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课堂开展主题活动探究式教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贯彻新课标的背景下,基于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当前的小学课堂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这其实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目前这种环境下,将主题活动探究式教学引入小学科学课堂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熟练掌握此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
  小学科学作为学生开始接触科学世界的奠基石,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而且,小学科学与学生将要学习的生物、地理等几门学科有很强的关联性,也能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起到指导作用。可以说,小学科学的教学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状况,也会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产生影响。因此,成功开展科学课教学活动,是小学科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和必须完成的硬性指标。基于此,主题活动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一、开展主题活动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作为学生的奠基性课程,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很大作用。而主题活动探究式教学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接受和学习这门课程而设计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
  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好奇心最为旺盛的时期,大脑指挥行为,所以动手能力也非同一般。主题活动的开展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亲自实践掌握科学的变化,满足其好奇心,并且通过教师的引导思考其原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认知能力的提升,也有动手能力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二)基于科学课程本身的学科特点
  教科版的课程安排本身就具有开展主题活动教学的独特优势。科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课时安排,将课程分为几个主题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时,教师便可设计主题活动教学,以某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主题,带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种植来观察植物从出生直至衰亡的一生;再如下一单元《动物的生长周期》,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蚕的生命活动周期,记录蚕卵蚕蛹蚕蛾的状态,通过拍照或者文字记录等形式将蚕的一生复原,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动物的生长过程。诸如此类,根据教科版本身的课时安排进行主题活动的教学,将更有利于学生更为系统地学习知识。
  二、在科学课堂开展主题活动探究式教学
  运用主题活动探究式教学方法,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需求,也是实施落实新课标的一大保障。但具体如何实施,仍然值得教师在不断探究之中补充丰富相关理论。就目前的课堂来看,可以借鉴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确定主题活动的主题。这是开展主题活动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参与课程的中心和标准。活动主题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重视教材的课时安排。教师应在教材的基础之上,确定好主题,并对主题活动的要求做出细致安排,以免学生找不到活动研究的方向和切入点。第二,活动主题和要求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三年级上册《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单元,当我们设计了“身边材料组成”这一活动主题时,同时也应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自主性和思考延伸性较差,所以应围绕主题设计一些较为简单、较为容易记录的环节,和学生的水平形成平衡关系,不应过难或过易。
  其次,注重主题活动的导入。事实上,无论处于什么年级,课堂导入都异常重要,小学阶段更是如此。由于小学生思维较为简单,要想让他们投入一节课或者是投入一个主题设计中来,首先要将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导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主题活动的导入,一定要充满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还有要悬念感,让学生在整个主题中都保持着探索的欲望。像“植物生长过程”之类的主题,活动时间跨度大,对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程度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在主题活动的一开始就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且在整个活動设计的过程中更要时时保持着这种求知心理。只有这样,学生的活动探究才有意义。
  最后,在主题活动设计中,要重视小组力量,将个人观察研究与小组合作探究两种方式相结合。对一些较难研究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以自愿结合和教师组织的方式组成小组,每一小组确定出一名领导者,负责统筹安排小组内观察记录的具体情况。这类设计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提升,但个人力量还是过于渺小,所以小组方式正好能弥补个人活动的短板。确定好小组以后,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格外关注小组内的分工合理程度,要让每一位组员参与其中,获得研究的快乐和参与感、成就感。
  三、结语
  主题活动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任重道远,不管是主题的确定,抑或是主题设计环节的实施,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时时关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应该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每一名学生的心底埋下“科学兴国”的种子,呵护好每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小科学家”!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自身性格特点的影响,对一些新鲜事物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且天性活泼好动,对科学教育的实践活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只能坐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童真被抑制,学习兴趣和热情得不到激发。然而,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生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始尝试改进科学知识的教学模式,通过动
曹燕琴: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宜兴市“曹燕琴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小学科学深度学习的倡导者、践行者。其学术专著《让儿童热爱科学——走向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课程实践》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她认为,把热爱科学的种子播散到学生的心间,远比传播科学知识重要,科学启蒙教育要以“让儿童热爱科学”为目
我喜欢金灿灿的桂花、洁白如雪的茉莉花,更喜欢红艳艳的木棉花。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我们身边,树木纷纷抽出了嫩绿的叶芽。在这一片嫩绿色中,火红的木棉花格外引人注目。看,一排排高大的木棉树,像忠实的战士一样笔挺地矗立在道路旁,弯弯曲曲的树枝交错生长着,盛开在枝头的木棉花则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红得光彩夺目,亮得明艳照人。  木棉花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像一个开朗的女孩;有的才展开几片花瓣,像一个害
期刊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科学教学器材匮乏,设备简陋,条件薄弱,科学教育大多不如城市开展得好。但我们静心细想不难发现,农村也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动植物资源丰富,学生好奇心强,班型小,非常适合组织科学探究活动。那么科学教师该怎样发挥农村优势,撑起科学教育的蓝天呢?  一、走进自然,挖掘科学探究资源  (一)带领学生亲近自然,开发探究活动资源  教室不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教学的唯一地点,教
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说起国家安全,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军事安全、科技安全……今天,牙牙带同学们来了解一下海洋安全.近期,一些沿海渔民频频反映,他们在出海打鱼
期刊
一、习作要求  这一次的习作,你想写什么内容都可以,可以写场面,可以写人,可以写物,也可以写想象。  二、案例展示  激烈的比赛(写场面习作节选)  男子4×400米接力赛开始了。只见我们班的小杰迈着风一样的步伐,迅速向前跑去,很快就把对手甩在了身后,最终第一个冲了回来,首战告捷!跑第二棒、第三棒的同学也用尽全身力气向前跑去,不一会儿,就跑完了一圈。轮到跑最后一棒的小皓了,可能是他太着急了,脚底一
期刊
·走进钦州非遗系列(一)·  钦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现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2项。本期开始,小创带大家走进钦州,看看钦州的少年们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哪些努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戏。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方言不同,因此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咱们广西也有很多种
期刊
2017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规定从2017年9月开始,从一年级开始全面开设科学课。教育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突出。然而,我们在上百所中小学进行的实地调研发现,科学课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须加以重视。  首先是科学教材的编写质量有待提高。我国现有不同版本的科学教材,编写质量参差不齐。普遍存在科学知识碎片化,缺少系统性和逻辑性,技术与工程内容单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获得体验、寻求方法、提高能力、改变思维。科学老师必须改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做法,要基于“源于教材、贴近生活”的理念设计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得到充分的锻炼,更好地达到提升科学素养的目标。一要优化实验,拓宽实践渠道;二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加快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教育发展所必需的。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小学教学问题,探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转变教学模式,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优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工作,还可以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