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永不褪色的名片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5568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告别学生时代已经进入第31个年头,许多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然而,回眸读书记忆经行处,却是历历在目,飘着书香,暖我心扉。
  小人书,萌芽阅读兴趣
  相对于枯燥抽象的语言文字,儿童更乐意亲近色彩纷呈的光影世界,这是由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形象思维所决定的。带领我走进阅读殿堂的,就是一本本画着黑白图画的“小人书”。童年时,每逢除夕领到了压岁钱,或者平时积攒了一定的零用钱,我的“小人书”本数就会增加,木箱里也会散发出一缕缕混合着油墨香和木头香的味道。这些“小人书”是父母送给童年的我的奢侈品,也曾是我最引以为豪的一笔财富。“小人书”以其独特的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深深地吸引了我,同时也带来了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那些精美、传神的绘图,配以浅显、直白的文字,显得相得益彰、相互辉映,使我既能初步感知绘画艺术,又能接受文学熏陶。时隔三十多年,每一次回忆起那段阅读时光,还是那般清晰而温暖、让人满足而迷恋,仿佛时光又回到童年。如今,“小人书”的故事不仅成为我人生的美好记忆,成为我喜欢阅读的奠基石,也成为我点燃学生阅读热情,引领学生走上阅读之路的生动素材。
  自考书,丰盈文化底蕴
  自懂事之日起,我就梦想成为一名大学生。但由于时代和家庭环境的原因,我却上了一所中等师范学校。由于内心一直留有上大学的梦想,我于1999年4月搭上自考的“列车”。虽每次报考都顺利通过考试,但由于学习期间有时课程的考试和工作有时间上的冲突,所以前后共用了十年时间才分别取得了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本科两张自考文凭。在自考的那段日子里,我没有了双休日,没有了黄金周假期,也没有了寒暑假。有时几种考试同时进行,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如2000年10月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2003年10月参加普通话等级测试,2006年暑假参加了城区缺编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等等。幸好这些考试都顺利通过,给了自己几分慰藉。当然,还有其他业务比赛和培训。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争分夺秒”,什么叫“废寝忘食”,什么叫“筋疲力尽”。诚如鲁迅先生所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这句话也映射了我每天陪着朝阳起床,伴着月亮入睡;精彩的电视连续剧不敢留恋,迷人的月夜不敢驻足。钱钟书先生说,城里的人想出城,城外的人想进城。这时的我则例外,一旦进入了书城,便流连忘返了。因为我不仅丰盈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还收获了百折不挠的自考精神,成为我人生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虽然我的自考旅程已经结束,但我的读书行动并未停止,学习之路还在延伸……
  工具书,积淀学科知识
  1988年7月我中师毕业,被分配到一所离县城20多公里的偏僻小学任教。开学后的第十天,我迎来了我国的第四个、自己从教生涯的第一个教师节,收到了学区工会赠送的一份特殊礼物——一本线装《现代汉语词典》。它让我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联想到了这应该是自我成长的一份见证。
  农村小学条件较差,图书室里没有多少书可借,适合阅读的更少。闲暇时光,我便拿起《现代汉语词典》翻看。突然,“蒙蒙”这个词语映入我的眼帘,读音却不同:“天刚蒙蒙亮”中的“蒙蒙”读作“mēng mēng”,而“蒙蒙细雨”中的“蒙蒙”读为“méng méng”。很快,我又看到了另一个词“萱堂”,意即尊称人的母亲。为此,我明白了原来一知半解的“椿萱并茂”的含义——椿萱:喻父母,古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椿萱并茂,原指椿树和萱草都茂盛,比喻父母都健在、健康。
  从此,一遇到读音、意思不确定的字词就查《现代汉语词典》,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查得最勤的就是儿化词,因为像我这样的闽南教师,最怕说的就是带“儿”音的普通话。通过翻阅词典,我也学到了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知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分别代表高雅、通俗的文学艺术,不把“差生”的“chà”误读为“chā”,还解决了一位退休老教师困惑心中已久的疑惑“为何妻子的哥哥称为‘内兄’”。
  由于学习的需要,除了《新華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我还添置了《中华成语词典》《英汉多功能词典》。尽管如此,我还是对《现代汉语词典》情有独钟,如今的儿辈们却难以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如今,这本线装《现代汉语词典》封面斑驳、扉页发黄,感觉稍不留心就会散落一地。儿子看到它而露出的异样神情,似乎告诉我要换一本新的了。可他哪里知道我对它的感情:她无数次引领我从错误走向正确,曾经让我感动,也让我觉得富有;她不仅是我的第一份教师节礼物,还见证了我学科知识的积淀、更新过程。
  专业书,汲取教育智慧
  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我们或由于内心浮躁,或因为疲于应付繁琐的教育教学事务,静心读书的教师不多,有阅读计划的教师更是少数。即使读了书,也仅仅是读考试之书,读教参之书,读应景之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反思自己以往的读书之道,也存在着差距。一是阅读内容狭窄。我常读的是故事性的休闲书籍、生活杂志,而对于教育类书籍读得少,尤其是教育名著、教育经典。二是欠缺阅读计划。随意性强,有空就读,没空就落,无法做到再忙也挤出时间阅读。三是缺乏阅读思考。少做阅读笔记,缺乏深层思辨,也就难以有较大的收获与提升。针对以上不足,我对读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进:第一,扩大阅读范围。订阅多本教育报刊,把读书的触角伸向专业书籍,并尽量不局限于教育类,做到跨越门类,博采众长。第二,计划阅读。每学期系统地读一两本教育名著,通过研读教育经典,开拓思维、把握规律,提高育人和思辨能力。第三,读写结合。因为劳于读书,才能逸于写作,又因为书山有路“读”为径,学海无涯“写”作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充分利用教学之余,借助写作平台,把读书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及时记录下来。
  “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快乐都可以从阅读中得到。”我非常欣赏肖川教授这句话,信奉书能启智,也更加注重阅读,即使琐事缠身之时,也要尽量做到每天夜读一两篇美文。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教师除了自身增强阅读意识外,还要注重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引领他们延伸阅读生态链。同时,我以参赛、投稿为载体,指导学生在CN学生刊物发表习作50多篇,参加县以上级别比赛获奖50多人次,让学生体验阅读的成就感。
  海德格尔曾说: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的。培根也说过:诗歌使人灵秀。发现诗意、体验诗意乃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缺少了这样的发现与体验,人生就缺失了一份完美。正是读书、学习让我的教育人生充满了诗意,诗意地展开工作与教学,诗意地生活,诗意地走向未来。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其他文献
教育部重点课题“国际阅读素养框架下的我国小学阅读教学和测试改革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五层次阅读能力模型,其中评鉴能力属于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并且属于阅读教学中比较薄弱的,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实践培养的能力。然而,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往往以文教文,教学在阅读内容的理解上打转,没有依据文章体式进行分类教学。閱读教学相对模糊、零碎,不成体系,处于“碎片化”“内容化”的浅显阅读教学中。因此,学生阅读评鉴能力在阅读教学
期刊
【编者按】插图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传递着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丰富信息,并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个语篇都配有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插图,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他们学习语言的规律。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英语教师应有相关思考。本刊就“小学英语教材插图使用策略”刊发两篇文章,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发。  插图作为
期刊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2.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进行运用。  3.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感受人物描写的无限精彩。  【教学重难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写作中进行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感受名著魅力  师:我们
期刊
福安市八一小学创办于1960年,现有学生3306人,教职工180名,是一所市直小学。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品质教育”的办学追求,秉承“育根铸魂、品质人生”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把学校办成品质人才的基石,特色教育的典范。下面从品质教育的内涵、建构、实施三个方面谈谈我校品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一、品质教育的内涵  1. 品质教育研究背景。新时期中国教育将由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努
期刊
良好德行成就美好未来。美国教育学家斯特娜夫人认为,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能得到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能得到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能得到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多年来,笔者以学校红领巾实践基地建设为载体,探究小学生德行养成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地建设的活动实施  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位于延平区,周边有省、市、区属
期刊
2018年8月7日早晨,民进苏州市委副主委徐圭逊先生电话告诉我:刘振夏先生走了。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每年春节,我们都互致问候和祝福,从来没有听说先生身体不好的消息,更没有听说过他住院治疗,只知道他仍然像过去那样勤奋地画画,仍然像过去那样撕掉的画比保存的画多出很多,只知道他在世界各地巡回举办自己的展览,把中国画的精神与风韵传播四方。怎么没有任何预兆地一下子说走就走了呢?  当我还沉浸在悲伤之中
期刊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更缺少用语言文字(或用绘画、音乐、雕塑等)表现美的能力。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就是要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用语言文字表现美的能力”。  一、习作单元又回来了  20世纪90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有“读写例话”。一个学期编排一次“阅读例话”——以课文为“例”,“话”怎样阅读;一次“写作例话”——以课文为“例”,“话”怎样习作。合称之为“读写例话”。  
期刊
师:各位小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台湾新北市丽林小学的黄秀精老师。班上的小朋友,这是我任教的城堡小学,很美吧?(投影展示学校景色,师介绍自己发现校内台湾栾树蒴果的经历)  师:你们有到过台湾吗?有机会到台湾时,黄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神话里。接下来,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走进今天的课堂。  【评析】课前谈话其实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明白认真观察周边事物的重要性,为达成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做好准
期刊
作为小学第二学段的语文教材起始册,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册教材既延续了第一学段的编写体系,又呈现了第二学段的特点,在每个单元中,都精选了程度适宜、文质兼美的课文,以此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第二、第七单元的课文分别围绕“金色的秋天”和“大自然的礼物”这两个主题进行编排。下面,笔者以第二、第七单元为例,谈谈基于课程统整的思考和单元群组的教学。  一、
期刊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当前,受诸多因素影响,乡村教师队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学科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发展相对滞后等情况,针对“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这一话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做实师德师风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