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思考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创造性思维结构的认识
  创造性思维是自觉的能动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它的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真理性和价值性. 笔者认为,创造性活动过程与科学创造活动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情境与选题准备阶段
  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表现,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使学生产生趋向目标的强烈的创造欲望,准备得越充分,思路越开阔,就越容易获得成功.
  2. 酝酿与构思阶段
  认识主体面对困惑的问题情境,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定向分析导致矛盾或问题的实质性问题. 一般需要多维度、多功能地考虑问题,运用分析、联想、类比、归纳、猜想、反思维定式等思维方法以及运用分解、叠加、变形、代换、反演等数学方法进行推理、构想与探索.
  3. 领悟与突破阶段
  经过充分酝酿之后,学生情绪异常高涨,思想十分活跃,在头脑中于某一瞬间产生顿悟,形成新的构想和数学猜想,从而实现思维的突破与创新,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方法和数学美感起着突破口与领悟本质的关键作用.
  4. 检验与完善阶段
  这是对顿悟时所形成的数学猜想等结果进行检验、论证,并不断接受实践的再检验及修正与完善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这四个阶段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各阶段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严格划分也是困难的. 但其中第二、第三阶段是关键阶段,对实现创造、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造性思维过程,又可以说是发散与集中思维互相作用的过程.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在酝酿构思和领悟突破阶段一般要通过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并形成猜想,然后用集中思维和逻辑思维达到对猜想的检验、论证和完善,形成创造.
  二、对数学创造性思维产生条件的认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 它既是概括性、灵活性、广阔性、独立性、论证性等各种思维品质相互结合、高度协调的产物,又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等各种思维形式的辩证统一. 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1.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例如:在讲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理”时,我先让每个学生利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纸上作一个△ABC,使∠B = 20°,AB = 3 cm,BC = 5 cm,并用剪刀剪下此三角形,然后与其他同学所作三角形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重合,这时学生们会发现是能够重合的. 接下来让学生改变角度和长度大小再作三角形,剪三角形并对照,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每次所作三角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边角边”公理. 通过同学们的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于简单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促进学生认知理解.
  2. 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概念、性质的理解
  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让学生直接理解,肯定会存在很大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物、模型、教具、教学软件等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具体事物进行操作,使他们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具体经验. 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我从“折纸问题”开展教学,提出问题:“有一张厚度为0.1 mm的纸,将它们对折一次,厚度为0.1 × 2 mm,对折10次,厚度是多少毫米?对折20次厚度是多少?”在学生动手折叠纸张进行计算厚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计算对折10次时的厚度就显得很为难,他们表现出渴求寻找一种简便的或新的运算途径的欲望,此时,教师适时引出“乘方”的概念,用乘方表示算式0.1 × 220比用20个连乘简洁明了得多,其值为104.8576米,比30层楼(每层3米)还要高. 学生通过这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加深了对“乘方”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3. 创设实验型思维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在由直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追求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发展的过程,领悟数学概念、定理的根本思想,掌握定理证明过程的来龙去脉,增强数学学习的自觉性.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在一般△ABC中,画出过点A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在得到它们的概念之后,运用投影变化△ABC顶点A的位置进行试验,让学生观察上述三条线段的变化情况并提出问题:当AC = BC时,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创设了上述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问题的思考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样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 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把思维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
  总之,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产生的条件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七个方面探讨了民办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中如何对函数连续性进行说课,重点探讨了如何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设计函数连续性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函数连续性;说课    一、函数连续性在课程中的地位及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本节课选自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的高等职业院校规划教材《高等数学》第一章第四节:函数的连续性.  一元函数连续性的概念、间断点的判别和
乡村振兴本质上反映的是国家与乡村的关系问题,而二者关系的核心又在于寻求有效治理的"接点"。因此,寻求国家正式权力与乡村社会有效衔接的"接点",对于实现乡村治理和乡村振
<正>"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数学教育普遍存在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很少考虑‘服务专业、服务就业’、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数学教学内容陈旧、学用不一致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应用题一直是大部分学生感觉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一、当前初中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思维定式,难以接受方程思考  列方程与列算式是两种不同唯一方式,有些题目是列方程占有优越性,而有些题目列算式则更具直观性,但是从初一学生的
分析了地下流体矿藏在开采过程中渗流流动复杂性机理,介绍了粘塑性流体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均匀介质和分层均匀介质中渗流流动规律,并定
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新世纪的合格人才,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在创造中学会学习,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查,不仅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为重视考查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8年实地观察分析,认为黔东南山地枇杷的花芽分化与品种类型、6~8月的光照、降雨和施基肥时间有密切关系,花芽分化良好与否在叶片外部表现有一定典型特征,初步总结出花芽分化
即兴弹唱是新时期幼儿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影响幼儿教学的效果。多数幼师的即兴弹唱能力较弱,难以保证幼儿的教学质量。基于幼师即兴弹唱的技能培养,对提高幼师即兴弹唱
经济社会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随之提高。在建筑工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后浇带技术,主要是解决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物裂缝现象,通过建筑工程后浇带
近年来,新材料、新工艺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日渐频繁。其中,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势明显,其在有效避免裂缝产生、提高施工质量方面效果显著。本文分析了后浇带施工在现代建筑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