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其次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满足其主体成就感;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营造开放式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主体意识;教学模式;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当务之急就是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使得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做教师已经八年有余,终于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真正的主人,终于将课堂定位准确,学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反观过去的教学,习惯了讲读和串讲,习惯了认真严谨不折不扣的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习惯了声情并茂去感染打动学生,习惯了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将讲台当成个人展示的舞台。直到最近才突然发现,原来我一直都在越俎代庖,替学生做了太多本应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的事情。终于明白我所做的一切努力为何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为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缺乏思考,毫无创造性可言,根本就不会活学活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教师的启发诱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事实证明,教师转变了观念,从课文的引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再到分析课文乃至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相互交流,学生就能从学会向会学转化。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养成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具备了学习能力,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不断调适。我努力在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1.转变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对教师角色做了精辟的定位:“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同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点化者,在教学中教师应是导演或是顾问的角色,主要就是“导”。
在《56号教室的奇迹》中,更明确教师应该像雷夫老师这样,“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课堂无需使孩子变得驯服,只要用爱心和学生建立起信任的桥梁,会有更多的收获。
概言之,教师要有以下几种意识:第一,平等意识,教师不能以权威者的身份,高高在上的去“管”学生。其次,民主意识,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提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鼓励学生探求的欲望和热情。第三,关爱意识,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对学习中的困难则是热情地帮助、指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交流、多引导。
转变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基本前提。
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的过程,教师要正视并尊重这一事实,遵守互动、民主、开放的教学原则,勇于打破严谨、完整、有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追求和谐、民主的课堂,为学生营造自由、安全的质疑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彰显自我,表现自我,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引导者和助学者。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认知的对象。
要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就要使之明确学习目的。学习不是为父母,不是为老师,更不仅仅是为了那个分数,而是为了学习知识,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充实的有用之才。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是自己的需要,与自己的努力息息相关。因此必须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去获取知识,这才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最基本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其主体成就感
有调查研究说明影响语文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兴趣、才能、智力)中,兴趣占三分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就能真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实际上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可以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味道十足的活动,像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成语接龙,辩论赛等。人人参与,提高语文素养。教师也可从采用多种教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教学媒体(如语言、教材、板书、实物、挂图、模型等)与现代教学媒体(如电视、录音、多媒体等)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讨论的让他们讨论,能说的让他们说,能写的让他们写,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
总之,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营造开放式语文课堂,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在实处,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只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
[2]雷夫·艾斯奎斯,《56号教室的奇迹》
[3]郭思乐,《本体教育模式论》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 459003)
关键词:主体意识;教学模式;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当务之急就是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使得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做教师已经八年有余,终于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真正的主人,终于将课堂定位准确,学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反观过去的教学,习惯了讲读和串讲,习惯了认真严谨不折不扣的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习惯了声情并茂去感染打动学生,习惯了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将讲台当成个人展示的舞台。直到最近才突然发现,原来我一直都在越俎代庖,替学生做了太多本应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的事情。终于明白我所做的一切努力为何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为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缺乏思考,毫无创造性可言,根本就不会活学活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教师的启发诱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事实证明,教师转变了观念,从课文的引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再到分析课文乃至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相互交流,学生就能从学会向会学转化。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养成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具备了学习能力,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不断调适。我努力在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1.转变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对教师角色做了精辟的定位:“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同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点化者,在教学中教师应是导演或是顾问的角色,主要就是“导”。
在《56号教室的奇迹》中,更明确教师应该像雷夫老师这样,“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课堂无需使孩子变得驯服,只要用爱心和学生建立起信任的桥梁,会有更多的收获。
概言之,教师要有以下几种意识:第一,平等意识,教师不能以权威者的身份,高高在上的去“管”学生。其次,民主意识,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提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鼓励学生探求的欲望和热情。第三,关爱意识,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对学习中的困难则是热情地帮助、指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交流、多引导。
转变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基本前提。
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的过程,教师要正视并尊重这一事实,遵守互动、民主、开放的教学原则,勇于打破严谨、完整、有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追求和谐、民主的课堂,为学生营造自由、安全的质疑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彰显自我,表现自我,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引导者和助学者。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认知的对象。
要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就要使之明确学习目的。学习不是为父母,不是为老师,更不仅仅是为了那个分数,而是为了学习知识,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充实的有用之才。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是自己的需要,与自己的努力息息相关。因此必须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去获取知识,这才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最基本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其主体成就感
有调查研究说明影响语文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兴趣、才能、智力)中,兴趣占三分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就能真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实际上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可以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味道十足的活动,像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成语接龙,辩论赛等。人人参与,提高语文素养。教师也可从采用多种教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教学媒体(如语言、教材、板书、实物、挂图、模型等)与现代教学媒体(如电视、录音、多媒体等)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讨论的让他们讨论,能说的让他们说,能写的让他们写,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
总之,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营造开放式语文课堂,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在实处,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只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
[2]雷夫·艾斯奎斯,《56号教室的奇迹》
[3]郭思乐,《本体教育模式论》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 45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