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集于一身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ge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入门级的摄影爱好者迫切需要一只“中长”焦距段的镜头。在众多的中长焦的变焦镜头中,又以焦距为70-200mm或70-300mm的镜头最受人们的欢迎。其中,虽然原厂的大孔径专业镜头以其专业化的品质被人称道,但是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的价格又实在让工薪阶层的朋友承受不起。
  腾龙AF70-300mm1∶4-5.6 Di LD MACRO 1∶2(A17),它是572D型号的升级版。这款镜头以其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的注意。笔者在对它进行了初步试用后,发现这款镜头确实能够满足中低端用户的一般需求,不仅可以胜任拍摄人像、风光,而且它的1∶2的微距功能显得尤为突出,可以满足一般情况下拍摄花卉、昆虫,乃至翻拍文件的需求。它那1300元左右的价格也不能不让人怦然心动。
  
   外观
  从外观上看,这款镜头显得美观、紧凑,做工精致。黑色的116.5×76.6mm的亚光镜筒显得沉稳不俗,从尺寸上比相同等级的其他品牌镜头要短一些,分量要轻一些,重量为435g,因此携带起来会更加方便。它具有全程1.5米的最近对焦距离(在微距模式下最近对焦距离是0.95米)。该镜头采用9组13枚镜片结构,摄影倍率最高可达1∶2(300mm)。该镜头有9枚光圈叶片,最小光圈为F32,其滤镜口径是62mm。由于它不是内对焦结构,所以该镜头附赠的是普通圆形遮光罩。
  
   手感与操控性
  该镜头变焦环宽大,便于操作;对焦环手感轻盈、阻尼均匀。曾经有人说腾龙镜头对焦慢,爱“拉风箱”。笔者在这款镜头的试用中基本没有这种感觉。实际上,只要拍摄时光照充分,这款镜头在对焦时并不犹豫,在0.5-1秒间即可合焦。只有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才偶尔有“拉风箱”的现象出现。它的自动对焦时间虽然比使用USM技术的镜头要慢,但不输于任何使用普通马达的品牌镜头。而且,其对焦过程的声音很小,是一种细微的吱吱声。
  该镜头上有两个转换开关,分别是AF/M(自动对焦/手动对焦)转换开关和NORMAL/MACRO(普通模式/微距模式)转换开关。AF/M(自动对焦/手动对焦)转换开关随时可以切换,而NORMAL/MACRO(普通模式/微距模式)转换开关则需要先将变焦环转动到180mm-300mm之间,才可操作。
  
   成像质量
  这款镜头在最大光圈F4-5.6下,其镜头的中心/边缘解像力以在135mm焦距时为最好,在其他焦距时,效果也都不错。在常用光圈F8时,镜头中心/边缘的解像力都是最好的。即使在开到最大光圈时,在70mm至135mm焦段渐晕现象也几乎不存在,在200mm以上焦段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各个焦段拍出照片的畸变也很轻微,成像质量与专业镜头差距不大。
  通过镜头试用和对拍摄照片的仔细观察,笔者认为,该镜头有着很好的光学成像效果。当然,这款镜头最适合于户外拍摄,因为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它既能充分发挥180mm以上焦距的近摄功能,又能充分使用70至135mm的中长焦距进行出色的人像摄影。不仅如此,只要能够做到拍摄时不晃动,它在300mm焦距也可以拍出色彩真实、成像锐利、背景虚化柔和的照片。该款镜头采用的改进镀膜、LD低色散镜片和9片叶片组成的光圈结构是它保证使用者艺术创作取得成功的硬件基础。
  
   微距功能
  这款镜头在焦距180mm至300mm之间时,还可以提供1∶2的微距摄影功能。非常适合拍摄那些需要表现细节的物体和不易接近的物体,例如拍摄花卉、昆虫,拍摄体育竞技等。在进行微距摄影时,该镜头可以营造出非常自然的虚化背景。
  镜头进入微距拍摄状态后,最近对焦距离也由NORMAL(普通模式)下的1.5米缩短为0.95米,在焦距为0.95米时就可以拍摄出倍率为1∶2的照片,这个倍率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微距摄影了——要知道,一般变焦镜头长焦端的最近拍摄距离是不能改变的,使用“最近拍摄距离+最长焦距”,能够达到1∶3左右的倍率就相当不错了。
  该款镜头在微距模式下,在180mm-300mm之间,具有清晰易读的微距刻度标示在对焦环上,如:与被摄物体距离0.95m对应的拍摄比例是1∶2;与被摄物体距离1.2m对应的拍摄比例是1∶3;与被摄物体距离1.5m对应的拍摄比例是1∶3.9。根据它,可以在拍摄时精确地设定微距摄影的构图比例。
  
   新的改进
  在腾龙镜头上,标有LD表明它使用了低色散镜片,而标有“Di”的镜头,则表明它是传统胶片单反相机和数字单反相机通用的,而且已经针对数字相机的特点做过优化处理。这款镜头进一步加强了腾龙宽频带抗反射镀膜,使之更适合数字相机的特点,以保证其成像的高质量,尤其是长焦端的色散(紫边)现象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不足之处与克服方法
  这款镜头目前的市场参考价约1280元,所以说它绝对是超值的:光学素质优秀,造型出色,耐用性很强,应该是囊中羞涩的摄影爱好者的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由于这款镜头是中长焦镜头(如果使用APS影像传感器的数码单反相机,其标称焦距可能还需要乘上一个1.5或者1.6的系数),甚至可以算作超远摄镜头了,它没有防抖系统(就这个价位也绝对不可能有),所以在长焦端拍摄时,手持的功夫如果不行,就很容易拍虚。因此,利用倒数定律调整快门速度应该时时牢记。另外,为了确保成像质量,建议使用这款镜头的朋友一是要尽量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拍摄,二是拍摄时要尽量选择光照条件好的时间、场合,或者努力营造好的光照条件。
其他文献
百余多年的古树历经岁月之洗磨剥蚀,虽然斑驳苍老盘根错节,却依然雄姿犹存苍翠弥天,它以刚毅的气度屹立着,运行不息地生长着,仿佛一个阅尽沧桑、宽厚仁慈的老人,见证着历史,也写照着沧桑;古树给人以情思涌动的美,它清癯的身躯透出一种孤傲,以特有的姿态探访着大地,并默默地接受岁月的洗礼,使人感受到一种安祥、平和的脉息。  远方雾绕云环,游丝般浮现出一片玲珑秀美的密林,若隐若现……近处碧水清幽,更有波间倒影,
2008年初的雪灾令人难忘,灾难过后,那些风雪中的色彩、画面和故事却越发清晰和生动。农历年的喜庆,百姓日常生活的琐碎,这一切都在风雪中被裹挟、被凸显、被定格。    菜农的白菜担,小摊的红对联,河沟边的农家女,菜市场的摊主,学戏的孩子和如林的手指,等等,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体现了灾难之中众生百态、柴米油盐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期望。生活还在继续,灾难终将过去。    如今,再回顾这些瞬间,已经不
飞机失事现场 沈庆沂摄    1971年9月13日凌晨2时许,林彪乘飞机在温都尔罕草原上坠毁,林彪及其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等9人全部死亡。  9月14日上午,周恩来下令在北京附近部署了10个师的兵力并于当晚进入预定地区,主要是“内防政变,外防侵略”。毛泽东则从中南海搬到了保卫措施更为严密的人民大会堂。  飞机坠毁后,到过现场的中国官方人员总共只有4个,他们是时任中国驻蒙古大使许文益、二等秘书孙一先
要说喜爱上摄影是一时冲动,当拿起朋友最初推荐的数码相机拍摄的时候,陡然发现取景器中的成像与肉眼所见有太多的不同。顶礼膜拜般阅读中外摄影家的专著,不断地翻看研究大师的作品,对祖国大好河山拍摄中,发觉小小的数码相机已经承载不了对大江、大河、大山、大地的呈现,于是添加617,8×10等摄影器材。  果然,河川之流淌,山峰之挺拔,草原之广袤都可以色彩饱满地展现出来,画面内容更丰富,视觉变得更具冲击力。  
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一个摄影师成熟的标志,然而一旦形成风格想要突破自己,便非常困难了。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谈到这个问题。他是位从事摄影工作20余年的老摄影师,多年的观察习惯,或许还有点成名之累,让他试图改变自己的想法变得艰难起来。席间,他总不断地问,是否他的想法包括拍摄手法已经老了?是不是应该向时下的影像潮流靠靠?把片子色彩做得怪些,再降低点饱和度?  我想这个问题不仅拷问着摄影师自己,同时也拷问着
在当代艺术火热的现在,似乎谁还在纪实,谁就下课。有人在报纸的相关文章里宣告“告别纪实”。怎么纪实就不当代了?当代指的是什么?当代等同于观念?我才疏学浅又老套,反正搞不明白。说实在的,如今,满目的“当代艺术”,让人有点厌烦了。有时候,倒感觉有点皇帝新衣的味道。展览越来越多,让人动心的作品越来越少,看来看去,竟觉出些策略的意图,甚至,看出一种急切。艺术已经不触及灵魂。难怪有人说,现如今,搞艺术也是一种
逼出来的拍摄行动  “2004年,我们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策划出版《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系列丛书,共九本,每本摄影由专人负责,可是期限到时,负责明清皇城和北京部分的摄影师却没有交稿,我们一下子脑袋就大了。由于故宫在明清皇城和北京城两书中处于丛书的核心地位,图片需求量很大,而且图片质量要求很高,因而故宫的拍摄就成为重中之重。有些名家拍故宫非常有名,许多年拍下来,积累了很多优
作为相机配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存储卡,被遗落、被磁化、被雨淋的机会很多,而它单薄的身躯好像也更容易被损坏。这次,我们就以宇瞻150X 2G CF卡为例,替大家“严刑”考验它一番,看它到底能不能保证我们珍贵数据的安全。    抗高温测试  在对存储卡连续进行高速读写操作时,会产生热量,存储卡容易受热影响,很有可能损失部分性能。 我们采用比较极限的方法,用吹风机对存储卡持续加热5分钟左右,摸上去已经相当
前些日子,笔者随手翻看一本以前的日本摄影杂志,被其中一篇名为《北欧的哈苏人》的文章所吸引。此文是由日本著名相机评论家赤城耕一2000年夏天前往瑞典哥德堡哈苏总公司参观时所采写,文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哈苏相机生产的整个过程。虽然此文发表已久,阐述的均是胶片相机的制作过程,我想对于哈苏这样的经典品牌,翔实记录其制造过程的文章并不过时,为了尽可能带给大家欣赏原文的感受,笔者在编写时保持了原文的叙述结构,所
旅法摄影家吴钢先生是原《中国戏剧》杂志的摄影记者,现在法国任职业摄影师,历时三十年拍摄戏曲舞台剧照,二十年潜心研究摄影史。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他就在《大众摄影》等杂志发表作品和文章,有《摄影史话》、《美丽的京剧》等专著。在最近的一次聊天中,吴钢说起了他的烦心事儿。      当他的油画和我的摄影作品一模一样时    李馨:欢迎吴钢先生和郭春飞律师、梁勤律师做客本期栏目。听吴先生说,在最近举办的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