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建筑工程中施工方法和控制措施,重点阐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起因与控制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压浆;控制措施
1 引言
钻孔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施工简单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一般不是很大,因此在各类桩基工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桩目前在沿海城市和市区改造中的使用已相当普及,但因属隐蔽工程,成桩后质量检查比较困难。但灌注桩施工混凝土的浇筑与一般混凝土的浇筑程序及控制要点有很大差异。与一般混凝土浇筑相比,灌注桩施工工序更为复杂,施工技术要求更高,若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就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
2.、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方法和控制措施
2.1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原理
灌注桩后压浆的机理是通过桩底与桩侧后注浆加固桩底沉渣和桩身土皮,是对桩底与桩侧一定范围土体通过渗入粗颗粒土,劈裂细粒土和压密(非饱和松散土)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加桩端与桩侧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
2.2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控制要点
(1)、后注浆作业开始之前,宜进行试注浆,优化并最终确定注浆参数。
(2)、浆液的水灰比应根据土的饱和度,渗透性确定,对于饱和土宜为0.5-0.7,对于非饱和土宜为0.7-0.9(松散碎石土,砂砾宜为0.5-0.6);低水灰比浆液宜渗入减水剂;地下水处于流动状态时,应渗入速凝剂。
(3),桩底注浆终止工作压力应根据土层性质、注浆点深度确定,对于风化岩,非饱和黏性土,粉土,宜为5-10MPa;对于饱和土层宜为1.5-6 MPa,软土取低值,密实土取高值;桩侧注浆终止压力宜为桩底注浆终止压力1/2;
(4)、注浆量不宜超过75L/min;
(5),单桩注浆量的确定主要应考虑桩的直径,长度,桩底桩侧土层性质,单桩承载力增幅,是否复式注浆等因素确定,可以按下式估算:
Gc=apd+asnd
ap,,as ---------分别为桩底,桩侧注浆量经验系数,ap,=1.5-1.8,as =0.5-0.7;对于卵,砾石,中粗砂取较高值;
n----- 桩侧注浆断面数;
d-----桩直径(m)
Gc----------注浆量,以水泥重量计(t)
独立单桩,桩距大于6d的群桩和群桩初始注浆的部分基桩的注浆量,应以上述估计值乘以1.2的系数。
(6),后注浆导管应采用钢管,应与钢筋笼加劲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桩身内注浆导管可取代等承载力桩身纵向钢筋;
(7),桩底后注浆导管及注浆阀数量宜根据桩径大小设置,对于d≤600mm的桩,可设置1根,对于600 (8),对于桩长超过15米,承载力增幅要求较高时,宜采用桩底桩侧复式注浆,桩侧后注浆管阀设置数量应综合地层情况,桩长,承载力增幅情况等因素确定,可在离桩底5—15米以上每隔6—12米于粗粒土层下部设置一道(对于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宜设置粗粒土层中上部);
(9),对于非通长配筋的钢筋笼,下部应不少于2根与注浆导管等长的主筋组成的钢筋笼通底;钢筋笼应沉放到底,不得悬吊。
(10),管阀应能承受1MP以上的静水压力,管阀外部的保护层应能低抗砂石等硬物的刮撞而不受损。
(11),注浆作业宜成桩后2天开始,注浆作业离成孔作业点的距离不宜小于8—10米;桩底注浆宜对同一根桩各个注浆导管依次实施等量注浆,对于桩群注浆宜先外围,后内部。
(12),对于饱和土的复式注浆顺序宜先桩侧,后桩底;对于非饱和土宜先桩底,后桩侧;多断面桩侧注浆应先上后下,桩侧桩底注浆间隔不宜小于2h。
(13),注浆压力与注浆量均达到设计值或注浆量达到设计值75%且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时,可以终止注浆。
(14),注浆压力长时间低于正常值,地面出现冒浆或周围桩孔串浆时,应改为间歇注浆,间歇注浆时间宜为30—60min,或调低浆液水灰比。
(15),后压浆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后压浆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承载力检验应在后压浆20d后进行,参入早强剂的可适当提前。
(16),后压浆施工完成后应提供以下资料,水泥材质检验报告,压力表检定证书,试注浆纪录,设计工艺参数,后压浆作业纪录,特殊情况处理纪录。
2.3 75×49米超长钢筋混凝土楼面无缝施工与控制
本工程屋面楼板长75.3米,宽48.8米,面积为3500平方米,为一大跨度超长现浇混凝土结构。该屋面楼面梁板结构采用无缝设计,在考虑混凝土收缩变形对混凝土结构影响的措施方面,采用设置后浇带的形式,在中间横向设缝一道,纵向设缝一道,带宽1米。后浇带要求待楼板混凝土浇灌完毕后2个月后,采用同楼层高一个强度等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灌。然而按此方案施工,要作2次浇灌,且技术间歇时间要2个月,无法满足业主提出的工期要求。针对此情况,经过充分的探讨和论证,根据UEA混凝土补偿收缩的原理,在征得设计和业主单位同意的前提下,将原设计设置后浇带的形式,改为设置膨胀加强带的方法,即屋面楼面整体一次浇灌完成的方法施工。
2.3.1工艺原理
当混凝土中掺入8%~12%水泥用量的UEA为时,会产生微量膨胀(限制膨胀率为0.02%~0.04%),起到抵消一般混凝土硬化过程的收缩作用,并产生0.20~0.70Mpa的预应力,因此称为补偿收缩混凝土。同时,由于两侧混凝土和钢筋的限制作用,膨胀的UEA混凝土的强度实际不会下降,相反起增强作用,因此称为膨胀加强带。这一加强作用并且会抵消一定的温度收缩变形,从而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度限制大大放宽。 2.3.2施工方法
1、原设计楼面后浇带位置和条数不变,做法改为UEA膨胀加强带的形式,带的宽度由原来的1米改2米,带内在原配筋的底面各加一层φ10@100钢筋网。
2、加强带内混凝土掺入12%水泥用量的UEA,非加强带混凝土掺入8%水泥用量的UEA,其中,加强带混凝土比非加强带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即C35)。
3、考虑到屋面混凝土的浇灌量大,质量要求高,为保证顺利浇灌混凝土,接设计图纸要求将屋面加强带位置分成四个区域,组织浇灌顺序为:对1、3区域先浇灌,隔二天后,浇灌对角2、4区域,待2、4区域浇灌完后,最后浇灌加强带内的混凝土。
4、该方案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所以首先应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和试配工作。
5、为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工作效率,避免施工冷缝的出现,缩短整体浇灌完成时间,配备良好的混凝土汽车泵,组织协助好混凝土搅拌站、汽车运输组,使得各方要做到全力以赴。
6、混凝土浇灌沿垂直于楼面纵向的方向进行,先浇灌框架主次梁,后浇灌板面,并根据配合比提供的混凝土初凝时间,结合施工设备的有效生产率,每次浇灌的工作面宽度控制不超过3米,梁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楼面用平板振动器捣实整平。
7、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在混凝土终凝后,浇水养护,并在两周内保持湿润。
2.4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起因分析与裂缝控制措施
本工程的填充墙,按环保要求采用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完工后半年,墙体都伴有裂现象,室外墙体外露面都有,个别裂缝特别严重。裂缝的形状,有斜裂缝、水平裂缝、竖向裂缝等。这些裂缝,有些为表面裂缝,也有贯穿墙体的裂缝,从而成为混凝土砌块施工中的一大通病,现从裂缝的状态、砌体的性能和施工角度,分析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和起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2.4.1 裂缝形式
(1)斜裂缝:多部分出现在梁柱墙交接处、主次梁交接处及门窗洞口处,特别是墙体上用来埋设电器开关和消防栓等设备而开凿的洞口或在砌块上开的洞口处,多发生在沿洞口上角向上延伸的斜裂缝,裂缝宽度、长度都比较大,贯穿墙体,部分裂缝从墙体顶部延伸到底部,宽度可达到2-3mm.
(2)水平裂缝:多部分出现在墙体中部、顶部及梁交接处以及门窗洞口过梁下方,大多数水平裂缝可沿厚度及长度方向贯穿整个墙体。
(3)竖向裂缝:多部分出现在墙体中部、墙体和框架柱连接处,有些墙体出现数条间距和宽度接近的裂缝,竖向裂缝一般长度较大而宽度较小。框架梁相交处下方的墙体以及框架梁柱或剪力墙体和墙体连接出现的裂缝可以贯穿整个墙体。并从墙体顶部延伸到底部。
2.4.2裂缝分类
(1)按裂缝是否贯穿墙体可分为:贯穿性裂缝及表面裂缝。有一些裂缝在墙体的两面对称出现,延伸方向与长度一致,基本可以判定该裂缝贯穿墙体。斜裂缝和水平裂缝大多数为贯穿性裂缝,而竖向裂缝有些只是墙体表面抹灰层开裂。贯穿性裂缝和竖向裂缝有以下几种情况:砌块开裂、灰缝开裂以及砌块和灰缝同时开裂,但一般是砌块和灰缝同时开裂。贯穿性水平裂缝一般都是灰缝开裂。
(2)按裂缝出现的时间,可以分为早期裂缝和后期裂缝。早期裂缝是指混凝土砌块墙体砌筑后前6个月出现的裂缝。早期裂缝多数是竖向裂缝和水平裂缝,斜裂缝很少。次阶段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裂缝主要是砌块和砂浆之间的粘结裂缝。墙体中部的水平裂缝大多数出现早期。后期裂缝一般指混凝土砌块墙体砌筑6个月后出现的裂缝。此阶段竖向裂缝多出现在墙体中部及墙柱连接处;而斜裂缝出现在门窗洞口、管线穿凿处和墙体开洞处。水平裂缝多出现在梁与墙交接处,门窗洞口的过梁下方砌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在设计方面,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配合成熟的技术条件,在理论上提出可行的控制措施,在施工组织方面,要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采取各种有效技术措施,在实践中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B33/T1024-2005,J10655-2005
[2]《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第二版),江正荣主编
[3]《现浇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段 峥,2003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压浆;控制措施
1 引言
钻孔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施工简单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一般不是很大,因此在各类桩基工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桩目前在沿海城市和市区改造中的使用已相当普及,但因属隐蔽工程,成桩后质量检查比较困难。但灌注桩施工混凝土的浇筑与一般混凝土的浇筑程序及控制要点有很大差异。与一般混凝土浇筑相比,灌注桩施工工序更为复杂,施工技术要求更高,若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就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
2.、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方法和控制措施
2.1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原理
灌注桩后压浆的机理是通过桩底与桩侧后注浆加固桩底沉渣和桩身土皮,是对桩底与桩侧一定范围土体通过渗入粗颗粒土,劈裂细粒土和压密(非饱和松散土)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加桩端与桩侧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
2.2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控制要点
(1)、后注浆作业开始之前,宜进行试注浆,优化并最终确定注浆参数。
(2)、浆液的水灰比应根据土的饱和度,渗透性确定,对于饱和土宜为0.5-0.7,对于非饱和土宜为0.7-0.9(松散碎石土,砂砾宜为0.5-0.6);低水灰比浆液宜渗入减水剂;地下水处于流动状态时,应渗入速凝剂。
(3),桩底注浆终止工作压力应根据土层性质、注浆点深度确定,对于风化岩,非饱和黏性土,粉土,宜为5-10MPa;对于饱和土层宜为1.5-6 MPa,软土取低值,密实土取高值;桩侧注浆终止压力宜为桩底注浆终止压力1/2;
(4)、注浆量不宜超过75L/min;
(5),单桩注浆量的确定主要应考虑桩的直径,长度,桩底桩侧土层性质,单桩承载力增幅,是否复式注浆等因素确定,可以按下式估算:
Gc=apd+asnd
ap,,as ---------分别为桩底,桩侧注浆量经验系数,ap,=1.5-1.8,as =0.5-0.7;对于卵,砾石,中粗砂取较高值;
n----- 桩侧注浆断面数;
d-----桩直径(m)
Gc----------注浆量,以水泥重量计(t)
独立单桩,桩距大于6d的群桩和群桩初始注浆的部分基桩的注浆量,应以上述估计值乘以1.2的系数。
(6),后注浆导管应采用钢管,应与钢筋笼加劲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桩身内注浆导管可取代等承载力桩身纵向钢筋;
(7),桩底后注浆导管及注浆阀数量宜根据桩径大小设置,对于d≤600mm的桩,可设置1根,对于600
(9),对于非通长配筋的钢筋笼,下部应不少于2根与注浆导管等长的主筋组成的钢筋笼通底;钢筋笼应沉放到底,不得悬吊。
(10),管阀应能承受1MP以上的静水压力,管阀外部的保护层应能低抗砂石等硬物的刮撞而不受损。
(11),注浆作业宜成桩后2天开始,注浆作业离成孔作业点的距离不宜小于8—10米;桩底注浆宜对同一根桩各个注浆导管依次实施等量注浆,对于桩群注浆宜先外围,后内部。
(12),对于饱和土的复式注浆顺序宜先桩侧,后桩底;对于非饱和土宜先桩底,后桩侧;多断面桩侧注浆应先上后下,桩侧桩底注浆间隔不宜小于2h。
(13),注浆压力与注浆量均达到设计值或注浆量达到设计值75%且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时,可以终止注浆。
(14),注浆压力长时间低于正常值,地面出现冒浆或周围桩孔串浆时,应改为间歇注浆,间歇注浆时间宜为30—60min,或调低浆液水灰比。
(15),后压浆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后压浆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承载力检验应在后压浆20d后进行,参入早强剂的可适当提前。
(16),后压浆施工完成后应提供以下资料,水泥材质检验报告,压力表检定证书,试注浆纪录,设计工艺参数,后压浆作业纪录,特殊情况处理纪录。
2.3 75×49米超长钢筋混凝土楼面无缝施工与控制
本工程屋面楼板长75.3米,宽48.8米,面积为3500平方米,为一大跨度超长现浇混凝土结构。该屋面楼面梁板结构采用无缝设计,在考虑混凝土收缩变形对混凝土结构影响的措施方面,采用设置后浇带的形式,在中间横向设缝一道,纵向设缝一道,带宽1米。后浇带要求待楼板混凝土浇灌完毕后2个月后,采用同楼层高一个强度等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灌。然而按此方案施工,要作2次浇灌,且技术间歇时间要2个月,无法满足业主提出的工期要求。针对此情况,经过充分的探讨和论证,根据UEA混凝土补偿收缩的原理,在征得设计和业主单位同意的前提下,将原设计设置后浇带的形式,改为设置膨胀加强带的方法,即屋面楼面整体一次浇灌完成的方法施工。
2.3.1工艺原理
当混凝土中掺入8%~12%水泥用量的UEA为时,会产生微量膨胀(限制膨胀率为0.02%~0.04%),起到抵消一般混凝土硬化过程的收缩作用,并产生0.20~0.70Mpa的预应力,因此称为补偿收缩混凝土。同时,由于两侧混凝土和钢筋的限制作用,膨胀的UEA混凝土的强度实际不会下降,相反起增强作用,因此称为膨胀加强带。这一加强作用并且会抵消一定的温度收缩变形,从而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度限制大大放宽。 2.3.2施工方法
1、原设计楼面后浇带位置和条数不变,做法改为UEA膨胀加强带的形式,带的宽度由原来的1米改2米,带内在原配筋的底面各加一层φ10@100钢筋网。
2、加强带内混凝土掺入12%水泥用量的UEA,非加强带混凝土掺入8%水泥用量的UEA,其中,加强带混凝土比非加强带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即C35)。
3、考虑到屋面混凝土的浇灌量大,质量要求高,为保证顺利浇灌混凝土,接设计图纸要求将屋面加强带位置分成四个区域,组织浇灌顺序为:对1、3区域先浇灌,隔二天后,浇灌对角2、4区域,待2、4区域浇灌完后,最后浇灌加强带内的混凝土。
4、该方案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所以首先应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和试配工作。
5、为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工作效率,避免施工冷缝的出现,缩短整体浇灌完成时间,配备良好的混凝土汽车泵,组织协助好混凝土搅拌站、汽车运输组,使得各方要做到全力以赴。
6、混凝土浇灌沿垂直于楼面纵向的方向进行,先浇灌框架主次梁,后浇灌板面,并根据配合比提供的混凝土初凝时间,结合施工设备的有效生产率,每次浇灌的工作面宽度控制不超过3米,梁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楼面用平板振动器捣实整平。
7、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在混凝土终凝后,浇水养护,并在两周内保持湿润。
2.4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起因分析与裂缝控制措施
本工程的填充墙,按环保要求采用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完工后半年,墙体都伴有裂现象,室外墙体外露面都有,个别裂缝特别严重。裂缝的形状,有斜裂缝、水平裂缝、竖向裂缝等。这些裂缝,有些为表面裂缝,也有贯穿墙体的裂缝,从而成为混凝土砌块施工中的一大通病,现从裂缝的状态、砌体的性能和施工角度,分析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和起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2.4.1 裂缝形式
(1)斜裂缝:多部分出现在梁柱墙交接处、主次梁交接处及门窗洞口处,特别是墙体上用来埋设电器开关和消防栓等设备而开凿的洞口或在砌块上开的洞口处,多发生在沿洞口上角向上延伸的斜裂缝,裂缝宽度、长度都比较大,贯穿墙体,部分裂缝从墙体顶部延伸到底部,宽度可达到2-3mm.
(2)水平裂缝:多部分出现在墙体中部、顶部及梁交接处以及门窗洞口过梁下方,大多数水平裂缝可沿厚度及长度方向贯穿整个墙体。
(3)竖向裂缝:多部分出现在墙体中部、墙体和框架柱连接处,有些墙体出现数条间距和宽度接近的裂缝,竖向裂缝一般长度较大而宽度较小。框架梁相交处下方的墙体以及框架梁柱或剪力墙体和墙体连接出现的裂缝可以贯穿整个墙体。并从墙体顶部延伸到底部。
2.4.2裂缝分类
(1)按裂缝是否贯穿墙体可分为:贯穿性裂缝及表面裂缝。有一些裂缝在墙体的两面对称出现,延伸方向与长度一致,基本可以判定该裂缝贯穿墙体。斜裂缝和水平裂缝大多数为贯穿性裂缝,而竖向裂缝有些只是墙体表面抹灰层开裂。贯穿性裂缝和竖向裂缝有以下几种情况:砌块开裂、灰缝开裂以及砌块和灰缝同时开裂,但一般是砌块和灰缝同时开裂。贯穿性水平裂缝一般都是灰缝开裂。
(2)按裂缝出现的时间,可以分为早期裂缝和后期裂缝。早期裂缝是指混凝土砌块墙体砌筑后前6个月出现的裂缝。早期裂缝多数是竖向裂缝和水平裂缝,斜裂缝很少。次阶段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裂缝主要是砌块和砂浆之间的粘结裂缝。墙体中部的水平裂缝大多数出现早期。后期裂缝一般指混凝土砌块墙体砌筑6个月后出现的裂缝。此阶段竖向裂缝多出现在墙体中部及墙柱连接处;而斜裂缝出现在门窗洞口、管线穿凿处和墙体开洞处。水平裂缝多出现在梁与墙交接处,门窗洞口的过梁下方砌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在设计方面,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配合成熟的技术条件,在理论上提出可行的控制措施,在施工组织方面,要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采取各种有效技术措施,在实践中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B33/T1024-2005,J10655-2005
[2]《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第二版),江正荣主编
[3]《现浇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段 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