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专业基础课程是高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課程为例,分析了专业基础课程的不足,并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使用3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信息技术
专业基础课程是高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名称中的“专业”是指这类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是特定的某些专业课程所特有的课程;“基础”是指这类课程是某些具有一定共性的“专业们”的专业课程的基础。
1 专业基础课程的不足
以“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以及有机化学四大化学的理论知识及其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不同于“英语”“时事与政策”等公共基础课程,“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是化工、制药及材料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学完该课程后会学习各专业的特有专业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石。
“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物质种类多、基本理论多、基本反应多,相关反应机理复杂且学科发展迅速,看似专业的入门课程,但掌握的难度较大。长久以来,专业基础课程所受重视程度不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与时俱进的更新,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内容组织缺乏科学性
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涉及专业入门所需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对其教学内容的取舍一直存在争议。以“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为例,有的高职院校强调课程系统性与规律性,有利于学生系统扎实地学习化学知识,但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对所涉及的四大化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都无法保证。有的高职院校仅选择和专业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完整,以致学生在该领域后期发展的潜力受限。
1.2 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当前的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个误区,即以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代替学习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传统的讲授法是占据课堂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影响,学习动力受限。
2 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我校的“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也存在上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
2.1 教学内容整合
“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作为各专业的平台性课程,其教学内容应为后继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应科学、规范,因此,我们就课程教学内容广泛进行了调研。
在课程建设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历经3年对本校各相关专业的专业教师、企业以及兄弟院校、学生进行了调研,发放调研问卷近150份,走访兄弟院校、企业20余人次。经过严密的数据筛选、统计和分析,发现“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的教学内容有部分知识为各专业所共同需求,另有部分知识仅个别专业需求。
根据调研结果将“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通用平台,既“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1”,为广普式适用于制药、化工、材料3个系部的通用的基础化学知识与技能平台。另一部分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基本理论”“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相变化”,以及“四大平衡”的部分内容,在化工、制药、材料3个分支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将这些内容整合为具有专业适应性的“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2”。
2.2 教学方法改革
“教无定法,学无定则”,教学方法应跟随教学内容、教师风格、学生特点而改变。“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承载着学习后继所有所需化学知识的重任,因此,理论知识偏多,教学任务偏重,而相关专业的大多数学生都来自高中的文科班学生,化学基础薄弱。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常规的纯讲述式教学已经不适应现在学生的思维特点,而应以“行动教学法”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行动”广义上不仅指肢体的动作,思想的活动亦是其中一部分。本课程中的“行动教学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导向。
2.2.1 以问题为导向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利用一次或几次课解决一个或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思考、学习。例如,可以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等教学内容综合为解决“元素周期表是如何排列的?”这一问题。元素周期表学生在初中即接触,形象而熟悉,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一大问题出发,可引导出一系列子问题:“周期排布的规律是什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什么?”……问题由难到易,由深到浅,给学生在脑海中刻下清晰的学习思路,回到最后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学生自己就能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增强,学习成就感立刻攀升。在后继较难问题的解决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则能很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2 以任务为导向
“任务”是某次或某几次教学组织的中心,是引导学生跟随教师思路掌握知识的索引。事先或开场即布置任务,使学生明确这段时间学习的目标,有助于将复杂的知识体系进行分解,完成任务即可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任务完成情况不佳没关系,还有下个任务可以继续努力。这样可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降低学生的学习失败感。
2.3 信息化技术全方位参与教学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技术参与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新颖性,而且可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多功能性。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使用本校研发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同时充分利用手机的智能功能,为“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课程新的内涵。 2.4 信息化教学平台将课堂有效拓展
利用教学平台,教师不仅可以實现无纸化备课,而且课堂内容以相应的任务和活动的形式展开,学生打开手机上的平台就能实现网络签到、网络答题,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同时,通过教学平台的课前和课后功能设置,教师可以将最新的资讯、学习的要求、课后习题等推送给学生,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随时随地进入学习状态,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2.5 微信平台及时推送、反馈学习信息
微信平台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的形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微信群中可以实现及时答疑、问题讨论、信息推送等功能。
3 结语
专业基础课程作为高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承担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任务重,需要从课程自身内容、教师的教学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途径共同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实现高质、高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丽娟,靳菊情.药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大学化学,2016(5):27-35.
[2]高小茵,杨丽君,赵敏慧,等.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3(5):95-98.
[3]王仕奎,谭泽富,赖于树.工科基础专业课程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0):111-112.
[4]曹 侃,许月明,程旺开.高职生物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群信息化教学改革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54-57.
[5]张艳红,刘 威.基于能力矩阵的高职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4):150-152.
[6]郭蕊欣,蒋 菁.行动导向法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09(12):42-43.
[7]叶莉英.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6(2):65-68.
[8]于翠翠.信息技术驱动的课堂教学结构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8(3):117-125.
[9]周大众.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矛盾及其化解[J].教学与管理,2018(5):45-47.
[10]杨 勇.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8(7):52-56.
[11]王珺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与探索—以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45-47.
Study on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basic courses for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the course of Basic Chemistry and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in Changzhou 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Wang Qian, Yang Yi, Qi Xiuxiu, Qin Haifang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Changzhou 213100, China)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have been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system. In this article, taking the course “General Chemistry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for example, the insufficiency of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is discussed. The reform of this course has also been taken into practice as to the integrating of the course content, the reforming of teaching and the us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general chemistry;education refor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信息技术
专业基础课程是高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名称中的“专业”是指这类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是特定的某些专业课程所特有的课程;“基础”是指这类课程是某些具有一定共性的“专业们”的专业课程的基础。
1 专业基础课程的不足
以“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以及有机化学四大化学的理论知识及其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不同于“英语”“时事与政策”等公共基础课程,“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是化工、制药及材料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学完该课程后会学习各专业的特有专业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石。
“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物质种类多、基本理论多、基本反应多,相关反应机理复杂且学科发展迅速,看似专业的入门课程,但掌握的难度较大。长久以来,专业基础课程所受重视程度不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与时俱进的更新,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内容组织缺乏科学性
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涉及专业入门所需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对其教学内容的取舍一直存在争议。以“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为例,有的高职院校强调课程系统性与规律性,有利于学生系统扎实地学习化学知识,但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对所涉及的四大化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都无法保证。有的高职院校仅选择和专业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完整,以致学生在该领域后期发展的潜力受限。
1.2 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当前的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个误区,即以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代替学习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传统的讲授法是占据课堂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影响,学习动力受限。
2 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我校的“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也存在上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
2.1 教学内容整合
“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作为各专业的平台性课程,其教学内容应为后继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应科学、规范,因此,我们就课程教学内容广泛进行了调研。
在课程建设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历经3年对本校各相关专业的专业教师、企业以及兄弟院校、学生进行了调研,发放调研问卷近150份,走访兄弟院校、企业20余人次。经过严密的数据筛选、统计和分析,发现“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的教学内容有部分知识为各专业所共同需求,另有部分知识仅个别专业需求。
根据调研结果将“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通用平台,既“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1”,为广普式适用于制药、化工、材料3个系部的通用的基础化学知识与技能平台。另一部分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基本理论”“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相变化”,以及“四大平衡”的部分内容,在化工、制药、材料3个分支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将这些内容整合为具有专业适应性的“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2”。
2.2 教学方法改革
“教无定法,学无定则”,教学方法应跟随教学内容、教师风格、学生特点而改变。“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承载着学习后继所有所需化学知识的重任,因此,理论知识偏多,教学任务偏重,而相关专业的大多数学生都来自高中的文科班学生,化学基础薄弱。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常规的纯讲述式教学已经不适应现在学生的思维特点,而应以“行动教学法”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行动”广义上不仅指肢体的动作,思想的活动亦是其中一部分。本课程中的“行动教学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导向。
2.2.1 以问题为导向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利用一次或几次课解决一个或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思考、学习。例如,可以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等教学内容综合为解决“元素周期表是如何排列的?”这一问题。元素周期表学生在初中即接触,形象而熟悉,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一大问题出发,可引导出一系列子问题:“周期排布的规律是什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什么?”……问题由难到易,由深到浅,给学生在脑海中刻下清晰的学习思路,回到最后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学生自己就能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增强,学习成就感立刻攀升。在后继较难问题的解决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则能很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2 以任务为导向
“任务”是某次或某几次教学组织的中心,是引导学生跟随教师思路掌握知识的索引。事先或开场即布置任务,使学生明确这段时间学习的目标,有助于将复杂的知识体系进行分解,完成任务即可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任务完成情况不佳没关系,还有下个任务可以继续努力。这样可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降低学生的学习失败感。
2.3 信息化技术全方位参与教学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技术参与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新颖性,而且可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多功能性。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使用本校研发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同时充分利用手机的智能功能,为“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课程新的内涵。 2.4 信息化教学平台将课堂有效拓展
利用教学平台,教师不仅可以實现无纸化备课,而且课堂内容以相应的任务和活动的形式展开,学生打开手机上的平台就能实现网络签到、网络答题,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同时,通过教学平台的课前和课后功能设置,教师可以将最新的资讯、学习的要求、课后习题等推送给学生,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随时随地进入学习状态,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2.5 微信平台及时推送、反馈学习信息
微信平台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的形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微信群中可以实现及时答疑、问题讨论、信息推送等功能。
3 结语
专业基础课程作为高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承担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任务重,需要从课程自身内容、教师的教学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途径共同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实现高质、高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丽娟,靳菊情.药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大学化学,2016(5):27-35.
[2]高小茵,杨丽君,赵敏慧,等.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3(5):95-98.
[3]王仕奎,谭泽富,赖于树.工科基础专业课程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0):111-112.
[4]曹 侃,许月明,程旺开.高职生物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群信息化教学改革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54-57.
[5]张艳红,刘 威.基于能力矩阵的高职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4):150-152.
[6]郭蕊欣,蒋 菁.行动导向法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09(12):42-43.
[7]叶莉英.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6(2):65-68.
[8]于翠翠.信息技术驱动的课堂教学结构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8(3):117-125.
[9]周大众.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矛盾及其化解[J].教学与管理,2018(5):45-47.
[10]杨 勇.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8(7):52-56.
[11]王珺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与探索—以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45-47.
Study on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basic courses for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the course of Basic Chemistry and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in Changzhou 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Wang Qian, Yang Yi, Qi Xiuxiu, Qin Haifang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Changzhou 213100, China)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have been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system. In this article, taking the course “General Chemistry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for example, the insufficiency of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is discussed. The reform of this course has also been taken into practice as to the integrating of the course content, the reforming of teaching and the us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general chemistry;education reform, informati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