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本色 彰显地域文化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ptpd_dr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4—2016年浙江省内各地市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总体上看着眼于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水平,重点考查学生语文实践的综合能力。从试题取材来看,基于生活,源于生活;从试题内容看,关注社会热点,彰显地域文化;从试题类型上看,呈现了多样性和新颖性等特点。
  关键词:试题评鉴;综合性学习;中考语文
  笔者从浙江省2014~2016年的30份中考语文卷中提取了所有的综合性学习试题,进行了评析和鉴赏。从试题在卷面中的分布来看,2014年的综合性学习试题大都在语言与积累大块中以独立题型出现,而2016年则大都与阅读理解结合在一起;从试题的形式上看,题型多样,新颖活泼,富有创意;从试题取材和内容上看富有生活气息、地域文化和民俗精粹。
  一、从试题取材看,基于生活本色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而语文综合性学习考查的“综合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语文课堂与学生生活交融。浙江省近三年来各地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取材,就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学生生活情境材料为载体,设置语言表达题
  此类以生活情境为题材的试题,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自我体验型。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特定的生活情境,要求运用语言知识和学科综合知识针对特定的生活情境,进行符合具体生活情境实际情况的表达。如2014年湖州卷试题:“许多学校将‘中考倒计时牌’作为九年级教室环境布置的重要内容之一,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请发表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此情境材料直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大多数学生亲历过的,考生对于这种生活味特浓的试题,一般都能很快地进入情境,写出自己的深切感触,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有切身生活体验的理由。二是代替体验型。要求学生代替情境中的某一角色进行相应的表达,或者以情境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身份就某个话题进行符合身份特点的表达。如2014年台州卷试题:“学校志愿者行动队到某小区发放有关废旧电池危害的宣传单时,看见一小伙正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你赶忙上前劝阻。针对小伙子下面这句话(小伙子说:小毛孩管什么闲事!我只是扔个破电池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请你结合“相关链接”中的知识对其进行规劝,规劝时语言得体,内容恰当。”此题同样取材于学生生活,与上题不同的是,要求学生答题时要依据具体的生活情境,所说的话既要符合学生身份,又要针对小伙子所说的话,而且语气和态度是规劝的。
  (二)以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为素材,设置信息提取类试题
  能够从相关的素材中提取问题所要求的有效信息,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考查的重要内容。从素材的表现形式来看,有文字材料、图表资料、图片资料等,不管用何种方式表达,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取材于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生活。如2016年台州卷综合性学习试题是以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形式出现的,试题的取材就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比较关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的上网安全谁来保护”这一主题,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来源于《钱江晚报》2016年5月13日所刊登的一张图片,这张图片包括一幅漫画,一张带有图示的“良好的网络习惯”的警示语和一张2015年关于网络安全问题的调查統计表。该题的四个题设都要求从图片素材中提取有效信息。2016年温州卷综合性学习试题选取的材料是一份关于“中国邻里关系调查”的统计资料,以四张表格的形式提供了关于“你认识自己的邻居吗,和邻居有哪些相处活动,邻里关系变冷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增进邻里关系”等四个问题的统计数据。此类试题既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又考查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二、从基本内容看,彰显地域文化
  从近三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内容来看,诸如自然环境、人文风情、民俗传统、自我成长、学生生活、历史文化、热点专题和科技生活等都有所涉及。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那些呈现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试题,包括校本特色、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特色特产等文化信息,充分显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乡土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成了各地语文中考卷的一个亮点。试题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校园特色文化
  富有特色的校本化校园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校园文化对其影响是最为深刻的。正因为如此,涉及校园特色文化的内容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中出现频率最高。最为典型的是2014年杭州卷第8题,该题围绕学校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设置了三个试题。第一题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的图表,得出结论。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题是围绕“我们该读什么书”就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展开辩论,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主要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题要求以跟帖的方式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读书的感受。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比喻修辞的能力,即考查学生的文采、独特的体验和个性化的表达。此类试题内容直接来源于校园文化,学生备觉亲切。
  (二)介绍家乡特色文化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特色文化,包括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熟悉家乡的特点,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此内容编制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往往能使试题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如2016年衢州卷:“夏令营开展‘用地图说家乡’活动,请根据右图(图略)拟写一段150字左右的发言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介绍衢州。要求:①用一个比喻,让人记住地图的形状;②用一个主题词,凸显家乡的特点。”此题很好地把实用文体的写作与地域文化结合在一起,新颖别致。
  (三)走进家乡名胜古迹
  家乡的名胜古迹是地域文化的一个亮点,每个地方都会以拥有自己独特的名胜古迹而自傲。游览或向朋友推荐家乡的名胜古迹,是综合性学习活动很好的内容,也是编制试题的很好内容。如2016年湖州卷,要求考生以感受湖州的“山水清丽,文化悠远”为主题,根据所提供的三幅图片资料(湖笔博物馆、南浔古镇、德清莫干山)设计“二日游”行程,并用文字表达出来。此题巧妙地以游程设计的形式将家乡的名胜古迹文化与语言技能考查结合在一起,既有乡土味,又有语文味。   (四)推介乡土特产美食
  特产美食反映了地域文化中的人文特色,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和试题的编制,当然不会放过这一人文资源。2014年金华卷第7题,围绕“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三个小题。①猜一猜。要求在所提供的三则谜语中任选两则猜出家乡常见的食品。②夸一夸。要求夸一夸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可以描写色香味,也可以说明制作过程。③品一品。要求学生用心品味家乡美食的深厚文化意蕴,按照示例,说一说某一种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此题从抓住事物特征,到展示生活实践,再到理解食品的文化内涵,步步深入,充分体现了语文综合学习的本质特征,实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三、从题型形式看,呈现丰富多彩
  从近三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语文综合学习试题的类型看,花样的确繁多,呈现了一派丰富多彩的景象。以下我们做一简单的归纳。
  (一)情境体验,发表观点
  题型设计者一般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为素材创设一个情境,让考生在具体情境下根据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解决题设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某些社会现象和某种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如在上文“以学生生活情境为载体”中列举的两个例子都属于此类题型。
  (二)围绕主题,分析材料
  以往我们注意到的很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题型,是从材料中提炼主题的。如上文列举的2016年台州卷和温州卷都属于此类题型。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的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中还出现了由主题分析材料的新题型。如2015年湖州卷第12题:“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腾讯公司最新尝试的认识和看法。”该题不仅提供了一则材料,而且与前面的阅读理解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一定的主题分析具体的材料,然后得出自己的判断,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由主题分析材料的一种新题型的尝试。
  (三)读图识表,提取信息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所提供的材料以图片或者图表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图表资料,从中提炼出有效信息,然后运用相关语文知识完成题设任务。相对于文字信息,图片和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具有一定的隱藏性,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如2015年绍兴卷第20题,题设的情境材料是一张“越秀小区平均用电量与王菊香家庭用电量比较”图表和一张“越秀小区王菊香家庭2014年峰谷用电量统计”图表,还有一张关于分时段用电的价格表。让学生从第一张图表中提炼出王奶奶家2014年用电的总体情况的相关信息,从第二张图表和相关链接所提供的信息中分析王奶奶家电费没有降下来的原因。此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读图识表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而且考查了学生知识面的广度以及处理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语文味略显不足。
  (四)结合材料,文字拟写
  这类试题一般给出一个材料性或主题性的具体情境,要求学生依据题目要求撰写相关文字。常见的有宣传标语、广告词、对联、演讲稿等。如2016年丽水卷:下面是丽水市博物馆“华侨之乡”展厅中的一块展板(提供一张丽水华侨华人分布新格局的图片),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为前来参观的七年级学生作讲解。此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图文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要求语言表达上的准确明了,而且要考虑讲解对象的实际水平,语言表达须得体。
  (五)生活实践,写作运用
  此类题型最能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性特点,是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此类试题在2015年的试卷中出现最多。如2015年宁波卷第5题,要求学生根据校文学社社长与编辑的一段对话,写一则“勘误启事”这种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性文体。又如2015年台州卷第18题,提供了一个关于心肺复苏中的“胸外按压”动作示意图及有关的提示语,要求写一段介绍“胸外按压”动作的说明文字。完成此类题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是生活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
  纵观近三年以来浙江省各地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其总体特征是着眼于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水平,重点考查学生语文实践的综合能力,激励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在语文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责任编辑:李益)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生因受其认知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限制,古诗词鉴赏能力较低。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在古诗词教学中设计各种猜读、求证活动,以帮助学生披文以入情。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活动设计;猜读;求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初中生因受其认知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限制,古诗词鉴赏能力较低。笔者任教的是一所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农村初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尤其
期刊
【教学过程】  一、历史的声音  师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会是永恒的;有一些声音,虽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却依然在我们耳边回响。在15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名叫亚伯拉罕·林肯的伟人頒布了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宣称:“一切被蓄为奴的人应获得自由,并永享自由。”一百多年来,它一直激励着今天为民主、人权、自由、平等而奋斗着的正义的人们。在1963年8月28日,一位名叫马丁·路德·金的美国黑人领袖发表了一
期刊
摘 要: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的解读,才能明确文本之意,才能发现文本的价值。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文本解读往往成为教师的个人表演,作为听众的学生难以融入其中。毫无疑问,这种状态下的解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学生独立性的消解。只有以学生的视角开展文本解读,并将学情的变化贯穿文本解读的始终,才能实现文本解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本解读;学生视角;动机  文本解读是
期刊
读印度思想家克利希那穆提的《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我经历了惊诧—喜欢—折服的心理历程。书中谈到了人生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对每一个问题作者都有自己睿智独特的理解,对青年人提出诚恳的建议,对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生命:一个伟大而美丽的谜  人生究竟该怎样度过?有生之年,我们仅仅活着、工作吗?教育究竟应该在哪些方面帮助学生?克利希那穆提这样回答:“显然,生命并不只是一份工作和职业而已,生命是极为广阔
期刊
摘 要:法布尔的《意大利蟋蟀》颇受师生冷落,选入《现代散文选读》十年来,尚查不到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意大利蟋蟀》的备课,须解决文体界定、思路梳理、“人”的发现三个疑难问题,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读出法布尔的形象,使他们感受到“风格即人”的审美力量。  关键词:文体;行文思路;状物散文中的“人”;《意大利蟋蟀》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现代散文选读》中有许多经典篇目深受师生喜爱,
期刊
【名师档案】徐美珍,台州市高中语文教研员。1991—2013年一直坚持在一线教学。曾荣获浙江省教坛新秀、台州市名师等称号,荣获第七届(2013年)“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从“学情分析”走向深度学习》等20多篇论文公开发表,主持《高中语文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等多项课题,并围绕“语文学习力和深度学习”在各地开设讲座。善于用激情激活语文课堂,用激励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语文
期刊
摘 要:针地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颓废忧伤、偏颇愤激、狭隘逼仄与少年老成、远离童真、莫名忧伤等情况,“阳光作文”的研究重在学生为人与为文两方面双管齐下、内外并举,旨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人格等进行同步塑造。  关键词:阳光作文;思想教育;人格塑造  当前,中学生的作文中较多地存在着颓废忧伤、偏颇愤激、狭隘逼仄与少年老成、远离童真、莫名忧伤等情况,显得不够阳光。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推
期刊
现实的世界总有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暖心的小说可以传递正能量,让无助的心灵得到抚慰,让人看到生存下去的希望。当代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就是这样一部值得我们去品读的青春小说。富有诗情画意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悲悯情怀,于无声处春风化雨,让读者获得美的熏陶,接受灵魂的洗礼。  在曹文轩的笔下,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如梦似幻的水边芦苇,如泣如诉的悠悠笛声,仿佛将我们带入了《诗经》中那古老而又优美的境界,那是油
期刊
编者按:本期“学科团队”栏目重点关注“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浙江省台州中学是浙江省首批语文学科基地之一,该校语文组共有33名成员,其中拥有“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浙派名师”等荣誉称号的各类名师众多,整体教科研能力出众,这也可以从以下一组文章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  摘 要:在语文核心素养任务群的教学中采用“活动”策略,可以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在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和教学评价等四方面具
期刊
摘 要:为改变当下学生作文因过分追求“严谨”而理性有余、美感不足的现状,既要在理性思考上下功夫,又要借助一定的文学表现手法。引入诗歌中的“意象”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议论文向诗歌借“意象”,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让严谨的说理增添了趣味,使考场作文增加了文采与魅力。  关键词:高考作文;诗歌;意象  一、背景与突围  近年来,高考作文从原先的侧重考查考生的文学艺术素养,逐渐转向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文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