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愿意听什么歌(外一篇)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run4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愚人一思考的时候,上帝就会微笑……于是就有了千奇百怪的人间万象。有的温馨,有的可笑,有的甜蜜,有的悲哀,有的惊喜,有的沮丧……这一切请容我慢慢道来,也请您慢慢品味……
  2008年2月,为了庆祝美国卫星空间站开站50周年,美国宇航研究中心NASA向外星球发送了英国甲壳虫乐队的歌曲《Across the U-niverse》。科学家们想要借音乐与外星人沟通,虽然说这首歌要经过431光年后才能到达北极星,然而这件事却在关心外星人的粉丝和甲壳虫乐队的粉丝之间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甲壳虫乐队的前成员保罗·麦卡尼特爵士给美国宇航中心发信说:太棒了!宇航中心,请带我向外星人问好!约翰·列侬的妻子大野洋子也盛赞这一举动开创了宇宙时代的新世纪。甲壳虫乐队的精神一定会万世流芳,外星人听到他们的歌曲时也会体验到这一点的。粉丝们也纷纷表白,说是甲壳虫乐队的歌曲非常适合这项使命,就像这歌名一样一定能够跨越宇宙空间,同外星人取得联系。他们将在NASA通过卫星空间站播放这首歌曲的时候,也一起同步播放这首歌,以示对甲壳虫乐队的纪念和对与外星人交流的憧憬。
  关心外星人的粉丝们却不以为然,他们说甲壳虫乐队的歌曲充满着愤怒和对社会的不满,发送这样的歌曲给外星人听,会不会引起他们的误解呢?如果因为这首歌引起外星人对地球发起攻击,那不就是得不偿失吗?再说。我们对外星人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外星人究竟在什么地方?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地球上有好多好多音乐,为什么偏偏选择甲壳虫呢……
  我不懂音乐,因此对音乐的感受只能凭自己的耳朵。并不是说自己的耳朵有非凡的功能,只是根据耳朵来决定自己对音乐的喜好。常常觉得是很多“大师”的音乐在我这里白白浪费了,难怪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对牛弹琴。散文大师梁实秋在他的一篇关于音乐的散文中说:“‘音乐的耳朵’不是人人都有的。”我理解他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每个人都能听到音乐的声音,但是每个人对音乐其中的含义和理解都是不同的,也就是所谓的知音难觅。说到知音,我的头脑里一直有一个琴弦被拨断的形象,大概是这样的场面在电影里太多的缘故吧!琴弦不断,能算找到知音吗?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流传有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故事。子期死去,伯牙摔琴,今生今世永远不再弹琴了。甲壳虫乐队的音乐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喜欢,难道外星人就真是他们的钟子期吗?
  谈起外星人,我们普通人的了解恐怕也只是来自电影和小说中描写的外星人,就连科学家们也无法肯定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尽管有许多猜测和推理,但是谁也没见过真正的外星人。根据电影和小说或者是有关的报道,人类对外星人心存恐惧,斯皮尔伯格的《E.T.》中只有孩子们才能与外星人交流,成年人只知道对他们进行追杀,因为他们最担心自己的安全。外星人在许多电影里也确实是凶狠残暴,对人类毫不留情,不到斩尽杀绝,绝不会善罢甘休。面对这样的外星人,我们还有时间给他们放音乐吗?虽然在电影《星际特警》中外星人同人类和平相处,共同生活,外星人变得与我们一样有喜怒哀怨。这样的结局让我们很心满意足,毕竟我们不喜欢与我们截然不同的外星人,但是他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呢?
  朋友从他女儿两岁时起,就天天为她播放世界名曲,为的是培养她那音乐的耳朵。我从心里羡慕这样的做法,不管将来音乐的耳朵能不能培养出来,这种爱心让人心里有一种暖暖的感觉。五线谱可以慢慢学会,音乐的耳朵也可以日新月异,可是用五线谱纸写信是一种怎样才能培养出来的情趣呢?大自然的魅力,我们内心的丰富世界是不是耳朵都能听出来的呢?关于外星人听歌的这事儿又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于无声处听惊雷。对于“惊雷”我不感兴趣,“于无声处”倒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如果我们的世界上没有人为的音乐,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梁实秋是这样说的:“凡是人为的音乐,都应该宁缺勿滥。因为没有人为的音乐,顶多是落个寂寞。而按其实,人是不会寂寞的……最令人难忘的还有所谓天籁。秋风起时,树叶飒飒的声音,一阵阵袭来,如潮涌、如急雨、如万马奔腾、如衔枚疾走;风停之后。细听还有枯干的树叶一声声地打在阶上。秋雨落时。初起如蚕食桑叶,继而淅淅沥沥。打在蕉叶上清脆可听。风声雨声,再加上虫声鸟声,都是自然的音乐,都能驱除我的寂寞……”
  如果我们心灵之中没有音乐。那么喧嚣过后留下的将是无穷的寂寞。如果我们能在“于无声处”听到音乐,那么在寂寞之中,你也不会感到寂寞。“心灵的耳朵”有时往往比“音乐的耳朵”更重要。然而现实却是,我们离开了声音就变得不知所措了,离开了声音好像我们就无法交流。外星人是不是也像我们一样害怕寂寞呢?
  外星人究竟愿意听什么样的歌?我没有答案,研究外星人的科学家们也没有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外星人都是不一样的,你的外星人可能喜欢甲壳虫,我的外星人可能喜欢麦当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都渴望人与人之间、人与外星人之间的交流。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给外星人发去的也许是天籁、也许是歌曲、也许是噪音、也许就是“于无声处”,顺便考考他们的听力。外星人地球都来过,阅历丰富,一定是什么声音都听过了,我们的歌声还能打动他们的心弦吗?我们是应该关心自己的寂寞,还是更应该去关心外星人的寂寞呢?如果你是NASA的科学家,为了寻觅知音,你会为自己的外星人选什么样的歌?你的琴弦也会断吗?
  有人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随着都市玉男的出现和在各种各样新奇潮流的推动下,我觉得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说男人就是女人。人们一直争论探讨的男女平等的问题实际上早就解决了,这一点从男人服饰的新潮流上就能体现出来。女人有比基尼,男人们现在也有了名牌服装大师设计的Mankini(男基尼);女人有长筒丝袜,男人们也不甘落后,推出了色彩斑斓的Mantyhose(男丝袜)……你还能说男人不是女人吗?
  在美国电影《波拉特》当中,英国脱口秀主持人萨莎·拜伦·科恩扮演了一个从哈萨克斯坦到美国学习的电视主持人,他在美国穿上了自己设计的绿色男基尼,与绝色美女在海滩上游玩嬉戏。这本来是搞笑的噱头,没想到却真的引来了一大批追随者,网上也迅速出现了仿制的各种各样的男基尼。2008年2月,在意大利米兰的国际时装节上,许多著名的时装品牌都推出了高档男基尼,以适应男人们的这种新需求。
  男人容易走极端,一种是像波拉特这样的裸露狂,他们不在乎自己的体型和体毛,只要是愿意,什么也不穿他们也不在乎。可是还有另外一些男人,他们却十分在意自己的体型和体毛,现在流行的不再是浑身长毛的大老爷们儿了,而是皮肤光滑细嫩的都 市玉男。为了适应这一个新的潮流,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出现了为男人们专门设计制作的Mantyhose(男丝袜)。新西兰的一家网站还详细显示了如何穿这种丝袜的步骤,其中特别提醒男人们,拿丝袜的时候,一定要先剪好指甲,不用去修指甲,但至少不能太粗糙,不然的话丝袜就会被刮坏……丝袜上还带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如果你喜欢新鲜的颜色,那网上的选择余地就更多了……
  男人们究竟怎么了?男基尼也好,男丝袜也罢,这都说明其实男人同女人一样,也希望自己的体型优美,渴望别人的认同。我们同女人一样也对自己的形像采取怀疑的态度,看看电影里、杂志上,那些影星和男模特都是高大英俊、皮肤光滑、肌肉发达的完美形象。这种对完美体型的追求已经达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甚至连隔壁家的男孩都锻炼得同电影明星一样,那么人到中年的你还能不赶快把自己的啤酒肚往回缩一缩吗?看到满世界的光滑肌肤,你还能不买双丝袜挡挡自己腿上的汗毛吗?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些产品真的舒服吗?丝袜不透气,据女人说穿在腿上一点都不舒服,连女人都不愿意穿的长筒丝袜,难道男人就真的会穿得心甘情愿,露着屁股的男基尼就真的性感无限吗?
  女人穿的比基尼出现的时候,被称为是妇女解放。因为女人从此再也不用遮遮掩掩,可以堂堂正正地向世人显示自己身体的魅力,女人的身体是美的,为什么不可以供大家欣赏呢?说的好听,我却觉得这一切都是男人的阴谋,比基尼并没有解放妇女。这只不过是给了男人们一个大饱眼福的机会,所以男人们才举双手赞成。男基尼和男丝袜的出现也有人说是男人的解放运动,男人们从此可以大胆真实地显示自己温柔的个性,不是说男人也有女性温柔的一面吗?男人真的就会被如此解放吗?
  其实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不同,我们也就长成了高矮胖瘦,这本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从007到Brad Pitt,从Huge Jackman到美国新当选的总统奥巴马,我们所接受的信息都是英俊潇洒、魅力非凡。奥巴马虽然不是影星,可是2008年底他在夏威夷度假游泳的照片飞快地登上世界各地的报纸,对他的评价是精力充沛,身材匀称。这些照片和影星多多少少打击了男人的自信心,许多男人认为没有好看的体型,没有光滑的肌肤,没有匀称的肌肉,那么男人就不性感,就对女人没有吸引力。于是乎无论是男基尼还是男丝袜,总有人愿意挺身一试。
  王尔德说过:时髦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丑陋,所以我们不得不每隔6个月就换一次。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相信除了相貌和体型以外,我们还有更丰富的心灵,男人们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阿多尼斯,女人们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维纳斯,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呢?接受自己才能显示出最大的魅力,才能更自信,才能更性感。何必还要Mankini和Man—tyhose呢?又何必还去追求各种新潮的时髦呢?
  说完这话,看着网上Brat Pitt的照片,我还是有点羡慕Brad Pitt那6块棱角分明的腹肌,比我这松松垮垮的啤酒肚好看多了。如果是——如果是……嗯!那就好了,你明白了吧!
  (编辑·俞大振)
其他文献
【收稿日期】2019-07-23【基金项目】2017年度泰州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7JGB10)  【作者简介】朱洪翠(1976-),女,江苏盐城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英语教育。*【通讯作者】高洁(1999-),女,江苏盐城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  【摘要】以自编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问卷》和访谈提纲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
一    去丽江,一个人。  行囊里,只塞了一本书,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喜欢她的行走,比喜欢她的文字更甚。这辈子,我不能像她一样走遍万水千山,但我将尽可能地,把我的足迹,印到足够高、足够远的地方去,譬如,丽江。  从上海坐飞机到昆明,再从昆明转车去丽江。车子抵达丽江时,已是午后。有人欢呼:“丽江到了!”一车的人。兴奋起来。  我从旅游大巴上跳下来。半路上认识的上海一家人,在我身后叫:“要不要跟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愚人一思考的时候,上帝就会微笑……于是就有了千奇百怪的人间万象。有的温馨,有的可笑,有的甜蜜,有的悲哀,有的惊喜,有的沮丧……这一切请容我慢慢道来,也请您慢慢品味……    选择,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不可避免要做的事,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纵观人类的历史,无论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赫尔克里斯,还是莎士比亚笔下的to be or not to be,如何选择一直是一个困
最近,我们给许多陌生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想知道我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其实很简单,我们结婚了。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去年冬天的一天,我们来到了纽约市市政局,门口站着一位保安,他的个头很大,长得虎背熊腰的。阿尔伯特向他询问办证件要去什么地方。这位保安问道:“你们办什么证件?”阿尔伯特说:“结婚证。”“结婚!”这位保安立即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们两个,很明显,我们那时和现在都属于七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部拍摄于30年前的苏联电影,曾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和感喟,以致电影片名如今还是许多人的口头禅。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迷恋它都有自己的理由,而我百看不厌,却是因为主人公卡捷琳娜对爱情的执著与坚毅。  50年代,卡捷琳娜是一名服装厂的女工,年轻美丽的她对生活和爱情充满了憧憬。一次,大学教授的叔父因出远门,托她看家。女友也执意留下了,并撺掇她一起冒充教授女儿,举行
在台湾的博物馆,你会看到这样的标牌:“本馆有摄像监视”。后面的一句话是:“请你保持微笑!”  让我们每个人都想一想,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笑容少了一点呢?重压生活下的我们是不是忘记了微笑。快乐总是稍纵即逝?  那么请记住勃·哈巴德这段忠告:“每回你出门的时候,把下巴缩进来。头抬得高高的,肺部充满空气。沐浴在阳光中;以微笑来招呼你的朋友们,每一次握手都使出力量。不要担心被误解,不要浪费一分钟去想你的敌人
有一年,男孩家的园子里进来两株毛百合,挨排儿站着。一个早晨,一层轻雾在园子里弥漫,很少早起的男孩突然发现了它们的存在,睡眼惺忪的男孩一下被它们的开放惊醒了,他安静而惊讶地站在两朵花的面前,和它们对视,那两朵橙红色的大花朵在花茎上颤颤巍巍,花瓣上有紫色的点子,花瓣肆意地铺展,毛百合开花的样子就这样烙在了男孩的大脑皮层,成为永久的记忆。毛百合轻易不进人家的园子,经常会在路旁、林隙、草甸里看到。男孩不知
结婚4年,同期结婚的姐妹们,早牵着孩子的小手,咿咿呀呀地四处溜达了。只有她,肚子平坦如昔……  不是没去看医生!大大小小的检查做了个遍,结论——她和老公一切正常。  可。为什么会没有孩子呢?  医生也解释不出个所以然来,到最后,得出一个让她啼笑皆非的结论——她紧张忧虑过度。说是国外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当人精神太过紧张压抑,就会影响内分泌甚至性细胞的存活。建议她把心放宽了,顺其自然,说不定哪一天孩
1、价格不会太高,档次不会太低。  2、既然是快餐,遇到青蛙或恐龙时可以马上打包走人,遇到美眉或帅哥也可以慢慢吃!  3、味道全球统一,不会吃不惯。  4、卫生情况还可以,不会有吃到苍蝇、蟑螂、老鼠等的尴尬场面。  5、人比较多,遇到青蛙或恐龙想开溜时还可以很有风度地说:“我们走吧,把位置让给别人!”  6、绝对不会有人酗酒闹事,最多就是小朋友捣乱,易于保护美眉,特别对瘦弱的GG来说,是一个不错的
我记忆里的母亲,是个粗糙肥胖的女人。夏天一件劣质的大汗衫,冬天一件破旧的大棉袄,裹着她臃肿的身体。头发从来没有仔细梳理过,随便用大夹子往上一夹,在头顶上翘着,晃过来晃过去。一年到头趿着双拖鞋,脚好像总也抬不起来,踢踏踢踏的声音,响遍家中每一个角落。以至于很多年后,她一想到母亲,耳边便是拖鞋踢踏踢踏的声音。  母亲在接连生了两个丫头之后,到处躲避着又生下了她,这使一心想要个儿子的母亲无比绝望。而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