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与圆合:亲情作品动人的密码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s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交流双方的处境、阅历不同,错位与圆合是常见的情感发展模式,更普遍存在于亲情交流中。在亲情名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感悟亲情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亲情表达的规律与语言形式,以便于学生更好地阅读亲情题材文章、进行亲情题材文章的写作。
   关键词 错位;圆合;阅读;写作
  从小学到高中,亲情都是中小学生笔下长盛不衰的题材。然而,写得多不等于写得好,即使到了高中阶段,亲情写作也是一个难题。教师在传授写人技巧时,往往强调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学生也能够通过细节描写去表现人物。然而,所谓的细节大多是重复而乏味的,比如:母亲的眼神、母亲的手、母亲在厨房里炒菜、母亲缝补衣服……一方面,这是因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较为浅表化,只从儿女的角度来观察母亲,而不能从人生的角度来观察母亲,其写出来的母亲更类似于一个名为“母亲”的工具人,而非一个有情有欲的“人”;另一方面,这是因为教师传授的写作技法只触及表面的观察,即母亲看起来怎么样、母亲在做什么,而不触及对亲子关系的深入思考——亲子之间只有爱吗?这种爱是必然的吗?这种爱是即时交流的吗?实质上,“亲人”是看起来熟悉的陌生人,想要写好亲情,师生都必须对亲情的逻辑有更深的了解。笔者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第七单元教学中,通过《我与地坛》与《背影》的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亲情”复杂的情感构成与写作技巧。
   一、情感错位:亲情的共性
   1.情感错位理论阐释
   在理想的亲子关系中,亲子双方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父母总是理解儿女,儿女总是体贴父母,然而在高中生的情感世界中,这种情感关系十分少有。对他们来说,亲子关系中更多的是矛盾、冲突,或者平静下的暗涌,这是由于父母与儿女之间年龄、身心发展阶段、社会经历的差异造成的情感错位交流:父母越热心,子女越厌烦;子女越疏远,父母越亲近,彼近此远,此远彼近,循环往复。并且这种错位的交流往往无法即时得到认识与纠正。
   孙绍振教授在《美的结构》里提出:情感的双方拉开适当的距离,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方向,说的正是错位的情感模式。他指出:“作家使人物心心相错,即使本来有心心相通的可能,也往往错过了时间和空间引起相错幅度的扩大。作家就是通过这种相错使情感结构失去稳定性并远离情感平衡态。”只有写作者意识到这种情感关系,才能写出深刻而真实的亲情文章。
   2.发现阅读中的情感错位
   描写亲情的名篇往往还原了这种情感的错位,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感到亲情表达的双方“很纠结”“明明可以说出来又偏偏说不出来”,但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灌输“错位”理论,而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情感表达的规律。
   《我与地坛》《背影》读写教学课例片段一:
   师:“我”为什么会这么愧疚呢?
   生1:因为母亲很爱“我”,但是当时的“我”不珍惜。
   师:能否列举文本中的几个例子具体说说?
   生1:在第9段,作者一连用了5个“知道”来描述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她知道得给我一点儿独处的时间。” 但是读到最后一句,却是“当年我不曾想过”,感觉情感一下子就跌落下来了,好像是有意这样安排的,母亲越是“知道”我,我就越是“不曾想过”,有种对比在里面。
  知道
   师板书:   母亲                         我
   母親                         我
  不曾想过
   师:还有没有类似的表达?
   生2:有!第15段中,母亲来地坛寻“我”。这段话里多次出现“看见”这个动词,我看见母亲了,但是母亲看不见“我”;当母亲看见“我”了,“我”又偏偏不去看她。最后更过分,当母亲找不到“我”时,“我”就是不喊她,母亲越焦急,越显得“我”的无情,这样“我”的愧疚也就越深。
   师:你能不能读一读这一段?
   (生读,全班静默)
   师:好多个“看见”呀,能不能删去几个?
   生2:不能,好多个“看见”的重复表现了出母子之间不断寻找与躲避的纠结感情,细节很真实,也很感人。
  寻找、没看见
   师板书: 母亲                               我
   母亲                               我
  看见了,却躲避
   师:这种纠结的感情,你有没有在哪些文章中读到过类似的?
   (生沉默)
   生3:在电视剧里看过,男主角想解释,女主角就是不听,或者刚好要解释就被打断了;或者男二很喜欢女主角,他为女主角做了很多事,女主角却误以为是男主角做的……
   (生笑)
   师:恭喜你!你发现了塑造人物情感张力的秘密!文艺理论家托多罗夫总结出了爱情写作的密码:A爱上了B,但B却不爱 A;A 设法使B 爱自己,当 B 爱上了A以后,A却不能爱B了。    生4:亲情好像也适用。
   师:你很会融会贯通。老师给大家的平板推送了初中时学过的《背影》,请大家重新阅读这篇文章,看能否总结出亲情的写作密码。
   (生阅读)
   师:大家发现这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共同点了吗?
   生5:我发现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都不是很顺畅。在《背影》里,同样是现在的“我”回忆过去的“我”与父亲。过去,父亲要送儿子,儿子却劝他不要送;父亲再三关照儿子,儿子却笑他迂;父亲爬月台很艰辛,儿子流出了眼泪,但是却怕被父亲看到于是赶紧擦掉,这个父亲和史铁生的母亲看起来都像是单方面的爱,儿子当时是没有表现得很领情的。
   师:你提到了双方的情感交流不顺畅,这种不顺畅的交流是怎么形成的?
   生5:不知道怎么说……就是两个人想不到一起去,不是说他们之间没有感情,就是你想你的,我想我的。
   师:你真厉害!你总结的规律和一个教授的观点一样。他认为,“作家使人物心心相错,即使本来有心心相通的可能,也往往错过了时间和空间引起相错幅度的扩大。作家就是通过这种相错使情感结构失去稳定性并远离情感平衡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情感双方要拉开适当的距离,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方向,形成错位,通过这样来保持文章情感的张力,让读者紧张、遗憾,保持对阅读的兴趣。
   (以上内容在PPT呈现)
   (师板书:情感错位: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方向)
   生6:有点道理,比如我读《边城》时就觉得不对劲,其实人物之间的感情都很纯洁,很善良,但为什么最后是悲剧结局,有点像这个教授说的心心相错,有点宿命的悲剧感。
   3.发现生活中的情感错位
   把“错位”理论引进课堂,除了要引导学生解开亲情写作的密码外,还要引导学生用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亲情,以提高对人物关系与心理的复杂认识,从认识的深度上启发学生的亲情写作。
   《我与地坛》《背影》读写教学课例片段二:
   师:大家在生活中与亲人相处,有没有经历过这种错位?给大家3分钟时间思考并小组交流。
   (生思考后交流)
   生1: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其实在无意中充当了《背影》中儿子的角色,就是妈妈很啰唆的时候,我是极不耐烦的,有时候还会吼她,现在想起来很后悔。
   生2:之前母亲节的时候,我给妈妈写信,她也给我回信。我一直都觉得她最希望我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但是信里却说她最大的希望就是我健康快乐地长大,那一刻我是很震撼的。
   ……
   生3:我觉得是不是这个年龄的我们和父母都会有些错位的情感,我们觉得父母不理解孩子,父母也觉得孩子不体谅他们,本质上就是其实我们都只优先考虑自己的感受。不是说我们不相爱,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首先我们都会想到自己而难以理解对方,所以父母与孩子产生误解是必然的了。
  (生鼓掌)
  师:你说得很好。可以说有时候越是相爱,越是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方向;越是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方向,越是造成遗憾,这是人性使然。
   二、情感圆合:错位的内在逻辑
   1.情感圆合的理论阐释
   “圆合”意为衔接,吻合,与“错位”相对,当人物心心相错,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方向,是错位;当人物心心相通,心往一处想,泪往一处流,则是圆合。
   在現实亲情中,尤其是父母与儿女之间,即使存在着情感错位,错位也往往只是外在形式,双方的爱才是内核。可以说,亲情往往是从错位的冲突开始,以爱的圆合结束。这是因为随着对人生的认识加深,人们开始走过与长辈同一的道路,对长辈理解的程度也愈加深入,当初的误解最终都可以解开,并且得出对人生的同一理解。学生在读出亲情题材中的情感错位后,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去关注错位背后的圆合,即人们看似各有心思,其实背后都隐藏着同一的情感逻辑,这种细微、复杂的情感是学生以自己的阅历难以读出的。
   2.发现阅读中的圆合
   《我与地坛》《背影》读写结合课例片段三:
   师:这些父母和子女的相处中,只有情感的错位吗?如果真是各有各的心思,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呢?
   生1:我觉得两篇文章中儿子虽然表现出来不领情,但是也有对父母的爱的。比如《我与地坛》第15段,“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说明“我”也很关心母亲,不然的话不会一直关注她。而正是因为“我”其实很关心母亲,但是当时却没有表现出来,最后才这么悔恨和痛苦。
   生2:还有第16段,虽然说“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看起来是母子都不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其实儿子是想让母亲骄傲才写作,而母亲只想儿子幸福,他们都竭尽全力地希望对方过得好,可是他们当时并不知道对方的想法……
   生3:我觉得《背影》里,父子和解的基础不仅仅是爱。《背影》里有这一句“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年轻时的父亲是很权威的,所以儿子要离开他;年老的父亲是颓唐的,儿子也开始有了社会阅历……我不知道怎么说,就是父与子其实都经历了社会的捶打,才这么和谐相处。
   师:你是不是想说,父子对人生达成了一致的共识。
   生3:对。
   ……
   师:大家都读得很好。这些文章里,人物的情感看似错位,不对等交流,实质都有相同的感情基础,这用术语来概括,就是“圆合”。(PPT呈现“圆合”的定义)明明圆合,却表现出错位,是遗憾;本来错位,最终圆合,是完满;希望大家都好好珍惜身边的爱,换位思考,让错位的感情冲突少一点,让圆合的默契多一些。
   三、总结写作方法,在写作中应用    在课堂上对文章的“情感错位与圆合”进行充分讨论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情感的错位与圆合”的写作方法:即人物自身、人物与人物之间都存在着错位关系,包括人物自身的外在动作与内在心理错位,比如明明自己理亏,却对母亲发火,之后又感到懊悔;也包括双方的想法与行动错位,比如母亲希望儿子努力学习是为了他长大后拥有选择的自由,而儿子却以为母亲希望他努力学习是为了光宗耀祖……但最终,要让错位的关系圆合起来,误会要解开,双方从心心相错变为心心相通。
   写作的难点是发现情感的圆合或者制造情感圆合的契机。大部分情感的圆合都是早已存在的,双方只是一时没有意识到相互的爱,只需经过一段时间后便能领悟,或者被对方的某种行为打动(比如《背影》中的父亲买橘子);但是有一些圆合是需要外力来推进的,比如离别(比如《我与地坛》)、比如疾病(比如席慕容的《从前的妈妈》)、比如意外的发现、比如误会的解开。设置情感圆合的契机,必须要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这样表现出来的情感才是真实动人的。
   从学生的习作情况来看,他们能够初步掌握“情感的错位与圆合”这一种写作方法,普遍都能表现出亲子关系从错位到圆合,从误会到解开,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例如:
   ……那之后,妈妈总有意讨好我。比如桌面上那双觊觎已久的球鞋;又比如饭桌上我特别喜欢的小龙虾;再比如突如其来的郊游……我的内心在尖叫、欢呼!但是当我一看到她那张期待的脸,又想起她瞒着我的事,一股无名之气再次涌上心头。于是我总能在她正要微笑着开口的时候,忽然转身就走,或者掏出耳机戴上听歌,留她一个人尴尬地站着。我有时候会偷偷用眼角的余光去瞄她,看她是否还安好,她一看我我就赶紧转过脸,装作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我讨厌她偷偷要怀二胎,更讨厌我自己整天整天都想着她的事。当我打开语文书,看到课文里有个“弟”字,或有个“妈”字,甚至有个“家”字,马上就想起妈妈肚子里的孩子;当我听到路过的人提到“医院”二字,马上就开始担心妈妈会不会因为高龄怀孕进医院……当然,回到家后,我依然一副冷漠的样子。是她活该。
   ……有一天晚上,我忽然听到客厅的厕所有小声的呕吐声,断断续续,好像把心肝都要吐出来了。我躺在床上听着,想象她难受的样子,想冲出去抱住她,但是这时传来了她冲水、慢慢走回房间的声音。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
   “以后等我和你爸爸走后,你就不会太孤单……”我听着妈妈摸着我的头轻声说,不知道这是谎言还是真心话。但这一刻我选择相信,即使不相信,我也会选择原谅妈妈,因为她有权利决定自己的身体与人生;但是,我最希望的是——如果什么时候她失去了我,还能有一个人代替我来照顾她。
   这个片段是学生习作,由月考作文原稿修改脱胎而成。在月考作文中,作者也选择了“妈妈怀二胎”的题材,但是对于母子的行动与心理冲突并没有刻画得如这般细致。现在这一篇,由于聚焦在“各有各的行为,各有各的心思,但最终都得到了情感的圆合”,用母亲的讨好与“我”的拒绝、“我”的冷漠与牵挂、“我”想照顾母亲与母亲回房间等多重错位来表现母女冲突,情感呈现得更细腻;对自我心理的剖析也更真实。我们可以看出女儿有着自己的爱与怨;母亲也有自己的坚强与柔软,从人生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还原了更真实的人生与人性。
   总而言之,亲情写作看似简单,实质困难。因为由于人的本能,亲情越无条件的存在,人们就越肆意对待甚至伤害;距离越近,越不注重观察与思考,从而产生心思各异的情感错位现象。假如能够在亲情名篇的讲解中引导学生找到“情感的错位与圆合”这个写作密码,他們就能够对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微妙情感有更深刻的认识,既在认识上有所提高,也能在写作上更上一层楼。
  [作者通联:广州市广州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切分、分辨、分析三分法以帮助考生从惰性层面思维提升到结构性、关联性知识体系的构建,分辨有效信,息并用逻辑分析方法,迁移、验证。   关键词 切分;分辨;分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构建的“一核四层四翼”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以及“怎么考”的问题,并以“情境”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其中,“四层”考查内容分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对于高三语文备考来说
期刊
摘 要 探讨教材句“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应不应该添加一个“被”字;呼唤语用规约的出台和普及。   关键词 被;省略;语用规约  《邓稼先》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下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杨振宁先生为好朋友邓稼先写的悼念性传记体文章,语言很有特色,尤其是短句,一两句一段,简洁精练,铿锵有力,如第一小节1-7自然段: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
期刊
摘 要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一课一课教学为途径,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要实现转型,关键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比如《我与地坛》的课堂教学,变一问一答式为情境任务式,创设生活情境,设置具体任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课堂转型;关键;学习方式
期刊
摘 要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所開设的课程,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从本质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而为学生未来进行必要的知识研究奠定基础。然而,目下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在开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选修课程的必修化,选修课程的边缘化等特点,让选修课未能发挥其原本的作用。本文中笔者依据近年来语文选修课在授课方式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提出了几种常见的组元方式,以对今后的选修课教学提供思
期刊
摘 要 本文分别从上下文语境、认知语境、虚拟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视角分析了韩军老师的《老王》,角度新颖,分析深刻,对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语境;课堂教学;《老王》;韩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王宁先生认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就是语境。可见,语境教学之于核心素养的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堂想要让学生真正获得发展,前置评价教学案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学生自主学习产生原始理解,与教师解读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而前置评价的教学案设计借助教师的提前预设,给学生提供鹰架,引导思维方向,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认知方向、思考角度上的偏差,拓展学生思维,扩大文化视野,且能激发学生的向好兴趣。本文主要从有效设计、设计意图、反思启示三个角度谈谈对前置评价教学案设计的一些实践与思考,以期引发大家深
期刊
摘 要 本文在定义审辨式思维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审辨思维模型的建构,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并以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为例,解析如何运用这一模型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关键词 2020高考作文;审辨式思维;流程与模式  2020年高考作文在思维品质的培养上,更注重了对学生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品质的培养。但是批判思维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并不是割裂的,因为批判的目的是为了辩证;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一个经验”的基本特征,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从实践性、完整性、情感性三个角度对相关启示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并以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的为例,探索了运用“一个经验”理论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一个经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实施策略  “一个经验”是杜威在其专著《艺术即经验》中提出的美学概念。在这个概念中,“经验”是可数的名词。杜威认为,日常经
期刊
摘 要 基于新教材的语文阅读教学既要重视文本解读,注重教学的“语文味”,继承传统教学的有益经验;同时也要落实新课标精神,推进“任务群教学”,通过设计情境和任务,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新教材;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江苏省各高中自2020年秋正式进入新课改,使用上了统编版教材。那么,面对语文阅读教学,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有哪些不同?这种不同在突然
期刊
【文本课程定位】   《反对党八股》隶属于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体裁为演讲稿。该单元的主题为“学习之道”,该课文的主题为“批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和文风”。   教材的“学习提示”中,要求思考“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关注“这篇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与作者提倡的文风”的一致性,并能够“从表达目的、听众感受等角度品评其表达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