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1月15日上午,雨下个不停。万州区新田镇谭绍村五组68岁的移民项成新吃过早饭,坐在家门口,看着公路上来来往往花花绿绿的雨伞,打量着自家院落里怒放的菊花,开心地说:“现在的农村真是好呢,走路方便,环境卫生,与住在城里相比,没得啥子区别。”
这样的开心话能出自项成新这样的移民之口,那可真是来之不易。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1200元买来满心失望
谭绍村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濒临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淹没了辖区大量良田沃土,移民就地后靠或外迁他乡,经济社会发展重新“洗牌”。
2004年冬,为尽快使移民走上致富路,镇、村领导对谭绍村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后,认为移民们历来就有种植柑橘的习惯,技术熟练,也都有强烈的致富愿望,于是,自认为摸准了移民心思的领导们四处奔波,多方联系老板,引进了良种柑橘“灯笼果”。镇村领导雄心勃勃,准备当年在全村种植“灯笼果”200亩,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把谭绍村建设成为“灯笼果”柑橘基地。政府花了1200元钱,买来近万株种苗,要求移民种下。
谁也没想到,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政府的热情,并没有得到移民的积极响应,他们自发到市场上进行了大量走访,发现这种柑橘虽然味道甜美,但果子个头小,产量低,种起来不划算,于是纷纷反对,拒绝栽种。剃头担子一头热,做不通群众工作,政府的一相情愿痛苦地宣告失败。
三年后的今天,村党支部书记程征说:“当时不论是村里还是镇里,最大的问题就是求发展的心太急,没有真正摸准老百姓的心思,白白地让1200元钱打了水漂。”
从主导到引导:思路一变天宽地阔
“‘灯笼果’事件”后,镇党委、政府在总结教训时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那种“我说你听、我定你干”的搞法行不通了,硬要帮农民做主,结果只能费力不讨好。像调整产业结构这样的事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政府的职责就是真正摸准农民的心思,引导他们,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脑筋转弯后,他们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提高移民的素质上。
2005年初,镇领导带着村干部一起找到万州区的最高学府——重庆三峡学院,恳请学院为谭绍村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当年5月,三峡学院博士刘正学欣然受命,出任谭绍村科技副主任。
刘正学进村后,立即组织三峡学院学生进村入户进行农业调查和土壤研究,与镇村有关领导和乡土科技人员一起,反复探讨谭绍村发展的路子该怎么走。历时3个多月时间,通过广泛征求移民意见和多方论证,镇、村领导与广大移民一起,共同制定了《谭绍村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生姜、柠檬和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将谭绍村建设成库区移民生态经济特色村,蓝图就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出门不湿鞋,煮饭不烧柴,家家通电话,户户能上网,老少喜洋洋……
为让移民们迅速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刘正学常常深入移民家中,与移民谈心,指导移民要多学知识,运用科技致富。移民的热情起来后,镇里又趁热打铁,接连五次邀请农业科技专家进村,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移民们高兴地说,这样的搞法,政府算是想到大家的心坎上了。他们十分踊跃地接受种养业、家政、计算机、市场营销等实用技术培训。见移民的热情这么高,镇里干脆在村里举办村级中专班,动员41名农村致富带头人进校学习。
因为紧邻长江,2005年秋,谭绍村被纳入库周绿化范畴。究竟栽什么树?移民们请刘博士帮他们拿主意。刘正学说,一定要结合实际,栽那些既能绿化家园、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果树。移民们采纳了他的意见,在沿江160亩地里,栽上桂圆、枇杷、柠檬等果树,这些树既美化了环境,今后还能成为“摇钱树”。
生姜是谭绍村的优势产业,远销重庆主城、湖北等地,产品供不应求。但多年来,村里一直为生姜患“地复病”而束手无策,往往大规模种植一年后,必须间歇一年,要到第三年才能重新大规模种植,否则,生姜就会大面积死亡。刘正学到谭绍村后,就把攻克这一科技难题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如今,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地复病”已初步得到解决,移民们种植生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2006年共种植生姜600多亩,面积翻了近一倍。
谭绍村的生产发展起来后,镇党委、政府发现,如果不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拖后腿。于是,镇里决定在谭绍村掀起一场以改建村级道路、改善人畜饮水、改造移民房屋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大会战。
为了调动移民的建设热情,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和社会参与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召开村干部会议、村民代表大会、群众大会,层层发动,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让移民明白建设新农村不能等、靠、要,必须主动投入到主战场中来;另一方面,出台奖励政策,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适当补助。
当年10月,谭绍村掀起了库塘清淤、人行便道整修和村级公路修建高潮,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挖土,挑淤泥,搬运石头,样样比着干。60多岁的幸祥华老人说:“政府这么帮我们,哪怕是拼了老命也要搞,为子孙造福。”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全村就整治库塘42口,修建耕作道6128米、人行道3215米,硬化公路2.5公里。
多年来,谭绍村煮饭烧柴草,污染空气,破坏环境。为扭转这一局面,镇政府并没有简单地进行取缔,而是出台奖励政策,引导移民建沼气池,改建厕所和厨房。仅半年时间,全村就兴建沼气池300多口。而今,同样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全村已有几十户人家统一在院坝修建花园和栏杆,种起花草,呈现出整洁舒适、鸟语花香的山村新景。
如今,村里基本组组通公路,一幢幢漂亮的新房,在一株株果树的掩映下,生机焕发。去年,谭绍村被纳入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领导点睛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农民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更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体。这就要求农民首先要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根据市场信号决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自主权,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当前,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坚决不搞瞎指挥和强迫命令,切实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重点办好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户等试验示范样板,引导农民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面对市场、适应市场、走向市场,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关键是要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逐步树立和不断强化市场经济观念,让公平竞争的观念、诚实守信的观念、敢拼会赢的观念深入民心,成为新型农民在市场经济中闯荡和打拼的重要动力。
这样的开心话能出自项成新这样的移民之口,那可真是来之不易。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1200元买来满心失望
谭绍村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濒临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淹没了辖区大量良田沃土,移民就地后靠或外迁他乡,经济社会发展重新“洗牌”。
2004年冬,为尽快使移民走上致富路,镇、村领导对谭绍村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后,认为移民们历来就有种植柑橘的习惯,技术熟练,也都有强烈的致富愿望,于是,自认为摸准了移民心思的领导们四处奔波,多方联系老板,引进了良种柑橘“灯笼果”。镇村领导雄心勃勃,准备当年在全村种植“灯笼果”200亩,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把谭绍村建设成为“灯笼果”柑橘基地。政府花了1200元钱,买来近万株种苗,要求移民种下。
谁也没想到,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政府的热情,并没有得到移民的积极响应,他们自发到市场上进行了大量走访,发现这种柑橘虽然味道甜美,但果子个头小,产量低,种起来不划算,于是纷纷反对,拒绝栽种。剃头担子一头热,做不通群众工作,政府的一相情愿痛苦地宣告失败。
三年后的今天,村党支部书记程征说:“当时不论是村里还是镇里,最大的问题就是求发展的心太急,没有真正摸准老百姓的心思,白白地让1200元钱打了水漂。”
从主导到引导:思路一变天宽地阔
“‘灯笼果’事件”后,镇党委、政府在总结教训时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那种“我说你听、我定你干”的搞法行不通了,硬要帮农民做主,结果只能费力不讨好。像调整产业结构这样的事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政府的职责就是真正摸准农民的心思,引导他们,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脑筋转弯后,他们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提高移民的素质上。
2005年初,镇领导带着村干部一起找到万州区的最高学府——重庆三峡学院,恳请学院为谭绍村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当年5月,三峡学院博士刘正学欣然受命,出任谭绍村科技副主任。
刘正学进村后,立即组织三峡学院学生进村入户进行农业调查和土壤研究,与镇村有关领导和乡土科技人员一起,反复探讨谭绍村发展的路子该怎么走。历时3个多月时间,通过广泛征求移民意见和多方论证,镇、村领导与广大移民一起,共同制定了《谭绍村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生姜、柠檬和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将谭绍村建设成库区移民生态经济特色村,蓝图就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出门不湿鞋,煮饭不烧柴,家家通电话,户户能上网,老少喜洋洋……
为让移民们迅速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刘正学常常深入移民家中,与移民谈心,指导移民要多学知识,运用科技致富。移民的热情起来后,镇里又趁热打铁,接连五次邀请农业科技专家进村,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移民们高兴地说,这样的搞法,政府算是想到大家的心坎上了。他们十分踊跃地接受种养业、家政、计算机、市场营销等实用技术培训。见移民的热情这么高,镇里干脆在村里举办村级中专班,动员41名农村致富带头人进校学习。
因为紧邻长江,2005年秋,谭绍村被纳入库周绿化范畴。究竟栽什么树?移民们请刘博士帮他们拿主意。刘正学说,一定要结合实际,栽那些既能绿化家园、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果树。移民们采纳了他的意见,在沿江160亩地里,栽上桂圆、枇杷、柠檬等果树,这些树既美化了环境,今后还能成为“摇钱树”。
生姜是谭绍村的优势产业,远销重庆主城、湖北等地,产品供不应求。但多年来,村里一直为生姜患“地复病”而束手无策,往往大规模种植一年后,必须间歇一年,要到第三年才能重新大规模种植,否则,生姜就会大面积死亡。刘正学到谭绍村后,就把攻克这一科技难题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如今,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地复病”已初步得到解决,移民们种植生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2006年共种植生姜600多亩,面积翻了近一倍。
谭绍村的生产发展起来后,镇党委、政府发现,如果不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拖后腿。于是,镇里决定在谭绍村掀起一场以改建村级道路、改善人畜饮水、改造移民房屋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大会战。
为了调动移民的建设热情,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和社会参与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召开村干部会议、村民代表大会、群众大会,层层发动,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让移民明白建设新农村不能等、靠、要,必须主动投入到主战场中来;另一方面,出台奖励政策,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适当补助。
当年10月,谭绍村掀起了库塘清淤、人行便道整修和村级公路修建高潮,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挖土,挑淤泥,搬运石头,样样比着干。60多岁的幸祥华老人说:“政府这么帮我们,哪怕是拼了老命也要搞,为子孙造福。”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全村就整治库塘42口,修建耕作道6128米、人行道3215米,硬化公路2.5公里。
多年来,谭绍村煮饭烧柴草,污染空气,破坏环境。为扭转这一局面,镇政府并没有简单地进行取缔,而是出台奖励政策,引导移民建沼气池,改建厕所和厨房。仅半年时间,全村就兴建沼气池300多口。而今,同样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全村已有几十户人家统一在院坝修建花园和栏杆,种起花草,呈现出整洁舒适、鸟语花香的山村新景。
如今,村里基本组组通公路,一幢幢漂亮的新房,在一株株果树的掩映下,生机焕发。去年,谭绍村被纳入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领导点睛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农民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更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体。这就要求农民首先要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根据市场信号决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自主权,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当前,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坚决不搞瞎指挥和强迫命令,切实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重点办好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户等试验示范样板,引导农民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面对市场、适应市场、走向市场,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关键是要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逐步树立和不断强化市场经济观念,让公平竞争的观念、诚实守信的观念、敢拼会赢的观念深入民心,成为新型农民在市场经济中闯荡和打拼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