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须别出心裁、独辟蹊径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96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笛卡尔说:“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方法掌握要靠平时训练。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该如何训练呢?我们要先弄明白创造性思维是什么。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指超越固定的、习惯的认知方式,以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提出不为一般人所有的、超乎寻常的新观念。创造性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以某一问题为中心,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外扩散的一种思维方法。从一个问题(信息)出发,突破原有的圈,充分发挥想象力,经不同的途径、方向,以新的视角去探索,重组眼前的和记忆中的信息,产生出多种设想、答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教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培养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打破思维定势,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犹如光源向四面八方辐射光线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使思维更加灵活而有广度,从而获得创造性的结果。
  人的思维总是习惯沿着前人已经开辟的思维道路去思考问题,这种习惯性思维能轻松引导我们“按部就班”工作,但这种习惯性思维却是创造性思维的大敌,是思维上的拦路虎,我们必须努力去突破它的束缚,才可能打破思维定势,写出一篇匠心独运的好文章。笔者着重介绍三种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的思维方法。
  一、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与人们习惯的思维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即从问题相反的角度对原意提出质疑,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反过来想一想。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得到启示,反问自己,磁能不能产生电,最后终于在1821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逆向思维能够克服日常的思维定势,在逆方向的思考中寻求新的思维领域,是发明创造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样也是作文创新的一条捷径。
  诸如谈论话题“识时务者为俊杰”,多数人持肯定态度,认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我们亦可从反向考虑,“识时务者非俊杰”,识时务者,或能成事,但绝非俊杰,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思维永远读不懂崇高圣洁的心灵。洪承畴、吴三桂等人自以为识时务,见起风就赶紧使舵了,却最终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了;屈原、文天祥等不识时务者却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因此识时务者未必为俊杰也。
  再如以作文《异想天开》为例子。“异想天开”是指妄想把天弄开,有胡思乱想、想入非非之意。比喻荒唐离奇,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含讽刺意味,带贬义。有学生的作文却“反弹琵琶”,为“异想天开”叫好,认为“异想天开”是胆识和勇气的体现,敢于创新,正因为看到鸟飞便想人要能飞上天该多好,才有了飞机的发明;看到太阳的光芒,然后想到晚上要有个类似太阳的东西带来光明多好,才有了电灯的发明。很多电器的发明都是人类异想天开的产物,科学家们没有异想便没有创造发明,是异想天开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还有,如以“雪”为话题,既可正面赞美雪的纯洁无瑕,亦可反向批判雪的虚伪欺骗,可以立意为“虚伪的雪花”(以圣洁的外表掩盖污浊的本质)。如说“飞蛾扑火”这个成语,比喻自取灭亡。如果我们从它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扑向光明这一点出发,可以确立“飞蛾扑火壮哉”这个与它的本意完全相反的主题。再如“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用来表示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如果我们从炼字的这个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一些名句炼字的好例子,就可得出我们学习必须要咬文嚼字的结论。此外还有“我们要班门弄斧”、“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未必不是好士兵”、“开卷未必有益”等都是采用逆向思维方式确立的主题。
  这些都是运用逆向思维打破了思维定势,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我们创新作文教学能注重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方法,学生写出的文章就有独创性,从而达到立意深刻的效果。我们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束缚,大胆地鼓励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逆向思维运用得好,文章常富有新颖性,是构思创新作文的一个极有颠覆性、杀伤力的招数。
  二、延伸思维
  延伸思维是指对原有的思维活动的延长、伸展、或扩充。“思接千载,神骛八极”(刘勰《文心雕龙》),“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谈到的都是思维的拓展延伸问题。一篇优秀文章的立意、构思都要求思维活跃、有创意。有创意,则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活动,也就离不开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思维的延伸活动,主要包括两方面:纵向与横向。
  1.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思维,把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对比分析,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推想和引申、想象,从而得出新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要循着事物的内在联系,让思维顺着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特殊到一般、由因到果、由现实到历史等的路子,一步一步地深入说理,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例如,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与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便是纵向思维成功的范文。《虞美人》通过少年、壮年、而今的不同将人世沧桑变化展现出来;《乡愁》通过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将诗的立意逐层深入。还有如写以“水”为话题的作文,即可从水的变化: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汽,由水的形态变化谈人际关系的变化:冷若冰霜,浓得分不清你我,若即若离、虚无飘渺。还有写环保类文章,亦可采用纵向思维类方法,如学生写的《鸟的哭泣》,写曾经是鸟的天堂的森林,在鸟儿到南方过冬回来后,却已变成一片树墩了,再也找不到茂密的树林,再也找不到鸟儿的家了。以这种方式写的文章容易让阅卷老师找到文意的脉络,思路清晰,容易得高分。
  2006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肩膀》中便是运用纵向思维的成功范例,文中写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阶段,老师的批评与母亲的表扬鲜明对照,是母亲的理解、信任让儿子最终成为名校的高材生,结尾自然地引申出本文的立意“信念是人生的肩膀”。还有一篇高考作文《举手之劳》,成为满分作文很重要的原因也在于合理地运用了纵向思维,文中先列举了一些无心的为善举动,后来引申到有心为之,并且不求回报的善举,呼吁人人都来点举手之劳,将社会建设成充满爱的人间。作者由表及里挖到人性,有深度自然新颖。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从他幼时幻想人跟着光线跑,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就是从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而开始的。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进行创造性劳动。
  想象力是思维飞跃的强劲动力,也是开启思维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语文教师应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发、挖掘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通过合理的推理想象,写出一篇篇别出心裁、自出机杼的好文章。
  2.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一种同时性的横断思维,通过联想把材料内的已知内容要素同材料外的其它内容要素联系起来思考,从相互关系和相互比较中找出该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异同的一种思维活动。
  课堂上只是讲授课本知识,课堂难免枯燥乏味,有时不妨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思想动起来,让他们成为主导,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才符合新课标要求。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法,不仅可训练学生求异思维,也可能训练学生求同心理(这一点也不可忽视)。
  如在讲柳永的《雨霖铃》时,让学生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相比较,掌握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差别;在讲苏轼的诗《赤壁怀古》时,联系到他的文《赤壁赋》,比较同一诗人同时期不同文体的作品,并将《赤壁怀古》与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较,掌握不同豪放词人的风格。在横向比较中求同存异,开拓思维;讲《鸿门宴》一文分析人物时,分析不同人对项羽的看法,也让学生说明自己的见解,并形成文字;讲《窦娥冤》一文结束时,让学生横向比较一下程砚秋的《六月雪》,一悲剧一喜剧,比较哪种更好,不少同学认为悲剧更震撼人心,批判性更强。学生思想很活跃积极,主动思考并发言,这是我想看到的,上课时我不喜欢唱独角戏,喜欢和学生一同溶入课堂的感觉。
  乌申斯基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它不仅是打开思维的闸门,也是点燃思维的火花。正是通过比较,让学生比较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见解,比较出个层次优劣,还让学生明白自己写作时该怎么处理。同时让学生讨论辩驳,让他们说出心中所思所想,其中还有不少闪光的真知灼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感觉在争论中成长了不少,看问题也更全面了,写文章也不会剑走偏锋了。
  用横向思维法具体到写作文上,它的结构一般是并列式的,有时也可设立分论点。例如,以《宽容》为题,用横向思维法立意很简单,可设立分论点:①宽容是一种美德;②宽容是一种胸怀;③宽容是一种智慧。谈《坚守》,也可设立分论点:①坚守是一种责任;②坚守是一种信仰;③坚守是一种理想。
  用横向思维法立意行文,思路清晰,文脉清楚,让人赏心悦目。
  三、移植思维法
  移植思维法是指把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其他领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它的应用不是随意的,而是有它自身的客观基础,即各研究对象之间的统一性和相通性,即事物之间彼此连贯沟通,能够通过某种中介把它们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例如盲文、压缩空气制动器的发明都是移植思维法下的成果。
  语文课堂中同样可以成功地依葫芦画瓢,灵活运用移植思维法。上课时,学生演讲或写作中,我也鼓励学生大胆合理运用移植思维法,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通常会让高一新生写的第一篇作文便是写简短的小作文“自我介绍”。并在以后每天课前让一位同学上讲台作自我介绍,以锻炼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其中一位同学的自我介绍博得了满堂喝彩,她把她的自我介绍用产品说明书的形式来表现,产品名称是她的名字,生产日期是她的生日,产地是她的出生地,产品制造商是她的父母,产品的性能功用与她的性格特长相对应,语言幽默诙谐,引人入胜。还有一位同学的自我介绍也很出彩,他模仿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以文言文的方式介绍自己,一本正经,令人忍俊不禁。这些同学正是大胆合理运用移植思维法,移花接木,达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写作是从模仿开始”。模仿,其实这里面就有移植思维法,我们的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范文,有时我学完课文之后,就让学生仿作文章,如学完鲁迅的《拿来主义》,便让学生仿写议论文《选择》(话题作文);学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便让学生仿写散文《校园的四季》(话题作文);学完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便让学生仿写说明文《我最喜爱的一件艺术品》。通过模仿,学生初步掌握该怎么写,然后通过老师的讲解分析,以及多次的训练,学生便不会太害怕写这一类型的作文了。
  在写作中我们不妨多用一些移植稼接的方法,多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让我们的文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成功靠得更近些。
其他文献
构建高效课堂一直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如何建立一个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升专业素养,有效控制课堂  作为语文教师得有一种荣辱系我的使命感,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要知道,提高自己,方能提高他人。对于语文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于漪老师曾说过:“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师也。”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简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为适应时代需求,我们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已成为当前每一个语文老师所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口语交际 演讲 演讲课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是一项古老而新鲜的训练活动,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标已明确指出要培养和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是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深入钻研能力的关键。《张衡传》的教学拓展揭示出,张衡在科学、文学、政治上都能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他具有静心、恒心和慧心。延伸探讨成果充分证明,拓展教学法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引领学生走上治学之路的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全才张衡 成就条件 心态 心境 心智     范晔的《张衡传》节选进入人教版必修4中的一段,文章虽然不
《祝福》小说的解读,传统解读一直停留在“封建礼教吃人”、“阶级剥削”、“四大绳索”的压榨层面。这些都有时代和政治原因。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鲁迅的这部名篇。我们会发现,人的生存环境即小说的典型环境及人的生命状态两个更加宏观、更加重要的人学问题。  一、《祝福》小说中展现的经济关系  经济原因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主因,这一点已有人提及但言之不详。认真研读会发现至少可以找到五个经济关系:  
【摘 要】当下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学习欲望弱化。综合使用诵读法和探究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 诵读 探究 实效  从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依然是不争的事实。最突出的问题是课堂上教师逐字逐句地串讲,把一篇篇经典的名篇佳作肢解成为一个个知识点,而仅仅只是为了掌握其中的几个实词,几个虚词,或是几个特殊
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作文容易出现下列问题:没有结构意识,不会审题立意,不知如何命题,内容空洞,没有素材或者素材陈旧,分析浅显,语言直白。  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克服,使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得到整体提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以“剪贴报”为载体,引领学生积累社会热点素材,训练多角度立意、命题,通过“时评”训练培摸索写作方法,探究写作思路,提升写作水平。  一、利用“剪贴报”
【摘 要】“四环节生本”高效课堂即以生为本,课堂分为自学、问题、精讲、精练四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为生命彩排,为人生奠基,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四环节生本” 课堂 高效     师法于山东兖州一中、杜郎口中学的“循环大课堂”,在我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循环大课堂”的基础上,我校结合学生实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原载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文章一发表,立刻被各大报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世界新闻报道的经典。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第四单元“沟通与应用”板块,选录了该文。细读这篇新闻,觉得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矛盾的标题意味深长  本文是一篇新闻,而标题却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看似悖论,实则有深意。“新闻”是什么呢?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
【摘 要】苏教版语文教材是一套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教材。但是,我们对教材的使用需要灵活自主,不必将其奉为神灵,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需要创造性地处理它。同时,在新教材的教学中,须着重倡导质疑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疑问深入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对话。  【关键词】新课程 苏教版语文教材 教材使用 文本对话    在新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教学实验中,师生一致反映教材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升写作基础,提高综合写作能力呢?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意为肤浅者只是对前人词句的模仿,稍高者则是对前人文意的模仿,而高明者则是对前人意境气势的模仿。朱熹曾言“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杜甫也曾有言“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几千年来,模仿早就成为了文坛里不争的成名捷径和潜规则。此义之大,放之学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