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课堂教学中的几种不对等现象及建议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ch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现状把握不透,致使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创设情境与激发兴趣、活动教学与数学教学、小组学习与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一些不对等现象。教师应着力明晰这些失衡现象之间的区别,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活动;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68-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创设情境、活动教学、小组学习等在课堂教学中受到了教师的普遍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一些不恰当的教学形式也随之而来,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精神把握不透,以至于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对等现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的确可以起到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但是,有些教师却很容易把创设情境与激发兴趣等同,以至于在情境的创设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课堂教学华而不实,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教学“分一分”时,教师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些玩具、水果或文具等实物,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一分”的活动。这个“分一分”的活动情境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由于教师选择的操作形式不当,以至于学生在“分一分”时,把目光过多地关注在了“这个东西是我带的”“那个玩具真漂亮”等诸如此类的细枝末节上,不仅无法起到创设情境应有的教学作用,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要想改变這种教学现状,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玩具等,再让学生分类。这样教学,既符合学生的兴趣,操作起来又简单、观察起来更直观。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主要就创设情境不等于激发兴趣的现象进行分析,指出了部分教师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反而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与不便,并对此提出了解决之策,从而总结出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活动教学≠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里充分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教学,但是,有些教师却把它与数学教学混为一谈,主观地认为数学教学就必须有活动教学,以至于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学生却收获甚少。
  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体现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教师设计了七个活动:1.猜谜语引入新课;2.分组活动,感受钟面;3.观察钟面,学习画钟表;4.学生静坐1分钟,感受1分钟有多长;5.认识1小时,感受1节课与1小时的长短区别;6.学生分组练习,说说自己是如何认识几时几分的;7.排序,把自己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放学、几点睡觉等,以时间先后为标准进行规划并排列顺序。在这样的课堂中,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可是学生根本没有停留下来自主思考的时间,以至于完全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活动而手忙脚乱,这显然与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相悖。因此,教师要时刻把数学教学的根本放在首要位置,引领学生开展适当的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才真正有效。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主要就课堂上教师为了活动而活动,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出现实效性差、目标落实不到位等现象。活动是必要的,但是应讲究方式、方法,要能够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服务,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合理有效的。
  三、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小组学习因其新颖的学习形式、多维的信息交流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采用。但是,小组学习与合作交流是有区别的,只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才能真正起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目的。
  如教学“克与千克”时,教师计划采取了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事先准备好的物品进行“称一称”的操作活动。可是,教师的话音刚落,有的小组成员就为“先称哪个,后称哪个”的问题发生了争执,有的小组成员在称物体的时候互相争抢……课堂一片混乱。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把握好小组学习与合作交流之间的区别,所谓小组学习应该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要研究的事物的探讨,而合作交流一般发生在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体会之后。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的合理调控,真正把合作交流学习的目标落到实处。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主要就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不等现象提出了意见与建议,从而使教师明白合作交流学习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需要教师的合理调控,这才是推动主体活动走向深层的必然保证。
  总之,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有许多不等式,比如,生活味≠数学味、鼓励赏识≠客观评价以及算法优化≠算法多样化等,教师只有明晰它们之间的区别,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才能真正为提升数学学习质量服务。
  (责编 李琪琦)
其他文献
对学生来说,单纯文字形式呈现的问题相对比较抽象,仅凭文字叙述有时很难直接看出图中的数量关系。在"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这一课中,通过审题、画图、看图、分析、解答、反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情境导入;结合生活,巧编例题;深入生活,理解新知;贴近生活,设置练习,使学生活学活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学习 生活 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53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能力训练和习惯培养上,事实上,学生的思维火花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也在变化。“唯有深层解读,方能深度建构”,课堂需要学生自由、进取和快乐,在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中成长,因此,教师就要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数学学习 生活实践 个性发展 创新潜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自主探究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探索和追问,从而激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能力 思维发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1-074  在很多课堂上,往往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教师给出的问题往往过大过难,学生找不到
[摘 要]数学理解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和核心。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数学理解 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6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更
薪酬差距是高管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性质的薪酬差距在激励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区分高管异质性薪酬差距对于厘清薪酬差距深层次成因,进而提高薪酬差距的激励效率有着重要意
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四基”之一,带有强烈的个性化和实践性特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创造环境和提供平台,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碧落山上凤来仪,瑞阳新城舞翩跹。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瑞阳新区,其实是碧落山上飞出的一只金凤,挥动发展的翅膀,舞出秀美的英姿,引领着高安这个千年古邑,焕发新颜。——题记
[摘 要]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渠道,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数学的整体与结构、逻辑与理性、主体与创造力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整体与结构;逻辑与理性;主体与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0-0074-01  近年来,培养学生
[摘 要]一位马老师写了题为“怎能从‘确定性’推知‘可能性’”的文章,文章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道复习题进行了深度解析,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然而对于马老师的结论,我认为有些地方还有待商榷。  [关键词]思考;概率;教学;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0073-01  复习题:甲、乙两球支队第一赛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