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的文字才能真正打动你?四个字就可以概括:情真意切。这就需要我们写文章时恰当地抒情。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下面我们通过赏读《红楼梦》来感受一下这两种抒情方式。
一黛玉葬花,凄凄心声惹人悲
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作者对黛玉葬花的描写尤为动人:
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那边有鸣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屈,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令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嚢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宝玉听了不觉痴倒。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里最经典的情节,也是黛玉在书中情感最集中、最强烈的爆发点,细腻却不失复杂的情感犹如春雨后的落花,不仅落到宝玉心里,也落到每位读者心头。
这首《葬花吟》很好地融合了两种抒情方式,诗中既有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借助落花的间接抒情,同时也有对自己身世遭遇的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法结合,更细腻地展现了黛玉复杂的内心情感。
我们可以从这首长长的诗歌中看到:黛玉将自己对于身世的悲苦愁绪全部寄托在落花之上。落花既是黛玉的情感寄托,同时也是黛玉本人的化身。黛玉早年丧母,后其父病逝,寄居贾家,她深切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冷酷,孤身一人在这世间找不到可倾诉之人,找不到容身之所。诗句内外,不仅是悲泣春残花渐落,更是哀叹自己春尽红颜老。
二宋江悲咏雁,凄凄心境教人叹
在《水浒传》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渡燕青射燕”中,宋江看到燕青射杀大雁,心有所感,写下一首诗和一首词来抒发自己当时复杂的情感:
“……此禽五常足备之物,岂忍害之!天上一群鸿雁,相呼而过,正如我等弟兄一般。你却射了那数只,比俺兄弟中失了几个,众人心内如何?兄弟今后不可害此礼义之禽。”燕青默默无语,悔罪不及。宋江有感于心,在马上口占一首诗道:
“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
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
宋江吟诗罢,不觉自己心中凄惨,睹物伤情。
当晚屯兵于双林渡口。宋江在帐中,因复感叹燕青射雁之事,心中纳闷,叫取过纸笔,作词一首:
“楚天空阔,雁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草枯沙净,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的相思一点。暮日空濠,晓烟古堑,诉不尽许多哀怨!拣尽芦花无处宿,叹何时玉关重见!嘹呖忧愁呜咽,恨江渚难留恋。请观他春昼归来,画梁双燕。”
经历了屠龙手孙安之死、乔道清与马灵在梁山征方腊前辞别等事,宋江的心境颇为凄凉。他不禁将天上的大雁奉为具备五常的礼义之禽,视作自家兄弟。而在他所写的一诗一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宋江面对兄弟亡散的凄凉心境。
宋江的一诗一词都是间接抒情。在诗中,他寄情于景,描写了崎岖的山岭和渺茫的寒水,营造出荒凉凄清的意境,为下面的情感蓄势。视角从景到雁,宋江将感情寄托在突然失去同伴的大雁上,以大雁之悲来表现自己的悲情。
而在宋江之后所写的词中,我们能更明显地感受到他的悲哀忧戚之情。他描写“离群”“惊散”的大雁,从侧面表达出自己在兄弟亡散之后难以接受现实的情感。在词的后半段,他以大雁的视角俯察这个寒冷凄凉的世间,从这只无家可归的大雁身上,我们看到了宋江的境遇。最后,他借両梁双燕表达了内心的希望,仍期待着来年春暖花开,兄弟能重逢相聚。
三宋江愤题诗,熊熊心火令人怒
在《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中,宋江曾借酒醉题诗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与憋屈:
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這般整齐肴馔,济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名迹,却无此等景致。”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上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一黛玉葬花,凄凄心声惹人悲
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作者对黛玉葬花的描写尤为动人:
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那边有鸣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屈,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令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嚢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宝玉听了不觉痴倒。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里最经典的情节,也是黛玉在书中情感最集中、最强烈的爆发点,细腻却不失复杂的情感犹如春雨后的落花,不仅落到宝玉心里,也落到每位读者心头。
这首《葬花吟》很好地融合了两种抒情方式,诗中既有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借助落花的间接抒情,同时也有对自己身世遭遇的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法结合,更细腻地展现了黛玉复杂的内心情感。
我们可以从这首长长的诗歌中看到:黛玉将自己对于身世的悲苦愁绪全部寄托在落花之上。落花既是黛玉的情感寄托,同时也是黛玉本人的化身。黛玉早年丧母,后其父病逝,寄居贾家,她深切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冷酷,孤身一人在这世间找不到可倾诉之人,找不到容身之所。诗句内外,不仅是悲泣春残花渐落,更是哀叹自己春尽红颜老。
二宋江悲咏雁,凄凄心境教人叹
在《水浒传》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渡燕青射燕”中,宋江看到燕青射杀大雁,心有所感,写下一首诗和一首词来抒发自己当时复杂的情感:
“……此禽五常足备之物,岂忍害之!天上一群鸿雁,相呼而过,正如我等弟兄一般。你却射了那数只,比俺兄弟中失了几个,众人心内如何?兄弟今后不可害此礼义之禽。”燕青默默无语,悔罪不及。宋江有感于心,在马上口占一首诗道:
“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
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
宋江吟诗罢,不觉自己心中凄惨,睹物伤情。
当晚屯兵于双林渡口。宋江在帐中,因复感叹燕青射雁之事,心中纳闷,叫取过纸笔,作词一首:
“楚天空阔,雁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草枯沙净,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的相思一点。暮日空濠,晓烟古堑,诉不尽许多哀怨!拣尽芦花无处宿,叹何时玉关重见!嘹呖忧愁呜咽,恨江渚难留恋。请观他春昼归来,画梁双燕。”
经历了屠龙手孙安之死、乔道清与马灵在梁山征方腊前辞别等事,宋江的心境颇为凄凉。他不禁将天上的大雁奉为具备五常的礼义之禽,视作自家兄弟。而在他所写的一诗一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宋江面对兄弟亡散的凄凉心境。
宋江的一诗一词都是间接抒情。在诗中,他寄情于景,描写了崎岖的山岭和渺茫的寒水,营造出荒凉凄清的意境,为下面的情感蓄势。视角从景到雁,宋江将感情寄托在突然失去同伴的大雁上,以大雁之悲来表现自己的悲情。
而在宋江之后所写的词中,我们能更明显地感受到他的悲哀忧戚之情。他描写“离群”“惊散”的大雁,从侧面表达出自己在兄弟亡散之后难以接受现实的情感。在词的后半段,他以大雁的视角俯察这个寒冷凄凉的世间,从这只无家可归的大雁身上,我们看到了宋江的境遇。最后,他借両梁双燕表达了内心的希望,仍期待着来年春暖花开,兄弟能重逢相聚。
三宋江愤题诗,熊熊心火令人怒
在《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中,宋江曾借酒醉题诗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与憋屈:
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這般整齐肴馔,济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名迹,却无此等景致。”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上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