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故乡的书写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xszx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邱:熊培云说:“有故乡的人知道如何热爱并捍卫属于自己的土地,有故乡的人知道在他人故乡中看见自己故乡的命运,有故乡的人必须心存敬畏。”很明显,你的《乡间游戏》里存着一种故乡情结,你想捍卫的是什么?你对什么心存敬畏?这种情结在你写作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宋:首先,我的身份决定了我的思维,一个乡村理发师,一个农民,一个不合格的乡土散文书写者。这是一个比较怪异的综合体,但是放在我身上又显得那么妥贴、自然。土地承载着故乡,故乡和乡民的命运拴系在一起。没有人能逃离这样的烙印,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也不能改变故乡刻印的符码。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那么故乡就是我认知世界的唯一方式;反之亦然,也是我对现实世界“普遍怀疑”的唯一基础。一系列乡间游戏的书写,让我再一次深入村庄的肌理,以器物作为依托,以记忆作为线索,以怀疑的目光审视这个嬗变的时代。想要寻找答案吗?是,也不是。所谓是,就是我想以游戏作为载体,回望那些远去的时光,虽贫瘠却有一种纯粹的暖,虽苍凉却分明感受到生活的质感。所谓不是,就是文字远远不能达到企图改变一些什么的力量,只能由少数持微火者作为分解黑暗的孤独存在,一次次去触碰现实的冷硬。
  如果说还有敬畏的话,我敬畏脚下的土地和头顶上的蓝天。——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土地在被大片大片地蚕食、污染,天空常为雾霾所笼罩。但你能绝对逃离吗?如果不能,不如试图唤醒业已麻木的自己,从“我”开始,为后世之“我”留下一个清晰的轮廓。
  邱:农耕文明,曾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然而,经济发展中几千年不变的处于中心地位的农业,也渐渐不再是世界的主体。中国广大的乡村正在普遍地走向凋敝。这是你写作系列乡愁作品的深层原因吗?你想通过你的文字留住些什么?
  宋:农业的式微有其发展的必然性,人们从茹毛饮血的远古到以工业为重心的现在,其间经历过漫长的农耕时代,可谓翻天覆地。但总有一些无需改变,比如真善,比如土地的价值,比如山脉与河流,比如大地和天空,等等。
  我写作,无非是因为一己的梦想所在,才坚持走到现在。我没有力量也没有可能去改变更多的东西;但村庄是触手可及的,有关乡土的记忆依然清晰,我所要做的,就是用仅有的闲余在时间深处拈起那些即将消逝的片段与线索,为自己,也为身边的人留下一些温暖的记忆。
  如果有可能引起更多共鸣,那么我是欣喜的。就像一位行旅的歌者,不经意间在风中传送了自己苍凉或欢愉的歌声。
  邱:在中国文坛,你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你亲近泥土,也摸过很多人的脑袋,剪过无数发丝,为什么最终选择在文字里生根?乡村理发师的身份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和帮助,局限和顾忌?
  宋:我没觉得自己成了什么人,我的农民、理发师的身份也是生活之一种,所以也并没有最终选择只是在文字中生活。如果说影响的话,那么就是我在理发的同时可以念念不忘文字,理发为我提供了生活的基础,文字为我提供了精神上的填充和愉悦。这两者之间既没多大关系,当然也无什么矛盾。
  邱:你的作品,语言是一大亮点,典雅精致,简洁利落,留白恰当,颇具古风。能谈谈对你语言风格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书籍或是其他因素?
  宋:我曾经在一个访谈中说过,就像我的成长,不知怎么就在村子里晃晃悠悠长大了,至于写作,无非是后来参加过若干短期的培训,不是说没有作用,但凡写作者都知道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去练习,去摸索,去顿悟。
  畢飞宇曾说,写作是阅读的儿子。那么我最大的帮助也是来自于阅读。多年养成的习惯,我对语言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一个词不仅仅是一个词语表面的意义,一段话不仅仅通向作品的完结,所有的事物背后,都有其更深层次的抵达。以《乡间游戏》为例,我在每一篇的正文前面附加一段文白相间的楔子,作为引领,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
  至于语言风格的形成,大体上也是这种原因。尤其近几年来,我偏向于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唐传奇》《聊斋志异》,乃至于与我写作相关的农业典籍,例如《农桑辑要》《王祯农书》《齐民要术》《考工记》等,我把所有的阅读都视为一个学习的过程,一面是相关的知识或常识,一面是汉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多义性与韵律性,无疑从一个侧面弥补了我对语言的痴迷。
  当然,现当代文学也有众多较好的范本,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李敬泽的《青鸟故事集》,等等,无论从文本结构上还是语言上都能提供很多启示。
  邱:“游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你的《乡间游戏》非常全面地书写了乡间闲暇时间的快乐。触发你写这本书的契机是什么?最后,你自己又收获了什么?
  宋: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写作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学习并试验的过程。我总不善于揣测读者需要什么样的阅读,但我知道我想要继续下去的欲望,就像积蓄了太久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出口。
  从一开始的激情、无序的书写,到现在的主体性写作,只不过稍加整理思绪,就可以很容易钻进去,并延伸开来。在此之前,我同样进行着另外一个类似乡村简史的书写,想要把一些典型的物事延宕开来,并进行深入挖掘。算是遇见,当“游戏”一词出现,我便抽身出来,干脆把“游戏”作为一个完整的系列表达出来。
  说到收获,实际上是一个完成的动作。进去,出来,让我有了得以重返原点的时间,开始另一段写作。
  邱:你怎样看待“写作的野心”?你是有野心的写作者吗?你已经通过《住进一粒粮食》和《乡间游戏》构建了你的乡村世界,以后是否考虑继续添砖加瓦?有何打算?
  宋:可能每一个真正的书写者都是有野心的,这野心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下一部会更好。如此循环,作者是一方面,读者也是一方面,才得以形成作品的独立性,并在时间的淘洗下彰显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学价值。
  我是一个野心很小的人,在写作方面更有天生的自卑,但肯定的是,我会继续。如果说《乡间游戏》构建了我的乡村世界,那么它会是一个有着多重维度的架构,我还会以另外的方式去接近,深入,并完成接下来的更多事情。
  目前正在进行的是乡间炊事系列,锅碗瓢盆,风俗与信仰,同样是我要表达的主题。在重温烟火岁月的同时,用多种角度去审视我所居住并生活的村庄。
其他文献
2017年12月10日,《收获》六十周年庆典朗诵会,毕飞宇上台,取下架在光滑头顶上的眼镜,以作家中罕见的动人普通话,朗诵了下面这段:  麦子黄了,大地再也不像大地了,它得到了鼓舞,精气神一下子提升上来了。在田垄与田垄之间,在村落与村落之间,在风车与风车、槐树与槐树之间,绵延不断的麦田与六月的阳光交相辉映,到处洋溢的都是刺眼的金光……  这是《平原》的开头,发表在2005年的《收获》上,时隔十二年,
期刊
尽管早期乃至当代经典的电影作品是从小说中寻找脚本,但电影在越来越成为综合艺术的同时,自然习惯了与文学的告别。电影在走向商业化的同时,离他的早期母体如戏剧、小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在某些方面与之分道扬镳,成为具有独立制作模式的新的艺术形式,而不再被视为“文学”。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电影可以吸收文学的要素,兼容音乐、表演、舞蹈、科学、哲学等,成为超乎其上的综合艺术,那么文学是否可以吸收电影的叙述策略和画
期刊
读罢李唐《我们终将被遗忘》中的八个短篇小说,有种拍案而起的冲动,而伴随拍案这个动作的,应该是这句“先锋小说,又见传人”a!这里当然不是指先锋小说常为人称道的语言形式方面的创新,而是指其精神气质、思想追求。李唐的小说于无声中抛弃所有的成规和概念,將极具个人特色的敏感糅于精练的词句,形成鲜明的叙事风格,文学虚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欢畅的极致,而其对时代发展及其发展中人类精神困境的观察显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和
期刊
绘画创造是人类精神的某种释放。破碎的心有时候就是废墟。我画废墟是在画我的心。哪里有精神和信仰、慈悲和情爱,哪里就有灵魂的存在,有心境的忧伤……  我试图借用“废墟”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绘画图式,寻找一种属于个人的艺术语言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梁雄德  当下有一批很好看的以废墟为母题的大尺寸绘画,画家名梁雄德。当他以上的感言在手机屏幕上跳出来的时候,我知道梁先生已按捺不住一种长期的激动,他要为他的
期刊
去年10月,编辑部讨论2018年的栏目策划,讨论的焦点,其中之一便是大文学理念的栏目实践。在之前的栏目设置方面,文学占绝对的优势比,受绝对的青睐度,而史学、哲学、艺术这些原本同根生的“兄弟”往往变成了相近不相亲的“邻人”,互闻鸡犬,却门墙垒隔。即便叩门相访,晤谈甚欢,每每也是意氣而来,倏然而散。回顾2017年,频于相访的,姑且也只有李格非先生的“天国之痒”系列,余者便散散落落的,冷寂了些。落目于此
期刊
一  王苏辛的小说叙事有一种理所当然的霸道。既不需要铺陈,也不需要交代,一切无须出处,似隔空而来,却又来得理直气壮,不容怀疑。而在她那从容舒缓又不乏碰撞跌宕的叙事节奏中,人们也就相信了它的合理性——像似一切本该如此。还会为刚刚在头脑中曾产生过的短暂怀疑脸红,那意思像是在遭受诘问:你有什么资格怀疑作家的写作?在《白夜照相馆》这个小说中,她开头就说:“很多人无法想象九年不谈恋爱是种什么感受,但对于赵铭
期刊
前几天,一位喜欢古典诗词的老读者在微信中留言说,2017年第12期曹胜高老师的《赋法为诗》让自己受益匪浅,同时还建议来年多发点古典方面的鉴赏文章。对于编期刊的人来说,最满足的事情莫过于读者的肯定。刚过去的一年,编辑部一直在思考内容与读者的关系,即读者是不是喜欢阅读我们刊发的文章。  这几年新媒体成为大众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而新媒体的优势在于,能看到读者的偏好,能与读者及时互动,能让读者感觉到自己的
期刊
毛尖:第三场朱康设计的最后一个C,讲的是教学空间与阅读的技艺,前面两场第一场是通识教育的对象,第二场是通识教育的理论家,第三场完全是通识教育的CEO或者策划人,和具体的上课老师,他们有更直接的经验分享。先请复旦大学汪涌豪老师,他在复旦有很多通识教育的策划和教学,也是全场最帅的通识教育老师。而且他也是通识教育的代言人,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通人,古今中外都通,音乐文学都可以。  汪涌豪:我的专业是中国古
期刊
玉壶地处浙江南部,曾归温州市瑞安县(即现在的瑞安市)管辖,后又归属文成。玉壶很小,即使在绘制得最为精细的中国地图上,你也不会找到关于它的任何标注。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它是一个陌生的地名。即使像我这样一个几乎可以用“地地道道”来形容的温州人,也从未意识到它的存在——直到近年。在我极其有限的地理和行政建制知识结构里,我至今也没明白它到底该称为乡,还是镇,抑或是村。  通往玉壶的路程是兵分两路的,我的脑子
期刊
这是一次有关时间的远行,远到我可以看见自己小时候的身影。尘土喧嚣,我和偏瘫的父亲在空旷的路上行走,或许是中秋,或许是另外一个什么节气。刚开始,父亲拉着板车,我坐上去,土路坑坑洼洼,需要很大力气才能爬上一道坡。接着换我,父亲一手扶着车帮坐上去,说,慢点,不急。  是啊,慢点,不急。毕竟还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活着就有所谓的希望。至于希望是什么,有多么具体或渺茫,都无关紧要。这也是我一次次提醒自己的话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