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视角的变化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我在一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Flash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就上的特别非常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2)从本学科到跨学科。实践证明,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新课标的评价是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我们音乐教师只有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理念,在研究和思考状态下认真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取,认识到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才能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刘琳琳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進行。
一、利用我国著名画家的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美术欣赏课中,结合欣赏革命历史名画适当介绍画家的故事,介绍他们为追回国宝而不惜重金倾囊借债的爱国行为,不为高官厚禄而移其志的民族精神,扎根生活、反映工农火热斗争的革命热情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人民艺术家的敬仰和爱戴,进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在美术欣赏课中,可选择、介绍的艺术家主要有:任伯年、高奇峰、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丰子恺、华君武、廖冰兄、丁聪、古元、王式廓、董希文、罗中立、周思聪、关山月、傅抱石、叶浅予等。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渗透德育内容外,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召开故事会,搞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地、有计划地安排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内容,注意思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力求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启发性。
二、利用文物史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物史迹,其中无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祖国的优秀传统艺术,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力,介绍或参观这些文物史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文物史迹主要包括:万里长城、敦煌壁画、云岗、龙门石窟、永乐宫壁画、兵马俑、十三陵、故宫博物馆及园林艺术等。介绍文物史迹应该以史迹中的艺术成就和在世界上的声誉与地位为中心,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辅以挂图、幻灯、录相、图书资料等手段,概要地介绍产生的年代与世界名家对我国传统艺术的高度评价等。
三、运用中国美术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美术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它的每一发展历程都闪耀着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光辉。中国美术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工艺美术,都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青睐,受到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评价。
美术课教学介绍我国美术发展史,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产生学好美术的强烈动机,树立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理想。结合美术史介绍外国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掠夺祖国艺术瑰宝,至今仍有许多稀世珍品为他国所占有的历史史实。可以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进而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我在一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Flash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就上的特别非常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2)从本学科到跨学科。实践证明,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新课标的评价是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我们音乐教师只有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理念,在研究和思考状态下认真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取,认识到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才能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刘琳琳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進行。
一、利用我国著名画家的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美术欣赏课中,结合欣赏革命历史名画适当介绍画家的故事,介绍他们为追回国宝而不惜重金倾囊借债的爱国行为,不为高官厚禄而移其志的民族精神,扎根生活、反映工农火热斗争的革命热情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人民艺术家的敬仰和爱戴,进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在美术欣赏课中,可选择、介绍的艺术家主要有:任伯年、高奇峰、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丰子恺、华君武、廖冰兄、丁聪、古元、王式廓、董希文、罗中立、周思聪、关山月、傅抱石、叶浅予等。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渗透德育内容外,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召开故事会,搞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地、有计划地安排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内容,注意思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力求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启发性。
二、利用文物史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物史迹,其中无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祖国的优秀传统艺术,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力,介绍或参观这些文物史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文物史迹主要包括:万里长城、敦煌壁画、云岗、龙门石窟、永乐宫壁画、兵马俑、十三陵、故宫博物馆及园林艺术等。介绍文物史迹应该以史迹中的艺术成就和在世界上的声誉与地位为中心,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辅以挂图、幻灯、录相、图书资料等手段,概要地介绍产生的年代与世界名家对我国传统艺术的高度评价等。
三、运用中国美术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美术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它的每一发展历程都闪耀着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光辉。中国美术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工艺美术,都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青睐,受到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评价。
美术课教学介绍我国美术发展史,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产生学好美术的强烈动机,树立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理想。结合美术史介绍外国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掠夺祖国艺术瑰宝,至今仍有许多稀世珍品为他国所占有的历史史实。可以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进而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