队等外部资源进行产业范畴拓展和商业模式的不断革新,以此谋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战略计划逐步转向以创新和培养人才为主。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将合作社领导人成长阶段分为创业积累期、成长发展期、持续稳定期,运用扎根分析研究识别了合作社领导人成长路径中主要驱动因素与行为策略的逻辑传导机制,抽象出了精神特质、能力特质、外部交互、内部治理4个核心范畴,生存动机、成就动机等19个主范畴,争取政府扶持、获取财富等58个副范畴,得出合作社领导人成长阶段驱动因素与行动策略的匹配模型。
   研究发现,合作社领导人在与合作社共同成长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针对不同阶段发展状况,领导人的资金、资源等基础需求是初创期的主要影响因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瓶颈突破是成长期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战略规划、不断创新是稳定期的重要保障。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政府扮演的角色、合作社领导人的资源需求、个人品质会有不同的变化,而治理重点构成了合作社领导人阶段转变的重要原因。
   (二)理论贡献
   首先,运用扎根分析识别出的合作社领导人特质分为精神特质、能力特质,领导人行为分为外部交互、内部治理,得出合作社领导人驱动因素及行为策略传导机制。进而,将合作社领导人的成长路径分为创业积累期、成长发展期、持续稳定期,构建了合作社领导人成长阶段驱动因素与行动策略的匹配模型。最后,从政府角色、资源需求、个人品质三个角度探讨了合作社领导人各个成长阶段成长特征的异质性,并从治理重点的视角分析了合作社领导人不同成长阶段转变的核心原因。本研究打破了单从身份来源考虑合作社领导人成长路径的研究局限,是对以往研究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验证了合作社领导人特质、行为呈现阶段性特征并揭示了阶段的转变因素;为进一步对合作社领导人的研究做铺垫。
   (三)政策启示
   基于本研究得到的结论,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合作社领导人队伍建设、完善合作社领导人培养体系,首先应推进农民合作社领导人的阶段划分工作,并基于其所处阶段提供相对应的培训和服务支持。一是对于创业积累期,要着重针对合作社组织架构设计的培训、土地流转的协助。重点提供关于协调成员关系以及建立规范化、合理化的合作社组织体系的参观与培训,充分发挥土地流转平台的作用,提供更加积极主动的基层协调服务。二是对于成长发展期,要着重针对信息获取的培训,建设与推动合作社间的共享信息平台,帮助领导人获取正确的信息、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和商业模式。政府要有效协调其他外部企业主体与合作社的关系。三是对于持续稳定期,要着重推荐涉农的项目信息,进行品牌运营与营销的培训,人力资源的帮助。合作社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要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保障作用。应大力推动、增强品牌线上影响加快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进程。由政府组织部门牵头,不仅要靠福利性政策吸引人,更以制度法规形式扶持人才创新,让更多人才享受到政策红利,鼓励校社合作进行定向人才培养,保证合作社人才的输入。
   参考文献:
   [1]胡同泽,杨启平.基于冰山模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素质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1):203-206.
   [2]白蕴芳,陈安存.合作社为何人才缺乏[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02):47-48.
   [3]钟真,郑力文.奶农专业合作社成长路径研究——基于9省(区)14个合作社的案例分析[A].中国奶业协会.第四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C].中国奶业协会:中国奶牛编辑部,2013:8.
   [4]安德鲁·沃德.领袖的生命周期使领袖与进化中的组织相适应[M].木易,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5]陳慧,殷波,郑欣瑜.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家能力素质与成长周期的匹配关系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2):51-59.
   [6]骆清.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成长路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03):9-10.
   [7]田野.农民专业合作社流通服务功能发挥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6(02):92-102.
   [8]张社梅.制度创新、人文关怀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探讨——以鑫养蜂专业合作社为例[J].农村经济,2017(05):123-128.
   [9]倪细云,徐建霞,刘婧.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能力测度:基于运城市68家种植业合作社的实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1):28-34.
   [10]许驰,张春霞.理事长人力资本对福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6,36(01):14-18+78.
   [11]Hambrick D C, Fukutomi G D S. The seasons of a CEO’s tenur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1,16(04): 719-742.
   [12]王志平.试述“企业家生命周期”[J].上海管理科学,1995(05):24-25.
   [13]崔晓峰,焦晓波.企业成长阶段视角下企业家精神与IT企业成长——基于“安德科技”公司的案例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29(03):70-73.
   [14]赵洪莉,陈慧.基于生命周期的国有企业家成长规律研究[J].中国培训,2016(23):61-62.
   [15]王珍.基于企业成长周期的企业家社会资本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4):25.
   [16]唐海洋. 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力与合作社绩效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7.
   [17]郑可,王雨林,卢毅,向雯茜.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农人创业认知特征识别[J].科学学研究,2019,37(12):2222-2230.
   [18]李分民.基层农资经营者需不忘初心用“心”经营[J].中国种业,2019(01):44-4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形成机制、决策行为与政策优化研究”(编号:71673195);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农民合作社治理指数设计及其应用研究”(编号:2020JDR0233)。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张社梅为通讯作者)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社区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抓手”与基础,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区建设和治理,“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理念应运而生。文章以苏州市G社区的三社联动为例,从微观互动的角度研究“社区、社工机构、社会工作者”三方主体如何“联”、如何“动”。文章指出三方互联互动需要以观念融合为基础,目标一致为动力,通过资源共享、培育社区自治来促使三社联动形成内生动力。 
期刊
【摘要】写生素材与摄影素材的结合是美术工作者酝酿美术作品初始阶段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为画者提供最真实的形象,从而极有效地创作出反映画者内心借以表达真实心愿的美术作品。  【关键词】写生摄影创作路径  我们知道,美术创作的形成过程相对比较复杂,是因为它不同于其它的艺术门类,它是用表现于纸上或布上等材质上的形象来说话。在这个过程中,它需要美术工作者不仅在创作美术作品前付出特殊的劳动,而且在创作过程中也
期刊
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更是时代提出的严峻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越来越普遍的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逐渐成为现代乃至未来教育中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认真学习,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认真上语文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反思激发观察指导考查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生物教师,决不能“教
期刊
摘要:自智能手机广泛运用之日起,视频便成为了人民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视频网站作为视频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与机遇。而现今大环境下,视频网站也不仅仅局限于播放视频这么简单的任务,而是开始走上多元化的道路,而B公司则是凭借其独特的交互模式与庞大的视频来源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 文章基于SWOT理论对B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成功之处进行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SW
期刊
摘要: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企业管理就显得愈加重要。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所在,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路径。传统成本管理主要目的就是将企业的成本支出进行减少,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成本管理方式比较老旧,只是简单地追求成本数据降低无法发挥出成本优势。战略成本管理实践与创新仍然欠缺有效的途径,文章以涿州贝尔森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其战略成本管理实践与创新进行系统分析,总结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走访和调研,以随机采访形式了解Y市小微企业生存现状,对企业进行抽样式采访并进行合理化分析发现,Y市政府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上取得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激励型工具的运用缺乏针对性、互动性和和信息传递不顺畅等方面問题。针对这一问题,在政府激励型工具视域下了解小微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真实需求,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推动打造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继而使得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繁荣
期刊
摘要:县域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常熟作为苏南县域经济的代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常熟营商环境仍存在政策稳定性不够、技能人才缺乏、主动服务不够、产业集聚度不高等短板。要聚焦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在致力法治诚信、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用户思维、引导产业集聚等多方面发力,持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关键词:营
期刊
摘要:特色优势农业是发展“一带一路”通道经济的产业支撑。文章依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兰州百合和扶贫主导产品镇原万寿菊,总结和分析了百合和万寿菊的营销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鼓励农户参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以期增强农产品在当地乃至全省全国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关键词:万寿菊;百合;营销状况;问题;建议   甘肃省作为西北地区的农业大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是发展“一带一路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和百姓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中医保健品行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中医保健品立足于中国传统医学药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及优良功效。近年来,中医保健品行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此来促进中医保健品市场健康稳步发展。文章率先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中药行业宏观环境及竞争能力,并以东阿阿胶企业为例,从公司概况、公司核心竞争力层面、公司经营业务、财务收入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东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