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雨果的《悲惨世界》叙事宏大,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父爱虽然不是作品的主题,但是以父爱的独特视角,能够客观诠释作品中一系列父亲形象。冷酷无情的泰纳迪埃、横刀夺爱的吉诺曼、忍痛割爱的蓬梅西上校、不懈努力做好父亲的冉·瓦让,各种不同父爱都有沉默寡言的特征。然而所有世俗的父爱都笼罩在迪涅主教的上帝之爱下,解读了父爱的无言和宽广。
关键词: 《悲惨世界》 父爱 上帝
引言
2012年年底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的上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雨果的文学作品《悲惨世界》在150年后再次向世人展现出非凡的魅力。在《悲惨世界》中,雨果用100多万字描绘了丰富的人物和情节,也浓缩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透过厚重的文字和错综的叙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层层叠叠的父爱。
一、冷酷似无爱——泰纳迪埃
泰纳迪埃绝对是《悲惨世界》中令人厌恶的坏人,他一出场就能让人即刻见出其冷血的本性。泰纳迪埃以珂赛特养父的身份出场,同时他也是5个孩子的亲生父亲,生養众多却缺乏父爱,很难寻觅他爱孩子的言行。
作为养父,他完全不是以爱的情义接收珂赛特,而是赤裸裸地冲着金钱。他在收养珂赛特后对老婆说:“你用你的小宝贝,做了一个很棒的捕鼠夹。”泰纳迪埃用珂赛特作为诱饵不断要求芳蒂娜给钱。珂赛特两岁多开始寄养,漂亮衣服全被拿走给两个大的,自己穿旧衣服,五岁开始扫地做家务,老婆对珂赛特又打又骂还整天让她不停做事,泰纳迪埃从来躲在一旁视而不见。只在关键时刻,嗅出什么气味,拿孩子作为要钱和要挟工具。在榨干芳蒂娜后,泰纳迪埃又敲诈冉·瓦让1500法郎才能带走珂赛特,却又后悔追出去想多要一些,被冉·瓦让逼退,心怀怨恨。
作为生父,他对待自己的孩子从未有过丝毫的温情。大儿子早早就被赶出家门,流浪街头。两个最小的儿子直接送给另外一个失去两个儿子的妈妈,以此骗取救济,从中分得提成。两个女儿虽然一直留在身边,有生活上的照顾,但是为了骗慈善家的钱,他让女儿用手打破窗户玻璃,不顾女儿衣着单薄,外面寒风刺骨。玻璃刺破了女儿的手,他却说正好,以此,编织女儿在工厂上班割破了手骗取更多的医药费和同情。老婆和孩子们的死亡都没有给他带来更多的感触,他拿着马里尤斯给他的钱带着小女儿到美洲贩卖黑奴。
泰纳迪埃对孩子的冷酷培养了孩子的独立和坚毅性格,也反向激发了孩子的爱心。孩子因为得不到爱而更强烈地追寻着爱,从他的大儿子和大女儿身上可以见到许多宝贵的品格。关于泰纳迪埃的大儿子加什弗洛作品中有这样的描述:尽管这孩子被父母遗弃,但是每隔两三个月就会回家一趟。当他听说家里没有人时,问:“我父亲在哪?”得知家人都在监狱时,立马转身离去。由此可见,无论父亲能否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怀,还是有一种血浓于水的血缘纽带都会把孩子和父亲联系在一起。
二、粗狂的爱——吉诺曼
“打是亲,骂是爱”。无论这种父爱是否妥当,但是它确是父爱的一种典型表现。吉诺曼因为太爱自己的女儿,所以当女儿去世后就把这种情感倾注到外孙马里尤斯身上。为了让孩子享有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他粗暴地将孩子和父亲分隔开来,自己担任父亲的角色。吉诺曼注重孩子的教养,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孩子,也经常会打打他,甚至扇耳光。孩子成长得乖巧、聪明又帅气,老头子也因此而非常得意。
当马里尤斯在父亲去世后,背着外祖父去了解父亲时,吉诺曼以为他恋爱了。但当吉诺曼从马里尤斯的房间看到他父亲的遗嘱和他印有男爵的名片后,感到仿佛有阵阴风从一个骷髅头里吹出来。吉诺曼多年精心编制的谎言不仅被孩子揭穿了,而且直面孩子政治立场和情感的双重背叛。他害怕失去马里尤斯,但是他在情感上怒不可遏,跟马里尤斯大吵一架,赶走马里尤斯。此后的三个多月,用“您”称呼他的小女儿,以宣泄他心中的余怒。有时候他非常懊丧,他思念马里尤斯,心里很想知道马里尤斯的情况,但从不打听,因为他不愿意先做出让步。
无论祖孙之间有多大的分歧和怨愤,但是马里尤斯深刻认同吉诺曼的尊长身份。为了征求外祖父对自己结婚的意见,马里尤斯终于回家了。吉诺曼又骄傲地摆起家长的架子。吉诺曼看他穿得那么糟糕,肯定没钱,又听说对方也没钱,想到他们在一起以后生活将会更糟糕。出于疼爱,做出了谩骂和不同意的决定。马里尤斯只好逃离,走后,外祖父又后悔了。
马里尤斯在战争中受伤昏迷,被冉·瓦让送到吉诺曼家。吉诺曼起初忧心如焚,继而又狂喜,因为他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孩子死里逃生,老人经历了失而复得的心路历程,彻底改变了自己。他叫马里尤斯男爵先生,高呼共和国万岁。当马里尤斯病愈后再次提出结婚请求时,老头子爽快地答应了,马里尤斯因为幸福而张口结舌,头晕目眩,全身颤抖起来。“我求之不得。先生,请你结婚吧。祝你幸福,我亲爱的孩子。”说完,老人呜咽着哭起来。老人的哭是祝福的,也是幸福的。老人的转变更是他由父亲到外祖父角色的回归,在此之前他更像是“篡位的父亲”。
三、隐形的爱——乔治·蓬梅西
大爱无言。有一种父爱满满的装在心里,却让人难以觉察。蓬梅西上校疼爱儿子马里尤斯的方式令人心酸,感人至深。蓬梅西因为生不逢时,在50来岁就未老先衰,微薄的收入只够他一个人过清苦的生活。为了让孩子得到好的成长条件,答应岳父永远不见儿子,不跟儿子说话。他认为这样做虽然牺牲自己对孩子的思念,但能够换得孩子的幸福是正确的。
自以为坚强的蓬梅西上校,实在忍不住想念孩子,每隔两三个月,偷偷跑到巴黎,趁吉诺曼姨妈带马里尤斯去做弥撒之际,躲在一根柱子后面,一动不动,屏息静气,满含眼泪盯着儿子看。自己不能给孩子好的生活条件,所以他从来不敢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存在。马里尤斯只知道自己有个父亲,其他一无所知。马里尤斯一年给父亲写两封信,由姨妈口授,尽义务一样写出。父亲回信充满柔情蜜意,却被外祖父看也不看塞进口袋里。17岁的马里尤斯听外祖父说要去看父亲时,吃惊地打了个颤,这个消息令他不快。因为他始终认为他父亲抛弃了他。马里尤斯迟疑着见到了已经死去的父亲,像个外人一样地参加了自己父亲的葬礼。后来,马里尤斯在教堂做弥撒偶遇管理员马伯夫,才知道父亲如此深爱自己。从此以后,他狂热地爱上了父亲,努力追寻父亲,用行动回应自己没有任何记忆的父亲。 蓬梅西上校隐忍着生活的清贫和情感的牵挂,虽然没有让孩子见到和亲自感受到爱,却始终有着最强烈的父爱,直到生命的结束。
四、如山的爱——冉·瓦让
父爱与母爱一样博大,却更严肃刚强。冉·瓦让是作品的主人公,历经磨难的坎坷经历练就了冉·瓦让钢铁般的意志,极具父亲的威严。当他在黑夜的森林里偶遇打水的珂赛特时,却选择了对这个苦难的孩子保持沉默。冉·瓦让对珂赛特说话很少,但是做事却坚决果断,不容置疑。等他带珂赛特离开泰纳迪埃家时,珂赛特对冉·瓦让了解不多却感到自己好像在上帝身边。冉·瓦让为了安全起见,带着孩子一直在赶路,换了好几次车,走了好几段路,始终没有跟孩子多说话,只是感觉到她拉着他的手越来越紧,知道她累了,就把她背起来。后来在他们生活中有多次逃难的经历,冉·瓦让从未对珂赛特做过多解释,珂赛特也从未对冉·瓦让提出质疑。
冉·瓦让接受了芳蒂娜的临终嘱托后,以强大的使命感寻找珂赛特。找到珂赛特以后,冉·瓦让用慈祥的父爱始终守护着珂赛特。小时候,父亲对孩子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礼物,冉·瓦让毫不吝啬地给珂赛特最多的陪伴。他亲吻孩子生冻疮的小手,教她认字,教孩子为去世的母亲祈祷。几个小时看她给娃娃穿脱衣服,听她说话。偶尔带孩子出去散步,拉着她的手,边走边给她讲有趣的事。
到了上学的年纪,除了让珂赛特在修道院接受教育,他也为孩子的前途考虑,担心孩子在修道院长大后会当修女,失去享受人间幸福的权利,费尽周折地带着孩子离开修道院,给孩子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利。
当珂赛特发现自己变得漂亮时,冉·瓦让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特别是当马里尤斯出现在珂赛特身边时,他对马里尤斯充满敌意,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对女儿的未来充满质疑。但是他为了珂赛特的幸福,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历尽艰险救出马里尤斯,并为孩子准备丰厚的嫁妆。
珂赛特婚后,冉·瓦让感觉自己的使命结束了。为了让孩子更彻底地接受自己,他向马里尤斯表明了自己的苦役犯身份。不明所以的马里尤斯无法接受,刻意疏远冉·瓦让。冉·瓦让从此忧郁而胆怯地远远观望孩子的幸福,默默地流泪,思念着孩子。直到马里尤斯从泰纳迪埃对冉·瓦让的诬告中明白一切后,冉·瓦让由于过于思念和忧郁而幸福地死在年轻人怀里。他到临死才告诉珂赛特她母亲的名字,因为担心影响孩子的幸福,所以没有告诉她母亲的经历和真实身份。
父爱刚强而沉默,冉·瓦让费尽心力甚至舍弃生命呵护孩子,一路默默陪伴孩子的成长。父亲用自己坚毅的品格和无限的爱,成就孩子的性格与人生。冉·瓦让与珂赛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用自己的爱塑造完美而高大的父亲形象。
五、至高无上的爱——迪涅主教
雨果并不满足于现实生活中各类父亲的角色塑造,在开篇就用两卷篇幅描述迪涅主教米里埃先生。迪涅主教历经苦难,家破人亡,但以仁爱之心敬仰上帝,关爱大众,是圣父形象的代表,庄严、仁慈、博爱。
迪涅主教甘于清贫的生活,默默忍受人们对他的流言蜚语,竭尽所能地向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冉·瓦让从监狱出来屡次被人拒绝食宿,走投无路之际,他粗鲁地闯进主教家里,声称自己是苦役犯,要求吃饭和过夜。主教立马邀请他一起吃饭,这一举动令冉·瓦让难以置信。佣人发现冉·瓦让偷走了主教唯一值钱的银餐具,主教没有生气,反而开导佣人说这餐具本来就不是自己的,属于穷人。当士兵抓回冉·瓦让时,主教却说这是个误会,让士兵放了他。并把银烛台交给冉·瓦让一起带走,吩咐他以后再来时,不必从园子里进来,随时可以从街上的正门进出。迪涅主教以无限宽容的仁爱打动了冉·瓦让,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灵魂,从此以后,他以仁爱之心不断帮助他人,最后他终于抱着十字架死去,获得内心的宁静,无愧地面向迪涅主教,走向上帝。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观,基督教观念中最高的父爱就是上帝对人类的爱。基督父爱不只是上帝或神父对人的关爱,更重要的是用爱教人学会爱,并由人继续传递给他人,最终形成广博的爱。迪涅主教正是至高无上的父爱化身。
結语
作品主人公冉·瓦让自我救赎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通过对珂赛特的父爱完成的,然而冉·瓦让之所以能够完成自我救赎正是因为迪涅主教对他的无限仁爱,雨果颇费心思地将所有父爱引向上帝之爱的更高境界。父爱在《悲惨世界》整部作品中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也不突出,但是父爱表现形态各异,形象丰富。种种父爱虽然无言却极其厚重,深深铭刻在孩子的心里。
参考文献:
[1]雨果.悲惨世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陈慧,黄丹丹.《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分析[J].电影文学,2013(13):99-100.
[3]吴邦文.雨果的宗教观与创作[J].重庆师院学报,1996(3):65-70.
[4]曲萌.《悲惨世界》爱与救赎[J].中国宗教,2013(3):81.
关键词: 《悲惨世界》 父爱 上帝
引言
2012年年底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的上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雨果的文学作品《悲惨世界》在150年后再次向世人展现出非凡的魅力。在《悲惨世界》中,雨果用100多万字描绘了丰富的人物和情节,也浓缩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透过厚重的文字和错综的叙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层层叠叠的父爱。
一、冷酷似无爱——泰纳迪埃
泰纳迪埃绝对是《悲惨世界》中令人厌恶的坏人,他一出场就能让人即刻见出其冷血的本性。泰纳迪埃以珂赛特养父的身份出场,同时他也是5个孩子的亲生父亲,生養众多却缺乏父爱,很难寻觅他爱孩子的言行。
作为养父,他完全不是以爱的情义接收珂赛特,而是赤裸裸地冲着金钱。他在收养珂赛特后对老婆说:“你用你的小宝贝,做了一个很棒的捕鼠夹。”泰纳迪埃用珂赛特作为诱饵不断要求芳蒂娜给钱。珂赛特两岁多开始寄养,漂亮衣服全被拿走给两个大的,自己穿旧衣服,五岁开始扫地做家务,老婆对珂赛特又打又骂还整天让她不停做事,泰纳迪埃从来躲在一旁视而不见。只在关键时刻,嗅出什么气味,拿孩子作为要钱和要挟工具。在榨干芳蒂娜后,泰纳迪埃又敲诈冉·瓦让1500法郎才能带走珂赛特,却又后悔追出去想多要一些,被冉·瓦让逼退,心怀怨恨。
作为生父,他对待自己的孩子从未有过丝毫的温情。大儿子早早就被赶出家门,流浪街头。两个最小的儿子直接送给另外一个失去两个儿子的妈妈,以此骗取救济,从中分得提成。两个女儿虽然一直留在身边,有生活上的照顾,但是为了骗慈善家的钱,他让女儿用手打破窗户玻璃,不顾女儿衣着单薄,外面寒风刺骨。玻璃刺破了女儿的手,他却说正好,以此,编织女儿在工厂上班割破了手骗取更多的医药费和同情。老婆和孩子们的死亡都没有给他带来更多的感触,他拿着马里尤斯给他的钱带着小女儿到美洲贩卖黑奴。
泰纳迪埃对孩子的冷酷培养了孩子的独立和坚毅性格,也反向激发了孩子的爱心。孩子因为得不到爱而更强烈地追寻着爱,从他的大儿子和大女儿身上可以见到许多宝贵的品格。关于泰纳迪埃的大儿子加什弗洛作品中有这样的描述:尽管这孩子被父母遗弃,但是每隔两三个月就会回家一趟。当他听说家里没有人时,问:“我父亲在哪?”得知家人都在监狱时,立马转身离去。由此可见,无论父亲能否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怀,还是有一种血浓于水的血缘纽带都会把孩子和父亲联系在一起。
二、粗狂的爱——吉诺曼
“打是亲,骂是爱”。无论这种父爱是否妥当,但是它确是父爱的一种典型表现。吉诺曼因为太爱自己的女儿,所以当女儿去世后就把这种情感倾注到外孙马里尤斯身上。为了让孩子享有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他粗暴地将孩子和父亲分隔开来,自己担任父亲的角色。吉诺曼注重孩子的教养,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孩子,也经常会打打他,甚至扇耳光。孩子成长得乖巧、聪明又帅气,老头子也因此而非常得意。
当马里尤斯在父亲去世后,背着外祖父去了解父亲时,吉诺曼以为他恋爱了。但当吉诺曼从马里尤斯的房间看到他父亲的遗嘱和他印有男爵的名片后,感到仿佛有阵阴风从一个骷髅头里吹出来。吉诺曼多年精心编制的谎言不仅被孩子揭穿了,而且直面孩子政治立场和情感的双重背叛。他害怕失去马里尤斯,但是他在情感上怒不可遏,跟马里尤斯大吵一架,赶走马里尤斯。此后的三个多月,用“您”称呼他的小女儿,以宣泄他心中的余怒。有时候他非常懊丧,他思念马里尤斯,心里很想知道马里尤斯的情况,但从不打听,因为他不愿意先做出让步。
无论祖孙之间有多大的分歧和怨愤,但是马里尤斯深刻认同吉诺曼的尊长身份。为了征求外祖父对自己结婚的意见,马里尤斯终于回家了。吉诺曼又骄傲地摆起家长的架子。吉诺曼看他穿得那么糟糕,肯定没钱,又听说对方也没钱,想到他们在一起以后生活将会更糟糕。出于疼爱,做出了谩骂和不同意的决定。马里尤斯只好逃离,走后,外祖父又后悔了。
马里尤斯在战争中受伤昏迷,被冉·瓦让送到吉诺曼家。吉诺曼起初忧心如焚,继而又狂喜,因为他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孩子死里逃生,老人经历了失而复得的心路历程,彻底改变了自己。他叫马里尤斯男爵先生,高呼共和国万岁。当马里尤斯病愈后再次提出结婚请求时,老头子爽快地答应了,马里尤斯因为幸福而张口结舌,头晕目眩,全身颤抖起来。“我求之不得。先生,请你结婚吧。祝你幸福,我亲爱的孩子。”说完,老人呜咽着哭起来。老人的哭是祝福的,也是幸福的。老人的转变更是他由父亲到外祖父角色的回归,在此之前他更像是“篡位的父亲”。
三、隐形的爱——乔治·蓬梅西
大爱无言。有一种父爱满满的装在心里,却让人难以觉察。蓬梅西上校疼爱儿子马里尤斯的方式令人心酸,感人至深。蓬梅西因为生不逢时,在50来岁就未老先衰,微薄的收入只够他一个人过清苦的生活。为了让孩子得到好的成长条件,答应岳父永远不见儿子,不跟儿子说话。他认为这样做虽然牺牲自己对孩子的思念,但能够换得孩子的幸福是正确的。
自以为坚强的蓬梅西上校,实在忍不住想念孩子,每隔两三个月,偷偷跑到巴黎,趁吉诺曼姨妈带马里尤斯去做弥撒之际,躲在一根柱子后面,一动不动,屏息静气,满含眼泪盯着儿子看。自己不能给孩子好的生活条件,所以他从来不敢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存在。马里尤斯只知道自己有个父亲,其他一无所知。马里尤斯一年给父亲写两封信,由姨妈口授,尽义务一样写出。父亲回信充满柔情蜜意,却被外祖父看也不看塞进口袋里。17岁的马里尤斯听外祖父说要去看父亲时,吃惊地打了个颤,这个消息令他不快。因为他始终认为他父亲抛弃了他。马里尤斯迟疑着见到了已经死去的父亲,像个外人一样地参加了自己父亲的葬礼。后来,马里尤斯在教堂做弥撒偶遇管理员马伯夫,才知道父亲如此深爱自己。从此以后,他狂热地爱上了父亲,努力追寻父亲,用行动回应自己没有任何记忆的父亲。 蓬梅西上校隐忍着生活的清贫和情感的牵挂,虽然没有让孩子见到和亲自感受到爱,却始终有着最强烈的父爱,直到生命的结束。
四、如山的爱——冉·瓦让
父爱与母爱一样博大,却更严肃刚强。冉·瓦让是作品的主人公,历经磨难的坎坷经历练就了冉·瓦让钢铁般的意志,极具父亲的威严。当他在黑夜的森林里偶遇打水的珂赛特时,却选择了对这个苦难的孩子保持沉默。冉·瓦让对珂赛特说话很少,但是做事却坚决果断,不容置疑。等他带珂赛特离开泰纳迪埃家时,珂赛特对冉·瓦让了解不多却感到自己好像在上帝身边。冉·瓦让为了安全起见,带着孩子一直在赶路,换了好几次车,走了好几段路,始终没有跟孩子多说话,只是感觉到她拉着他的手越来越紧,知道她累了,就把她背起来。后来在他们生活中有多次逃难的经历,冉·瓦让从未对珂赛特做过多解释,珂赛特也从未对冉·瓦让提出质疑。
冉·瓦让接受了芳蒂娜的临终嘱托后,以强大的使命感寻找珂赛特。找到珂赛特以后,冉·瓦让用慈祥的父爱始终守护着珂赛特。小时候,父亲对孩子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礼物,冉·瓦让毫不吝啬地给珂赛特最多的陪伴。他亲吻孩子生冻疮的小手,教她认字,教孩子为去世的母亲祈祷。几个小时看她给娃娃穿脱衣服,听她说话。偶尔带孩子出去散步,拉着她的手,边走边给她讲有趣的事。
到了上学的年纪,除了让珂赛特在修道院接受教育,他也为孩子的前途考虑,担心孩子在修道院长大后会当修女,失去享受人间幸福的权利,费尽周折地带着孩子离开修道院,给孩子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利。
当珂赛特发现自己变得漂亮时,冉·瓦让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特别是当马里尤斯出现在珂赛特身边时,他对马里尤斯充满敌意,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对女儿的未来充满质疑。但是他为了珂赛特的幸福,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历尽艰险救出马里尤斯,并为孩子准备丰厚的嫁妆。
珂赛特婚后,冉·瓦让感觉自己的使命结束了。为了让孩子更彻底地接受自己,他向马里尤斯表明了自己的苦役犯身份。不明所以的马里尤斯无法接受,刻意疏远冉·瓦让。冉·瓦让从此忧郁而胆怯地远远观望孩子的幸福,默默地流泪,思念着孩子。直到马里尤斯从泰纳迪埃对冉·瓦让的诬告中明白一切后,冉·瓦让由于过于思念和忧郁而幸福地死在年轻人怀里。他到临死才告诉珂赛特她母亲的名字,因为担心影响孩子的幸福,所以没有告诉她母亲的经历和真实身份。
父爱刚强而沉默,冉·瓦让费尽心力甚至舍弃生命呵护孩子,一路默默陪伴孩子的成长。父亲用自己坚毅的品格和无限的爱,成就孩子的性格与人生。冉·瓦让与珂赛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用自己的爱塑造完美而高大的父亲形象。
五、至高无上的爱——迪涅主教
雨果并不满足于现实生活中各类父亲的角色塑造,在开篇就用两卷篇幅描述迪涅主教米里埃先生。迪涅主教历经苦难,家破人亡,但以仁爱之心敬仰上帝,关爱大众,是圣父形象的代表,庄严、仁慈、博爱。
迪涅主教甘于清贫的生活,默默忍受人们对他的流言蜚语,竭尽所能地向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冉·瓦让从监狱出来屡次被人拒绝食宿,走投无路之际,他粗鲁地闯进主教家里,声称自己是苦役犯,要求吃饭和过夜。主教立马邀请他一起吃饭,这一举动令冉·瓦让难以置信。佣人发现冉·瓦让偷走了主教唯一值钱的银餐具,主教没有生气,反而开导佣人说这餐具本来就不是自己的,属于穷人。当士兵抓回冉·瓦让时,主教却说这是个误会,让士兵放了他。并把银烛台交给冉·瓦让一起带走,吩咐他以后再来时,不必从园子里进来,随时可以从街上的正门进出。迪涅主教以无限宽容的仁爱打动了冉·瓦让,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灵魂,从此以后,他以仁爱之心不断帮助他人,最后他终于抱着十字架死去,获得内心的宁静,无愧地面向迪涅主教,走向上帝。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观,基督教观念中最高的父爱就是上帝对人类的爱。基督父爱不只是上帝或神父对人的关爱,更重要的是用爱教人学会爱,并由人继续传递给他人,最终形成广博的爱。迪涅主教正是至高无上的父爱化身。
結语
作品主人公冉·瓦让自我救赎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通过对珂赛特的父爱完成的,然而冉·瓦让之所以能够完成自我救赎正是因为迪涅主教对他的无限仁爱,雨果颇费心思地将所有父爱引向上帝之爱的更高境界。父爱在《悲惨世界》整部作品中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也不突出,但是父爱表现形态各异,形象丰富。种种父爱虽然无言却极其厚重,深深铭刻在孩子的心里。
参考文献:
[1]雨果.悲惨世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陈慧,黄丹丹.《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分析[J].电影文学,2013(13):99-100.
[3]吴邦文.雨果的宗教观与创作[J].重庆师院学报,1996(3):65-70.
[4]曲萌.《悲惨世界》爱与救赎[J].中国宗教,201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