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米脂文化

来源 :陕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zxcasdqwe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年前,我开始筹备我的唱响文化沙龙,那时正忙着选定地盘,买进设备,招聘人员,办理执照,联系酒水,调试点歌系统。正不亦乐乎中间,有个声音这样问我:
  “姨姨,你们谁打起要开KTV的主意的?”这个口气话里有话。“姨姨赋闲休息了很一段时间了,但是人是不能闲下来的,总要做些事情。”“姨姨你没见米脂有多少家歌厅,你开一家新的能吃得开?”听到这里,我回头看看这个好心的后生,笑了。
  “你知道咱米脂开第一家舞厅的是谁?”
  “谁?”
  我开始慢慢的讲起了这个故事。
  仿佛昨天一样,眼前一下就展开一幅记忆的画面。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米脂,大街要比现在荒凉得多,人们的衣着也远没有如今鲜亮,改革的风气才开始在小城渐渐浓了起来。当时的人们的文娱生活,平淡如无定河的水,大街上连台球案子都见不到,更不要说歌舞厅之类。
  那时我爱人刚从县志办转调到县工会工人俱乐部,组织过许多舞会、晚会等文娱活动,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加上当时榆林已经有歌舞厅的先驱,我俩看准时机,排开种种劝告,顶着风险,承包了原工会俱乐部顶层的大厅,四方筹措资金,南下置办设备,从此创办了米脂第一家歌舞厅,即“工人俱乐部舞厅”,首开本县风气。
  虽说第一家,但是当时人们哪里会跳交谊舞?第一天开张便是没有一个人跳,都是看热闹的。想想当时的窘境,现在都有些感慨。
  我爱人说这不行,交谊舞还不成气候。于是我俩又满大街贴开海报,从绥德、榆林请来马绥生、田林平、姜诗言等跳舞能手,办起了最早的交谊舞学习班。于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学习班一办就是十七届,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交谊舞这种新兴的文娱活动,在小县城蔚然成风,舞厅的生意也渐渐火爆了起来。现在街上跳舞好的,大多也都是当年学习班出来的呢。
  第二年街上就新开了四五家歌舞厅,我们的舞厅也几经变迁,后来又在灯光球场开了一年的“露天舞场”,又后来开了“正大歌舞厅”,再后来由于我爱人成了单位的主任,忙于工作,便将舞厅转手了。
  “哦,这么说来,第一家舞厅是你和叔叔开办的?看姨姨可年轻了,没想到。”后生听得起劲,我也来了兴趣:“呵呵,那你说咱县的第一家旱冰场呢?”
  我爱人走榆林下西安发现了滑轮这个新兴的娱乐项目,于是从西安买回了一批旱冰鞋,那时的旱冰鞋都是铁轮子,走水泥地面上呲啦啦的响,于是县城第一家旱冰场就在楼上开张了,那一年生意出奇的好,我一年下来就有力量还清了债务。
  后来,因为租赁到期,我们又将这批最早的旱冰鞋转手给一批年轻人,他们在原体育场的灯光球场,继续了滑轮的事业。
  “哦,那么说,这旱冰场也是你们最早着手的,你和叔叔还是有远见。”后生眼睛溜圆,像是被我诈唬住了——再逗逗他:“哎,这远见不敢当,只是当年有生计的压力,有心劲从事新事物罢了。”
  我爱人在俱乐部时,每年的大节假日都要举办县级的文娱活动。当时电视上已有青歌赛的形式。在这背景下,他模仿先进地区,在米脂筹划了“建行杯”第一届歌手大奖赛。我爱人到处奔走找赞助,做宣传,联系评委、主持人,忙完初赛忙复赛,导演剧务都是他一个。
  当时哪有影碟机、DVD之类?用来伴奏的都是磁带,每唱一遍用录音机快退半天。就是这样的条件,第一届大奖赛还是造成了轰动,当时电视台也来录像,影剧院人山人海,票都售空了。那时的大奖赛很是推出了一批新人,推动了通俗歌曲的普及。
  记得那会我和儿子坐在第二排看比赛,结束时还有时间,主持人突然说邀请我爱人来唱一首。本来我爱人嗓子好,乐感准,听他唱歌没有不称赞的,谁知那次没有准备,伴奏带子根本不对,把一首《北国之春》唱的彻底走样,我后来叮咛电视台的李台长把那段千万掐了别播,现在想起依然觉得甚是好笑。
  “叔叔真是能人,我常听说咱县的歌手大奖赛,原来最早开办的竟然是叔叔。这就很是给咱们地方文艺上做好事了。”“你别看姨姨是个生意人,姨姨也是热爱这些文艺的东西,做的生意也都是这些。”
  后来VCD开始普及,我便开起了音像店,我爱人看到改革开放过程中,建设小城镇浪潮的发端,县城百业待兴,都需要招牌,就开起了广告中心。我们这两项生意,一做就是八年。
  八年的寒暑,现在想来都被自己坚守的精神所感动。小小的影像店,进起货来,都是一车一车载,小县城家家户户的音像制品,小到磁带影碟,大到录音机复读机,不知有多少是经我手出去的。虽然是赚钱营生,却无形为普及音乐、推广电影铺道开路,未尝不是雅事。我爱人在那几年做生意也没有少受罪,连夜印横幅赶招牌都是常事。灯箱安装往往是高空作业,现在想来不免心惊得后怕。当时购进电脑、刻绘机,很早的实现了板式招牌到灯箱招牌的革新,一度时期,街面上的招牌都印着“利达”两个字。
  后生听到得劲了,“原来姨姨是重操旧业,我担心多余了。”
  “哪来的担心?你当姨姨真的有心再靠KTV挣钱吗?”
  唱响文化沙龙,本意就是有心铺设一个文人雅集、亲友聚会的雅致所在,本身就是我利用闲暇时间经营的一个爱好般的小事业,正如名字一样,唱响文化,畅想生活,又哪里来的经营上的担心。
  说起来我只是极其普通的生意人,但跟着我爱人,我也从心底里热爱文艺、热心文娱。虽然我几十年做的只是歌舞厅、旱冰场、音像店、广告中心,靠自己的辛苦努力一步一步向前走,然而无形中却推动着小县城的文娱生活,开阔着米脂的文化事业。虽毫无可赞之处,却聊以心慰。
  我在文化沙龙的墙面上,挂上高正平、马耀南、艾新民、高扬、李勇、李利春的书法作品,高永慧、张雷武的国画作品,马春云,艾建英的剪纸作品,希望能以我县这些书画艺术界名人的作品,张扬米脂的文化。
  沙龙开张以来,每晚都宾朋满座,让我的四个服务员应接不暇。我看到不同领域不同圈子的人都在沙龙里雅集欢唱,大家望向窗外,共赏米脂夜景,在美妙的旋律中,开开心心的度过了一个个美好的夜晚。■
其他文献
陕北盛产谷子,碾去糠皮即金灿灿的小米。米脂的小米很有名,连县名都以此命定,焉能不美!光绪《米脂县志》载:“本宋(代)米脂城。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故名。”米脂水就是今天的东沟河,东沟流域乃至全县都产好米,“为他郡所不及”。“淅”即淘米,连淘米水都好像溶入油脂,米粥自然香甜。  说起米脂人种谷的历史,那可古老呢!县博物馆陈列的文物中,有一捧窖藏炭化小米,是郭家砭乡麻土坪村龙山文化遗址
期刊
简史  米脂县,为古银州,是明末农民革命领袖李自成的故乡。素有“文化之乡”、“小戏之乡”、“梯田之乡”之美誉。“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此地“控山险,扼冲要,屏蔽延州(延安),为兵家在所必争也。乃堑山为城,屯兵为堡,遥制虏骑,使不敢长驱充斥。四面皆古战场也。汉置独乐县(今马湖峪),北周置银州。宋宝元二年(1039)毕家寨改名米脂寨,金正大三年(1226)置米脂县,迄今已有近9
期刊
民间美术,博大精深。尤其是陕北的剪纸、刺绣、拴娃石、社火脸谱、石刻等等,都谱写着历史的记忆和新的篇章。时2006—2008年5月,笔者走村串户到陕西省横山县塔湾镇各村采访,征集民间艺术品,期间采访录音近三千分钟,图片资料两千余幅,笔记四万余字。本文是调研中的部分,主要以刺绣艺术品为主,以顺带子、枕头顶子、钱夹为例展开讨论,在此,还有相关民间美术作品与大家见面,望与专家学者交流并请教。    关于“
期刊
天空灰蒙蒙的,雪从早到晚时大时小扬扬洒洒地飘落了一整天,王军扫完院子里的积雪,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喝着闷茶。这已是他今天第五次清扫院内的雪了。与其说是扫,倒不如说是堆,四十平米的小院内已堆起了大大的三堆雪,雪堆与雪堆之间仅有不足二米的巷道。这时手机发出欢快而短暂的音乐声,是来短信啦。王军脸上飘过一丝明朗,急切地打开手机翻阅短信,转瞬间,脸色阴沉啦下来,“雪!雪!雪!明天又是个下雪天,这老天也真像是憨了
期刊
哑毛是哑巴。十六岁的时候,父母因意外事故去世了,抬埋父母的路上,哑毛好像疯了一样爬在父母的棺材上“呀!呀!”地拼命嚎哭,脸型都变了样,眼泪和鼻涕一直流到下巴,把前襟都打湿了,额头因为磕头,起了很多包,有的地方还流了血。他哥那年二十八岁,是农村的一名小学教师,每月工资三十八元,有四个孩子,大的七岁,小的还没满月,他嫂是家庭妇女,日子过得很艰难。  抬埋完父母以后,哑毛的哥用家里的旧木料请匠人打了一辆
期刊
《陕北》杂志创刊至今已近三十年。原名《塞上柳》。当时历经浩劫,数亿人从懵懵懂懂中惊醒,面对精神上的虚空,一度给予文学神圣而不可替代的位置,具有了超凡脱俗的作用。在此社会背景下,《塞上柳》走纯文学的路子,在这偏远之地,既是一份精神食粮,又扶持、培养了一批作者。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同全国众多的报刊一样,《塞上柳》随文学而兴,同样又随之冷清。随着市场化的到来,物质追求逐步替代精神生活。文学边缘化了。
期刊
十多年前,谌容写过一篇《人到中年》的小说,后被改拍成更为直观的电影,着重体现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都得倾其身心上下关顾,留给自己的只是忙,落的就是累。    梁实秋在此沿用古人“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的情形,换他的话讲,“讣闻不断的来,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一步,同时又会忽然觉得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现。”    张中行则是进入耄耋以后谈论中年的,居高似乎看得更清,《流年碎影》中有
期刊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心愿有时候说容易也容易,说难就挺难。有的心愿看起来好像容易,真正要实现起来恐怕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我已经忘记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许过愿了。没有心愿,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如愿或者不如愿,只有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那死去多年的一个远房哥哥。说是哥哥只是算起来我们在一个辈份,其实他比我不知长了多少岁,他应该和我的二爷是同年。我们大概相差有五六十岁吧。  在我的记忆中,我那远
期刊
仕途上混的人,升迁了就荣耀;商海里混的人,发财了就荣耀;情场里混的人,身边能有几个美女追随就荣耀;酒场里混的人,能把别人灌得趴下、自己站着就荣耀……我也有自己的荣耀。  2006年3月上旬,我有幸被米中聘请参加《米中校志》编纂工作,共干了一年多。事情已经过去三年了,现在说起来我还是感到非常的激动和荣耀。  受苦太多的人,在逆境中生存太久的人,他们内心深处往往潜在了一种能量。  也许是因为我读了几天
期刊
曾得到过一项写几句宣传米脂的话的任务。没承想,动笔了才后悔不该答应去写的。苦苦思索几天,什么也不能写出,地下是揉了一团一团的废纸。  越是觉得写起来艰难,越激发了我写作的冲动。在心里一直盘算,米脂这个陕北高原之上的弹丸小县,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而使世人对她如此痴迷?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米脂这方水土养育的是一代一代的英雄和美人。一位因写陕北而声名鹊起的作家写到米脂时,曾写过这样一句才情横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