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视角,分析得出在高校学生事务自主管理组织中存在个人成长停滞、低效沟通、组织目标不明确、组织科层化、学校与学生组织关系异化、对组织未来发展的迷惑等问题;归结问题原因,提出改变个体心智模式、构建团队化学生组织、创新组织文化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生事务自主管理组织学习型组织问题
学生参与学校变革,一方面通过学生参与学校各项决策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学生事务自主管理组织的变革。高校学生事务自主管理组织是大学生参与和管理高校学生事务中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组织,主要包括班级、学生会、各类社团、学生公寓自主管理组织等。学生在高校就开始以组群的方式自主管理学生事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组织生活的精髓,对学生自我成长和提升高等教育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现实中的学生组织由于学校部门过度干预和组织内部积存的弊端,饱受社会诟病。
本研究选取3所大学的20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借以研究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的问题。受访者来自3所大学,学校的性质分别为“985工程”“211工程”、普通高校三类。20名受访者的身份既有各种学生组织的主席、副主席,又包括副部长、干事;所采用的访谈方式为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提纲内容主要涵盖组织现状、目标和任务、组织领导、成员关系等。
问题分析
1.个人之痛:组织环境下个体自我成长的停滞
在学生组织的工作中,学生干部大都以事务管理为主,个人缺乏主动的精神,很少注重运用新的管理手段进行尝试,导致个体的管理能力在组织中得不到快速提高。学生干部往往被动进行管理,为学生服务的口号也往往停留在口头。学生组织结构的官僚化,管理手段的陈旧,对普通学生干部的行动热情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间接导致组织成员渐渐远离学生组织,失去了个体成长的良好平台。
在高校学生组织中,官僚化的体制和组织环境因素致使组织成员固有的思维方式得到不断强化。学生组织核心干部往往认为自己担负着更重要的组织成长使命,对自己专断学生事务决策的行为习以为常;而普通成员缺乏对上级指令的思考,形成了遵从上级干部指示的习惯。这种固有的心智模式阻碍了学生组织民主化的步伐和学生组织成员能力的提高,忽视个体在组织环境中的持续成长,没有为个体提供自身有效发展平台。
2.组织团队的问题:成员低效的沟通和学习不畅
在实际的学生组织中,刚性的组织结构和组织领导意识不足等因素,导致组织成员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组织成员关系相对疏远,进一步阻碍学生组织的成长。
在学生组织日常运行中,学生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越来越表现出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高校学生组织干部的互动意识不足,未给成员之间的交流创造良好的平台和环境;核心的领导干部进行决策和分工,一般成员负责具体执行。组织成员沟通的方式也以会议等正式的形式展开;成员之间缺乏深入的沟通,不了解彼此内心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的异化造成组织成员关系越来越疏远,成员间的相互学习机会日渐稀少,团结力降低,组织变得松散。
3.共同愿景的缺失:为学生服务的具体目标不明确
组织共同愿景是人们心中共同持有的期望,是组织目标设置的依据,而共同愿景的实现需要设立明确的组织目标。在现实的学生组织中,只有少数组织干部能够清晰认识到组织的具体目标和制定实际的工作规划。
大部分组织成员对于本学生组织目标任务只有模糊认识。组织目标的设置,其实质是学生干部对学生事务形成明晰认识并加以实践的过程。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干部对高校学生事务内容和其基本领域不甚了解。新成员对学生组织使命的认识往往是通过上届组织成员的言传身教,开展的工作亦是依据学生组织历年沿袭下的主要活动和职责进行。组织工作范围的规定仅限于组织规章中,还大都是模糊不清,致使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理解和定位出现偏差。在对受访者的访谈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肯定了学生组织服务学生的职能,并认同组织成员应该在组织成长中得到锻炼和发展。但由于此目标的模糊性,多数访谈者谈及到自身组织的具体定位,往往模糊不清。组织目标的不明晰,显现出高校学生组织内部所出现的活动盲从、执行不力等问题。
4.结构之殇:组织结构层级分明,缺乏灵活性
高校学生组织内部一般都进行明确分工,部门职责相对清晰;但正是这种过度标准化的官僚体制,导致学生组织在遇到应急事件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灵活性进行应对;过多的层级结构和繁琐的审批程序大大降低了学生事务处理的效率。学生组织结构层次的刚性存在,无形之中疏远了组织成员的关系,组织内部成员交流过少,组织内部松散。
在学校这样特殊的环境中,组织成员之间不存在专业技术的差异,而且都处在成长阶段;官僚化的组织结构妨碍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学生事务管理在复杂的环境中不断得以发展,需要更加灵活的组织形式适应环境的要求,新的组织形式要能够快速凝聚团队的力量对学生事务进行高效处理;比较而言,科层化的高校学生组织结构已显落伍。
5.学校机构与学生组织关系的异化:过度干预或放任自流
学生组织的主要管理部门包括学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处)、学院等。学校主要管理部门本应对学生组织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但实际造成了对学生组织的指导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这些部门在对学生组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根据自身事务需要,存在或对学生组织控制过严(大部分集中于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会、班的管理),或对学生组织放任自流(大部分集中于对社团组织)的现象。
现有的管理机构对学生组织的发展起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所有组织严密的学生组织几乎都是在学校团委和学校学生工作处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学生活动。某种意义上,学生组织已经成为学校机构在学生中的延伸。学生组织通常会配合学校机构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各部门也乐于学生组织为其开展工作。在各种评优评奖中,学校学生管理机构可以决定学生组织中学生干部的评分高低,愈加造成了某些学生干部日益依附于学校学生机构进行工作以谋求在工作上更出色的表现。在此种趋势下,学生组织发展走向畸形,日益成为学校机构的附庸。
6.系统思考的缺失:对组织未来成长的迷惑
高校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和成员在日常学生事务处理中只注重日常工作,长期忽视对组织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思考,组织成员对自身组织的发展充满疑惑。
此外,组织明确目标的缺乏、组织成员意识不足、成员关系恶化、层级结构的组织现状造成组织成员对组织未来发展的预测亦存在深深的忧虑。高校学生组织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组织的发展受到阻碍。
原因探究
以上高校学生组织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些是互为因果,有些则是一种问题的出现是另一种问题的结果造成的。个人成长的停滞,与组织内低效沟通和组织目标不明确密切相关;低效沟通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组织科层化的结果;组织目标不明确导致了组织成员对组织未来发展充满疑惑。
学生组织问题的出现,与组织成员个体息息相关。组织成员思想意识的落后,狭隘的思维视角,过度的官僚化,个人责任的丧失,这些都被带到组织生活中,导致组织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问题的出现。学生组织作为大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组织问题出现相当一部分的原因在于高校自身因素影响。我国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设立基本上还停留在“替代父母制”指导思想原则上。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学生的种种行为必然需要学校进行相关节制和保护,导致学校对学生的规章制度严苛而琐碎。高校自身的文化氛围也对学生组织的运行和活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高校学生组织接受学校党委、团委和学生工作部的指导和监督,在这个过程中,行政文化被自然而然引入到学生组织中。组织成员在与高校行政人员接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高校的官僚化的行政文化,造成学生组织成员自觉与行政文化融合。
关键词:高校学生事务自主管理组织学习型组织问题
学生参与学校变革,一方面通过学生参与学校各项决策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学生事务自主管理组织的变革。高校学生事务自主管理组织是大学生参与和管理高校学生事务中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组织,主要包括班级、学生会、各类社团、学生公寓自主管理组织等。学生在高校就开始以组群的方式自主管理学生事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组织生活的精髓,对学生自我成长和提升高等教育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现实中的学生组织由于学校部门过度干预和组织内部积存的弊端,饱受社会诟病。
本研究选取3所大学的20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借以研究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的问题。受访者来自3所大学,学校的性质分别为“985工程”“211工程”、普通高校三类。20名受访者的身份既有各种学生组织的主席、副主席,又包括副部长、干事;所采用的访谈方式为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提纲内容主要涵盖组织现状、目标和任务、组织领导、成员关系等。
问题分析
1.个人之痛:组织环境下个体自我成长的停滞
在学生组织的工作中,学生干部大都以事务管理为主,个人缺乏主动的精神,很少注重运用新的管理手段进行尝试,导致个体的管理能力在组织中得不到快速提高。学生干部往往被动进行管理,为学生服务的口号也往往停留在口头。学生组织结构的官僚化,管理手段的陈旧,对普通学生干部的行动热情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间接导致组织成员渐渐远离学生组织,失去了个体成长的良好平台。
在高校学生组织中,官僚化的体制和组织环境因素致使组织成员固有的思维方式得到不断强化。学生组织核心干部往往认为自己担负着更重要的组织成长使命,对自己专断学生事务决策的行为习以为常;而普通成员缺乏对上级指令的思考,形成了遵从上级干部指示的习惯。这种固有的心智模式阻碍了学生组织民主化的步伐和学生组织成员能力的提高,忽视个体在组织环境中的持续成长,没有为个体提供自身有效发展平台。
2.组织团队的问题:成员低效的沟通和学习不畅
在实际的学生组织中,刚性的组织结构和组织领导意识不足等因素,导致组织成员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组织成员关系相对疏远,进一步阻碍学生组织的成长。
在学生组织日常运行中,学生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越来越表现出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高校学生组织干部的互动意识不足,未给成员之间的交流创造良好的平台和环境;核心的领导干部进行决策和分工,一般成员负责具体执行。组织成员沟通的方式也以会议等正式的形式展开;成员之间缺乏深入的沟通,不了解彼此内心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的异化造成组织成员关系越来越疏远,成员间的相互学习机会日渐稀少,团结力降低,组织变得松散。
3.共同愿景的缺失:为学生服务的具体目标不明确
组织共同愿景是人们心中共同持有的期望,是组织目标设置的依据,而共同愿景的实现需要设立明确的组织目标。在现实的学生组织中,只有少数组织干部能够清晰认识到组织的具体目标和制定实际的工作规划。
大部分组织成员对于本学生组织目标任务只有模糊认识。组织目标的设置,其实质是学生干部对学生事务形成明晰认识并加以实践的过程。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干部对高校学生事务内容和其基本领域不甚了解。新成员对学生组织使命的认识往往是通过上届组织成员的言传身教,开展的工作亦是依据学生组织历年沿袭下的主要活动和职责进行。组织工作范围的规定仅限于组织规章中,还大都是模糊不清,致使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理解和定位出现偏差。在对受访者的访谈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肯定了学生组织服务学生的职能,并认同组织成员应该在组织成长中得到锻炼和发展。但由于此目标的模糊性,多数访谈者谈及到自身组织的具体定位,往往模糊不清。组织目标的不明晰,显现出高校学生组织内部所出现的活动盲从、执行不力等问题。
4.结构之殇:组织结构层级分明,缺乏灵活性
高校学生组织内部一般都进行明确分工,部门职责相对清晰;但正是这种过度标准化的官僚体制,导致学生组织在遇到应急事件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灵活性进行应对;过多的层级结构和繁琐的审批程序大大降低了学生事务处理的效率。学生组织结构层次的刚性存在,无形之中疏远了组织成员的关系,组织内部成员交流过少,组织内部松散。
在学校这样特殊的环境中,组织成员之间不存在专业技术的差异,而且都处在成长阶段;官僚化的组织结构妨碍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学生事务管理在复杂的环境中不断得以发展,需要更加灵活的组织形式适应环境的要求,新的组织形式要能够快速凝聚团队的力量对学生事务进行高效处理;比较而言,科层化的高校学生组织结构已显落伍。
5.学校机构与学生组织关系的异化:过度干预或放任自流
学生组织的主要管理部门包括学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处)、学院等。学校主要管理部门本应对学生组织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但实际造成了对学生组织的指导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这些部门在对学生组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根据自身事务需要,存在或对学生组织控制过严(大部分集中于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会、班的管理),或对学生组织放任自流(大部分集中于对社团组织)的现象。
现有的管理机构对学生组织的发展起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所有组织严密的学生组织几乎都是在学校团委和学校学生工作处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学生活动。某种意义上,学生组织已经成为学校机构在学生中的延伸。学生组织通常会配合学校机构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各部门也乐于学生组织为其开展工作。在各种评优评奖中,学校学生管理机构可以决定学生组织中学生干部的评分高低,愈加造成了某些学生干部日益依附于学校学生机构进行工作以谋求在工作上更出色的表现。在此种趋势下,学生组织发展走向畸形,日益成为学校机构的附庸。
6.系统思考的缺失:对组织未来成长的迷惑
高校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和成员在日常学生事务处理中只注重日常工作,长期忽视对组织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思考,组织成员对自身组织的发展充满疑惑。
此外,组织明确目标的缺乏、组织成员意识不足、成员关系恶化、层级结构的组织现状造成组织成员对组织未来发展的预测亦存在深深的忧虑。高校学生组织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组织的发展受到阻碍。
原因探究
以上高校学生组织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些是互为因果,有些则是一种问题的出现是另一种问题的结果造成的。个人成长的停滞,与组织内低效沟通和组织目标不明确密切相关;低效沟通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组织科层化的结果;组织目标不明确导致了组织成员对组织未来发展充满疑惑。
学生组织问题的出现,与组织成员个体息息相关。组织成员思想意识的落后,狭隘的思维视角,过度的官僚化,个人责任的丧失,这些都被带到组织生活中,导致组织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问题的出现。学生组织作为大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组织问题出现相当一部分的原因在于高校自身因素影响。我国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设立基本上还停留在“替代父母制”指导思想原则上。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学生的种种行为必然需要学校进行相关节制和保护,导致学校对学生的规章制度严苛而琐碎。高校自身的文化氛围也对学生组织的运行和活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高校学生组织接受学校党委、团委和学生工作部的指导和监督,在这个过程中,行政文化被自然而然引入到学生组织中。组织成员在与高校行政人员接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高校的官僚化的行政文化,造成学生组织成员自觉与行政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