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1000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管道坡口加工浅析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878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AP1000主管道施工是AP1000核电建造中难度最大的技术之一,由于国内首次采用整体锻造、加工、冷弯技术的不锈钢主管道制造质量的不稳定,将厂家的质量问题转嫁给安装,因此RV侧主管道的坡口加工关系到主管道安装成败的关键。
  本文阐述了三门AP1000主管道制造出现各种超差的情况下,施工单位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坡口加工过程控制的关键,以使在后续AP1000或CAP1400项目主管道坡口加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AP1000主管道 冷弯技术 坡口加工 关键
  中图分类号:TH49;TL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7-0021-01
  1.AP1000主管道概述
  AP1000主管道由两个环路组成,每个环路由两根冷管段和一根热管段组成,冷热管道都采用整体锻造工艺,主管道材质为316LN不锈钢,主管道热段规格为:φ952.5×82.55mm、长度4.81m、重9.2T;冷段管段规格为:φ688.85×65mm、长度6.84m、重量为6.79T。
  AP1000主管道坡口形式和加工与以往核电站不同,以往核电站主管道冷热段坡口由厂家加工,只有过渡段是在现场加工,而AP1000主管道所有的坡口都是在激光测量及3D建模确定的情况下,在现场利用数控坡口机进行坡口加工(见图1. AP1000主管道冷段及RV侧结构示意图),由于RV侧直管段只有101.4mm,在冷弯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内壁厚不均匀和内径的长轴与短轴的偏差很大,最终导致加工区域的壁厚不能满足最小壁厚的要求,因此坡口的加工控制尤为重要,决定主管道壁厚超差能否在加工过程减小或者消除,是关系到主管道是否能与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成功组对的关键,也是AP1000自主建造能否实现的关键。
  主管道冷段坡口加工的主要参数为:内径直径为,钝边长度为,钝边厚度为,内镗深度为,R角为,坡口加工度为;详见图2. AP1000主管道冷段RV侧坡口构示意图。由于冷段的SG侧和热段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以上问题,因此在本文只论述冷段RV侧坡口加工的过程控制和要求,冷段SG侧和热段坡口加工可以参照执行。
  2.工作流程
  如图2。
  3.坡口加工的步骤
  3.1 激光测量模型的确定
  3.1.1 以RV法兰面上45个螺栓孔中的至少24螺栓孔圆为基准,将测量的24个对称圆的中心进行连线,连线的交点中心即为RV的中心或利用RV法兰面上内圆对称24组点的对称连线的交点作为压力容器的中心。以现场实测数据偏差最小的一组数据作为中心点为原则。
  3.1.2 以压力容器00角螺栓孔中心与RV中心连线为X轴线,以RV法兰面垂直线为Z轴线。RV的热段管嘴中心相对于X轴线向下偏移应≤1mm,SG的热管嘴中心相对于X轴线向下偏移≤1mm,RV热段管嘴相对与SG热段管嘴中心偏移量≤0.5mm。
  3.1.3 以RV中心为基准,考虑到SG端焊接收缩变形,需要将RV中心到SG垂直支撑凸台中心的距离在9144mm的基础上向RV相反方向移动收缩量值,以确保焊接完成后,RV中心到SG垂直支撑凸台中心更接近9144mm。
  3.1.4 以RV熱管中心通过SG热管中心为基准,首先保证SG筒体基本垂直(垂直度小于5mm)的状态将SG模型插入,以SG垂直支撑凸台为基准,旋转垂直支撑,对齐垂直支撑上支座和SG垂直支撑凸台14个螺栓孔。
  3.1.5 热段:主管道热段水平直管两端(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处与直管和弯管相切处的中心处)高度差在0~4.0mm之间。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处低,直管和弯管相切处高。
  3.1.6 冷段:主管道冷段与反应堆接管处与主泵接管处中心的高度差在0~7.0mm,反应堆接管处低,主泵接管嘴处高;且在主管道冷段弯管中间的高度必须比反应堆接管处中心高0~4.0mm。
  在以上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整体建模的模型见图3.主管道激光建模模型图符合要求,才能确定出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段的切割量和切割角度以及中心偏移量。
  3.2 切割线划线
  3.2.1 以模型中切割线(见图4.主管道切割线模型图)位置每隔300角选出12点位置的坐标值(X,Y,Z),在计算机中设置Z值为切割线进行划线,在管道上利用激光测量的靶座加靶球在管道上不断的移动,当电脑上Z值显示值接近0时,按住靶座不动,利用划针将靶座的外轮廓线划在管道上,画好后再利用靶球对已划的轮廓线进行检查。该值越接近0越好。按此种方法在一个端面上画上12个圆。
  3.2.2 当12个圆画完后,利用样冲将12个圆的切点位置打上样冲眼,深度不能超过0.5mm。
  3.2.3 完成打点后利用样板尺将12圆的切点连接,即构成管道的基准线和粗切割,在利用两条线之间的中心点再次进行连线,即构成主管道的最终切割线,因采用该种方法转出的切割线存在约为0.5mm的偏差,因此该切割线是用于机加工人员直观检查的参考线;最终检查时是以激光测量仪模型中确定的最终切割线用靶球直接进行检查为准。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7-0013-01  近年来,云盘山作业区按照“固本强基、管理升级、和谐稳定”的主题要求,不断在管理的精、细、实、效方面摸索创新,逐步的摸索建立起以标准化、精细化为内容的“5Q”闭环管理法,实现了作业区基础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管理效果的再升级。  一、实施背景  1、对标管理活动的不断深入  近年,云盘山作业区根据
期刊
[摘 要]输油泵房是油库的动力源。泵把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能量,使液体增压以实现输送液体的目的。油库的发油和倒罐就是通过输油泵来实现的,而输油泵的安装正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油库能否正常运转,所以正确合理的做好输油泵房的安装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事情。本文以中国石油山东销售公司烟台油库新建工程为例,主要介绍了在成品油库中,输油泵房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输油泵房,安装,三维设计  中图分类号:TE9
期刊
[摘 要]以集输管线总长度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优化了延川南煤层气田集气站数量;同时通过管道压力及管径对工程投资的影響优选布站方式,并比较了不同布站方式下地面工程投资运行费用。对站内增压工艺进行研究,确定了集气站压缩机压缩级数及压比,并以工程工资最小为目标,为气田的增压工艺流程选择了工程投资较低的增压压力参数及集输干线管径。  [关键词]煤层气;工程投资;集输工艺;多级压缩  中图分类号:T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十分迅速,油田信息化建设中宽带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多。这对提高宽带网络服务技术具有极大帮助,对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为了提高油田信息化建设水平,需要加强宽带网络技术的研发。本文针对油田信息化建设中宽带网络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油田信息化;宽带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TE4;TN9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针对74101综采工作面在收尾阶段实际情况,通过采取拉底、扩帮、堵水等一系列方法,让综采工作面达到可以拆除的标准。分析了液压支架回撤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工作面的具体拆除方法。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支架回撤;工艺  中图分类号:TD35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7-0032-01  综采工作面设备的拆除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设备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能源节约、安全高效已经成为井下工作面安装工作的必然趋势。煤矿机械化开采已广泛应用,因此做好综采设备的安装工作对整个综采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公司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综采设备的机械化安装用设备与工艺,并在全国多个煤矿甚至是印尼等地成功应用,不仅大大的提高安全系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安装设备的重复利用性以及安裝周期短还具有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F1101加热炉是焦化装置的重要设备,其BMS由横河CS3000的LC64模块编写,包括加热炉的试压、升压、憋压、气密、吹扫、点炉以及联锁等5大部分组成,是一个较为完整的BMS程序,程序的严密性及逻辑性极强。本文从意外联锁中,仪表和工艺对逻辑有详细的认识理解,确保生产的可用性和保持工艺迅速恢复,工艺尽早投入运行,探讨焦化加热炉升压气密联锁逻辑。  [关键词]加热炉 BMS程序逻辑  中图
期刊
[摘 要]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智能控制的飞速发展。在智能控制中,智能自动化系统是不可或缺的。文章重点探讨了智能控制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以期作为参考。  [关键词]智能控制;电气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7-0031-01  智能控制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为智能控制系统其运作方式,是使用智能管理代替人工管理
期刊
[摘 要]通信电源是现代通信网的动力之源,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可靠的供电是通信设备充分发挥其效能的前提,也是确保通信畅通的必要条件,它的作用是整体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  [关键词]通信电源;电流;跳变;分析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7-0033-01  0 通信电源运行方式  机房有高频开关电源、配电屏、蓄电池各2套,均独立运行,各
期刊
[摘 要]随着当前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采油领域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进行采油的过程中,采油方式能够对采油的效率发挥着决定的作用。一次采油作为传统的采油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油层能量的利用来进行采油的;二次采油则主要是将气、水注入到油层中,对油层中的能量进行补充来进行采油的,而本文所提及的三次采油主要是通过化学物质来对气、水、油以及岩石之间的性能进行改善来采出更加丰富的石油,因此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