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展现:陕北刺绣艺术论

来源 :陕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geS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美术,博大精深。尤其是陕北的剪纸、刺绣、拴娃石、社火脸谱、石刻等等,都谱写着历史的记忆和新的篇章。时2006—2008年5月,笔者走村串户到陕西省横山县塔湾镇各村采访,征集民间艺术品,期间采访录音近三千分钟,图片资料两千余幅,笔记四万余字。本文是调研中的部分,主要以刺绣艺术品为主,以顺带子、枕头顶子、钱夹为例展开讨论,在此,还有相关民间美术作品与大家见面,望与专家学者交流并请教。
  
  关于“顺袋子”
  
  顺袋子,顾名思义就是针扎扎(也稱针扎香包)的延续,顺袋子是农村妇女挂在身上(胸前)的针线包,不管在城里还是在乡下,几乎全有这种习俗,和针扎扎一样被寓意为珍贵的礼品互相赠送。由于历史和民俗习惯的原因“顺袋子”就成为当时妇女的标志,娶回家的媳妇,针线关一定要过关,才看作是优秀的媳妇。顺袋子上面绣有各种各样的“花纹”,有的精细,有的略为简单,大致能得知当时的绣工水平的高低和文化方面的修养与生活的熏陶。
  顺袋子主要是1990年代以前陕北地区结婚流行的礼俗的产物。据村子里大妈讲,顺袋子是我们过去(1960年代)结婚时送给婆婆(男方家的母亲)的最高礼物。这个仪式是在结婚时举行的,在举行婚礼期间,有一习俗就是“接衍发”(陕北方言),婆婆给儿媳妇一元钱,儿媳妇就给“顺袋子”一个,大小比针扎扎大,长7至9厘米,宽5至7厘米;给公公(男方家的父亲)是烟袋,烟袋子包括旱烟袋和水烟袋;给婶娘的是普通的针扎扎,一般大小都适中,大体长6至8厘米,宽4至6厘米。以上礼品都有精美的刺绣工艺,有绣几何花纹的,也有绣大自然中的花卉,甚至有绣人物故事、动物等图像来表达她们的思想和埋藏在自己内心感慨,以及精神思想的释放。
  据笔者调查不完全统计,就陕北横山地区的农村还一直延续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逐渐取消,变成了其它物品。譬如,从针扎扎到现在的皮鞋、毛毯等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礼物,都有其一个演变过程。据考证,目前(远古暂且不论)最远考证到上世纪30年代,当时都是最简单的礼品相互赠送,以表示礼节上的往来,以后就是一家人给予了心灵上的安慰,大家都高高兴兴、团团圆圆是乡下人共同的心愿和对美好明天的期待。这些小小的刺绣作品代表这一份真挚的“心”,主要是针对直属亲戚,其中最为显示主角的是男方家里的婆婆和公公,其次就是婶娘,女性占主要地位,当时给男性的主要是“烟袋”一个,或者“布鞋”一双,后来逐渐转向到了鞋垫、被面、被套、枕巾之类的东西。
  在乡下调研过程中,就一件普普通通的礼物会想起一段动人故事,其中顺袋子的故事最为感人。乡下时搜集到了一个绣工比较好的“顺袋子”,等笔者要购买时,老人家就是不卖,一口拒绝了,使笔者无言以对,其实笔者理解老人家的心情,笔者当时也就回避了,只好利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当时搜集到的图案,以及它的尺寸和老人家的姓名在笔记本上一一翔实做了登记。老人家对笔者指着手中的顺袋子和普通的针扎扎说道:“这是我大儿媳妇结婚送给我的,这是我二儿媳妇结婚送给我的,这是大侄儿媳妇结婚送给我的,那是二侄儿媳妇送给我的。”并且指着另一件刺绣说,“这是我当时结婚时,外婆送给我的。”这些话语感动了笔者的心灵。她们的话语朴素、真实、坦率地感动了村里村外的年轻人。曾有一外地人以:“陕北人朴素、坦率、大方、厚道、真诚”等词语来诠释,真正的故事在这些实物上“流露”了出来。
  一个普通的顺袋子,勾拉起许多动人的往事,山里的老太太总是一言难尽。在讲到顺袋子的制作过程,村子里老太太、中年妇女个个都是高手,她们讲的细致入微,并且拿出她们的针线绝活来演示。从她们那里,据笔者了解到顺袋子的制作过程大致有以下四个步骤来描述:首先,选择好材料,一般以红色、蓝色、白色、紫色布料;其次,设计,设计是关于顺袋子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设计有弧形的,也有梯形,在民间流传的大多数以梯形为主;第三,顺袋子上面图案的设计,图案一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来完成的,还有的是祖传下来的纹样,一代又一代都在绣这样的花,也有能工巧匠在大自然中提炼最为精华的几何型图案,或者是树叶、或者是山、或者是河流等,也有各种动物变形的几何文饰;第四,刺绣也要有功力的修养,老的奶奶绣的作品平整有节奏的变化,别有趣味,而年轻人,特别是十六七岁的女孩绣出的作品明显有凹凸不平的感觉,只要自己绣的多了,自然就很熟悉。每绣一针一线,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就迎刃而解,就能得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展示出来送给亲戚朋友,有的在市场上出售增加收入,添补家庭生计。
  综上所述,顺袋子的延用到1990年以前,1960年到1980年最为繁荣的时期,后来发展到了今天的现代化家居,也是有其它的一个具体的过程和历史的演变,才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都是遵循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历史在前进,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加之意识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所以在物质上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当时艰苦岁月的年代里,人们婚嫁中,顺袋子成为重要的礼物来赠送,是表示祝福的吉祥礼物,也是妇女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生活缝补衣物藏针处,体现了妇女的生活和生活中的习俗信仰。
  
  关于“枕头顶子”
  
  枕头顶子就是枕头两边的方块布。面布一般呈正方形出现,上面绣有精美的民间文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睡觉时的必备品,会起到健康保健的作用。枕头顶子是刺绣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代表作品之一。在1990年以前最为流行,与针扎扎一样广为流行。在婚嫁之前,由娘家来办理,与其它物品一样重要,比如鞋垫一类的东西。现在的枕头顶子很少能够见到,大部分流到年轻人的手中,但又不用。为什么流露到了年轻人的手中?笔者经过了调研和走访,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枕头顶子是当时的嫁妆陪饰品,特别是1960到1980年,再到1990年之间,其中1980年最为表现的突出。”有的枕头顶子特别“破烂”,没有良好的保护措施,绣在上面花纹几乎全部脱落,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的影子的存在,想到当地(陕北)的民间剪纸在煤油灯上熏的纹样底色一样,特别的耐人寻味,有着无限的遐想,好像又一原生态艺术哲学的诞生。虽然民间刺绣在生活中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但是她们的心灵有着真挚的“心”,朴素的“心”。
  笔者在调研时,村子里的老奶奶给我搜集到了两对成套的枕头顶子,上面的刺绣绣的特别漂亮,绣的很平整,变化很微妙,绣工细致而且雅致,算是目前发现的经典作品之一,可以说是民间刺绣的典范。
  在村子里的二婶家,笔者从柜子里找到了珍藏多年的“枕头顶子”,都是各有特点,其中的意义又不同,有的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这些都是她嫁到二叔家的见证。可见枕头顶子上面里面的意义非同一般。二婶保护的还算完整,她在枕头顶子上面还覆盖了一层布,等笔者要求拍摄时,她很高兴地给我把上面的布撕下,里面很好,光泽还是那么艳丽,经过数十年的岁月变迁,没有任何破坏。在另一处调查发现,没有得到及时保护的枕头顶子就不是那么鲜艳,经过一定岁月的洗礼,灰尘的覆盖和生活中的磨损,显得破破烂烂,给枕头顶子上面的刺绣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总之,枕头顶子小小的刺绣作品,记录着当地百姓的生活点点滴滴,她们的刺绣作品是延续着,并继承着一套古老的传承,就像陕北的剪纸一样的延续,它们与她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依托的、相互影响的和相互制约的。大山深处,文化、信息的闭塞,交通的不便,给文化的信息的沟通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当地百姓就能看到四面的天空的天,地上的地,对面的大山深沟,用一句成语来概括就是“坐井观天”是最恰当不过了!可想而知,她们的思想眼界相对要闭塞一点,但是意识、思维想象是很高的,期望能够看到最高点的“光明点”。随着社会思想的开放和文化艺术的不断提高,及广播电视的传入,人们视野得到了全新的改变和提高,刺绣在枕头顶子上也就逐渐被退出历史的舞台。现民间刺绣逐渐转向鞋垫、门帘、被单、被套等图案来赏心悦目,逐渐流向市场商业化。过去的只是留下深刻的记忆和历史的足迹,以及生活的印象和生活永恒的记录。
  
  关于“钱夹”
  
  钱夹,就是装货币的夹子。几乎我们每个人到现在一直用着。夹子有的用布料做的,也有的用动物皮子做的,在社会生活水平的高低就钱夹的地位也隨之改变。就1950年左右的钱夹在博物馆也很难见到,在民间这一不被人们所重视的艺术品展现在了笔者的视野里。
  2006年正月初,笔者到乡下调研时征集到一个“钱夹”,此物品为横山县赵石畔镇冯西山村村民冯尚高先生提供,长20厘米,宽8厘米,表面有点磨损,大体比较完整,共分为三折,刺绣纹样完整,色泽艳丽。从上面可以看到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以及光辉岁月的闪烁,它是历史的见证,是他老俩口生活近60年的见证。据冯尚高媳妇介绍,此物品为她母亲留下来的,巨今至少近八十年的历史了!所以,在民间,当时结婚是不领取结婚证的(其实要领的,只是当时没有办理),只有一个实物来证明自己的婚姻生活。顺袋子也不例外,最能显示出普通农民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与上述讲的“钱夹”,笔者还在塔湾镇小豆湾大队曹家湾村乔明亮家收集到一个“钱夹”个头比这个要大一点,长25厘米,宽10厘米。这件刺绣作品绣的非常漂亮,有很深寓意及其文化特征,她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据乔明亮媳妇介绍是她奶奶留给他们的,出多少钱也不能卖,有很深刻的纪念意义。
  综上所述,钱夹不光是地位、荣誉的象征,更是生活中的适用方便,同时也增加了审美观的雅趣。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大娘,就知道自己为儿女、为后代着想,她们辛勤地劳动,默默无闻做好手中的刺绣作品赠送给儿女,表示永久的纪念。
  经过数个月的调查和走访,发现刺绣艺术品在民间越来越少,逐渐向末路在发展。刺绣记忆逐渐被后人所遗忘。回顾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的法律概念。为了解决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迅速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积极响应。我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自1998年以来,文化部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国内外立法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只有上述,方可得到有效地保护。但是从目前来看,要彻底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走进生活、走进人民、走进农民、走进偏僻的山村才能找到原始的工艺美术,他们还在延续着古老的传统,这些古老的传统就要在目前得到及时保护。本文在刺绣方面做了初步调查与研究,正在全面做该题材,还希望能够得到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的资助,使先人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乔晓光:《本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
  郭庆丰:《纸人记——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手记》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6月。
  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11月。
其他文献
有人说,陕西除了没有海什么都有。的确是这样,从地理地貌来说,山有秦岭山脉,河有黄河渭河,江有汉江丹江,秦巴山区、关中平原、黄土高原、大漠风光,让你不出陕西,就能领略好多异域景观。秦岭作为南北分界线,把中国一分为二,秦岭南北的气候地貌差异造成了南方北方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比如茶叶、橘子等,就适宜在秦岭以南生长,苹果就只能生长在秦岭以北。南稻北麦,南船北马,是人们对秦岭南北的描绘。陕西以秦岭为界,南有汉
期刊
城里人    城里人,开始流行养狗  一只好狗的价钱  高于一个农民工一年的工资    城里人,对狗  比对父母好,奶酪、香肠、骨头……  每一顿必须的大餐    城里人,养狗很细腻  给狗洗澡、看医生、修狗室  逛街,去超市,远行总是带着这些娇惯的狗    城里的狗,成群结对的走过大街  疯狂的奔跑,影响交通扰乱秩序  就这样,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养狗    列车上的民工    列车上,挤满
期刊
一、以三之为例:推测象征体系的建立    时至今日,世界仍然处在象征主义的包裹当中。你认识的世界形态始终与象征冲动不离不弃,象征总是在暗示、创造、引导中刷新世界的面貌,人类直接理解世界的企图落空了。  何况梦幻又使人陷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三个如字推波助澜,使存在者的领悟迅速从世界的实体当中脱离出来,落入象征之网(在巨大的象征体系中一味成全感官的要求)。存在者究竟心灵,纵横六识,正是心
期刊
作为中国人,我对水墨画有着天然的敏感和亲近之心。这是文化血缘使然,并不意味着我就对水墨画了解得更多。因此,我在此写下的将是我作为读画者的个人感受,而非学术化的批评文章。虽然解读绘画作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分析的成分,但我还是更愿意强调直觉的把握,强调内心的感受。因为,艺术从来关乎人心,是赋予内心情感状态以美的形式,因而更加强烈、细腻、丰富,也更加强调美感地表达了心灵。从天性上讲,所谓艺术家,就是
期刊
神东因煤而得名,又因多产而名声显赫。  这里率先成为亿吨级特大型煤碳生产基地,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神东矿区被称之为煤都,屹立于沙漠与高原衔辖区域。原本一块不毛之地,转瞬间一座绚丽城池崛地而起,令人瞩目,惹人想往。既为能源都城,总少不了亭台楼阁或凸凹雉堞,这些恰好能丰富城郭的内涵。有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细节斑斓,足可生辉。几位同道精雕细琢,勾勒出神东矿区的一种
期刊
陕北对于很多人来说,仿佛是一种历史的记忆。是李自成的火把;是延安窑洞的波涛。它回荡在人们心中更多的是民歌的旋律。自起义军中文人编唱的“闯王歌谣”开始,民歌又与战争和政治联系在一起。从民歌中孕育的诗歌经过岁月的沧桑,新的诗人也在破土而出。他们将给人们新的记忆。一如南泥湾长成另一种江南,  总有人会从集体的无意识中苏醒,重新找到自己,自己的歌谣,父母的皱纹。也就是西人所言的历史又从个体出发。作为一个民
期刊
陕北的米脂县在中国名气很大。  作为一个陕北偏僻小县,名气能有这么大,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米脂县名气大,与这句“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民谣名气大有关联,于是,米脂也因此而名扬远播——“天下谁人不识君”。  去米脂造访是我大学时代起埋藏心底的夙愿,因为那时我刚刚读到著名作家柳青的长篇小说《铜墙铁壁》,内容就是写1947年8月发生在米脂的“沙家店战役”的。这一仗彻底扭转了敌强我弱的陕北局势,枪声一停,毛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融合了文字、图像、声音和颜色等多种模态的语篇早已取代单一语言模态,成为当今世界交际活动中使用的主流语篇。旅游外宣语篇作为一种多模态网络语篇,具有向国内外访客传播当地优秀旅游文化资源、树立良好形象、扩大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的多重功能。海南国际旅游岛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Pri
期刊
陕北盛产谷子,碾去糠皮即金灿灿的小米。米脂的小米很有名,连县名都以此命定,焉能不美!光绪《米脂县志》载:“本宋(代)米脂城。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故名。”米脂水就是今天的东沟河,东沟流域乃至全县都产好米,“为他郡所不及”。“淅”即淘米,连淘米水都好像溶入油脂,米粥自然香甜。  说起米脂人种谷的历史,那可古老呢!县博物馆陈列的文物中,有一捧窖藏炭化小米,是郭家砭乡麻土坪村龙山文化遗址
期刊
简史  米脂县,为古银州,是明末农民革命领袖李自成的故乡。素有“文化之乡”、“小戏之乡”、“梯田之乡”之美誉。“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此地“控山险,扼冲要,屏蔽延州(延安),为兵家在所必争也。乃堑山为城,屯兵为堡,遥制虏骑,使不敢长驱充斥。四面皆古战场也。汉置独乐县(今马湖峪),北周置银州。宋宝元二年(1039)毕家寨改名米脂寨,金正大三年(1226)置米脂县,迄今已有近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