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型”小学阅读课堂教学策略谈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用型”小学阅读课堂,应以语用为核心,以语言运用为主线来选准语用训练内容,借“说”“写”叩问文本,带动学生对课文内容、思想的理解,让学生“学进去”;创设具体的语用情境,迁移从文本感受到的言语现象,将所感受的言语现象转化为语用实践,让学生“讲出来”,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 叩问文本;迁移运用;语用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看,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语用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语用能力只有在语用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语用型”小学阅读课堂,应以语用为核心,以语言运用为主线来选准语用训练内容,借“说”“写”叩问文本,带动学生对课文内容、思想的理解;创设具体的语用情境,迁移从文本感受到的言语现象,将所感受的言语现象转化为语用实践,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由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全文语言精练,脉络清晰,前后呼应,叙议结合,有理有据。叶老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例子”弦外之音是一种语言规律,是语用示范。在本文中,笔者为学生的思维表达做了很好的实例示范,是学生学习写法、提升语用能力的好素材。
  一、选准语用训练内容,借“说”“写”叩问文本
  (一)提炼关键词语,选准“语用”训练的切入点
  切入点是阅读教学的突破口。选准切入点,可以引导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理解和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功效,使得阅读教学事半功倍,得心应手。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逻辑周密,论证严密。其语言简练、规范,用词精当、传神,值得驻足流连,反复揣摩把玩。课文中,作者把滴水穿石的启示概括为八个字: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八个字、两个关键词,就是理解文章丰富意蕴的“敲门砖”。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了解了说理文“引出观点——举例论证——得出结论”的结构特点后,为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解读课文,教师适时地做了点拨,将阅读引向深入。
  再读读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五节),请你从中提炼出两个关键的词语,说说要想实现我们的理想,必须做到哪两点?
  当学生找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两个关键词后,教师因势利导,利用多媒体出示活动二:
  请你默读第一小节的这一部分内容,边读边划出文中可以反映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在接下来的交流展示中,学生抓住“接连不断”“总是”“同一”等词语,诠释了“目标专一”;抓住“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锲而不舍”“日雕夜琢”等词语,弄懂了“持之以恒”。然后,出示句子“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抓住“?”号,通过朗读感受反问句强烈的语气;再把它改为陈述句,进行句式训练,加深对文本内容、思想的理解。
  提炼关键词,从词语入手,带出句子、语段的教学,借“说”“写”叩问文本,不仅使学生读懂了文本的内容,还领会了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使得教学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可见,以关键词为教学的切入点,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论证的严密,还能在语用训练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把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二)关注语言形式,发现文本的“语言秘密”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篇说理文。作者從论证的需要出发,列举了三个正面和一个反面的例子。其中三个正面的例子分别是从“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实现理想”这三个方面进行叙述的。它们共同特点是篇幅短小,语言简练。这种特殊的语段形式,隐藏着作者的“语言秘密”,是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地方。
  多媒体出示活动三:作者在文中就列举了三位像小水滴一样的人物,他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后实现了自己美好的理想。请你认真研读课文第三小节,从中提炼出最能反映他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四字词语,完成下面的表格。(先自己填,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说话练习: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目标专一、__________持之以恒,所以__________。如果我们也能像__________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完成了表格的填写。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作者隐藏在这段文字中的“语言秘密”。然后通过说话训练,让作者列举事例的构段模式在学生的脑海中变得更加清晰起来。接着,教师进一步点拨,将学生的阅读发现引向深入。
  (1)古今中外像这样拥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那是不是要把所有的事例都放在课文中呢?(此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选取的事例要有典型性)
  (2)除了典型性,作者还运用了正反说明的方法。选取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个事例作正面论证,选取雨水作反面论证,小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却滴穿了石块,雨水的力量更大却没有滴穿,是什么原因呢?
  ①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第四小节,找到答案。
  ②多媒体出示挖井人图片,请学生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说一说他一事无成的原因。(此举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文本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在正反对比中彰显论点的方法)
  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课应着力养成和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觉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教者以语用为核心,以语言运用为主线,选准文本的言语形式作为语言训练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品味来领悟作者的写法,不仅使他们感受到了文本语段特有的言语形式的表达魅力,也让他们明白了说理文列举事例的写法及论证的方法,为下一步迁移运用、形成语用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迁移运用,提升语用能力
  (一)课堂上引导迁移运用,实现言语增值
  著名特教教师刘连增认为:“有效、高效的课堂,不能就内容讲内容,满足于学生获得经典、规范的言语表达……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纳入到自己的话语系统,并加以模仿迁移甚至创造性地运用……这样的教学才能实现‘例’的增值,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才是富有价值和意义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具体的语用情境,引导学生迁移从文本感受到的言语现象,将所感受的言语现象转化为语用实践,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多媒体出示活动四:古今中外,像文中提到的三个正面事例还有许多。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去搜集了事例。现在,我们来开一个“小小交流会”,好不好?
  要求:(1)仿照课文介绍一位名人事例,不超过100字,用上学过的词语更好。(2)举事例,搜集名人名言也可以。
  程序:(1)修改自己搜集的原始资料。(2)小组交流,推荐代表上台交流。
  此刻,孩子们进入文本的语境,模仿文本的言语表达方式,尝试用自己收集的事例来论证作者的观点。不多时,一段段鲜活的事例在他们的笔下像淙淙的小溪潺潺流淌。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他在《国榷》原稿被盗的厄运面前,以自己坚不可摧的信念,重新撰写这部史书。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史学巨著《国榷》。
  阅读教学原理告诉我们,儿童在阅读过程中需要经历对文字的解码、编码过程,才能实现对文本的意义建构,才能为阅读后期欣赏、评价、储存、运用做好充分的积淀。教学中,在学生充分感受文本的言语形式和“语言秘密”的前提下,教师采取“开个小小交流会”的形式,引导学生遵循文本的语境及意义逻辑,仿照课文介绍一个名人事例,展开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讲出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不仅起到深化理解、丰盈感受的作用,还能促使学生将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形式、表达技巧融入到自己的话语系统,在“言”“意”转换与融合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实现“例”的增值,发展了语用能力。
  (二)引导章法临摹,在丰富的课外语用实践中提升语用能力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的布局谋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叙议结合、首尾呼应、运用正反事例进行论证的写法,是学生训练写法、练习写作极好的范例。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是真个完了。”在“大语文”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结构,一节课结束,意味着下一轮语用训练的开始。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当课文学完后,积极创设语用情境,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课后临摹文本的章法,在丰富的课外语用实践中提升语用能力。
  作业:(任选一题)
  (1)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如企业家、优秀教师、艺术家、先进劳动者等,然后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②尽量用上本课学到的词语和相关的名人名言。
  (2)学习文章的写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试写一篇说理文。例如,可以写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或做成一件事等。
  树立“大语文观”,引导他们用文本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说理文或采访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打通了課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促使孩子们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形式、表达技巧用在课外语用实践中,实现了“把文本的语文价值转化成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的现实价值”,在丰富的语用实践中,促进了语言的“生长”,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在“语用型”小学阅读课堂上,语用训练内容的选取及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文本的题材、体裁、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及理念旨趣以及新课标对各学段的目标要求的不同,灵活地去应对。以语用为核心,以语言运用为主线,筛选彰显文本语用价值的语用训练内容,选用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不仅能习得语用的方法与技巧,而且能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迁移从文本感受到的言语现象,才能真正地把“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刘仁增.语用——开启语文教学新门[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符 洁)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理论内容丰富,不仅具有战略高度,还充满了中国共产党人昂扬向上的正气。在他的一系列讲话精神中,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最核心的是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到的“从严治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论述的核心所在,是从严治党的一条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以身作则  从中共中央政治局约法八章做起,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摘 要]  写景类文本是语文学习中一道独具韵味的风景线。这类文本,文质兼美,描摹细致,情思饱满,想象丰富,是最能够展现语文的语言魅力、也是最值得学生精读品味的选择对象。教师应突破“现实风景”的限制,将教学的视野指向语言、指向情感、指向学生,引导学生读出文本的“情”,品出文本的“味”,悟出作者借助文本所表达出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为学生打开一扇赏景的窗。  [关键词]  写景类文本;赏景;视角;乐
多年来,习近平同志无论是在浙江工作期间还是到中央工作以后,都十分重视机关党建工作。总结回顾总书记在浙期间对加强机关党建工作阐述的重要思想和观点,作出的科学指示和要求,给予的极大关心和支持,对于我们不断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进而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发挥“走在前、作表率”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切实把机关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2004
2012年3月以来,贵州省实施省直部门挂帮县、两万名干部驻村的帮扶工程。省直机关工委认真履行 “领导、协调、督促、指导”职责,突出抓好组织领导、典型引路、双带双干等重点环节,全力助推省直机关驻村帮扶工作。广大驻村干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1960余起,解决民生问题2938个,引进项目或直接立项1209个,资金扶持37625.89万元。通过真蹲实驻、倾情帮扶,推倒了隔在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无形墙”,赢得当地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在湖北调研时指出,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依此,习总书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六个重大问题,标示出了改革的战略重心。这六个重大问题,一是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二是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三是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几何初步知识的整理复习应注重整理、沟通、深化、提升。整理和复习多边形面积时,除了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运用,还要注重方法习得和能力提升。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拓展视野,动态转化,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探求“动”的规律,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动态几何奠基。   【教学再现】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第29届奥运会在哪儿召开的?(北京)是的,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运动健儿们高超的竞技水
摘 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达到对“图形的旋转”的特征有深刻的认识存在一定困难,涉及对平面图形上的多个顶点与多条边的考量。教学中,要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观察、比较、操作、描述、想象”等活动,以线段的旋转为中介,搭建认知的“脚手架”,从不同角度,在丰富的空间想象活动中完善体验,并在线与面、面与面、面与体等不同层面的变化与联系中去不断深化认识,实现“横向数学化”与“纵向数学化”,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和农民在一起,我感到舒服,让我有工作的动力和研究的灵感。”作为农业科学家,郭三堆的理想是“成果播在大地上,受益农民千万家”。他用几十年的努力实现着自己的理想,作为第一发明人,先后申请了21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项,2项分获国家专利金奖和优秀奖;先后获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11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合著和主编专著4部;指导培养和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0多名,博士后3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0日下午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出席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  李克强说,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要靠创新,中国经济近年来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动力也来自改革创新。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定力,主动作为,不搞“强刺激”,而是强力推改革,大力调结构,着力惠民生,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就
原本要十天办好的土地证隔天就能拿到,“企业1890服务专线”解决了诸多困扰企业的难题,农业信息化建设让农民避免了“丰产不丰收”的尴尬,流动摊贩疏导点让弱势群体“商有定所”,机关干部夜访制让白天忙于活计的农民一样感受党的关怀……2010年3月以来,浙江省台州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开展“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活动, “千支服务队、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破解难题送服务,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